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重型迫擊炮非常笨重,炮管太高被迫用後膛裝填
實際上對於手動裝填炮彈的炮兵而言,120毫米的迫擊炮彈已經夠重了。但二戰時期的蘇聯似乎並不滿足120迫的威力,繼而研製出一種口徑為160毫米的迫擊炮。該型迫擊炮重達1.17噸,人推著很費勁,只能用汽車來牽引。
這種迫擊炮即M1943型迫擊炮,它的口徑太大了,后座力很大。因此研製人員在設計這種火炮的時候,為它加裝有反衝裝置,防止底座在打幾炮製後被深深地埋入泥土裡。
圖為M1943型迫擊炮使用的炮彈,其重量為40.8千克。由於炮管本身的長度為3米左右,即便安裝在炮架上有一定的傾斜,離地面的高度仍然很大。個子矮的炮兵,需要將炮彈舉過頭頂才能夠將炮彈裝入炮管之內。
如果採用炮口裝彈方式,勢必會極大地耗費苦逼裝彈手的體力。於是,M1943型迫擊炮採用後膛裝填形式,並設計了閉鎖裝置。而火炮的密閉性不好,容易導致事故。
M1943型迫擊炮的正面特寫,旁邊是其使用的160毫米炮彈。該型火炮的射速可以達到10發/分,炮口初速為245米/秒,有效射程5150米。這麼大的炮彈,比直接扔個炸藥包過來的威力還大,所以對敵方工事有很大的殺傷力。
如此大的迫擊炮,已經是人力難以拖動的了。M1943型迫擊炮安裝有輪子,由牽引車來拖帶。
該型迫擊炮屬於是M1938型迫擊炮的放大版,而後者是基於法國布朗德120毫米迫擊炮研製的。這種迫擊炮是蘇聯在二戰時期使用的最大口徑迫擊炮,總共生產了535門。
M1943型迫擊炮最開始的時候是採用的炮口裝填形式,需要將炮管壓低才能夠裝進去,這樣的裝彈方式很費時費力。於是,後來經過改進,採用後膛裝填。
該型迫擊炮以炮兵旅的形式部署在蘇軍之中,每個旅有32門此型炮。其中,各旅下轄4個營,每個營有8門炮。在1944年之後,有的M1943型迫擊炮也配輸給炮兵師。
圖為M1943型的底座,像個小圓桌似的。雖然M1943型迫擊炮的重量非常大,但它的炮彈威力也很大,往往能夠給一線德國步兵部隊造成很大的損失。
二戰之後,M1943型迫擊炮仍在蘇軍之中沿用。此外,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和敘利亞等國也曾先後使用過這種火炮。
M1943型迫擊炮的炮尾特寫。為了防止火藥氣體泄漏,設計有非常複雜的密閉裝置。當然,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增加密閉裝置,也意味著提升了複雜性,導致生產難度增強。
到今天,像160毫米口徑這麼大的迫擊炮已經很少了,但並非沒有,例如俄羅斯還保留著口徑高達240毫米的迫擊炮,此外也有一些簡易的超大口徑迫擊炮。而在各國軍隊之中,這種超大口徑的迫擊炮,已經逐步被其他更好的火器所替代。
※瑞典超級坦克方案性能極強,參數太不實際最終放棄
※德國輕型迫擊炮過於複雜,遠遠沒有日本擲彈筒好用
※日本二戰最先進的輕機槍,同其他兩種機槍很難區分
※南非戰車比拖拉機還簡單,往輪胎里灌水只為防地雷
※美國重型榴彈炮的另類歸宿,炮管用於製造碉堡剋星
TAG:雲上的空母 |
※皮卡裝著重迫擊炮飛奔,敲掉加固工事變得更加簡單
※它是二戰里的產物:蘇聯牽引式重型迫擊炮,擁有極其強大的破壞力
※雙管迫擊炮瞄準方式很奇特,設計複雜可靠性卻極高
※解放軍迫擊炮單手打炮絕技重出江湖,曾因太危險被叫停十六年
※二戰義大利奇葩武器:用彈夾射擊的速射迫擊炮,炮彈只有1斤重!
※跟解放軍叔叔學習使用迫擊炮,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臭彈炸了
※重量超輕隨地能打:挪威推出新型迫擊炮
※輕型迫擊炮一般由單兵攜行,中、大型迫擊炮可根據作戰環境配備炮車牽引或設計成自行式
※迫擊炮雖然體積小但威力巨大,戰爭中卻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一扇定乾坤——火舞迫擊炮式消耗
※隨著戰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各國都在用高新技術武裝迫擊炮
※狙擊手的對頭,可人工搬運的「火炮」:迫擊炮
※迫擊炮炮彈裝反了有什麼後果?自由軍親身試驗,結果很刺激!
※武器裝備發展迅速,曾經主要火力迫擊炮,現在再也不能一夫當關了
※「命硬的死神都收不了」「迫擊炮擊穿胳膊」「榴彈鑲臉里」也沒事
※戰爭之神的怒火:美軍重型迫擊炮群練密集攻擊
※迫擊炮班一分鐘就能把炮彈都打光,然後他們幹什麼?
※炮彈炸膛,炸到自己懷疑人生的蘇軍迫擊炮
※中國再添反艦神器 智能迫擊炮彈激光制導垂直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