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殺荊州失守全歸究於這個小人物的叛變,合適嗎?
上一篇文章(三國最成功的政治商人,其弟出賣劉備後仍能保全家族官居高位)主要以麋竺為主,介紹了漢末三國頗具特色的商人家族——麋家,討論了漢末三國商人與政治的聯盟。
事實上,麋家的傳奇不僅僅在於同劉備集團的政治聯繫,也在於其家族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典型人物,麋竺屬於官方正面的人物,代表了亦商亦儒的角色。
而麋家的另外兩個人物,麋芳和麋夫人,也頗具個性和代表。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新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歷經一百九十五年,又稱後漢,與西漢合稱漢朝。
1麋芳:亂世之中的小人物
同麋竺相比,麋芳的聲名似乎沒有那麼響亮,歷史對其的記載甚少,小說對麋芳投吳的行為給予了全盤否定,並更改了麋芳的歷史結局讓其受到了「應有」之極刑。
那麼麋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他是否像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無能、懦弱、沒有立場呢?
麋芳同樣出身東海麋家,但和麋竺不同的是,麋芳年幼為弟,依據中國古代的嫡長子繼承的傳統,家族財產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在嫡長子手上,也就是說麋竺是麋家的當家人,麋芳可能也能夠繼承部分的家產,但很大一部分家族的決策權在麋竺手上。
因此,麋芳的大部分行為要受到兄長麋竺的影響,而麋竺為人又具有儒家慷慨、正派的品行,在兄長的光環下,麋芳的心理受到了長期的壓抑,同時自己的才能和名聲也被掩蓋了。
實際上,我們翻看歷史,可以看到麋芳實際上也是一個有一定才情的人。
史載曹操任命麋竺領嬴郡太守,麋芳為彭城相,成為地方的長官,此時的麋竺決意跟隨劉備,而麋芳完全有機會脫離兄長的支配留在家鄉任官。
然而麋芳也毅然辭去曹操的任命,經放棄優越的生活一心一意跟隨劉備和兄長麋竺東奔西走,這其中固然有麋家政治投資的因素,但我們也不難看出麋芳也並非是貪圖享樂之輩,他骨子裡並沒有叛逃的基因,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決心。
劉備入川後,麋竺隨軍而行,麋芳則留在荊州任南郡太守協助關羽。
從這樣的安排我們可以看出,麋家中麋竺雖然不善統帥,但麋芳應當有一定的統御才能,不然劉備集團不會有這麼重要的任命。
而對於麋芳叛投東吳,史家和小說家都給予了否認,《三國志》載麋芳「私好攜貳,叛迎孫權,(關)羽因覆敗。」把荊州丟失、關羽敗亡的大部分責任歸咎於麋芳的叛變。
誠然,在道德上,麋芳的叛逃行為確實值得否定,但是歷史這樣的評價在筆者看來帶有較強的主觀性。
蜀漢集團丟失荊州,原因有多重,麋芳倒戈只是其中的一環,退一步說,即使麋芳不反投東吳,荊州的形勢也不會扭轉。
在荊州四面楚歌的前提下,長期壓抑的心情加上強烈的求生慾望,商人出身的麋芳在潛意識裡的利益權衡下,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做出白白犧牲,所以選擇投奔東吳。
麋芳投吳後,日子也並不順暢,曾經被狂直的虞翻兩次當面羞辱,寄人籬下過著唯唯諾諾的生活,最後默默地退出了歷史的視線。
在筆者看來,麋芳是一個悲情的小人物,他出身於亂世的商人家庭,本身的社會地位就不穩定。
在家庭中,受到兄長麋竺的影響,其行為多數不能由自己決定。在劉備集團的工作過程中興許也受到了壓制,造成了長期的抑鬱。
而原本有富裕的生活卻由於哥哥的政治投資轉向刀頭舔血,因此過得並不順心。
實際上,從麋芳的行為上看,他是一個希望在亂世苟全性命的人,其要求並不高,只需要滿足自身的溫飽即可,而不像麋竺那樣肩負振興整個家族的重任。這樣一個悲情的小人物是時代、家庭所鑄就的。
麋芳有能力,也曾經有過堅毅,但由於環境的影響變得優柔寡斷甚至苟且偷生,這類悲情式的小人物不僅在漢末三國的亂世比比皆是,放在哪一個歷史時期乃至當下都隨處可見,不幸的是,麋芳被歷史記錄了下來。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對其行為和選擇做出過多的道德批判。
2麋夫人:歷史中的悲情與小說中的悲壯
中國歷史上能夠載入史冊的女性為數不多,既能夠為歷史所記載又能夠為小說所大肆宣揚的那更是屈指可數,麋夫人就是這麼一位女性。但在筆者看來,麋夫人並不像前述所說那樣幸運,實際上她更是一個悲劇式的女性。
歷史中對於麋夫人的描寫極少,《三國志麋竺傳》中只記載了麋竺「進妹於先主為夫人」這幾個字,以至於麋夫人都沒有留下名姓。而查找劉備父子的《二主妃子傳》,裡面也沒有絲毫對麋夫人的記載。
筆者認為這大抵有幾個原因:
一是麋夫人出身商人家庭,這個特殊的身份為當時的統治階層所避諱;
二則是麋夫人沒有為劉備孕育子嗣;
三有可能是麋夫人較早逝世。
不論我們怎樣推測,在正史中,糜夫人只是麋家對劉備集團政治投資的一個環節,她對自己的婚姻不能自主。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糜夫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其實和麋芳相似,只不過麋夫人更凄慘一些。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麋夫人被濃墨重彩地演繹,在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中,腿上受傷的麋夫人為了掩護趙雲和阿斗,投枯井自盡。
麋夫人的幾句台詞都頗具血性,當麋夫人見到趙雲時,她說:「妾得見將軍,阿斗有命矣。望將軍可憐他父親飄蕩半世,只有這點骨血。將軍可護持此子,教他得見父面,妾死無恨。」
值得一提的是,麋夫人不是阿斗的生母,卻如此庇護阿斗,在筆者看來有些許違背人之本性,而更體現出一種小說演繹下女性的「大局意識」。
而當趙雲要將馬匹讓給麋夫人時,麋夫人斷然拒絕,小說中的麋夫人再一次表現出了無畏的態度:「不可。將軍豈可無馬?此子全賴將軍保護。妾已重傷,死何足惜。望將軍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為累也。」
之後,麋夫人棄阿斗於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羅貫中引用詩句讚歎麋夫人:「戰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拼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
這樣對於麋夫人「女丈夫」式的描寫筆者認為在表明上看似對麋夫人的形象提升了許多,營造了一種女性形象的正面典型。
但是再次反觀麋夫人的歷史形象,我們會感慨,麋夫人實際上成為了一種工具,在歷史上,她被作為家族政治投資的工具,在小說中,她則被作為宣揚女性「無畏精神」和「大局意識」的工具,不論怎樣她都不具有自我的獨立性,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歷史中的悲情和小說中的悲壯,二者鮮明的反差下終究還是說明麋夫人是一個漢末三國乃至於中國古代悲劇的女性。
麋家作為漢末三國的大家族,家族人物也各有特點,麋竺是主流,他代表了亦商亦儒的形象。
麋芳是一個歷史中的小人物,他在亂世中掙扎生存。
麋夫人則代表了中國古代歷史中現實的女性,對她的演繹則隱含著中國古代對女性的要求。
通過漢末三國麋家這一特殊家族人物剖析,我們亦能管窺漢末三國眾生。
綜觀漢末三國麋氏家族的興衰,我們可以看到,麋氏家族之興盛正是因為麋竺對劉備集團的政治投資。
而麋家的興起,實際上是犧牲了包括麋竺在內的麋家每一個個體的,麋芳於此終日鬱郁乃至叛變,麋夫人並未享受到一個累世經商的富裕家庭應該給予的幸福,而麋竺也在麋家盛極一時後終日小心謹慎。
商人階層在漢末三國的亂世乃至於整個中國王朝都在極力追求與政治的聯盟而獲得自身的安全感,但家族的興盛卻往往帶給這個家族的成員許多不幸,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陳思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劉備一沒地盤二沒兵,卻活用了這四個字登頂帝位
※三國里舉世皆輸,唯此一人獨贏
※三國里換老闆最多的鬼才謀士,低調不爭卻贏到最後
※慈禧因為一句話重金打造「新軍」,竟斷送了清皇朝
※歷史上最荒淫的皇帝,竟為已死的美人把江山弄丟了
TAG:歷史大學堂 |
※關羽被殺荊州失守全歸究於此小人物的叛變,合適嗎?
※王祖賢要復出拍戲,女神回歸究竟是送福利還是消耗人氣?
※某男團每兩個月發行一張專輯 頻繁回歸究竟是毒還是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