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白谦慎:书法自古是精英文化

白谦慎:书法自古是精英文化

白谦慎,著名书法研究学者,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白谦慎:书法自古是精英文化


书法从汉代开始就成了精英的艺术。书法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社会影响极大的艺术,跟中国文官体系成熟得很早有关。从秦代中央集权制建立以后,其实都是在靠官僚机构运转。那官僚机构靠什么呢?靠文书,庞大的帝国是靠文字在管理。你看中国原来的考试制度也都是跟文字书写联系在一起的,不考数学什么的,就考经书,考作文,同时也看书法。


中国太大,语不同音,就必须书同文。文字是相同的,读出来却不一样,有时甚至完全不一样,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都是很有意思的语言现象。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反而灵活,上海人有上海人的读法,南京人有南京人的读法,但写出来都一样。所以无论到哪里,皇帝的敕令、中央的政令都能够通过文字下达。

白谦慎:书法自古是精英文化


图/白谦慎小楷


而书法是在汉字使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艺术。大约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的时候,皇帝和一些士大夫就开始收藏书法了。在六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和陶弘景讨论书法问题。在唐代,唐太宗跟虞世南讨论书法。虞世南死了以后,魏征向太宗推荐褚遂良和他讨论书法。以后历代都是如此。到清代,少数民族统治者也要搞书法这一套,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喜爱书法。

白谦慎:书法自古是精英文化



图/历代高官画像: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苏轼、赵孟頫

过去绘画跟书法相比,不但社会地位没法比,市场价格也没法比。在明代鉴藏家李日华的记载中,古代法书是艺术品中最昂贵的。当收藏书法和绘画只能选择其一时,文人们通常选择收藏书法。这多少反映出中国人对文字的尊崇和对书法的爱好。


但是,在古代这么受尊崇、这么有影响的书法艺术,却在近代衰落了,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清代以后,考科举基本上就是考字嘛。特别是到了殿试这一级,已经基本不看文章了,主要看字。所以那些状元、榜眼、探花的字都很好。刘墉啊,王文治啊,翁同龢啊,他们的字都写得很好,翁同龢更是晚清一大家。可以说,字不好,即使当了进士,也只能当个县令之类的。我目前正在研究晚清的吴大澂(曾任湖南巡抚),他的篆书真超一流,他有时甚至用周朝的钟鼎文给友人写信。

白谦慎:书法自古是精英文化



图/清代科举考试主要看写字

社会变化导致了精英结构的变化。科举制废除以后,大家就可以不讲究书法这个东西了。过去精英的知识结构,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学科,但在经学、史学、文学之间是打通的。不但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史书也常常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如《史记》就被誉为「无韵之《离骚》」。余英时先生最近为我编的《张充和诗书画选》(三联书店今年4月出版)写了一篇长序,他以张充和的诗书画为例,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通」的问题。不过,张充和的通,是传统文化方面的通。1934年她报考北京大学,国文满分,数学零分,北大国文系破格录取。现在不一样,中国有一段时间,几位主要领导人都是学工科出身的。


在过去,如果字写不好,常常被认为修养不高,今天谁还在乎?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字写得不好,就会认为你没文化。由此看来,书法地位的变化,源自于社会精英知识背景的变化。


书法思考


SHUFASIKAO

书法丨社群丨学习丨文房丨品藏


发....现....书....法....的....美....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书法思考 的精彩文章:

书法不是纯技术
欧阳询:墨淡伤神,墨浓滞锋
书法这么写,气势横上天!
当你灰心时,请看看中国大器晚成的10大名人吧!
王宠此小楷有仙气

TAG:书法思考 |

您可能感興趣

白謙慎:書法自古是精英文化
余秋雨用這樣三句話評說文化「真精英」和「偽精英」
詞語感悟:山川精英與人文精華——玉
南方朔:精英意識和精英社會
中國特種兵的選拔標準是什麼?終於明白為什麼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中國特種部隊選拔標準是什麼?終於知道為什麼是精英中的精英!
全國書法精英大薈萃——杜詩書法作品展!
「金磚褪色」,西方精英的夢
風水是精英文化,家居風水三要素,你怎麼看?
律政精英,從一封漂亮的英文郵件開始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精英
狙擊偵察旅是朝鮮特種部隊精英中的精英
這才是美國權力精英的真正舞台:特朗普的「冬宮」
尼詩梵|精英穿衣新方式
經典隸書錦言精英薈萃《曹全碑》集字
精英社格律詩詞
古天樂發文:悼念演藝界兩位精英
德國法蘭克福邊的小鎮 貴族精英的風水寶地
宋仲基代言宣傳照出新 可愛與帥氣並存的精英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