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圖:余旭烈士生前照片


11月12日,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余旭在訓練事故中壯烈犧牲。在這起讓人感到格外悲傷和惋惜的事故中,微博和某些自稱為專業的軍事論壇里,卻有相當一些人對余旭烈士的女戰鬥機飛行員、女表演隊員身份大肆攻擊;稱其為花瓶、女司機上天。


姑且不提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余旭存在判斷和飛行操縱上的失誤的此次事故,僅從一般規律上說,戰鬥機女飛行員和男飛行員究竟存在哪些差異?這些差異有多少是天生的,有多少是人為的?是否能得到有效彌補?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圖:余旭烈士在飛行表演訓練事故中犧牲


基於性別來說,女飛行員和男飛行員嚴重、普遍,並且導致飛行任務安排必須為此調整的差異只有一個,那就是懷孕。懷孕期間女性的不良生理反應會損害她們的飛行駕駛技能水平,同時噪音、振動、高空輻射等飛行環境的惡劣性,也會對胎兒造成較為嚴重的潛在威脅。


因此對懷孕期的女飛行員來說,限制飛行是不可避免的安排;目前國內沒有公開具體的安排措施,不便談及,但就美軍現行規定來說,戰鬥機女飛行員在懷孕期間不能飛行,要求較低的運輸機女飛行員可以到懷孕6個月時才停止飛行。

但在整體上,這方面的差異卻並不一定就會使女性飛行員佔據劣勢。由於男性更強的作死傾向——在美軍的相關統計(出處:Descriptive analysts of medical attrition in U.S.Army aviation)中,男性飛行員因為體育運動受傷而不能執行飛行任務的時間,要長於女性因懷孕等生理原因導致的不能執行任務時間。當然國情軍情差異顯著,國內的情況未必與此完全相同。


特別是對於這些酷愛飛行、而且接受過高等教育和高級技能培訓的女性來說,她們在擔任飛行員期間,對於何時懷孕都有著非常精心的計劃安排,並不會出現突發性的、不可控的打亂任務安排的情況。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圖:生育是女飛行員職業生涯中最大的問題

除開懷孕之外,生理周期的存在會對女性飛行員造成負面的影響;包括耐力下降,視覺上適應昏暗低光照環境的時間延長,以及腹部受壓迫(比如抗過載訓練、高機動飛行)會導致子宮壁壓迫,內膜不易修復,出血量增加等等。但是這些負面反應從普遍的檢測和統計調查情況看,影響程度都處於較輕的範圍,而且其個體差異明顯,很多女飛行員完全未出現其中一項或者多項生理機能下降的問題。


事實上除非是遭遇到痛經等極端癥狀的個體,在飛行員特別是戰鬥機飛行員這個本身就職業病高發、常發的行當里,女性生理周期帶來的影響,遠遠小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骨骼等常見疾病傷痛帶來的影響。而就男性飛行員來說,因為生理健康程度(比如是否處於較長時間的疲勞狀態)、情緒等方面的起伏,同樣存在顯著的飛行狀態高低差異幅度,在日常的管理上並不比女性飛行員更省事。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圖: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頂級制空力量,就有一部分是由女性駕馭的


真正導致女性飛行員在飛行技藝極限上低於男性飛行員的生理瓶頸,來自於肌肉力量和骨骼強度。在高機動飛行的大過載狀態下,飛行員相當於坐在洗衣機滾筒里被甩干一樣,全身的血液會受高倍重力(比如9G過載就是9倍重力)從頭部往腹腔和腿部甩過去。飛行員需要足夠的肌肉力量強度,來增強心臟的泵血能力,並且收縮腿部和腹部肌肉,延緩血液向下半身聚集。


而由於睾酮激素等方面的差異,女性在肌肉力量上會有一定劣勢,進而導致在耐受極限的高過載(比如9G以上)和持續時間上,女性飛行員的極限紀錄指標不如男性,而且抗過載耐力選拔的淘汰率要更高。比如根據美國的多項研究測試資料匯總分析,在7G過載以下的模擬空戰動作測試中,男女飛行員沒有差別;而在8G到9G的測試區間,女性的通過幾率在63.2%、59.4%,要比男性低13.2%和17.7%。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圖:現代戰鬥機的極限性能,是要求飛行員在穿著抗荷服、使用面具加壓呼吸氧氣的情況下,做到9G過載15秒的水平。而圖中這位西方女性飛行員,連加壓呼吸都不要,就能硬抗9G過載15秒,這樣的水平,足以駕馭世界上任何一種戰鬥機、發揮其全部性能而綽綽有餘。


但必須強調的是,這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抗荷服等防護裝備傳統上針對男性設計,由於尺寸設計特徵等問題,在女性穿著時無法發揮理想效果。比如後來美國阿姆斯特朗研究所推出的女性抗荷服,就能使女性飛行員在5-9G內的抗過載耐受能力達到無明顯差異的效果。


男女飛行員的抗過載生理極限差異,就相當於對家用汽車來說,百公里加速時間是4秒還是3秒的區別。只要一視同仁、採用和男性飛行員相同的考核標準,通過考核以後的女性飛行員完全足以勝任三、四代戰鬥機的要求。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圖:很多戰鬥機的人機工程系設計規範比較老,適用範圍狹窄,對女性飛行員很不友好


目前真正困擾女性飛行員的一些問題,在於很多戰鬥機的相關設計標準還沿襲著早期時代的已有慣例;一方面受制於當年的技術背景限制,一方面也是早年設計時根本不曾考慮過女性使用者的因素。比如駕駛桿、腳蹬的行程、力臂長度和力度的設置不合適,會使女性飛行員操縱起來格外易於疲勞,降低操縱效率和準確性。


實際上由於身高、體重、髖、胸、臂長等男女差異,女性飛行員目前遭遇到最可怕的問題是救生障礙。女性的體重輕、重心低,這使得她們在彈射過程中,會導致人-椅系統的重量、重心分布超出極限設計狀態之外。


由此導致的最常見問題,就是導致彈射座椅的彈射衝擊更為猛烈,並且向前或者向後猛烈旋轉,而由於女性本身骨強度就要小於男性;彈射時出現致命的脊椎、特別是頭頸部的骨骼損失幾率急劇增加。同時還極有可能出現翻滾過程中救生傘纏繞座椅,導致人椅不能分離等情況。



攻擊余旭烈士女飛行員身份,可鄙可恥!



圖:女飛行員的身高和體重,極有可能使她們在老式彈射座椅上遭遇滅頂之災


比如2012年,外銷某國的K8在地面滑跑狀態雙人彈射,一人死亡。死亡的前艙飛行員(身高171cm、體重68kg)由於沒有按規定調整坐高,導致重心不在設計範圍內;座椅彈射以後迅速開始向前翻滾,並且無法爬升高度;人、座椅被穩定傘纏繞在一起,最後連人帶椅高速墜落,砸穿一棟建築頂部。而很多女性飛行員的體重都不到50公斤,不管如何調節都不可能滿足某些型號彈射座椅的限制要求。


女性佔據了整個社會人口結構的一半,她們中素質出眾的人群,完全有能力完成戰鬥飛行任務。目前女性飛行員遭遇到的各種障礙和困難,多數均是來自各種人為觀念和歷史因素,剩下少部分則可以通過技術進步予以改善消除。


特別是對於余旭烈士這樣的突破者、開拓者來說,她們付出的努力和承擔的壓力和風險,都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戰鬥機飛行員。無論是從個人的意志勇氣,還是對於社會進步的推動,她們起到的意義和價值都是不可抹滅和取代的。


針對余旭烈士的性別歧視和攻擊,是一種極為可恥、可鄙、可恨的行為,其愚昧和落後程度,就好比某些地方,家裡女人辛苦勞作做完碾壓飯卻不許上桌,只能在廚房裡就著小桌吃剩菜一樣讓人噁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C919洋發點火成功,何時能上國發?
這是殲20頭盔?縮水貨,僅一隻眼能用
特朗普上任,或減弱針對中俄軍事壓力?
未來無人戰爭:中國無人機數量淹死對手
俄專家竟然稱殲20如大母牛,完全不理解它如何隱身

TAG:候知健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飛行員跳傘之後,敵軍的飛行員就不再攻擊他了?
女飛行員成功駕馭B29,咔咔打臉男飛行員,但男的知恥而後勇
可別小看女飛行員,在這些方面的優勢,強過男飛行員!
飛豹戰鬥轟炸機可不只有男飛行員,女飛豹更是英姿颯爽
打破戰鬥機飛行員極限,爺爺飛行員保家園被擊落!大叔戰士真多!
飛行員如何自衛?這國最牛逼,給飛行員直接配衝鋒槍,火力強到爆
美女飛行員,最後還是被中國飛行員的美貌所折服!
他可以被擊落,但絕不會死亡,美軍傳奇飛行員「不死的羅西」
歷史上漂亮的女飛行員,或失事遇難,或失蹤,讓人惋惜
美軍三分之一退役女性人員受性侵!女飛行員彪悍美麗如何應對!
飛行員跳傘後,敵機不會射殺他:空中的「騎士規則」是真的嗎?
空中「騎士規則」:飛行員跳傘失去抵抗力 不會再被射殺嗎?
瑞士又一架戰鬥機墜毀,飛行員殉難
殲20獲飛行員好評:實現先敵殺傷,超音速無可匹敵
殲10首飛,飛行員寧可犧牲也要保飛機,著陸後與總師相擁而泣
戰鬥機飛行員跳傘後會不會被敵軍射殺呢?
飛行員跳傘後,敵機不會射殺:空中的「騎士精神」是真的嗎?
殲10女飛行員余旭被評為烈士 遺體將火化
美軍飛行員手抖,意外投下氫彈,砸死一頭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