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幕後秘事 原來霍格沃茨是真的!
2001年11月16日,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下稱「《魔法石》」)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上映,即刻在大銀幕上颳起了一股勁吹十年的魔幻颶風。
十五年前的今天,《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全球公映
《魔法石》是電影史上最賣座魔幻系列的開篇,對於千千萬萬夢想著進入霍格沃茨的「麻瓜」影迷來說,它無可替代的魔力更遠在數字與票房之外。
現在,就讓我們撥動時間轉換器回到十五年前,重訪霍格沃茨城堡初建成的時刻,揭開一段鮮為人知的幕後往事、重溫那曲喚醒心中魔法世界的海德薇之歌。
從書本走向銀幕
在「哈利·波特」成為風靡全球的文化符號之前,華納兄弟影業就早早傍上了這顆在未來十五年里最堅挺的搖錢樹。
【「撿到寶」的華納】
第一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僅印刷了500本
那是1997年的夏天,英國製片人大衛·海曼在助理的推薦下徹夜看完了一本新人作家寫的兒童魔幻小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海曼隨即決定要將這本書拍成電影,便跑去遊說好友萊昂納爾·威格拉姆的公司,也就是華納兄弟影業來購買版權。當時,華納就對J·K·羅琳的小說達成了「First Look Deal」協議,相當於原創內容的優先挑選拍攝權。
敲定First Look Deal幾周之後,華納果斷決定讓合作關係更近一步,直接買斷《哈利·波特》未來可能出版的所有作品的電影版權。當時這個系列的第一本小說《魔法石》尚未被美國出版商發掘,就連在它的老家英國也只印刷了500本,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哈利·波特的名字。
誰能料到,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他們抱著賭博心態促成的電影項目,會在尚未開機之前就坐擁全球上億粉絲的翹首企盼。隨著《哈利·波特》系列的一路爆紅,慧眼識珠買下版權的威格拉姆也升任華納電影製作部的高級副總裁,並負責主導該系列的電影開發。
大衛·海曼(左)與J·K·羅琳
在華納的支持下,海曼與原著作者J·K·羅琳開始物色編劇,並很快找到了史蒂芬·科洛夫來主筆劇本,他們三人也正是日後《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幕後主心骨。科洛夫俘獲羅琳的心只用了一招。「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最喜歡的角色是赫敏。」,羅琳回憶兩人的初次碰面,覺得科洛夫不像別的編劇那般浮誇和戲劇化。在羅琳心裡一直認為能看懂赫敏的人就等於讀懂了她心。
科洛夫主筆了七部《哈利·波特》電影劇本,因家庭原因缺席了第五部《鳳凰社》。早年的交情讓科洛夫深得羅琳信任,甚至當羅琳開始創作編劇處女作《神奇動物在哪裡》的時候,也去找科洛夫做過參謀。
有趣的是,當年為了吸引編劇加盟,海曼曾經給十多位編劇寄去英國首版《魔法石》的小說原件,那些拒絕寫劇本的編劇也沒有好心把書退還回來。如今,他們手頭擁有的那批全球第一版《魔法石》已是倫敦蘇富比拍賣行的常客,被全球收藏家爭相競購。最近被拍賣出去的那本成交價已高達4.38萬英鎊。
【與斯皮爾伯格「緣盡」】
等到製作團隊開始甄選導演的時候,哈利波特已經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特里·吉列姆等多位好萊塢名導先後與這部電影傳出「緋聞」。這時候,因《小鬼當家》系列小有名氣的導演克里斯·哥倫布也拜託經紀人聯繫到華納,他在看完小說之後滿腔熱血的免費給華納改寫了一份《魔法石》劇本,這在講究現實利益的好萊塢是極其罕見的舉措。
斯皮爾伯格拒絕了《魔法石》
2000年初,斯皮爾伯格拒絕了《魔法石》的導演邀約,宣稱「我確信《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無論如何都會達到現象級的成功,不過我的導演興趣在別處。」,隨即老斯就去拍攝了阿湯哥主演的動作片《少數派報告》。
與斯皮爾伯格「緣盡」讓華納終於放棄了找大導演的嘗試。他們回想起拍兒童片經驗豐富又誠意滿滿的克里斯·哥倫布,並把他請到愛丁堡與大boss羅琳進行「終面」,進過長達三小時的面試,開啟銀幕魔法世界的鑰匙終於交到了哥倫布手裡。
尋找霍格沃茨鐵三角
2000年8月,哈利、羅恩與赫敏的演員人選首次對外公開
幕後團隊搭建完成之後,《魔法石》劇組迎來了更大的挑戰:挑選小演員。尤其是三位主角——哈利、羅恩與赫敏的人選,他們將決定整個《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未來,不容有失。
赫敏的扮演者愛瑪·沃森是霍格沃茨鐵三角中最先確定的演員。父母都是牛津高材生的愛瑪雖說沒有什麼表演經歷,卻從骨子裡透著與赫敏相似的特質——旺盛的求知慾、要強、有一顆純粹的心。
隨後就位的是「羅恩」魯伯特·格林特。魯伯特與羅恩一樣天生紅髮,來自一個大家庭,他是家中的老大,有一個弟弟和三個妹妹。現實中的魯伯特擁有羅恩式的樂觀,同時也是不折不扣的「妹控」,對妹妹們有求必應。
進入最終選拔的羅恩候選人里,還出現了一張日後大家非常熟悉的面孔——湯姆·費爾頓。劇組曾經讓湯姆化上羅恩的妝容與愛瑪試鏡,最後導演與製片人一致認為,他還是更適合扮演哈利的死對頭、斯萊特林壞小子德拉科·馬爾福。
點擊播放 GIF/696K
海選「哈利·波特」的新聞經過媒體曝光之後,幾乎全英國的適齡兒童都被家長或者經紀人帶到倫敦來參加試鏡了。然而讓大家崩潰的是,距離開機時間還有三個月的時候,電影的救世之星「哈利」遲遲沒能出現。
這時,導演哥倫布無意間看到BBC的電視電影《大衛·科波菲爾》,片中扮演童年科波菲爾的小演員讓他過目不忘,隨著試鏡的演員越多,哥倫布愈發認定那個扮演科波菲爾的小男孩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就是他心中期盼的哈利模樣。可惜身邊的同事卻告訴他,「你不可能搞定那個孩子的,他父母不想讓他做演員。」
《魔法石》開機前,海曼帶丹尼爾(哈利)、馬修(納威)與魯伯特(羅恩)去看摔跤比賽時曾被直播鏡頭抓拍(圖中是丹尼爾與馬修)
在某個夏日的夜晚,《魔法石》製片人海曼與編劇科洛夫來到劇院看戲散心。海曼見到前排坐著的熟人艾倫·雷德克里夫,就跟他打了個招呼,誰知一眼看中了艾倫帶在身邊的兒子丹尼爾,之後那場戲海曼一直默默觀察著丹尼爾,對台上發生了什麼全然不知。散場後,海曼立馬對丹尼爾的父親發動了「熟人攻擊」,光速套近乎帶丹尼爾聊天吃飯,還去領著他去看WWE摔跤比賽。一來二回終於「買通」雷德克里夫一家,換來了命中注定的The Chosen One。
《魔法石》三位主演的珍貴試鏡片段
作者羅琳對電影拍攝提出過兩個要求:一是電影必須在英國拍攝;二是電影中所有的英國角色,必須由英國或愛爾蘭演員扮演。出於羅琳的堅持,低調務實的英國電影圈成了《哈利·波特》小演員們成長之路的保護傘,讓他們免於好萊塢名利場的困擾。除了演員這份"兼職"之外,他們並不比普通孩子更有優越感,也遠離了纏繞好萊塢童星的"墮落詛咒"。
霍格沃茨豪華教師團
《哈利·波特》在英國的地位幾乎等同於國民電影,片中給小演員配戲的個個都是大咖戲匠,劇組裡爵士女爵一大把。在《魔法石》的成年演員中,有這麼幾位不得不提。
【一位由羅琳欽定的演員】
在《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早期,羅琳並不參與制作,也從幾乎不干涉劇組的任何決定。只有一次,羅琳破例給劇組安利了自己心中的海格人選——羅彼·考特拉尼。羅彼·考特拉尼不僅是《魔法石》確定的第一個演員,他也伴隨哈利走到了這場銀幕之旅的終點。
《魔法石》劇照:海格與哈利在破釜酒吧
《魔法石》原著中描寫的海格是一位混血巨人,身高几乎是羅彼的兩倍,從小演員視角拍攝海格的時候,攝像機鏡頭需要故意調整到低位來凸顯他的身高。
遠景中,海格由英格蘭橄欖球隊昔日的明星四分衛馬丁·貝菲爾德替身出鏡,他唯一一次在片中露出正臉,是在第二部電影《密室》里扮演湯姆·里德爾回憶里的少年海格。
【一位知道大結局秘密的演員】
黑色長髮從不洗、眼神如鉤能殺人、處處膈應男主角——斯內普教授迷之高冷的氣質讓他在霍格沃茨教職工的麻瓜粉絲人氣榜與鄧布利多校長不相上下。
藏著秘密的男人:斯內普
斯內普堪稱《哈利·波特》七本小說、八部電影里最深藏不露的角色,這位雙面間諜鎖在心底的秘密直到犧牲前最後一刻才解開答案。然而扮演斯內普的艾倫·里克曼自加盟《魔法石》起就已洞悉一切。
在與里克曼私下討論角色的過程中,羅琳曾把斯內普對莉莉的單戀往事和盤托出。如今當我們重溫《魔法石》之時,能從斯內普直視哈利的眼神里品出更加複雜的情緒。
【一位險些提前登場的演員】
斯內普對黑魔法防禦術教授職位的痴迷是原著的老梗,其實在電影系列裡同樣有一位演員對扮演黑魔法防禦術教授異常執著,那就是後來扮演盧平的大衛·休里斯。
兩位黑魔法防禦術老師:奎若(左)與盧平(右)
在2000年,休里斯一度是《魔法石》里黑魔法防禦術教授、"雙面人"奎若的演員人選,後來該角色花落伊恩·哈特。三年後,休里斯捲土重來,變成了與哈利亦師亦父亦友的萊姆斯·盧平。
相似的情況多年後也發生在英國女星海倫·麥克洛瑞身上,她本來要在第五部《鳳凰社》里飾演伏地魔的忠實追隨者貝拉特里克斯·拉斯特蘭奇,結果開拍之前麥克洛瑞突然懷孕,讓海倫娜·伯翰·卡特搶去了"瘋婆子貝拉"的角色;等麥克洛瑞產後歸來,劇組為她預留了一個寫滿母性光輝的角色——貝拉的妹妹、德拉科·馬爾福的老媽納西莎。
Action!第一場戲記錄落幕時刻
開機拍攝的第一場戲:霍格沃茨火車站
2000年10月,幾百號工作人員浩浩蕩蕩開進了英格蘭中北部一個名叫戈斯蘭的小鎮火車站。在這裡,《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劇組拍攝了影片的第一個鏡頭。這場戲恰巧被用作正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哈利、羅恩與赫敏結束了驚心動魄的第一學年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回家過暑假,海格在站台邊向著列車遠去的方向揮手道別。
在這場戲拍完之後,劇組對小演員的外形做出了讓書迷頗為不滿的改變。首先,書里哈利最突出的外貌特徵除了額頭的閃點傷疤,就是他的綠眸。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除了《魔法石》最後一幕之外,電影里哈利的眼睛顏色始終都是演員丹尼爾本人清澈的藍眸。
三位小演員開拍之初的造型
向來注重細節的《哈利·波特》劇組怎麼會忽視如此基礎的特徵呢?原來,前幾天拍攝結束之後,大家發現扮演哈利的丹尼爾對隱形眼鏡嚴重過敏,為了演員的健康著想,他們決定不再讓他戴綠色美瞳拍戲。之後劇組向羅琳詢問能否在電影里讓哈利以藍色眼睛出現?羅琳痛快回復了一句話:"哈利眼睛什麼顏色不重要,只要跟他媽媽莉莉的眼睛一樣就可以。"其中含義,想必所有陪伴哈利走到最後的影迷都會明了。
另外一處明顯變化是赫敏的兔牙消失了。書中描寫的赫敏並不是第一眼美女,也會嫌棄自己的兩顆大門牙與一頭亂髮。在第一天拍攝的時候,劇組給艾瑪裝了假牙套,結果這麼一來,艾瑪張口念出的台詞根本聽不清,沒法好好說話,只能放棄繼續裝牙套的打算。所以,電影里的赫敏不用魔法就讓門牙縮小了。
從9又3/4站台開始的旅程
倫敦的國王十字火車站不僅是羅琳父母相遇的地方,也羅琳最初萌生"哈利·波特"創作靈感的地方。它在羅琳筆下打破了魔法世界與麻瓜世界的次元壁,無論在電影還是小說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被無數哈迷視作聖地。
《魔法石》中國王十字車站出鏡的場面是在現場實景拍攝的。國王十字其實是全英國最繁忙的交通樞紐站,為了"哈利·波特",車站特意調整列車停靠安排,騰出第4站台與第5站台給劇組改裝成霍格沃茨特快列車停靠的9又3/4站台。劇組拍攝期間自然也引來無數路人圍觀。考慮到實地拍攝既麻煩又容易被路人盜攝,《魔法石》之後,劇組乾脆回到利文斯頓攝影棚搭了一個國王十字車站的布景,之後的鏡頭大多數都是棚內拍攝。
這一幕是在倫敦國王十字車站實景拍攝
即使國王十字車站"犧牲"這麼多,它還是沒能被《魔法石》"帶出門見人"。電影里我們看到的站台戲來自國王十字車站的實地取景,可當畫面轉向車站外觀的時候,出現在鏡頭中的卻是國王十字車站隔壁的聖潘克拉斯車站。聖潘克拉斯與國王十字內部相連,從外景來看卻是兩棟分離的建築,造型風格天差地別。國王十字在設計上低調樸素,聖潘克拉斯則與霍格沃茨的宏偉哥特風一脈相承,被追求「顏值」的劇組強行換裝不無道理。
業界良心!建造霍格沃茨城堡
當銀幕上的霍格沃茨城堡在月色下顯露崢嶸,多少人與筆者一樣瞬間把麻瓜世界的存在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魔法基因在此刻覺醒
作為整個系列出場最多的建築,霍格沃茨城堡讓藝術指導斯圖爾特·克雷格耗費了最多心血。為設計圖定稿之前,克雷格研究過英國兩大學府牛津與劍橋的建築風格,在威敏寺大教堂、坎特伯雷大教堂與索爾斯伯里城堡中尋找靈感,最後確定了中世紀哥特建築的風格。
霍格沃茨城堡的外觀全景一直是用棚內的1:24模型拍攝而成,內景鏡頭在《魔法石》拍攝期間主要依賴於實地取景。比如麥格教授的變形術課堂就是杜倫大教堂的Chapter House,霍格沃茨走廊畫面有格羅斯特大教堂的門廊出鏡,牛津大學還提供了影片開頭麥格教授第一次現身的樓梯與赫敏查找尼可·勒梅資料的圖書館。
飛行課背景的霍格沃茨建築是從安尼克城堡取景的
劇組為城堡戶外戲取景的時候,便從南部向英格蘭北部與蘇格蘭高地大幅轉移,那裡的植被與地形風貌更符合原著對霍格沃茨所在地的描寫。哈利第一次上飛行課的場地是在旅遊勝地安尼克城堡拍攝的;冷峻的格倫科峽谷、一望無際的希爾湖與廣袤的蘭諾克沼地均為霍格沃茨城堡做過背景。
在打造霍格沃茨的過程中,克雷格曾力排眾議將大把預算砸在禮堂大廳的搭建上。霍格沃茨禮堂是八部電影里出現頻率最高的布景,它在設計時參考了牛津大學基督學院的大禮堂。為了能讓之後電影繼續使用此布景,禮堂的搭建標準與修建真實教堂無異,克雷格要求每一塊大理石都得是從約克郡運過來的約克石板,面積可容納三百多號工作人員進入拍攝。
點擊播放 GIF/472K
曾經讓片方「肉疼」的霍格沃茨大禮堂布景在建好之後,一用就是十年。《哈利波特》系列殺青後,它被利文斯頓攝影棚保存了下來供給遊客參觀。
都說電影如同造夢,散場時夢就醒了。有些時候,拍電影也能把夢境搬到現實之中。《哈利·波特》劇組就這樣一磚一瓦建造出整個魔法世界,又把這塊夢幻之地永遠留在了倫敦郊外的利文斯頓攝影棚里。
約翰·威廉姆斯的音樂魔法
說到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風靡全球,若是拋開影片配樂的功勞,那真是太不厚道了——不少影迷都認為,約翰·威廉姆斯老爺子在這部作品上的發揮,達到了他在魔幻題材配樂上的新高峰。
You re a wizard, John Williams!
威廉姆斯在他21世紀的第一部重量級作品當中,再一次完美呈現了他慣用的管弦樂隊和主題貫穿的作曲技法,讓這種從《大白鯊》《星球大戰》《奪寶奇兵》《E.T.外星人》到《侏羅紀公園》以來一直傳承的古典好萊塢配樂風格,繼續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與此同時,他又超水平的發揮了自己在旋律和配器上的特長,讓片中的不少音樂主題顯得既優美動人,又靈氣十足,喚醒了每一位聽眾體內的魔法基因——沒錯,You are a wizard!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配樂之所以被供奉神壇,是因為該部作品中處處暗藏著「小心機」。儘管總的套路相比於威廉姆斯之前的作品並沒有核心的變化,但這部配樂在樂器的使用和音樂主題的意義表達上,卻存在一些顯著的特徵。即使觀眾在欣賞音樂的時候並非全神貫注,也能多少聽出一些端倪。
其一,就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配樂並不像之前的《星球大戰》那樣全面使用大規模交響樂隊,而是根據具體情節的需要使用了變化多端的樂器組合方式,這就使得整部作品既有恢弘雄壯的段落,也有神秘詭異的部分。而某些特殊樂器的使用,比如「海德薇主題」中的鋼片琴,更是為作品帶來的比預想中更為出色的音色質感,讓樂曲像咒語那般縈繞於觀眾腦海中久久不散,超強的洗腦力度可令年紀尚幼的孩童也能哼唱一二。
約翰·威廉姆斯談《魔法石》音樂創作
其二,則是這部配樂中的大多數主題音樂並不像著名的「大白鯊主題」或「達斯·維達主題」那樣,與影片中的人物、情感、事件有著一一對應的明確關係,原聲帶中音樂的命名也多是根據對應影片的整體劇情而加以概括。整套音樂是通過不斷的反覆變奏,進而表現出了極為豐富的情感包容性。
說白了,就是很多時候,你不能明確指出哪一段音樂就是人物、愛情或邪惡的化身,音樂就像魔法一樣變化無窮、沒有定式,但卻絲毫不會帶來欣賞難度。哈迷們在聽這部配樂的時候,大可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堆無比熟悉的場景,而非哈迷亦可以完全跟著感覺走,細細品味音符的流動和音色的變化,一飽耳福那是妥妥的!
Hedwig s theme(海德薇主題)
如果說只聽一首曲子就能讓你建立對魔法世界的直觀印象,那麼「海德薇主題」絕對是沒跑兒了。雖說曲名叫「海德薇」,但這首曲子卻絕不僅僅是對那隻作為哈利寵物的雪白貓頭鷹的直接描繪。事實上,樂曲彙集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幾個最重要的音樂主題,在很多人心中,它就是整部影片的音樂化身。
不過,「海德薇主題」這個名字的由來,卻自有其道理。作為一部「家庭兒童魔幻風格」電影(導演哥倫布的說法)的配樂,威廉姆斯老爺子自打創作伊始就把這部作品定義成了「黑暗卻引人入勝的管弦樂舞曲」。它需要有詭異和神秘的成分,但絕對不能壓抑和恐怖。因此,老爺子選擇了一個非常合適的切入點,這就是那隻人人都喜歡的貓頭鷹,以它作為音樂展開的線索。
作為魔法世界的象徵之一,亦作為連通魔法世界與麻瓜世界的信使,貓頭鷹所蘊含的神秘意味在樂曲伊始的鋼片琴旋律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這種音色柔弱、清脆、帶有延音的樂器,通常在樂隊中使用的頻率並不是很高,但用來表現魔幻情境卻恰如其分。這一點,在丹尼·艾夫曼為蒂姆·伯頓創作的「剪刀手愛德華主題」當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相比於後者那更為陰冷、「殭屍」味兒十足的圓舞曲,威廉姆斯寫出的旋律更輕靈、飄逸,更具鮮活的生命力,特別是在弦樂聲部快速的上下行音符出現以後,海德薇翱翔天際的形象躍然紙上。
《魔法石》音樂彩蛋:海格坐在家門口吹起海德威的旋律
電影中有一個最被哈迷津津樂道的場景,便是霍格沃茲魔法學院第一次揭開神秘面紗,呈現在世人眼中的那一幕。一年級新生坐著小船,手中掌燈,點點微光映射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與夜色中霍格沃茲城堡的燈火通明遙相呼應。就在入學新生和觀眾們對眼前的壯闊景象嘖嘖稱讚的時候,迴響在我們耳畔的電影音樂也正是上述這段三拍子的旋律,只不過演奏的樂器變成了銅管樂,音樂的氣氛雖「仙氣兒」十足,但更多的是威嚴肅穆。
至於「海德薇主題」的後半部分,音樂情緒上出現了較大的轉折,既有戲謔幽默的成分,又有英雄主義的元素,幾乎濃縮了整部電影的所有精神。因此,有人稱這段音樂為「哈利·波特主題」,其實也不為過。
值得一提的是,原聲碟中的「海德薇主題」在影片中一次都沒有被從頭到尾完整的播放過,但由它自身重現或發展出的旋律,卻一次又一次的,近乎時時刻刻的忠誠陪伴在觀眾們的身旁。終於,在影片結尾字幕的時候,「海德薇主題」作為伴奏音樂得以完整呈現,給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之感。
Harry s wondrous world(哈利的奇妙世界)
約翰·威廉姆斯現場指揮版「哈利的奇妙世界」
這首「哈利的奇妙世界」是原聲碟里另一首大部頭樂曲,彙集了片中一些最輝煌燦爛的旋律,熱烈的氣氛層層堆疊,極盡對哈利及其小夥伴創意思維和勇敢精神的歌頌。回想一下片尾格蘭芬多學院逆襲獲得學院杯時的場景,那「豬一樣的對手,神一樣的隊友」的勝利喜悅,至少有一半都是由這首樂曲的素材營造出來的。
與「海德薇主題」一樣,這首樂曲也從來沒有在正片中完整的出現過,只是作為結尾字幕的一個組成部分帶動情緒,讓人戀戀不捨的留在影院,久久不肯離去。
The Quidditch Match(魁地奇比賽)
說起《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令人血脈噴張直至最終淚奔的場景,怎能少了哈利的第一次魁地奇比賽?這段配樂應該算得上是影片中為數不多的大部頭場景音樂,也就是專門為這一段場景而專門設計的音樂。儘管在其中我們也能不時聽到「海德薇主題」和「哈利的奇妙世界」的一些旋律的影子,但起主導作用的還是一些快速的節奏性元素,配合畫面中急速飛行的魁地奇隊員和鬼魅一般忽上忽下的金色飛賊,將人們完全拽入焦灼炙熱的比賽氛圍當中。
其實,這種創作手法在威廉姆斯之前的作品中並不罕見,比如《星球大戰》中反抗軍駕戰機摧毀死星的配樂,便和這段音樂的整體思路異曲同工。只不過,魁地奇比賽配樂的古典味道更濃一些,大有古代騎士在競技場上一決雌雄的意味,而非生死之間的較量。
Leaving Hogwarts(告別霍格沃茨)
這是影片結尾哈利及其夥伴們告別霍格沃茨,結束自己第一學年魔法學習生活的配樂。其核心旋律除了依依不捨的情懷以外,還蘊含著成長的喜悅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在這裡,你能夠聽到「海德薇主題」和「哈利的奇妙世界」的重要元素,但它們最終都被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段無比熱情的讚美詩,伴隨著列車緩緩離開站台而達到氣氛的頂點。同時,也在向觀眾們預告,關於少年魔法師們的精彩故事還將繼續……
作者:暖暖辰曦、食素的夜騏
時光網出品
※報—!《長城》五軍發布會同款火熱上線!
※霸氣+神氣+殺氣+貴氣=長城定製手機殼
※五軍集結 張藝謀《長城》只揭面紗一角已足夠震撼
※《比利林恩》3D/4K/120幀技術全解:高規格為體現人物內心
※魔法讓人眼花繚亂的《奇異博士》成功秘訣竟是尊重科學
TAG:Mtime時光網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壞角色善面孔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導演的5個小遺憾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幕後秘史 時光倒流十五年 重回魔法覺醒那一刻
※九月推薦閱讀:《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你的名字。》日本票房超《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你的名字》日本票房超《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歷史第4!《你的名字。》日本票房超《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出版十九周年:我們追過的HP粉絲書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出版 20 周年,致那些年我們的魔法夢
※光明大陸羅尼魔法石怎麼獲得 魔法石全面解析
※迪安の西莫?魔法石(三)
※假如你有塊魔法石 你會許什麼願望呢
※DNF這些都是最強魔法石,不服來辯!
※HP#「漢化PM翻譯計劃」 9:巫師讀書俱樂部②——追溯《魔法石》中的神話傳說
※dnf90版本最強魔法石
※dnf:玩家出11個魔法石,其中有6個空城淚,沒想到還有這些
※dnf:還有這種臉?靠增幅賺遊戲幣,魔法石增幅15算你贏了
※dnf:人品帝增幅魔法石上16,沒想到最後竟然賺了1.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