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家數清宇宙星星:2後邊20個零

科學家數清宇宙星星:2後邊20個零

【幻思系 報道】晴朗夜空中布滿了閃爍的繁星,這是證據表明我們只是一顆環繞在浩瀚宇宙中的一顆小恆星公轉的小星球。


從獵戶座到北斗七星,儘管人類已經命名了一些星座的恆星,但在現實中,宇宙中的恆星數量浩如煙海,無法一一為它們命名。


那麼宇宙中的恆星數量有多少呢?究竟有多少顆恆星不完全清楚,但是肯定是很多、很多。


科學家數清宇宙星星:2後邊20個零



搜尋星系


想要知道宇宙中的恆星數量,一種方法是弄清在一個典型星系中的平均恆星數量,然後將其乘以宇宙中的星係數量。

根據今年十月的一項最新研究,天文學家利用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深場圖像發現,宇宙的星係數量是此前認為的10倍,總計大約有2萬億個星系。


在最漆黑的夜晚,肉眼可以看到只有不到一萬顆的恆星,但根據天文學家的估計,平均每個星系擁有1億顆恆星。



科學家數清宇宙星星:2後邊20個零



得到這個數字並非只是通過把天文望遠鏡瞄準天空,然後計數出恆星的數量,只有星系中最明亮的恆星才能被天文望遠鏡觀測到。

例如,2008年,斯隆數字巡天(覆蓋天空中三分之一的所有可觀測到的天體)探測到大約4800萬顆恆星,這只是估計恆星數量的一半。


如果在銀河系鄰近的仙女座星系之中,有顆與太陽一樣亮的恆星,那麼使用傳統的天文望遠鏡(如斯隆數字巡天所使用的那些)是無法觀測到的。



科學家數清宇宙星星:2後邊20個零



相反,估計星系中恆星的數量是基於星系的質量。因為宇宙正在膨脹,並且星系之間互相遠離,所以平均而言,從其他星系發出的光會出現輕微的「紅移」,這意味著它的波長被拉長了。但由於星系的自轉,星系中的某些部分實際上是靠近地球運動,這意味著一些光會出現「藍移」。

通過使用這些光學測量,天文學家可以粗略估計星系的旋轉速度,進而揭示了它的質量。不過,天文學家還必須要過濾掉所有的暗物質、或施加引力作用而不反光的物質。



科學家數清宇宙星星:2後邊20個零



來自美國伊薩卡學院(Ithaca College)的天文學家David Kornreich表示,在一個典型的星系中,如果通過觀測星系自轉曲線(星系中的恆星、氣體和塵埃的速度隨著與星系中心的距離而變化)來測量它的質量,那在得到的結果中暗物質大約佔了90%。

把宇宙的星係數量(大約是2萬億)乘以平均每個星系的恆星數量(大約1億顆),可以得到整個宇宙大約有2萬億億顆的恆星(即2 x 10^20顆恆星)。


當然,這只是估計的全宇宙恆星數量,究竟有多少顆恆星只有天知道。


更多科幻內容請登錄:中國95後原創泛科幻內容孵化平台,www.huansixi.com


【微博】@幻思系【微信】huansixi (加微信送禮品,科幻猛料炸腦洞)



科學家數清宇宙星星:2後邊20個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幻思系 的精彩文章:

霍金先生不僅搞科學研究,還兼職預言家
柯伊伯帶四個獨特軌道暗示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星空絢爛迷人眼 星雲內藏謎樣巨物
丁墨科幻新劇《獨家佔有》一起拯救斯坦星球!
《微能力者》玩轉輕科幻 超能力腦洞大開

TAG:幻思系 |

您可能感興趣

美科學家臨死前爆料:18名230歲外星人在地球!
2016中國航天年之衛星盤點:穿越星際的科學探索
科學:阿聯酋計劃 2117 年殖民火星
每日科學家:2004年3月25日,著名昆蟲學家龐雄飛逝世
每日科學家:1945年4月26日,數學家丁偉岳出生
2126年超級彗星撞地球?科學家鬆了一口氣
每日科學家:1940年3月11日,著名材料科學家周廉誕生
每日科學家:1913年2月22日,著名冶金學家邵象華誕生
科學家公布200萬G的數字巡天,涵蓋30億個宇宙天體
每日科學家:1914年4月22日,電化學家吳浩青出生
每日科學家:2010年2月24日,著名昆蟲學家張廣學逝世
每日科學家:1922年4月23日,發光學專家徐敘瑢出生
每日科學家:1899年2月20日,農學家馮澤芳出生
每日科學家:1903年4月10日,著名林學家干鐸出生
每日科學家:1923年4月27日,兒科血液學專家胡亞美出生
每日科學家:1934年3月21日,羊毛學專家劉守仁誕生
我國將在2020年前後研製發射5顆空間科學衛星
每日科學家:1915年,著名應用光學家王大珩出生
每日科學家:2004年2月18日,核農學家徐冠仁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