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在歷史教科書上一向被視為城下之盟,是宋朝的「不平等條約」。從表面的條款內容看,的確如此:
主要條款之一:宋遼兩家為兄弟之國,從今往後,誰家皇帝年紀大,誰就是大哥;
主要條款之二:宋每年向遼送2樣東西——銀30萬兩(軍費10萬+好處費20萬),絹20萬匹;
主要條款之三:雙方在邊境開展自由貿易。
前去遼營議和的人叫曹利用,他帶著這個「恥辱條約」回去復命,不僅沒被罵被罰,還得到皇帝重賞。這是什麼情況?
宋真宗(圖注)
曹利用回去向皇帝報告談判結果,宋真宗趙恆正在吃飯,口不得空,侍者就代問每年要賠遼多少錢?曹利用伸出3個指頭。侍者猜:「300萬?」曹利用還沒回答,宋真宗放下碗筷插話了:「300萬!太多了,太多了。」曹利用趕緊說:「陛下,是30萬!」宋真宗一聽大喜:「才30萬,這麼少。你很會辦事,很會辦事!」
30萬兩銀子對北宋來說究竟是怎麼概念?
大宋一年的收入,大約1億兩,從中拿出30萬,豈不是九牛一毛?北宋是個經濟王朝,很會算賬:如果與遼國開仗,每年軍費就得花掉5000萬兩,還總打不贏;不打,只要掏30萬就能買平安。你是北宋皇帝,會怎麼選?
最值得玩味的是第3條——自由貿易,這是宋給遼的「溫柔一刀」。
契丹人雖然能打,但經濟基礎實在太差。和宋朝做生意,遼國能賣啥?也就是賣馬賣羊。北宋呢?賣給遼國的每一種商品幾乎都是對方需要的。
這意味著什麼?
宋遼邊貿(圖注)
北宋因為有了從遼國買來的馬,騎兵實力逐漸增強。到後來,遼國發現不對勁兒——北宋騎兵怎麼越來越多!於是,蕭太后下令,誰再賣馬給北宋,全家殺光光。這樣一來,所謂「雙邊貿易」,實際上成了宋對遼的「單邊貿易」,形成了巨大的貿易順差。遼每年從北宋那裡收到的30萬兩銀子,到年底被北宋全部拿回去不說,其實還倒貼。
你說,澶淵之盟是不是北宋對遼的「溫柔一刀」?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