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霖道霈禪師悟道因緣
道霈禪師,鼓山元賢禪師之法嗣,字為霖,號旅泊,亦稱非家叟,俗姓丁,福建建安人,生於大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道霈禪師十四歲投本郡白雲寺為沙彌,第二年便落髮,學習經教。
道霈禪師十八歲時,聽說聞谷廣印禪師居寶善寺,遂前往禮謁,請問出生死之要。廣印禪師於是為他開示了念佛成佛之道理。道霈禪師一聽,即諦信不疑。廣印禪師知道霈禪師是個不可多得的法器,遂令他參禮永覺元賢禪師。
道霈禪師於是投元賢禪師座下,充當侍者,服勤左右,並依元賢禪師之教,專看趙州和尚「庭前柏樹子」之公案。崇禎七年(1634),元賢禪師應邀移居鼓山,道霈禪師亦隨而前往。在那裡,道霈禪師精勤參修了四年,可是仍然一無所得。不得已,道霈禪師便辭別元賢禪師,離開福建,前往杭州,遊歷講肆,學習經教,達五年之久。
後來,聞谷禪師圓寂,元賢道霈禪師特來真寂(禪院)憑弔。道霈禪師聽說後,遂前往拜禮元賢禪師。
道霈禪師施禮畢,便向元賢禪師詳細地彙報了自己五年來學習經教所得。
元賢禪師聽了,突然問道:「柏樹子話作么生?」
道霈禪師無言以對。
元賢禪師遂呵斥道:「入海算沙,有甚麼限(有什麼了期)?」
道霈禪師一聽,慚愧不已,遂頂禮而退。
從此以後,道霈禪師終日惶愧不堪,寢食難安,心中如壓著一塊大石頭相似。
一日,道霈禪師閱讀《正法眼藏》,至「無位真人」這一段落的時候,恍然有所省悟,只是仍然不知其落處。
後聽說密雲圓悟禪師正在天童大開法化,道霈禪師遂前往參禮。
初禮圓悟禪師,道霈禪師便問:「山河大地與學人自己是同是別?」
圓悟禪師一聽,拈柱杖便打。
道霈禪師茫然不知所措。退出之後,心中迷悶不已。
經過六個月的猛力參究,一天晚上,道霈禪師經行至三更,回到寮中,欲解衣就寢。就在他思想放鬆的這一刻,道霈禪師終於豁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道霈禪師便徑直入丈室,向圓悟禪師呈偈云:
「一水一山何處得,一言一默總由伊。
全是全非難背觸,冷暖從來只自知。」
圓悟禪師覽其偈,知道霈禪師雖有所悟,但還沒有完全達到不疑之地,因此沒有給他印可。
於是道霈禪師便辭別圓悟禪師,前往真寂,參禮元賢禪師,並向元賢禪師通報了自己的所證所悟。
元賢禪師聽了,便道:「子已入門,但未升堂入室耳。」
道霈禪師於是又辭別元賢禪師,前往天目山,朝禮高峰祖師的「死關」,並在那裡呆了一年。後回大百丈山,結庵而居,與其母共修凈業,五易春秋。
清世祖順治七年(1650),道霈禪師重上鼓山,奉元賢禪師之命,充當維那。從此,道霈禪師用功更加精勤,朝夕不怠。
一天晚上,道霈禪師從禪堂中走出,欲上廁所,頭腦悶糊糊的,不小心撞在石頭門柱上,終於豁然開解。
第二天早晨,道霈禪師來到丈室,告訴元賢禪師道:「某甲今日有個十成語,舉似和尚。」
元賢禪師道:「汝試道看。」
道霈禪師便雙手叉在背後,說道:「請和尚鑒。」
元賢禪師道:「好與七藤條。」
為了進一步勘驗道霈禪師,過了幾天,元賢禪師拿出洞上宗旨,給道霈禪師看,並令他作偈頌。道霈禪師所作偈頌,一一皆契合其旨。元賢禪師於是給予他印可。
道霈禪師得法後不久,即離鼓山,前往建寧廣福庵,閉關隱修,三年後,又重新返回鼓山。順治十四年(1657),元賢禪師將衣法和拂子傳給道霈禪師,並令他秉拂說法接眾。第二年,元賢禪師圓寂,道霈禪師於是繼其法席,一住就是十四年。
道霈禪師生前著作很多,有《秉拂錄》、《鼓山錄》、《旅泊庵稿》、《禪海十珍》、《凈土旨決》等。
福 慧 共 修
2016弘忍大師圓寂日供燈祈福共修
2016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二十三),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圓寂日。積福慧發起供燈共修,感念歷代祖師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慈悲精神。
※三平義忠禪師悟道因緣
※禪茶一味:品茶如品人
※《金剛經》對禪宗的影響
※禮拜觀音,才能發起懺悔心
※臨濟義玄禪師悟道因緣
TAG:禪覺 |
※馬祖道一禪師悟道因緣
※天慧實徹禪師悟道因緣
※三平義忠禪師悟道因緣
※雪峰義存禪師悟道因緣
※百丈山懷海禪師悟道因緣
※臨濟義玄禪師悟道因緣
※知道,悟道,行道,守道
※圓明子道長悟道詩
※王陽明當年「龍場悟道」悟道了什麼?
※悟道真言
※尊師悟道靈性通
※舞蹈—誤導—悟道—無道
※南懷瑾老師:什麼是悟道成佛
※虛雲長老:悟道與修道
※馬祖道一悟道故事:磨磚作鏡子
※虛雲老和尚的悟道因緣
※悟道法師:我的出家因緣
※問道、體道、悟道八仙宮
※尊师悟道灵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