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耳之神》:基特勒、媒介無意識與音樂的物質性
中國流行音樂研究小組
來自:中國流行音樂研究小組
中國流行音樂研究小組第25次活動
基特勒、媒介無意識與音樂的物質性
The God of Ears:
Kittler, Media Unconsciousness and Materiality of Music
時間:2016年11月12日(星期六)下午14:30-17:30
地點:北京市東城區板橋南巷7號人民美術印刷廠「樂空間」(糯言酒館旁邊)
門票:免費入場
閱讀篇目:
弗里德里希·A·基特勒,《雙耳之神:論平克·弗洛伊德的》;
Friedrich A. Kittler: Der Gott der Ohren, In Gedanken an Rochus und die Insel 12, 1984, pp.140-155;
English Translation by Paul Feigelfeld and Anthony Moore, The God of Ears, in Stephen Sale and Laura Salisbury edit, Kittler Now:Current Perspectives in Kittler Studies, Polity Press, 2015, pp.3-21.
導言:
音樂研究的對象,其存在形態並不比文學或社會學研究更容易獲得確切的把握。這個問題也可以表述為,音樂的「文本」是什麼——
當我們討論音樂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麼?
進而,音樂的書寫者和傾聽者之間是什麼關係?文字描述是否有可能觸及並有效處理音樂現象?
面對應接不暇、彷彿已充分實現其自我複製機能的音樂產品,這樣的提問或許會顯得有些奢侈。但是,隨著語言學轉型之後的人文學科日益陷入「闡釋的循環」抑或「脫衣舞的幻滅」,上述追問又變得越來越必要而迫切。
本次小組讀書會,將以弗里德里希·基特勒於1982-1984年陸續寫成並改定的文章《雙耳之神》作為核心篇目。
基特勒(1943-2011)是在古典語文學、哲學和媒介史等專業開展工作的德國學者。作為將法國後結構主義思想引入德國人文學界的代表性人物,他曾被譽為「媒介研究領域的德里達」。其著作如《作者與愛》(Authorship and Love)、《話語網路(1800-1900)》、《留聲機、電影、打字機》等,數十年來在世界範圍內屢被徵引、譯介和發揮,至今仍是頗具啟發性的重要理論文獻。
《雙耳之神》這篇文章雖以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及其作品為討論對象,但基特勒的著眼點卻並不限於文本的闡發。相反,他的論述不僅突破了歌曲的文本邊界,而且將音樂生產和接受的鏈條放置在聲音機械操控技術歷史演變的背景中去考察。這種方法,或許可以籠統稱之為「技術決定論」。但是,基特勒在文中與尼采、海德格爾、福柯等哲學家展開的對話,同時又隱約指示出「後人類主義」發源處的張力情境。藉此,關於何為音樂之「文本」的問題,似乎也將有機會得到新的審視。
通過文章的譯解和研讀,我們期待能從基特勒對平克·弗洛伊德樂隊作品的闡釋中了解一種思想的方法。由此出發,符號學、精神分析和媒介文化史的多重交織,想必也會給音樂研究的取徑提供更為切實而多樣化的選擇。
讀書會將由小組成員導讀,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參加。
中國流行音樂研究小組
以中國社會為主體,
廣泛關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音樂現象
及其研究成果。
矚目於多角度、多層次的描述、闡釋和分析。
在理論建構和批評實踐的基礎上
推進音樂研究的學術進步。
樂空間
看點別的
如果你喜歡
※天蠍座這樣一個狠角色,詞人們大概都深受其害
※多麼珍貴呀,在茫茫宇宙中我們試圖相見
※如何在四維空間打開一本書?
※在沙漠里聽電音玩黑科技,中國版的「西南偏南+Coachella」來了!
※大雨讓城市傾倒,也要奔赴音樂和理想
TAG:樂童音樂 |
※《音樂的人性與人的音樂性》之二
※王文斌,崔靚《試論英語的西方音樂特徵與漢語的中國繪畫特徵》
※古琴音樂的意境特徵
※道教音樂之無為的妙韻
※道教音樂的無為妙韻
※《神無月》試玩評測:唯美異世界與悅耳音樂的動感冒險
※道教音樂:空靈神秘的文化韻味
※《新·哥吉拉》專題:音樂 與哥吉拉與庵野的不解之緣
※古代音樂:琴藝通神的劉惟性
※古典音樂與美食更配:巴赫、肖邦、貝多芬、莫扎特
※音樂故事之《無情的雨無情的你》-齊秦
※東野美紀:曾為《功夫》和《沙羅曼蛇》譜曲的女性音樂人
※楊德睿:儀式音樂與道教的傳習:一種人類學的闡釋
※道教文化——道教音樂無為的妙韻
※看過電影《音樂之聲》么?那是莫扎特和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故鄉
※氣輪要塞的型與聲:監督荒木哲郎、音樂澤野弘之談《甲鐵城的卡巴內利》劇場版總集篇(上)
※探尋非凡的音樂文化研究之旅
※動畫音樂界的新星:福田正夫和未知瑠談《終末的伊澤塔》配樂
※《音樂大師課》的哭與《歌聲的翅膀》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