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教你黃芪的大作用,隨小編一起來看個究竟吧!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把把脈」,搜索關注後獲取更多中醫趣聞!
小編導讀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看似普通,給人一種波瀾無痕的錯覺,但就是這樣一味常見的藥材,卻也是中醫泰斗張錫純常用、而且妙用的良藥。到底張老都用黃芪治療什麼病,又是如何運用的呢?還是隨小編一起來看個究竟吧!
黃芪:性溫,味微甘。能補氣,兼能升氣,善治胸中大氣(即宗氣,為肺葉辟之原動力)下陷。《神農本草經》謂主大風者,以其與發表葯同用,能祛外風,與養陰清熱葯同用,更能熄內風也。謂主癰疽、久敗瘡者,以其補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潰膿自排出也。表虛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氣虛。小便不利而腫脹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婦女氣虛下陷而崩帶者,可用之以固崩帶。為其補氣之功最優,故推為補藥之長,而名之曰耆也。
【附案】
滄州董氏女,年二十餘。胸脅滿悶,心中怔忡,動則自汗,其脈沉遲微弱,右部尤甚,為其脈遲,疑是心肺陽虛,詢之不覺寒涼,知其為胸中大氣下陷也。其家適有預購黃芪一包,俾用一兩煎湯服之。其族兄某在座,其人頗知醫學,疑葯不對證,愚曰:「勿多疑,倘有差錯,余職其咎。」服後,果諸病皆愈。其族兄疑而問曰:「《神農本草經》黃芪原主大風,有透表之力,生用則透表之力益大,與自汗證不宜,其性升而能補,有膨脹之力,與滿悶證不宜,今單用生黃芪兩許,而兩證皆愈,並心中怔忡亦愈,其義何居?」答曰:「黃芪誠有透表之力,氣虛不能逐邪外出者,用於發表葯中,即能得汗,若其陽強陰虛者,誤用之則大汗如雨不可遏抑。惟胸中大氣下陷,致外衛之氣無所統攝而自汗者,投以黃芪則其效如神。至於證兼滿悶而亦用之者,確知其為大氣下陷,呼吸不利而作悶,非氣鬱而作悶也。至於心與肺同懸胸中,皆大氣之所包舉,大氣升則心有所依,故怔忡自止也。」繼加桔梗二錢,知母三錢,又服兩劑以善其後。
一婦人產後四五日,大汗淋漓,數日不止,形勢危急,氣息奄奄,其脈微弱欲無,問其短氣乎?心中怔忡且發熱乎?病人不能言而頷之。知其大氣下陷,不能吸攝衛氣,而產後陰分暴虛,又不能維繫陽分,故其汗若斯之脫出也。遂用生黃芪六錢,玄參一兩,凈萸肉、生杭芍各五錢,桔梗二錢,一劑汗減,至三劑諸病皆愈。從前五六日未大便,至此大便亦通下。
邑王氏女,年二十餘,心中寒涼,飲食減少,延醫服藥,年余無效,且益羸瘦。後愚診視,其左脈微弱不起,斷為肝虛證。其父知醫,疑而問曰:「向延醫診治,皆言脾胃虛弱,相火衰損,故所用之方皆健脾養胃,補助相火,曾未有言及肝虛者,先生獨言肝虛,但因左脈之微弱乎?抑別有所見而云然乎?」答曰:「肝臟之位置雖居於右,而其氣化實先行於左,試問病人,其左半身必覺有不及右半身處,是其明徵也。」詢之,果覺坐時左半身下墜,卧時不敢向左側,其父方信愚言,求為疏方。遂用生黃芪八錢,柴胡、川芎各一錢,乾薑三錢,煎湯飲下,須臾左側即可安卧,又服數劑,諸病皆愈。惟素有帶證尚未除,又於原方加牡蠣數錢,服數劑帶證亦愈。其父復疑而問曰:「黃芪為補肺脾之葯,今先生用以補肝,竟能隨手奏效,其義何居?」答曰:「肝屬木而應春令,其氣溫而性喜條達,黃芪之性溫而上升,以之補肝原有同氣相求之妙用。愚自臨證以來,凡遇肝氣虛弱不能條達,用一切補肝之葯皆不效,重用黃芪為主,而少佐以理氣之品,服之復杯即見效驗,彼謂肝虛無補法者,原非見道之言也。」
《神農本草經》謂黃芪主大風者,誠有其效(參閱「論肢體痿廢之原因及治法」中傅某妻治案)。
《神農本草經》謂黃芪主久敗瘡,亦有奇效。奉天張某,年三十餘。因受時氣之毒,醫者不善為之清解,轉引毒下行,自臍下皆腫,繼又潰爛,睾丸露出,少腹出孔五處,小便時五孔皆出尿。為疏方:生黃芪、花粉各一兩,乳香、沒藥、銀花、甘草各三錢,煎湯連服二十餘劑。潰爛之處,皆生肌排膿出外,結疤而愈,始終亦未用外敷生肌之葯。
黃芪之性,又善利小便。
黃芪不但能補氣,用之得當,又能滋陰。本村張媼年近五旬,身熱勞嗽,脈數至八至,先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煎湯服不效,繼用左歸飲加減亦不效。躊躇再四忽有會悟,改用生黃芪六錢,知母八錢,煎湯服數劑,見輕,又加丹參、當歸各三錢,連服十劑全愈。蓋虛勞者多損腎,黃芪能大補肺氣以益腎水之上源,使氣旺自能生水,而知母又大能滋肺中津液,俾陰陽不至偏勝,而生水之功益普也。至數劑後,又加丹參、當歸者,因血痹虛勞,《金匱》合為一門,治虛勞者當防其血有痹而不行之處,故加丹參、當歸以流行之也。
黃芪之性,又善治肢體痿廢,然須細審其脈之強弱,其脈之甚弱而痿廢者,西人所謂腦貧血證也。蓋人之肢體運動雖腦髓神經司之,而其所以能司肢體運動者,實賴上注之血以涵養之。其脈弱者,胸中大氣虛損,不能助血上升以養其腦髓神經,遂致腦髓神經失其所司,《內經》所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也。拙擬有加味補血湯、干頹湯,方中皆重用黃芪。凡脈弱無力而痿廢者,多服皆能奏效。若其脈強有力而痿廢者,西人所謂腦充血證,又因上升之血過多,排擠其腦髓神經,俾失所司,《內經》所謂「血菀(同郁)於上,為薄厥」也。如此等證,初起最忌黃芪,誤用之即凶危立見。迨至用鎮墜收斂之品,若拙擬之鎮肝熄風湯、建瓴湯治之。其脈柔和而其痿廢仍不愈者,亦可少用黃芪助活血之品以通經絡,若服藥後,其脈又見有力,又必須仍輔以鎮墜之品,若拙擬之起痿湯,黃芪與赭石、蟲諸葯並用也。
黃芪升補之力,尤善治流產、崩帶。西傅家莊王某妻,初次受妊,五月,滑下二次,受妊至六七月時,覺下墜見血。求為治療,急投以生黃芪、生地黃各二兩,白朮、凈萸肉、煅龍骨、煅牡蠣各一兩,煎湯一大碗頓服之,胎氣遂安,又將葯減半,再服一劑以善其後。至期舉一男,強壯無恙。
瀋陽朱某,黎明時來院扣門,言其妻因行經下血不止,精神昏憒,氣息若無。急往診視,六脈不全彷彿微動,急用生黃芪、野台參、凈萸肉各一兩,煅龍骨、煅牡蠣各八錢,煎湯灌下,血止強半,精神見復,過數點鐘將藥劑減半,又加生懷山藥一兩,煎服全愈。
邑劉氏婦,年二十餘,身體羸弱,心中常覺寒涼,下白帶甚劇,屢治不效,脈甚細弱,左部尤甚。投以生黃芪、生牡蠣各八錢,乾薑、白朮、當歸各四錢,甘草二錢,數劑全愈。蓋此證因肝氣太虛,肝中所寄之相火亦虛,因而氣化下陷,濕寒下注而為白帶。故重用黃芪以補肝氣,乾薑以助相火,白朮扶土以勝濕,牡蠣收澀以固下,更加以當歸之溫滑,與黃芪並用,則氣血雙補,且不至有收澀太過之弊(在下者引而竭之),甘草之甘緩,與乾薑並用,則熱力綿長,又不至有過熱僭上之患,所以服之有捷效也。
按:爐心有輕氣,人腹中亦有輕氣,黃芪能引輕氣上達於肺,與吸入之養氣相合而化水,又能鼓胃中津液上行,又能統攝下焦氣化,不使小便頻數,故能治消渴。玉液湯、滋膵飲,皆治消渴之方,原皆重用黃芪。
黃芪入湯劑,生用即是熟用,不必先以蜜炙。若丸散劑中宜熟用者,蜜炙可也。若用治瘡瘍,雖作丸散,亦不宜炙用。王洪緒《外科證治全生集》曾詳言之。至於生用發汗、熟用止汗之說,尤為荒唐。蓋因氣分虛陷而出汗者,服之即可止汗,因陽強陰虛而出汗者,服之轉大汗汪洋。若氣虛不能逐邪外出者,與發表葯同服,亦能出汗。是知其止汗與發汗不在生、熟,亦視用之者何如耳!
友情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把把脈」,小師妹在這裡等你哦!
※28種指(趾)反映了身體的疾病?且來細看!
※冬季防病,七個小妙招,輕鬆搞定,免得家人受罪值得一看!,
※《傷寒論》闡述外感病的治療規律,趕緊看正文吧
※人體最大的排毒管道,要高度警惕它對你的迫害哦
TAG:把把脈 |
※黃芪補氣天下第一,但你知道怎麼用嗎,趕快看起來吧
※頸椎病的大剋星,《金匱要略》的黃芪桂枝五物湯,治一個好一個
※千古奇方黃芪建中湯,原來還可以這樣用!
※「經典回顧」黃芪那麼受歡迎,到底有哪些妙用?
※吃黃芪你還記得那濃濃的豆香味么?
※一個很奇妙的方子,黃芪、人蔘、甘草都用上了
※黃芪泡水,十二大養生功效,都看看吧
※扒一扒那些好用不貴的經典國貨——春娟黃芪霜
※黃芪製作的神仙粥,養生效果真的那麼好?
※黃芪是個寶,假如你這樣用它,效果簡直了!
※幾乎每個方子都有黃芪,國醫大師唐由之為何如此鍾愛這味中藥?
※中藥不傳之謎在於量,那我們就從黃芪的幾大妙用說起,別傻傻的不知道
※神農本草經藥物解讀——黃芪
※一碗當歸黃芪党參湯,喝出好皮膚,告別黃臉婆!
※黃芪,你真的了解嗎?
※黃芪能和枸杞一起泡水喝嗎?老中醫為你深度揭秘,養生必看好文
※黃芪是個寶,常喝百病少,中醫都喜歡用它!太牛了
※黃芪,溫經、活血、補氣,就怕你不會用,這些方子請收下!
※黃芪那麼受歡迎,到底有哪些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