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紹雲長老:我的出家因緣

紹雲長老:我的出家因緣

紹雲長老:我的出家因緣


紹雲長老:我的出家因緣


拜佛去與紹雲長老結緣的故事


北宋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其中記載:「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唐貞觀十二年,慧褒禪師結廬於此,潛修二十餘年,圓寂後得五色舍利子若干,後也因眾生共業而被毀。2001年,紹雲長老振錫古道場,幫助當地修復褒禪寺,再傳禪宗溈仰宗法脈。


2015年10月,拜佛去全球佛教文化公益平台從九華山歸來,途中突然有一位師兄加微信,上來簡單的介紹後,對方也不知道是從哪裡看到的微信,得知我們正在採訪國內外的高僧大德,便主動為我們引薦紹雲長老。

從認識到介紹不過寥寥數語,紹雲長老避居褒禪山,是屬於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印光大師、弘一大師那個年代的老修行人,十足禪和子的風範,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雖然我們自發心做此事以來,已經順緣不斷,其中艱辛,亦不過是成就眾生菩提道上的資糧而已。




紹雲長老:我的出家因緣


紹雲長老:我的出家因緣



【簡介】紹雲長老,1938年10月出生在安徽含山縣,幼入私塾讀四書,12歲得遇佛法,遂萌生皈依三寶之念。19歲時,紹雲長老徒步前往江西省永修縣雲居山,禮上虛下雲老和尚為剃度恩師,得賜法名宣德,字紹雲。同年在廣東南華寺受戒,後回雲居山,跟隨海燈法師學習楞嚴、法華等經。並隨伺恩師虛雲老和尚,數年如一日,蒙恩師嘉許授以溈仰宗第九世法牒。現為岳西縣司空山二祖禪寺住持,安徽省含山縣褒禪寺住持,含山縣佛慧寺住持,還擔任少林寺禪堂首座、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首座、江蘇兜率寺首座、寶峰寺首座、高旻寺首座,香港寶蓮寺、寶林寺首座,著有《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雲居儀規》、《紹雲法師開示錄》《多餘的話》等,是當代不可多得的禪宗大德。

紹雲長老:我的出家因緣


紹雲法師開示錄一


參禪的下手方法-摘自《紹雲法師開示錄》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師傅和各位法師慈悲:


本來我是到這裡來參訪、掛單的,常住一再客氣,要我跟師傅們講講禪堂的一些用功方法。老和尚過去一直對我們雲居山的恢復大力的支持,所以常住要我來說幾句話,我也不好推辭。那麼從今天起,就不須要常住每天都派人去請我了。每天晚上這時我就來這裡跟大家講,講得不好,聽不懂的話,再說說。

現在我想談談參禪的目的和參禪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師道出禪宗的宗旨:「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可知參禪的目的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就是如果你參禪參到極點的工夫,開悟了,如果是證悟,那麼你就悟與佛齊,得佛心印,也就是徹底了脫生死了。


既然這個法,這麼好,又這麼直截了當,那麼下手的工夫應該如何做起呢?這麼做呢?


參禪這法門,要想在這法門上下番工夫,要先具備幾個條件。首先無論是出家或在家的人,都必須要嚴持戒律。出家比丘有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沙彌、沙彌尼有十條戒,在家居士有五條戒。不論修那種法門,戒是根本,對這些根本戒是絲毫不能違犯的。


其次還要深信因果,要明白因果,知道如是因,如是果。古德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此我們要審查從早到晚依身、口、意三業,所想所做的究竟是違背因果,還是符合因果。《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所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我們要知道因果可畏,報應絲毫不爽,宜時加警惕,慎勿造因。


隋唐時代,禪宗盛極一時。一般師徒之間的傳法都是以問答形式,透過一問一答就開悟了,真的是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禪人開始之後便到山林靜處加功辦道,以其所悟的道理印證是否與佛所說的相符。所以那時禪宗出的祖師很多,悟道而不為人知的更不計其數。


宋代以後,人的根性就漸漸淺薄了,不能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開悟了。開了悟的祖師們於是就各出手眼方法,接引學人參禪。


參禪即是參公案、參話頭。公案、話頭有多種多樣,有的參「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有的參「本來面目是誰」,有的參「拖死屍的是誰」,有的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近百年來,禪宗道場都以參「念佛是誰」這個話頭最為普遍。


所謂話頭,例如「念佛是誰」四個字是一句話,這句話沒有說出來以前是話頭,說出來之後就是話尾了。虛雲老和尚說:「話頭就是一念未生之際,即是不生;不掉舉、不昏沉、不著靜、不落空,就是不滅。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迴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我們練習參禪的人,首先要看這一句話頭,不能在這個上面思量卜度,胡私亂想,思維念佛是誰,究竟是誰,這樣的思量卜度就不是工夫,而是打妄想了。


現在我們談談參「念佛是誰」的下手方法。念佛的人當然知道念佛,那麼反問你是誰在念佛呢?你一定說:是我在念啊!那麼又再問你一句:是口念呢,還是心念呢?如果是口念,那麼睡著時,你的口還在,為什麼不念呢?剛死了後口還在,又為什麼不念呢?如果是心念,那你的肉團心能不能念呢?如肉團心能念的話,那麼睡著時,肉團心為什麼不念呢?死了之後那個肉團心又能不能念呢?又有人說是靈性在念。那麼靈性是怎麼樣子的呢?是長、是短、是方、是圓、是肥、是痩呢?還是青黃赤白色呢?就是在這個不明白之處,要反問自己。這個反問不是要你以話來反問,而是要你以意反觀,就是反觀你的話頭。集中精神注意力,向自己反問:究竟念佛是誰?


初用功的人,對於這一法沒有用過的,是會感到有一點不很自在。你不要怕,坐下來,把腿子盤好包好,把身體坐得端端正正,你自己默念幾聲佛號,在默念最後一聲時,你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誰」字上面。這個巧妙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在反觀這個「誰」字時,你的妄想就給擋下去瓦解了。


我們初用功的人,一下子想把住這個「誰」字,把時間看長是比較難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辦這個事之前,無量劫以來都是隨妄想轉。你現在要把它扭轉過來,不讓它打妄想,要把妄想轉變到這個「念佛是誰」的「誰」字上去,這個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辦得到的。所以古德說:「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兩句話怎麼說呢,就是我們無量劫以來打妄想打慣了,很熟,而妄想是很熟。要把這個很熟的妄想慢慢的丟掉,轉為生;要把參「念佛是誰」這一念抓得很緊,轉為熟。這樣就叫做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我們參禪,參究話頭亦復如是。要把我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這個「誰」字上,不起二念,只是反觀這一念「誰」字。


初參用功的人,即使你想把注意力集中,它總是集中不長久,又被妄想打失了,但是你一覺察到時,就立刻趕緊把話頭重新再提起來。古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想來了,你不要怕它,不要和它拚命一樣,你只要不睬它,不隨它轉,只要照顧你所參的一句話頭就好了。


有些人在這個如意妄想當中,覺得很愉快似的。他們融入妄想了,隨著它轉,所以感到很自在快樂。這個千萬不能隨它轉,任它打啊!不論是好妄想,是壞妄想,一概都不要它,讓它跑開,你只要單單的的地,把這個「念佛是誰」的「誰」字觀察好就行了。


「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當我們把「念佛是誰」一念用熟了,妄想便會慢慢減少,心亦會清凈了,疑情就會自然現前。當真疑現前時,念念不動,了了常知。如果能夠從朝到晚,二六時中功夫都不間斷,日久功深,觸境逢緣,便能開悟了。


初用功的人還要注意兩點:第一,就是你不參「念佛是誰」還好,一參心就煩得很,妄想就翻騰得不得了,這個時候,正是你用功用得得力之處。你如果不是看這個話頭,那打妄想你還不知道呢,所以你不要隨它轉,也不要懼怕它。


當妄想打失了以後,感到自在,舉起話頭便要平心靜氣,就是說心要細。因為心不細,你若猛然將話頭一提便容易上火,氣就往上沖。你只要自己覺察到這一念,照顧這一念,「誰」字還在,你就不要再提了。如果再提,便是「頭上安頭」了。


第二,初用功的人蔘「念佛是誰」這一句話,搞了幾天感到不得力,又來參另一個話頭。其實不論哪一個話頭,意思都是一樣的,好像這個「誰」字是叫我們反觀注意力。


所以不論怎樣,參禪一定要有一個長遠心。


我們現在舉一個例子說明吧!就拿我們雲居山的老和尚-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三十一歲在天台山華頂龍泉庵參偈融鏡老法師,教他參一句「拖死屍的是誰」,一直到五十六歲他老人家才開悟,像他老人家那樣精進行持都要經過了二十五年。


所以我們現在用功的人,得不到開悟,就是缺少了決定心和長遠心。因為這個用功法門,你只要用久了,所謂:「久參有禪,久住有緣。」當你參究話頭純熟了,這一句話頭自然時間保持得長。看話頭就是看這句話還沒有出來之前這一念,一念不生之前就是話頭,若果你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這個話頭上,把時間能保持到五至十分鐘以上,不打妄想,不起二念,那麼你那個心便會慢慢地靜下來,時間再長一點,就能感到心念非常安靜,身子非常舒服、輕安,頭腦也非常清晰,通身上下有說不出的舒服。這個時候,你就能親自體驗參禪的奧妙之處,如古人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自己若還沒有到這一步,別人說的你將信將疑,也不會完全相信的。因為這個禪定的境界,就是一切的法門所必須要歸納到這裡的。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只要你用功到了一心不亂,久而久之,你那個心就會出現了無限輕安境界。與參禪的工夫得力,是沒有二樣的。所以文殊菩薩在《楞嚴經》上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從古以來,我們中國出了很多大祖師,唯獨是在宗門下出的比較多,其他法門的祖師就較少。近代的幾十年前,我們中國還有幾位大善知識,譬如雲居山的老和尚、揚州高旻寺的來果老和尚、寧波天童寺的八指頭陀寄禪老和尚、常州天寧寺的冶開老和尚、杭州靈隱寺的慧明老法師、寧波觀宗寺的諦閑老法師,上海龍華寺的應慈老法師,都是近代開了悟的大德高僧。


那麼現在的善知識為什麼這麼的少,甚至還聽不到呢?這是由於現在宗門這一法,在禪堂修這一法的人太少了。此外,有些人就是知道了這個法門,但是他們的信心不堅定,不能在這個法門上,死心塌地地下一番死工夫,所以就不能出人才了。


老和尚在世時常說,正法與末法,不是真的分有正法、末法,而是人為所致的。不是法末,是人末啊!


如果我們現在要把禪宗這一法大力提倡,對這一法死心塌地地來用功,不會不出人才的。而現在中國那麼大的地方,禪宗道場卻是寥寥無幾矣。只剩陝西省西安市的卧龍禪寺、我們江西省雲居山的真如禪寺和江蘇省揚州市的高旻禪寺。高旻禪寺雖然有禪堂,但是坐長香的人少得很了。所以禪宗這一支香已經到了命如懸絲的危險地步了。那麼這副重擔就落在我們當代的中、青年師父們身上了。禪宗是佛的心印,所以叫心地法門。發道心來參禪的人啊!只要你信心堅定,拿定主意,有一個長遠心,努力地參上十年、二十年,不會沒有受用的。相反地,如果你信心不堅,又沒有長遠心,那就很難有所成就了。


更多紹雲長老專訪視頻及法訊敬請關注拜佛去

紹雲長老:我的出家因緣 點擊播放 GIF/74K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掃下方二維碼加入官方交流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靜心:感受禪境之美
林青霞:恩師的袈裟飛起,就像浪花
清華教授:殘害動物並非天經地義,如同奴隸制度
三寶門中好修福,一文種下萬文收
素食的營養搭配知識,令你越素越健康!

TAG:拜佛去 |

您可能感興趣

悟道法師:我的出家因緣
我的學佛出家因緣
宗立法師:我的出家因緣
老舍和出家師父的一段因緣
凈土百問:師父,請問您的出家因緣?
南懷瑾老師:我的學詩因緣
儒家「中和」,道家「自然」,佛家「因緣」
佛學泰斗星雲大師的出家因緣
為什麼女眾出家因緣只有一次
他自述出家因緣,拒做豪門女婿,隻身去了一座荒村破廟!
因做夢的因緣而出家,最終成為一代高僧大德!夢參老和尚,願您103歲生日:吉祥安康!
二月初八恭迎世尊出家日-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因緣
界詮法師:因緣指引我走上出家之路
是何因緣讓「你英俊瀟洒 我貌美如花」?
是何因緣讓「你英俊瀟洒我貌美如花」?
佛說:母親節,一段前世最美的因緣
她在五台山建了一個全國最大的比丘尼道場:她的出家因緣竟是這樣的……
諸佛出世的最大因緣是什麼?
她.在五台山建了一個全國最大的比丘尼道場:普壽寺-她的出家因緣是這樣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