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從治病到健康,服務模式要變革

從治病到健康,服務模式要變革

從治病到健康,服務模式要變革



文/王隴德

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對健康中國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對衛生與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醫療不是健康中國建設的唯一內容。


從治病到健康,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一直在專註於應對傳染病,並且構建了一套以疾控中心為主體的、適應傳染病控制的管理模式。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國進入了以慢性病流行為主的時代,優先做好慢性病防控,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戰略」的題中之義。慢性病的特點是缺乏有效的治癒手段,最好的辦法是控制危險因素,預防其發生。對慢性病做出專業判斷並給予有效干預,疾控中心和一般公共衛生機構已不能勝任,卻恰恰是醫療機構的專長。


要挑起健康中國的大梁,舊的醫療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以腦中風的預防和治療為例。中風病因複雜,危險因素很多: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房顫……都可以引起中風。但過去醫療機構的服務模式是在「等」患者上門:等著患者來就診,等著患者去康復。這種先得病、再治療的模式不符合健康中國理念的要求。醫療機構必須改變服務模式,變被動治療為主動干預,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改革醫療機構的服務模式,動員醫療機構轉變職責,由「等患者上門」轉向「主動作為」,讓醫療機構成為慢病防控技術措施實施的主體。這才是積極的思路。

要適應健康中國戰略的新要求,還必須調整醫務人員的知識標準和技能儲備。要培訓醫務人員,醫院不論是什麼科室,都要掌握慢性病的相關知識和相關技能。現在,一些醫務人員仍然認為慢性病與自己的科室無關,不知道常見慢性病的危險因素。這種狀況會讓很多患者錯失提前干預的時機。


積極應對慢性病,醫院還需要推進學科整合。慢性病一般都要經歷較長的發展過程,患者在不同階段所需要的診斷和干預措施是不一樣的,需要多個科室協同作戰,但是目前醫院科室之間聯繫不夠,很少有多學科會診,常常是患者圍著科室轉,科室「各自為政」。沒有科室間的有效協同,很多患者就不能得到恰當的治療和干預。這就需要醫療機構在內部管理和組織結構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


(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


編輯?姜天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頭暈眼花?你可能太「虛」了
菇涼們,高跟長靴挑不好,當心美腿變病腿
睡眠溜走,血槽已空,哪位大神來救救我?
你不知道的秘密:跨性別男男性行為者染艾超16%
涮肉、熬粥、煮麵,那些浮沫該除還是留?

TAG:健康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周末推薦從治病到健康,服務模式要變革
打造變 「醫療」為「服務」 的好診所
職業性治療師,專為女性殘疾人服務,提供及時治療和心理疾患疏導
傳統營銷模式力不從心 健康產品服務營銷迎來升級良機?
結合健康餐飲+健身空間,七吃三練要提供全套健康管理服務
職業性治療師,專為女性殘疾人服務,提供及時治療
服務百姓健康,應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陳高銘:從連接到服務,探索智能生態營銷新變革
裴鋼院士:要研發出更多幹細胞藥品和服務,幫助更多患者維護健康,延長壽命
智能手機服務迎來變革,誰有能力推動?
改善醫療服務 · 我們在行動|重慶市腫瘤醫院:一切以患者為中心
未來有望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和就醫體驗
精確麻醉管理,舒適醫療服務之戰術篇——為了產婦更淡定,我們能夠做什麼?
喪心病狂!強迫猩猩給人特殊服務,難怪艾滋病越來越多
北京市中醫藥治未病健康促進工程——心理干預服務團隊培訓正式啟動
老闆,需要特殊服務嗎
神操作!醫藥整合服務平台,服務出行業巨頭
改善醫療服務 · 我們在行動|湘潭市中心醫院:給患者最需要的關愛
優化服務模式 呵護婦幼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