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他在日本做了16年動畫,他說年輕人不願意干這行

他在日本做了16年動畫,他說年輕人不願意干這行

手辦、玩具、明星是這屆上海漫展 (SHCC) 最受人關注的部分,在其他漫展上擁有「強勢」地位的動畫並不顯眼。

這讓嘉賓之一的神貓Masterz看起來更加特殊。作為一名在日本動畫行業工作了16年的中國人,他在這屆 SHCC 上更像是一個處在「中間地帶」的人。

神貓 Masterz 曾在 GONZO 和 MADHOUSE 等日本動畫公司任職,2000 年的科幻動畫《銀河冒險戰記》是他第一部擔任原畫的作品。翻開他的履歷表,你會看到像 《Fate/Zero》、《進擊的巨人》、《火影忍者》這樣眾多知名的動畫作品。

undefined


不過,常被視作標杆的日本動畫行業並不容易生存,這對於一名中國動畫人而言更甚。神貓 Masterz 說:「我入行的時候,當時我老師差點把我逼死。」

「現在大家都明白了,你要是沒有這個本事,你吃不上飯餓死了,這是你對自己徒弟不負責任,還不如趁早讓你離開這個行業。」

在上海漫展上,我們和神貓 Masterz 聊了聊他的經歷,以及他對中國動畫業和日本動畫業的一些看法。

undefined


Q:好奇心日報

A:神貓 Masterz

Q:作為日本動畫行業的工作者,您對於目前中國動畫的發展有什麼感觸?

A:中國動畫在十年之前大概一集動畫的成本比不上日本動畫一分鐘的成本。因為我很少接國內的單子,基本上都是日本的,現在據說國內分鐘數預算基本上快趕上日本了,個別的可能已經超過日本了,但是真正落在製作人手裡的錢非常少。

但是這個也是一點點在變,市場的話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樂觀,雖然在發展期間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總體說還是往好的方向去發展。

我們都是從小看日本動畫長大的,所以相對來說日本是一個標杆,我們向日本看齊。我們現在製作技術跟日本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這種差距還在逐漸縮小。

當年我入行的時候很少有中國人在日本本地去干,但是很多中國人在日本開公司,而且也在吸收一些日本的經驗。當然也有一些渾水摸魚的,但這些真正努力乾的、在合作或者製作期間得到日本人認可的人,就能真正融入到這個圈子裡面了。

有人說我們的技術已經超越日本或者趕上日本了,實話實說我們的動畫製作技術落後日本至少二十年,無論從什麼方面,從前期、腳本、分鏡、演出以及後期,我們都是很薄弱,而且相對的資金還有體系都不是很完善。但是我們已經開始在往這個方向努力,你們可以看到,我們現在的動畫要比十年前好很多,以前都是
Flash。

Q: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動畫前去日本播放,也有很多中國資方去找日本團隊外包製作「國產動畫」,您對這個現象怎麼看?

A:實話實說因為我跟電視台也認識,他們去花錢讓日本人上,找一些二三線根本就不出名的日本人,去讓他們掛個名。發給日本人,日本人覺得單價低了,有些動畫發到韓國去做,韓國覺得單價太低,最後發到朝鮮去了,甚至朝鮮都不做了,可想而知動畫是什麼樣的。

現在有個概念叫二次元,都說二次元是新興產業,大家都在熱錢,包括資本都在往裡面投。很早以前沒有人重視這個市場,現在是重視了,但是出現很多魚龍混雜,而且很混亂的現狀。無論好壞,水準參差不齊都在往上上,甚至花錢請日本人掛名,花錢上日本電視台,說在日本大熱。

其實我看過收視率報表,連 0.01 都沒有,就是連評價都沒有,個別有評價的是什麼?中國的一家資本公司僱人去刷,刷評論,真正日本人根本沒有人看,覺得是垃圾時間。


undefined



《偶像大師》

Q:現在的日本動畫存在著「偶像制霸」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偶像類作品誕生,偶像番的 BD 銷量也相對出色,中國也推出了一些類似作品。

A:日本動畫是一個很商業性的東西,不像國內最早期考慮有教育意義,要有深度。

日本動畫的話跟好萊塢一樣,是一個流水線,用戶和觀眾的口味在發生什麼變化,什麼好賣我就要做什麼。

當然也有這種特立獨行,比如像

GAINAX,我會創造一個潮流,跟你們對著干,這也是一種。比如像京都動畫,他們的原創作品非常差,但是改編非常好,為什麼?他們對潮流風向很敏感,京都是以女性為主導的公司,而且對細節把握非常好。

總體來說日本方面是最近什麼好,最近什麼流行,那就開始做什麼東西。最開始的話,像《偶像大師》和《LoveLive!》,這兩個是最早出現的風潮。

現在大家也看到這個偶像從三次元到二次元,其實玩法是一樣的,而且都有賺錢,都能獲得豐厚的利潤,那我們就複製,就是這樣的。

但是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了一種退潮的現象,所以一些公司也開始逐漸地進行轉型,推出一些新題材的動畫。當然業界不光只有偶像動畫,其實也有一些像輕小說改編啊泡麵番,以及比較深入的原創,當然這也是一個市場需求,因為眾口難調,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偶像。

Q:最近日本動畫行業的一些現狀引發了很大關注,包括像動畫從業者工資過低以及每天需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您是怎麼看待行業的這個現狀的?

A:日本的動畫行業,包括日本社會,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以金字塔形式存在的。我當時入行一天工作最多十三到十四小時,掙得非常少。

因為你剛入行畫得不好,只能反覆重修,甚至畫完之後沒有通過。當時畫的原畫會有作監給你看,如果你畫的稍微有一點小問題,作監會給你改,如果大了就打回去讓你重畫或者反覆改,這個時候會很痛苦。

如果你技術不到位,每天都在畫一個鏡頭,或者裡面某一張什麼的,每一卡都要修改,所以只畫了一卡,你只拿了一卡的錢。一般日本動畫公司沒有死工資,除了吉卜力之外沒有死工資,按你的工作量賺錢的。畫夠一張畫,一卡通過之後拿錢,這個東西你是靠本事吃飯。

日本動畫這個行業非常辛苦,而且要求的抗壓能力,以及生理能力,這個都很具備考驗的。不像現在你畫個插畫都能活,動畫每一幀的造型都要一樣,而且各種角度透視關係都要掌握非常好,相對來說它的要求要比畫插畫要困難很多,而且掙的不如插畫多。

所以現在日本動畫出現一個斷檔,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去幹這一行,因為太苦了,而且掙的還少。如果你要是想往上爬,你的技術就要過硬,但是你要是畫插畫的話,稍微差一點,你也可以混飯吃也可以活得很好,然後你一點一點積累經驗,你掙的反而還比動畫多。

很多人覺得那我乾脆直接畫插畫好了,不要做動畫,動畫又苦又累,想出頭很困難。所以只有一些真愛的人才會做動畫,而且現在確實收入很低,基層動畫人員收入很低。

也有一些導演、監督掙大概八百多萬,一千多萬都很正常,正常的一些一線或者底層工作人員是很苦。

所以這個行業現在是處於一個很危險的狀態:沒有新鮮的血液融入。

這個時候中國人來了,中國人願意吃這個苦,也有日本人接受他。但是也有一批人就是我們所說的渾水摸魚的,還有資方去到那搗亂,以至於搞到現在在日本方面也是比較混亂。

當年庵野秀明採訪時說過,日本動畫即將崩潰,我認為崩潰不會徹底崩潰。

但是像九四年,九五年一樣,在新的出來之前會有一個大的變革,這種變革可能會是挺殘酷的。

所以我們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保守也比較樂觀的,這個行業是現在非常苦,而且很慘,但將來還是有希望。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他在日本做了16年動畫,他說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干這行
他們,帶走了2016年,我捨不得
這個16歲少年的存在就是為了告訴我們……
這個16歲的孩子用了37年做了一件你這輩子都不敢想的事情
2016年引起大轟動的日本明星排行,第一名居然不是他們!
2016年,我們可能沒聽過她們。但這些女人,將勇氣綻放在這個世界...
2016年最後一個月了,你今年還有什麼目標沒完成呢?
2016是至今以來最熱的一年?每年你們都這麼說!
你的青春一定有她 16年過去了 她還是18歲的模樣
來說說2016年時間多出的一秒,對你可有影響?
年僅16歲來回整容數次,現在都不敢看了
2016年快結束了才知道,日本今年發生了這麼多奇葩的事!
2016年底了,我就是特意來關心你們當初的新年計劃都實現了嗎
這個16歲少年鏡頭下的自然,美得讓人難以置信…
去年那些前年該完成的大前年的目標,2016 年實現了嗎?
2016年世界上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看完覺得世上好人還是多
2016年日推上最驚人的喵…這個世界已經無法阻止它們了!
16歲那年因為重男輕女父親打我一巴掌,我恨他十年
2016年你可能不滿意,但最後起碼你看到了超級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