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不中無緣做官,他在南洋混得風生水起,還當上王
羅芳伯,1738年出生於廣東一平民之家,成年以來多次參加鄉試,想要當官光宗耀祖,但每一次都沒有中舉讓他心灰意冷,1772他跟隨親戚漂洋過海來到南洋,自此開啟一段傳奇歷史。
起初,芳柏以教書為生,他發現婆羅洲的華人非常貧窮,衣食不足,有甚者流浪街頭,生活十分困苦。於是,羅芳伯就著手組建了"採金公司",開發金礦,為改變人們的生活而努力。金礦的開採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推進了經濟發展。他不但才藝非凡,還團結僑胞,積極與當地人合作,因此羅芳伯的名字在華人圈子傳開了,當地的土著居民聽到也會肅然起敬。
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後,羅芳伯又開始處理安全問題。羅芳伯先是團結華人,組織"同鄉會",繼而聯合婆羅洲的蘇丹,奮力擊退外來入侵者,迅速平定了蘭臘、萬諸居、斯芳坪等地的土匪海盜,取得了東萬律的管轄權。
平息了盜匪後,羅芳伯的聲望如日中天,當時他率領的部隊已經有三萬多人,平定叛亂後,又有二十多萬當地人主動歸附。當地蘇丹也表示臣服,要將王位讓給羅芳伯,但多次被他拒絕。最終在蘇丹的一再勸說之下,羅芳伯表示可以接受政權,但決不答應做國王。
1777年,以東萬律(今坤甸)為首都的"蘭芳大總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為蘭芳元年。在他管轄下的11萬民眾一致擁戴他,稱他為"大唐總長",敬稱為"芳伯"。羅芳伯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
剛剛建國,羅芳伯就派人回國,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想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大清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但乾隆皇帝根本不想理睬這些"天朝棄民",也不承認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為此,羅芳伯鬱鬱而終,臨終前他還交代國民,無論今後誰為國家領導,歸順大清之心決不可變。
當時羅芳伯等人想要歸順清朝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想找一個強大的靠山。荷蘭殖民者一直對蘭芳共和國虎視眈眈,並不斷派兵侵擾。羅芳伯等國家領導人認為,如果僅僅依靠蘭芳小國的力量,很難抵抗荷蘭殖民者,只有藉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鎮住荷蘭人。
蘭芳的這一舉措起到了一定效果。羅芳伯向清朝稱藩的願望雖然未能實現,但清政府最終同意與蘭芳共和國開展貿易。蘭芳也藉助此點,向外製造假象,宣稱蘭芳已經是清朝的藩國。此舉果然唬住了荷蘭人,當時的清朝正處於康乾盛世,荷蘭人擔心對蘭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對,他們不得不停止對蘭芳的騷擾。
不過,清朝政府很快走向了衰敗。1840年與1856年的兩次鴉片戰爭,暴露了大清帝國的腐敗無能。由於清朝屢次敗給西方列強,荷蘭人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於是荷蘭人趁著1884年中法戰爭之機,入侵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人民在大總長的領導下,一方面全力進行抵抗,另一方面火速派人請求清朝派兵支援。但此時,清朝自身的統治已搖搖欲墜,根本顧不上去援救這個海外"棄民"所建立的國家。得不到清朝的支持,武器裝備又與侵略軍相差很遠,蘭芳共和國終於被荷蘭殖民者滅亡。不過,由於害怕清政府做出反應,荷蘭當時還不敢公開宣稱已經滅亡蘭芳,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國家以便進行統治。直到1911年清朝滅亡後,荷蘭才正式宣布對蘭芳地區的佔領。
在"蘭芳大總制"成立了19年後的1795年,羅芳伯因病在坤甸逝世,終年58歲,由江戊伯繼任,確保了政局的平穩。由他創建的曼多地方政區共延續了107年,在海外的華人社區中曾引起較大的反響。
延伸閱讀
會議室里掛滿槍械,這家公司就差臉上寫「賣武器」了
光炮彈就重7噸,超級武器需500人同時操作!
印度航母豪華程度堪比游輪,實木地板、皮沙發很舒適
※光炮彈就重7噸,超級武器需500人同時操作!
※2000克火藥製成超大鞭炮,點燃之後威力有多大?
※印度航母豪華程度堪比游輪,實木地板、皮沙發很舒適
※會議室里掛滿槍械,這家公司就差臉上寫「賣武器」了
TAG:講武堂 |
※甲午海戰後,北洋水師面臨全軍覆沒,為何南洋水師卻見死不救
※此人在南洋建國家,並想歸屬清朝,乾隆卻沒看上
※這個大清子民做不了官很失望,於是他下南洋建立了一個國家
※高大的南洋杉也可以做成盆景,幾個步驟就自製一盆,造型還很別緻
※明朝時中國的一名漢奸遠下南洋佔地為王,如今那裡人們都富得流油
※學在西洋,仕在北洋,娶在東洋,生在南洋,他是最尊貴的中國人?
※背井離鄉也要帶,南洋淘金華人的日常飲用茶
※生於廈門嶺兜村的他曾聲震南洋,是孫中山先生的摯友!
※關於南洋姐你知道多少,她們是這樣來的!
※南洋,鄭和下西洋的後勤供應基地
※此人在南洋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想歸屬清朝,乾隆卻沒看上
※南洋巫術-降頭術,它能救人於生死,亦可害人於無形
※華工下南洋血淚史:很多人死在途中,直接被丟進海里
※天地會反清復明不成,就去南洋建了個國家,還曾打敗荷蘭
※南洋杉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如何繁殖
※此人為教科書上定位的民族英雄,若非早逝,有坐擁整個南洋的可能
※為何「南洋」總是干不過「北洋」?
※南洋好先生,比暖男更贊!
※那些散落在南洋的文人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