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孩子從來不與別人分享玩具,別的小朋友一要玩他的玩具孩子就哭。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強迫他把玩具拿出來嗎?

才這麼小就這麼自私,長大以後那還了得?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孩子不願分享是自私嗎?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孩子不願分享,爸爸媽媽很是失望,難道是因為獨生子女比較自私的關係嗎?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在2~5時屬於道德發展的「自我中心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一般都按照自己的想像去執行規則,而不是真正顧及規則。6~8歲的孩子才會知道規則並尊重規則本身,按照規則去做。


因此,6歲以下的孩子不願分享,是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孩子的所作所為,不應該歸因為「自私」。

2~5歲:自我中心


此階段的孩子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大多隻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快樂;看不到、理解不了別人的需求和渴望。他們正全情投入在體內那個「自我」快速拔節生長中。


由於不能認識到別人有和自己不一樣的觀點,處在自我中心階段的孩子經常用自己的想法來代替別人的想法。比如,小女孩送媽媽的生日禮物是一個小玩偶發卡和一支巧克力棒棒糖,這兩樣東西都是她的最愛,她期待著媽媽會滿心歡喜,但她不會想到媽媽早就過了喜歡這些的年齡。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5歲以後:友愛分享


孩子逐漸能擺脫這種心理,試著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如果這個階段孩子仍然以「自我中心」,不能同情和幫助別人,不知道友愛和分享,那麼父母就要認真對待了。父母一定要及時注意和採取措施,幫助孩子發展分享,同情,遵守規則,助人,合作,友愛等好的行為。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自私VS自我中心


成人的自私:意味著從不替別人考慮,處處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它是有些人自覺的、有意識的處世行為。


孩子的自我中心: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局限性造成的,他根本意識不到別人會和自己有什麼不同,因而不能替他人著想,不能關心別人、理解別人。這種行為是無意識的,不是有意為之的。


因此,不能將孩子的"自我中心"等同於大人的自私,更不應把自私自利的帽子隨便扣到孩子頭上。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強迫孩子分享,孩子更「自私」!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有時候,家長出於自己的面子,或他們自己都說不清的理由,會犧牲孩子的情感,勸說或強迫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比如:


鄰居家的小妹妹想玩孩子的洋娃娃,孩子不願意,於是媽媽開始數落孩子:你是姐姐,應該懂得分享,給妹妹玩一會兒吧?這個洋娃娃平時你都不玩的.....孩子經不住媽媽數落,把洋娃娃奉獻了出去,最後得到了對方媽媽的誇讚,「你家孩子真懂事。」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這樣的結果是,媽媽保全了面子,可孩子並不那麼高興:


1. 灌輸謙讓分享,令孩子更不滿


爸媽教育孩子要謙讓並沒有錯,但如果孩子把東西分享給別人後並不開心,那就證明他並不情願給別人東西。總是被家長要求分享的孩子,反而會對很多東西都有強烈的佔有慾,因為他們沒有享受過佔有的權利,所以要努力地彌補自己。


2. 不許孩子說不,導致退縮行為


特意教導孩子必須分享,不允許他說不的話,那誰開口都能要走他的東西。孩子這樣只會學會討好別人而已,更可悲的是,或許別人都只是想想,還沒開口,他就已經為了迎合別人而把東西給了別人。久而久之,孩子對分享產生恐懼感,不敢保護自己的東西,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願,更無法在長大後建立責任感,懦弱無爭。


3. 過分縱容分享,易讓孩子不珍惜


孩子太會分享也非好事,父母太縱容,會讓孩子覺得這東西得到很容易而隨意過度分享。家長要教會孩子愛惜自己的東西,照顧別人的同時也要照顧自己。比如一件玩具,要是他不想再玩,別人喜歡送給對方也沒關係,如果自己還很喜歡就不必這樣了。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引導孩子樹立健康的分享意識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不可否認,從小樹立一定的「分享意識」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但爸媽還是應以孩子的意願為主去引導,不要給孩子貼小氣、自私的標籤,更不盲目強迫孩子分享。


1. 培養正確的「物權觀」


所謂「物權觀」,即幫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利,同時又懂得尊重別人的物品。從小就要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他的,哪些東西是別人的,他自己的東西有權利決定是否給別人,也有權利隨時拿回來。孩子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分享時才能體會到滿足感和樂趣。


當然,孩子也要明白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分享,例如牙刷、水杯、手帕、內衣褲等東西不能與小朋友分享。


2. 避免讓孩子做極端選擇


對孩子來說,分享意味著失去。家長應避免讓孩子在分享or不分享這兩個極端對立的選項中做抉擇。可以引導孩子輪流玩,也可以讓孩子們協調作戰,分工一起玩。比如,兩個小女孩都想玩洋娃娃,可以引導玩具的主人去做分工:「大家輪流玩,一人玩10分鐘,」或者,「你給娃娃梳頭髮,我給娃娃穿衣服。」


無論如何,分享這件事得讓孩子自己做,不要還沒做到分享,就讓孩子謙讓,對孩子來說,謙讓比分享更難以接受。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3. 明確真正意義上的「分享」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真正意義的分享是願意與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心甘情願的、主動的分享,不是因為表揚、交換或者別人的要求才做的;分享之後感到快樂,而不是失落。


但是,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有一個從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過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孩子會處在慷慨與吝嗇、大方與小氣共存的狀況,不要苛求孩子一下子就做到真正意義、成熟的分享,而應根據孩子的實際表現水平,逐步提高和鍛煉孩子更高水平的分享。


4. 幫助孩子積累有借有還的經驗


分享玩具有時是與小朋友共同玩,有時是暫時借給小朋友單獨玩,後者需要孩子有安全的歸還意識才能做到。


家長可以在家和孩子玩「有借有還」的遊戲,例如,向孩子借一支蠟筆,過10分鐘還回去,同時要對孩子說:「寶寶,這是媽媽剛借你的蠟筆,現在還給你,謝謝你的分享哦!」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了所謂分享其實就是暫時離開自己一會兒,過一會兒還會回來的,自己沒有什麼損失。



媽媽,我不想分享我的東西!這是自私嗎?



5.給孩子創造分享的機會


★孩子不但要知道自己最喜愛的,還要知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最喜愛的,平時買回來水果、糕點時,讓孩子進行分配,觀察孩子能否分配合理;


★家庭平時養成大家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不吃獨食的好習慣;


★邀請小朋友到自己家裡玩,先徵求孩子的意見邀請誰來,準備拿什麼玩具給小朋友玩。為了避免有的小朋友不會分享,家長可以主動與其他家長聯繫商量,讓每個小朋友都帶兩三個好玩的玩具,然後相互交換玩,讓每個小朋友都有分享的意識和分享的機會。


媒體機構轉載需經授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堂 的精彩文章:

有種運動可防宮外孕!還對婦科炎症有好處?
冬天真要為寶寶「放電」嗎?YES!理由很多噢
孕期7大不適如何應對?
冬季嘴唇易乾裂,美媽一分鐘護唇法
孕早中晚期,媽媽補鈣有區別!

TAG:父母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誰說好東西一定要分享!有時候你大可不必分享!這世界上沒有絕對自私的拒絕!
醉酒老師傅分享了這家居風水3大忌!我們笑他傻,沒想到真的是這樣!
推上一些網友分享的自家孩子扎心一刻。生你出來就是為了這麼懟爸爸媽媽的嗎!孩子:是的哦。二哈
「對不起,這是我的,我不願意和你分享」
帶孩子究竟是誰的責任?還在埋怨婆婆不給你帶孩子?看看這些實際的分享!
為何我的朋友圈僅三天可見?我只想分享當下的自己給你
「我是你兄弟,難道老婆也要分享給你用?」
來自台灣的Amasa的分享:「老師你是自由的,你是自主的,你可以談你自己想做什麼!」
孩子不願分享就是沒禮貌嗎?很多家長都弄錯了!
哼,這是我的!-如何讓娃娃愛分享
親愛的,我只想和你分享……
寶媽分享!剛生產完,新媽媽沒有奶水很可能是這些原因!
一位媽媽大膽告訴寶寶:你完全可以不分享!這對嗎?
分享我的順產經歷,說不疼都是假的!
美文分享——別忘了,你是活給自己看的!
全國各地的花友都跟她分享花,兒子都說:媽媽我都沒有地方下腳啦!
「我分享給你的歌你從沒聽過吧。」
一則分享 | 男神呀,你如此心靈手巧,為什麼還不娶我
老婆終於懷上孩子,我和好哥們分享,他的話讓我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