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怎麼理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怎麼理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怎麼理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資料圖


怎麼理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今天我們講的是《六祖壇經》的般若品第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本性上的東西,這個是修行的精華。你不了解我們本性上的東西,要談修行那就非常的非常的困難。


我們舉一句佛教常用名詞:「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一句話乍聽之下,誤解會很多,而且佛教徒也沒有幾個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一個基督徒他就說, 「釋迦老子講了這句話,當時我沒有在旁邊,要不然就宰了他,這麼狂!」他就一直認為我們大慈大悲的佛陀很狂。所以其他的宗教,凡是不是正信的佛教,沒有透徹的去研究經典都會依文解義,也會產生很大的誤會。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那個「獨」。這個「獨」字的意義很深,今天你來到人間,單獨來的,沒有人跟你來啊,獨來;你下地獄也是獨往;你上天堂也是獨去;你到人間做牛做馬也是獨往,沒有任何一個人牽制的。這個是站在意識型態的迷糊點來告訴這個「獨」字,就是你什麼事情都必須自己來。


人家問趙州和尚說:「請問禪師!什麼是禪?怎樣修行才能成佛?」

趙州和尚馬上跑到廁所去,不講一句話,然後又回來。


「我問你,你怎麼不回答呢?」


「我已經告訴你了,連上廁所這麼小的事情都要自己來了,成佛有辦法替代嗎?」


連上個廁所也是獨來獨往。你們上個廁所有沒有兩個一起去的呀?有啊?哎呦!那是有問題哦!我們都是單獨來單獨去的,那小便是不是我這裡小,那邊跑出來呢?也是單獨來的,這一根水柱也是自己來的。所以說的獨來獨往,這個「獨」字是站在意識的角度講的。那麼我們現在這個「獨」字,那就不是這樣講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就是本性,「獨」不是指最的意思,因為沒有辦法去形容,只有講「最」,「唯我獨尊」就是只有本性最尊、最貴的。

這種解釋很膚淺,會產生一種意識型態的看法不一樣,所以佛教裡面講的就是絕對的意思,這個「獨」就是絕對的意思。而什麼叫做絕對呢?本性是絕對的。今天我們的心,剎那之間在分別、執著,書讀的愈多的人,就執著的愈深,執著什麼?名啊、利啊、色啊,執著自己的事業啊、成就啊、聲望啊。他把內在的心態架構在一種執著、意識的分別、剛強的自我主義之上,並且希望長遠的保護這種自我意識。由於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對一切環境的存在就會產生一種意識型態的分裂。意識型態的分裂,就是我們對任何一件事情沒有統一性的看法,所謂統一性的看法,就是內心無所著、無所住,一切因緣所生的這一念,用觀照的力量馬上就突破它,知道緣起自性本空。


我們因為不了解人生宇宙的道理,官當的再大,錢賺的再多,再有聲望的人,都是生活在意識的分裂狀態之下,什麼叫做意識的分裂狀態呢?就是我們內在不能統一,總是偏計所執,執著在某種假相上。所以「獨」字就是進入絕對的狀態。譬如說,一是怎麼來的?一是跟零比較來的。二是怎麼來的?二是跟一比較來的。這個零一二三四五六,是由某一種假設,然後由某一種假設去推論某些符號的存在,我們這個「獨」不是一二三四的「一」,你把這個「獨」當做是一二三四的「一」那就錯。也不是零,所以不能用符號去比較。這個符號的假設,是由某一些意識的觀念,去主觀的產生執著、去定位,有零,所以產生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分裂的這種 mark (符號)出來。絕對的狀態不是這樣子,絕對的狀態是不經過任何的比較,當下超越任何的執著,進入寧靜的狀態,即所謂的安詳、解脫、自在,它觀因緣本空,當下無所著,那就是這個東西。所以修行只有一個字:空;兩個字:放下;三個字:無所著,就是那麼簡單!但是要練到這樣子的功夫、意境,畢竟不是簡單的,因為我們的感情太重,所以中國有一句話:情生智隔,感情生出來智慧就隔,感情太重的人,智慧就發揮不出來了,就沒有辦法了!所以談戀愛的人,他就暈頭轉向的了,看他是個身份的好一點,馬上拚老命的自己送上去了,然後發生一些事情啦。後來又要分開了,很痛苦的分開了,就迷迷糊糊的,感情一衝刺起來,所有的理性啊,所有的智慧啊,所有的能力啊,全部都忘掉了,因為他條件太好了,是不是?


所以,我們內在要進入統一的狀態,我們必須要有悟,要去覺悟。我們眾生所謂的「悟」,大致上都是在意識裡面打轉。我們舉一個例子,譬如說:「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眾生對這很容易迷惑:怎麼無念又能夠念呢?念了又為什麼講它是無念呢?因為他沒有悟入自性,所以他對這個名詞就很陌生,縱然我告訴他很多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的道理,可是對他來講又陌生,然後他就用意識去揣測,無念而念是什麼意思,念而無念又是什麼意思,這樣就搞錯了。


所以在《圓覺經》裡面講:未見自性的人,他揣測這個自性啊,就像這個旋火輪一樣的。什麼叫旋火輪呢?這個手拿了一把火把它旋轉,這個火實在是只有一把,眾生一看起來就是圓圈圈。意思就是說,用意識型態去認識這個本性,會誤解我們真正的本性。我們一定要了解,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我們必須要站在聖者的角度,還要站在凡夫的角度。如果站在聖人的角度,說:念而無念,就是說所有的每一念都是自性,而沒有貪嗔痴這些念頭,叫做雖念而無凡夫俗子之念,就是念而無念。自性本具有念,念念消退自性,所以念本身就具足了自性的功夫。那麼無念而念,對聖人來講的話,雖然他沒有一切具足貪嗔痴,可是他本性有具足有念,所以是無念而念。所以說在聖人的角度來講的話,是念而無念,或者是無念而念,統統是一如的。


那麼凡夫的角度就是不是這樣子的啦?凡夫的角度就是你念或者是無念統統是有念,為什麼?他是用意識的觀念說:無念而念,他就想到:無念就是什麼都沒有,像死人一樣的,這叫無念而念,他是以為說我們這個思想上要把這個念頭斬掉、除掉,沒有這個念頭就無念。那麼就是變成說,我們只要把這個念頭除掉,沒有這個念頭,就象一個無知的眾生一樣的,無念。而念,所產生的那個觀念也是執著。那麼在凡夫的角度來講的話呢?無念而念,他以為沒有念頭就可以自己自然產生念頭,所以在凡夫的角度,他認為無念是清凈的,那麼那個「無念」也是意識型態的執著,只是進入一種混沌狀態,無所知的那個無念,他並不是自性的一種無念,是凡夫意識型態的無念,那叫無念而念,所以凡夫角度來講,他是無念也好,是有念也好,這統統是意識型態的東西。換句話說,凡夫的意識,他都是一種強烈的分別,在分別的裡面,就把我們的本性切割成無量的對立,所以就算我們個人想要進入修行,而去了解本性,他用意識型態去對入本性,那麼本性就變成意識型態。


你們到底聽得懂不懂啊?怎麼兩眼無神啊?眼睛一直看著我,聽不懂的舉手,真的聽不懂的舉手,(眾舉手)哇!完了完了完了,講了老半天聽不懂,好了!我們講淺一點的好了,解釋這個都讓你聽的懂的,最好是講故事啦!


這個般若思想很重要,很重要!修行不懂這個,那真的是沒有辦法。


慧律法師 主講六祖壇經


1989.7.台北榮總醫院


雪落無痕 恭錄 和尚緣 校訂


文章為節選 題目為編者加


用分享的心傳播佛教文化


願眾生安寧佛法興盛


吉祥如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年虛雲 的精彩文章:

但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佛經之多,如何從中選取一些代表性的經典供自己終身修學?
夢參長老: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虛雲老和尚關於《楞嚴經》的精要開示
中國禪宗泰斗 虛雲法師的佛衣傳奇

TAG:百年虛雲 |

您可能感興趣

怎麼優雅地說「你咋不上天呢」?
你是怎麼看天空的?
天天只知道補鈣?你真的知道怎麼補鈣?
全國暴雨,下雨天你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嗎?
天天和妹子「聊騷」,卻約不出來?怎麼破?
你天天凌晨一兩點才睡,怎麼還不是學霸?
蝙蝠是怎麼飛上天的?
古代皇帝下雪天是怎麼玩的呢
道教是怎麼看待「天人感應」的?
古人怎麼過夏天?
武則天之是怎麼死的?真的死自己男寵胯下嗎?
整天啪啪啪,結果上癮了,怎麼辦才好?
女航天員在太空上是怎麼上廁所的?看後恍然大悟
聊天死怎麼破?
夏天怎麼防嗮最好?
袁天罡為何見了幼年的武則天,臉色難看?看他怎麼說
天然,又怕吹空調,這個夏天怎麼過?
秋天!怎麼可以這麼美?
怎樣討好女孩的歡喜,跟她聊天她愛理不理怎麼辦?
怎麼通過聊天,把姑娘聊到你的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