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武周名將,平突厥,克吐蕃,戰功赫赫,最後馬革裹屍還

唐朝武周名將,平突厥,克吐蕃,戰功赫赫,最後馬革裹屍還

王孝傑(?-公元697年),京兆新豐(今陝西潼關東北)人,唐朝名將。少年時便從軍入伍,四處征戰。屢立戰功。武則天執政後,累遷右鷹揚衛將軍。公元692年,任武威道總管,與阿史那忠節討吐蕃,收復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重設安西都護於龜茲。於公元697年,任清邊道行軍總管,率軍討伐契丹可汗孫萬榮,在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孤軍深入,全軍覆滅,墜谷而死。贈夏官尚書、耿國公。開元中,贈特進。

人物生平

免死歸唐

王孝傑,生於京師長安附近(雍州,後來的京兆府)的新豐縣,年輕時以軍功晉級。公元677年(儀鳳二年),吐蕃進攻涼州(今甘肅武威)。第二年正月,唐高宗命中書令李敬玄兼鄯州(今青海樂都)都督,代劉仁軌鎮洮河,又於關內、河東募兵擊吐蕃。時王孝傑為副總管,從工部尚書劉審禮領軍西行。九月,唐軍與吐蕃大將論欽陵戰於青海大非川。唐軍大敗,李敬玄按軍不敢救,劉審禮與王孝傑被俘,不久劉審禮傷重而死。吐蕃贊普赤都松贊看見王孝傑,因其相貌與父親相似而厚加敬禮,得以免死歸唐。武則天時,任右鷹揚衛將軍。

收服四鎮

公元692年(長壽元年),西州(今新疆吐魯番)都督唐休璟請求武周女皇武則天,收復兩次陷於吐蕃的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因為王孝傑曾經長期住在吐蕃,知道吐蕃的內情,於是武則天以王孝傑為武威道總管,與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率兵討擊吐蕃。十月,王孝傑率軍進入西域後,擊敗吐蕃,接連收復安西四鎮,並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3萬人鎮守。王孝傑以軍功拜左衛大將軍。

再戰吐蕃

公元694年(延載元年),王孝傑在青海湖附近,打敗吐蕃大將勃論贊刃和吐蕃擁立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因功官拜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封清源縣男。

之後王孝傑出為瀚海道行軍總管,在薛懷義的率領下攻打後突厥,但是未遇突厥軍。公元695年(證聖元年),王孝傑又任朔方道行軍總管再擊吐蕃,由於戰事失利,被削職免官。

兵敗殉國

同年五月,契丹首領李盡忠叛唐,李盡忠死後,他的妻兄孫萬榮繼續領導叛軍。次年(公元697年),契丹深入河北,武則天起複王孝傑為清邊道行軍總管,蘇宏暉為副,統兵十八萬討擊契丹。

三月十二,王孝傑、蘇宏暉在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於契丹孫萬榮部遭遇,被敵軍圍擊。因為峽谷狹窄,契丹兵勢又盛,王孝傑便親率精銳士卒為前鋒,奮勇衝殺。衝出谷外,又將士兵排成方陣,拚死防衛。這時後軍總管蘇宏暉畏敵而逃,王孝傑由於援軍斷絕,孤軍深入,被契丹圍困在懸崖峭壁之上。終因寡不敵眾,墜崖身亡,唐軍將士也死亡殆盡,只有官記張說帶領少量兵士突出重圍。後來,武則天詢問王孝傑兵敗原因時,張說奏道:"孝傑忠勇敢死,乃誠奉國,深入寇境,以少御眾,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孝傑乃心國家,敢深入,以少當眾,雖敗,功可錄也。"武則天於是追贈王孝傑為夏官尚書,封耿國公。拜其子王無擇為朝散大夫。派使者到陣前斬殺蘇宏暉,以示懲處。使者未至幽州,蘇宏暉已經立功贖罪,最終免於誅殺。

軼事典故

佯北勿從

東硤石谷之戰時,清邊道總管王孝傑和蘇宏暉等率軍十七萬,與契丹孫萬榮戰於東硤石谷。王孝傑在與契丹軍接戰後,即率領其精銳為前鋒,奮勇衝殺。經過一陣激烈的戰鬥,孫萬榮卻揮師後撤。王孝傑對這種情況沒有進行冷靜的思索,就命令部隊進行追擊。追至懸崖絕壁的地方,契丹兵突然回師掩擊,蘇宏暉部遭契丹軍的這一攻擊,處於十分被動和不利的地位,急忙揮軍後退,王孝傑則被打得走投無路,墜崖身死,所率領的將士也損失殆盡。清邊道行軍大總管武攸宜當時率大軍進屯漁陽,聽說王孝傑等人敗亡,震恐不安,滯留不進。契丹孫萬榮便乘勝寇掠幽州,攻城陷邑,剽掠吏民。武攸宜雖曾派兵進討,但都未能取得積極的結果。

歷史評價

收復安西四鎮後,武則天對王孝傑大加讚賞:"昔貞觀中具緩得此蕃城,其後西陲不守,並陷吐蕃。今既盡復於舊,邊境自然無事。孝傑建斯功效,竭此款誠,遂能裹足徒行,身與士卒齊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後又言:"貞觀中,西境在四鎮,其後不善守,棄之吐蕃。今故土盡復,孝傑功也。"

後世地位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夏官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朔方大總管王孝傑"。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王孝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戰功赫赫,鴻門宴參與者,被項羽用火刑處決,世代被後人供奉
三國風雲之張魯,靠著宗教成為了一方諸侯
此戰是一場戰爭史上空前絕後的奇蹟,漢高祖劉邦連老婆都顧不上了
清朝對漢人犯下的滔天大罪,罄竹難書
滿門忠烈,隨中興名將四處征戰,為平定「安史之亂」做出傑出貢獻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隋唐最被低估的一個猛將,滅突厥,平吐蕃,戰高麗
中國十大名將之一,曾為隋朝開疆擴土,威震突厥,完勝隋唐英雄
大隋第一猛將,讓突厥聞風喪膽,被稱萬歲,最後為何暴屍朝堂?
未進凌煙閣的唐初名將,與李孝恭並稱為二賢,滅了東突厥、吐谷渾
隋朝第一猛將:讓突厥聞風喪膽,卻為何暴屍朝堂?
此人為隋朝第一猛將,突厥聞風喪膽,最後在朝堂被斬殺,下場凄慘
武則天為什麼不傳位武氏,裡面竟也有突厥的原因!
他是突厥王子,卻是大唐戰將,收復西域
15歲當兵 怒斬眾突厥頭顱 成隋朝狼將,卻被皇帝率眾亂刀砍死
他是突厥王子,卻成大唐戰將,收復西域
此和尚替大唐出征突厥,扶植武則天上位,為何慘遭武皇暗殺?
天下罕見猛將:一刀退突厥,千里平南羌,諸葛亮早算定立碑擋不住
史上最牛的翻譯官:為大隋帝國出使突厥 然後他順手將契丹給滅了
為什麼漢唐能滅掉匈奴突厥,而宋卻打不過遼金西夏,還被蒙古滅了?
這位突厥小可汗沒什麼地盤沒什麼兵馬,卻娶了隋朝兩位公主,最後一統突厥!
是富二代,是突厥人,他是安史之亂中大唐都城最後的屏障!
玄武門政變後,李世民成為唐太宗,卻為何還要臣服突厥?
文明的衝突——唐突厥戰爭
突厥欺負唐朝數年,被李靖率兵打敗,突厥詐降,李靖將計就計,終獲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