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最後一戰
鎮江之戰發生於清道光二十二年六月(1842年7月),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是英國遠征軍為進攻清朝戰略要地鎮江同清軍進行的一場戰役。此戰是英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歷次作戰中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也是傷亡最為重的一次。鎮江之戰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最後一戰,此戰失敗後清朝政府被迫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緣起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後,英軍在廣東和福建等地發起進攻,雖然取得進展,但亦受到清朝軍隊的抵抗。為儘快結束戰爭,英軍改變軍事策略,於1841年9月從廈門北上舟山,轉攻清朝的經濟重地浙江沿海地區,陸續攻陷了浙東之定海、鎮海、寧波等地。在英軍佔領浙東期間,為尋求儘快實現其目的之途徑,對清朝的政治、經濟、地理等情況,作了進一步的調查分析,認為:北京雖為京師要地,但比較貧瘠,清政府的物資銀財主要仰給於南方各省,並經由運河輸送。如進攻北京,清政府必遷都於更遠的內地,屆時難以找到談判的對象,勢必遷延時日,達不到迅速結束戰爭的目的。同時,清政府正全力加強北京一帶防務,對長江的防禦則未予重視。只要沿著長江攻入江蘇、安徽,佔領南京,控制京杭大運河,並佔領乍浦和上海,扼住主要的航道,切斷清朝的漕運咽喉命脈,最終使清政府求和妥協。
戰前準備
英國
英國方面在確定揚子江戰役計劃後,將進攻發起時間選在春夏之交,因為那時正是糧食等物資北運的季節。自1841年9月至1842年4月,英軍陸續從印度向中國戰場調兵,這批奉調來華的海陸軍,計有軍艦七艘和陸軍約七個團,從而使英軍在中國戰場共「擁有軍艦二十五艘,載炮六百六十八門,輪船十四艘,載炮五十六門,醫院船、測量船及其他船艦共九艘,另有大量輔助作戰的運輸艦。地面部隊,除了炮兵以外,有步兵一萬餘人」。從1842年5月上旬開始主動從浙東一帶收縮兵力,集中兵力從長江口進攻,相繼攻佔乍浦、吳淞、等地。此後,英軍集結兵力於長江口外,揚言北上京津,實則準備溯江西進鎮江,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京杭大運河。
清朝
早在1841年冬,道光帝即風聞英軍可能進犯上海,曾諭令新任兩江總督牛鑒加以防備。但牛鑒卻認為,「下游之堵御既嚴,瓜洲之防護又密」,英艦「斷不敢飛越數百里重兵駐守之地,冒險入江,阻我漕運」,結果未有效加強在長江一帶防務,導致英軍相繼攻陷乍浦和吳淞。1842年6月,英軍攻陷吳淞口後揚言北上,清廷中計,在催促耆英、伊里布等由浙江馳赴江蘇,會同牛鑒「辦理夷務」,加緊議和的同時緊急從華北、東北調集援兵,加強京津地區防務,而對於長江下游的防務,仍未予以足夠重視。只是同意由浙江調兵二千,協助江蘇駐軍(五六千名)防守沿江要隘及江寧府,其中鎮江守軍有旗兵1583名(包括400名青州兵);西南郊的漢兵有2700名,由海齡指揮。
作戰過程
1842年7月初,英軍援兵全部抵達,璞鼎查、巴加和卧烏古隨即於7月6日率領十一艘軍艦、九艘輪船、四艘運兵船和四十八艘運輸船,裝載陸軍一萬餘人,駛離吳淞口,溯長江而上。所有艦船編組成先鋒艦隊和五個縱隊,每個縱隊有八至十三艘運輸船,由一艘戰艦率領(第三縱隊由一艘運兵船率領),並接受該艦艦長的指揮。每縱隊之間保持三至五公里距離。沿途以測量船為先導,邊測量,邊前進。另外,英軍在吳淞口留有軍艦兩艘,用以封鎖長江口,保證後路安全。英軍西進過程中,福山、鵝鼻咀和圌山等長江險隘處的炮台守軍,因兵力薄弱,稍事抵抗,即棄陣而走。
7月14日下午,英軍摧毀鎮江東面五十里的圌山關炮台(有炮二十門)。之後,因風小暫停西進,只派測量船繼續上駛,進行偵察。17日,大隊英艦進入鎮江江面,隨即封鎖瓜洲運河北口,阻斷漕運。
鎮江位於長江和運河的交會處,是運河的咽喉,江寧的屏障。鎮江城雄峙長江南岸,西北有金山,東北有北固山、焦山、象山。戰前,由副都統海齡率旗兵一千六百名、綠營兵四百名駐守。城內大炮因已大多調運吳淞,僅留下數門。英軍攻佔吳淞後,四川提督齊慎(4月授參贊大臣,赴浙防英)帶江西兵千餘名、湖北提督(6月署江南提督)劉允孝帶湖北兵千餘名倉卒趕到,駐紮城外,協助防守。但在英軍兵臨城下的危急時刻,將領間互不協同,各自為戰,沒有集中統一的指揮。海齡未派部隊控制金山與北固山等制高點,而將全部旗兵收縮城內,緊閉四門,禁止任何人出城,並於城內捉漢奸,捕殺城內居民百餘人。
巴加和卧烏古曾親自登上鎮江西北的金山寺,察看周圍地形,所見到的景象是:堅固的城牆上沒有士兵守衛,只有城西南的半山坡上新建了三座軍營。於是英方判斷,清軍主力可能已經撤至城外,進攻鎮江城將不會遇到什麼抵抗。
英軍進攻吳淞時,主要由海軍擔任,而進攻鎮江,則主要由陸軍負責。參戰的陸軍共六千九百一十五人,編為第一、二、三旅和炮兵旅。第一旅(二千三百一十八人)、第三旅(二千一百五十五人)和炮兵旅擔任主攻,矛頭主要指向鎮江西南郊高地的清軍;第二旅(一千八百三十二人)擔任助攻,指向鎮江東北,主要任務是牽制和分散清軍兵力。
7月21日晨,英軍開始進攻。右翼的第一、第三旅和炮兵旅在鎮江西北的金山附近未遭抵抗即順利登陸。第一旅上岸後,為分割城內外清軍,直指西南山坡上的清軍兵營。經過數小時激戰,清軍不支,齊慎、劉允孝率部退往新豐鎮(今江蘇丹陽北)。英軍第三旅登岸後,則沿著西城根,進攻西門。
與此同時,英軍第二旅在北固山一帶登岸,直薄城下,冒著清軍的炮火,蜂擁爬梯登城。守城旗兵誓死抵抗,有的把英軍推下城去,有的扭住一起跳下城牆。上午10時許,北門被打開,大隊英軍沖入城內,向西門方向進攻。
進攻西門的英軍第三旅遭到清軍的阻擊,城門久攻不下。中午,英軍一個爆破小隊在炮火掩護下,用三個火藥包(火藥一百六十磅)將瓮城門炸開。此時,由北門沖向西門的英軍已將內城門打開,於是大隊英軍由西門蜂擁而入。
進攻鎮江的英軍遭到守城清軍的強力抗擊,英軍攻入城內後,守城的旗兵從巷道內湧出,與英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和肉搏戰。許多旗兵戰前殺死自己的妻兒,然後才參加與英軍的戰鬥。最終,守衛鎮江城的旗兵以極大的傷亡代價,使英軍死傷160多人,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最重的傷亡。海齡督戰到最後一刻,最後自殺身亡。
英軍破城後大肆燒殺,「毀城垣,焚衙署,縱黑鬼姦淫婦女,道路死傷枕藉」,全城大火瀰漫數日,鎮江城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英國參戰軍人事後回憶「只要是真實的回憶,就可覺得這顆心很難說是有人道的了。但即使是心腸最硬、資格最老,以殺人越貨為生的人,看到這種悲慘景象也不能無動於衷的。」
後續行動
英軍在鎮江的軍事行動,成功的切斷了京杭大運河漕運,沉重打擊了清朝經濟命脈。7月16日,道光帝就密諭耆英,只要英國息戰退兵,便同意割讓香港,並增開通商口岸。鎮江失守後,道光帝決心專意「議撫」,並授權耆英、伊里布「便宜行事,務須妥速辦理,不可稍涉游移」,並令奕經所率援軍暫緩由浙赴蘇,「以免該逆疑慮」。然而,英方對清朝方面的「羈縻」置之不理,決心打到江寧,以爭取更大的砝碼。8月3日,英國遠征軍留下一部分兵力守衛鎮江,主力艦隊開始向江寧開進,9日抵達江寧江面。11日,英國陸軍在觀音門附近登岸,軍艦擺開了攻城的架勢。同日,耆英自無錫趕到江寧,在英國軍隊的武力威懾下,開始與英方議和。
結局
在8月14日和談中,英方在談判中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全部接受英方提出的條件。接著,道光帝先後發出了「不得不勉允所請,借作一勞永逸之計」和「各條均准照議辦理」的諭旨。29日,耆英、伊里布、牛鑒等在英軍旗艦「皋華麗號」上與英方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 《南京條約》(即《江寧條約》),條約簽訂後,英軍艦船陸續撤往定海一帶,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結束。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律勞卑事件經過
※英國侵藏戰爭經過
※廣州城戰役經過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
※第一次鴉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主要條約
※第一次鴉片戰爭最後的戰役 這位將領自焚殉國
※八里橋之戰,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奮力的最後一搏
※戰爭謎題:第一次鴉片戰爭慘敗的真相
※鏡頭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個英國戰地攝影師鏡頭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落後於世界,第一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比第一次輸的更慘!
※中英第一次戰爭居然不是鴉片戰爭!這是英國唯一向中國賠款的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戰地紀實
※清朝前期最危險的一次戰爭 勝利卻割地 純粹是鴉片戰爭的翻版
※第二次鴉片戰爭 背後主謀竟也有這個國家!
※它引發了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
※二次鴉片戰爭後的上海出現的電線杆一夜消失的緣由
※清政府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慘敗,都是因為這兩個人的不作為
※大沽口保衛戰: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清軍打贏的第一場勝仗
※直擊!第一次鴉片戰爭歷史珍貴照片
※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何清鎮府會慘敗,援英者是英軍的三分之一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