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湯沐海:古典音樂沒有標準答案

湯沐海:古典音樂沒有標準答案

湯沐海:古典音樂沒有標準答案


湯沐海:古典音樂沒有標準答案


▼湯沐海(左)與觀眾交流聆聽古典音樂的心得 (圖片由東方藝術中心提供)


湯沐海是世界知名的華人指揮家,也是中國最忙碌的指揮家之一。


近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會員活動日上,湯沐海與觀眾們分享了自己的藝術人生,並給出了聆聽古典音樂的建議。活動後,他接受了《解放周末》的獨家專訪。

■本報記者陳俊珺


「音樂在我眼裡是最真的」


很多徘徊在古典音樂門外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困惑,就是覺得古典音樂高高在上,很難聽懂。


面對「聽不懂」的難題,湯沐海認為,要走近古典音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敞開心扉去聆聽,自由地尋找自己覺得好聽的作品。「古典音樂作品的數量十分浩瀚,每個人的口味與偏好也都不盡相同,不要局限自己,不要聽到自己不喜歡的音樂,就說自己聽不懂,更不要輕易就放棄,可以試試再聽聽別的作品。」湯沐海說。


聽音樂說到底是一種感官體驗,和一個人的受教育水平並沒有必然的關聯。「我小時候聽到動聽的音樂,眼淚就會不自覺地留下來。」

湯沐海出身藝術世家,他的父親湯曉丹是曾經執導過《渡江偵察記》等電影的著名導演,母親藍為潔則是上影廠電影剪輯「一把刀」。湯沐海與父親湯曉丹、大哥著名油畫家湯沐黎一起,被稱為「湯氏三傑」。十歲時,湯沐海就在父親的書房裡自學了交響樂總譜。


小時候,湯沐海最喜歡隨父親去上海的文化俱樂部,有一次他在那兒突然聽到一段音樂,後來他才知道那是上海交響樂團的演出,聽到大合唱與交響樂隊一起奏出音符的那一瞬間,他覺得自己的眼淚快要流下來了。湯沐海說:「那一瞬間,就決定了我的一生,我知道我離不開音樂。我喜歡一切真的東西,而音樂在我眼裡是最真的。」


在湯沐海看來,音樂並沒有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之分,但是音樂確實有優劣之別,好的音樂是藝術,藝術有自己的深度及其作用,差一點也許只是一種娛樂,所以對於剛剛接觸古典音樂的聽眾來說,還要慎重選擇好的音樂來聽。


而為了讓樂隊呈現出美好的藝術,作為指揮的湯沐海經常對樂隊成員說:要珍惜自己每一次與觀眾交流的機會,永遠記住,台下可能有第一次聽到這首作品的觀眾,你們要全力以赴表達音樂的美,這是作為音樂家的責任心,否則觀眾可能就會因為你的一次不用心的演出而再也不願意走進劇院。


聽音樂就像喝茶,不必探究茶葉里的成分

有人認為,古典音樂是高雅音樂,是白領音樂,湯沐海不同意這個觀點。「有一次我坐計程車遇到一位司機一路都在聽古典音樂,我很意外,就與他交流,他說自己也不敢說都能聽懂,但就是覺得好聽。」


湯沐海建議,聽音樂不要給自己束縛,聽古典音樂不是文化程度高的標誌,張開一切感官,感受音樂里的喜怒哀樂,不必順著某種特定的思路去聽。「如果你聽的時候,總想著要根據樂曲的介紹去對號入座,哪一段旋律表現的是藍天白雲,哪一段是作者內心的憤怒咆哮,哪一段又是童年的山村景色,我覺得沒有必要,這就是把自己束縛了。」


音樂之所以不同於文學,就是因為它充滿想像的空間。音樂與電影也不同,電影是通過畫面講故事,音樂的表達則比較抽象,它之所以讓人覺得很難,就是因為它不直接。如果真的想理解古典音樂,可以適當看一點與作品有關的背景介紹、作曲家生平。「但音樂說到底是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音樂沒有大家想像的這麼複雜,不是把書念透了才能理解音樂,這是倒過來了。」


令湯沐海記憶猶新的是有一次指揮歌劇《鄉村騎士》,有一句歌詞提到空氣中瀰漫著幽幽的花香。他與劇組討論,如果唱到這句歌詞時劇院里能真的飄來花香,觀眾一定會感覺很好。沒想到劇組人員在演出當天真的想辦法通過排風系統在劇院里散發出花香,那一晚對觀眾來說是感官的與精神的雙重享受。

「聽音樂是一種感官享受,在音樂中尋求靈魂與精神的世界,所以不必循著標準的答案去對照著理解音樂的內容,音樂沒有標準答案。」湯沐海認為,聽音樂就像喝茶,只有好不好喝,不必真的探究茶葉里究竟有哪些成分。


只要你喜歡上了音樂它就永遠不會離開


有人說生活好了才需要藝術,湯沐海卻認為:「藝術往往是你在最困苦的時候最需要的,藝術是直擊心靈的震撼,是精神上的指引,很多偉大的藝術家在最困苦的時候創作出了最偉大的作品。」


小時候,湯沐海很喜歡音樂,但家裡在那個特殊年代裡又無法為他提供學音樂的條件,母親藍為潔就每天只花一分錢買菜湯喝,省吃儉用攢下300元,又借了200元,託人從北京買回來一架當時最好的天津產的鸚鵡牌手風琴。湯沐海記得取琴的地方很遠,母親取到手風琴時已經身無分文,沒錢坐車的她硬是背著琴走回了家。她是四川人,個子很矮,背著手風琴幾乎碰著地面,母親精疲力盡地回到家的那一幕,是湯沐海心中永遠的痛,從此,音樂也成為了他一生的信仰。「無論生活中遭遇怎樣的困境,音樂永遠是我的支柱,是我前行的動力,音樂也帶給我寧靜。我相信只要你喜歡上了音樂,它就永遠也不會離開你。」湯沐海說。


儘管年僅十歲就學會讀交響樂總譜,但由於歷史原因,1977年快三十歲的湯沐海才得以出國深造,「大器晚成」的他在德國一飛衝天,不僅先後得到米歇爾·赫爾曼、卡拉揚、小澤征爾和倫納德·伯恩斯坦四位大師的垂青指導,更在1982年被卡拉揚欽點連續兩年簽約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後來湯沐海指揮藝術日臻成熟,他不僅多次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還相繼指揮了巴黎管弦樂團、萊比錫格萬特豪斯樂團、德累斯頓國立歌劇院、以色列愛樂樂團等幾乎全部世界名團。2002年,他成為芬蘭國家歌劇院首席指揮。這是進入新世紀,繼小澤征爾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首席指揮之後,又一位亞裔指揮家,也是第一位華人指揮家進入歐洲國家級歌劇院擔任首席指揮。2006年湯沐海成為瑞士蘇黎世室內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


中國作品不該是音樂會的點綴


曾在全世界許多樂團執棒的湯沐海一直非常鍾愛中國的交響樂作品。


不久前,他剛剛指揮上海愛樂樂團在東方藝術中心獻演了2016東方市民音樂會——王西麟作品音樂會專場。在這場音樂會上,交響音詩《動》、小提琴協奏曲和《雲南音詩》都是上海首演。


「中國作品不該是音樂會的點綴。」小時候曾一度非常想學作曲的湯沐海似乎總能與作曲家惺惺相惜,他深知作曲的艱辛:「優秀的作曲家都是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人生,用音樂發表自己的宣言,而要寫好這段宣言必須經過反覆的修改與排練。」


在湯沐海看來,優秀的音樂作品會讓人思考人生。王西麟的作品就是如此,作為中國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樂是他人生的寫照,也是一個時代留下的歷史之音。「我相信很少有年輕人聽了王西麟的交響音樂作品後會不愛上交響樂,但是很可惜,這樣的音樂會並沒有吸引大量的觀眾,這讓我很傷感。」湯沐海坦言,「當我們的樂隊在爭相演出國外作品的時候,我們中國作曲家卻在竭力爭取樂隊上演他們的作品。」


在為樂隊選擇曲目時,湯沐海從不忘中國作品,他說,「中國交響樂的力量不可忽視。」他期待著更多的年輕人能夠聆聽中國交響音樂的美,他也希望更多的劇院能夠為中國交響樂作品的發展給予支持。


據悉,作為「中國交響力量」的樂團代表,由湯沐海領銜的上海愛樂樂團將在東方藝術新一季演出季里,為樂迷們帶來多場風格迥異的交響饕餮盛宴。而在東藝2016-2017演出季里,將先後有8支中國優秀的交響樂團登台東藝,為樂迷們獻上16場精彩演出,讓樂迷們感受「中國交響力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網 的精彩文章:

為早慧的中國式「歐巴」點贊
讓高危產婦安全生產
研究指:若全球以香港人消費模式生活則需3.9個地球
文化簡訊:北京:呂麗萍將主演話劇《獨自溫暖》
因為美國,英國與俄羅斯翻臉?

TAG:解放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典音樂·如何愛
「古典花腔」吳睿睿獨唱音樂會
趣味講座:幽默與古典音樂
輕鬆音樂 古典韻律
青銅器——古典音樂
狗狗喜歡聽什麼音樂?古典樂和重金屬
古典音樂入門之三:古典音樂的邊界
洪聲古典音樂 奈瑞貝科的歌詠
經典音樂:《藍蓮花》/ 許巍
室內古典音樂樂器:豎琴
什麼是真正的瑜伽音樂?一文告訴你答案!
什麼是真正的瑜伽音樂?一文告訴你答案!
悅境?音樂微雜誌:戴文《鎮江濕地公園》
洪聲古典音樂 懷念那些流逝的夢想
洪聲古典音樂 比奇夫人
怎樣精準搜索古典音樂曲目
洪聲古典音樂 福雷的浪漫主義
陳羽凡宣布退出娛樂圈 胡海泉:娛樂有圈音樂無界
古典音樂時代有哪些「富豪」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