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經: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侵華史與特朗普

日經: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侵華史與特朗普

美國下一任總統是特朗普。


當聽到特朗普勝出的消息後,筆者想到了1930年代的日本侵華史。各位讀者可能會奇怪美國與日本侵華有何關係。中國描寫的日本全都是滑稽殘暴的敵人形象,詳細講述日本人為何侵略中國的機會比較少。筆者想藉此機會重新回顧一下日本悲慘的現代史。


日本的統治階層了解日本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極限,一直要求暫緩侵華。瓦解了這一局面的是1931年駐紮東北的關東軍(1萬4千人)擅自發動的侵佔東北地區的軍事行動,即九一八事變。

日本中央政界一直反對駐外軍人擅自行動,此次事件令昭和天皇震怒,稱「駐外軍隊不聽命令,魯莽地擴大了事態,想用武力鎮壓中華民國的想法令人非常遺憾」。

日經: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侵華史與特朗普



侵華的背景是日本人口的爆發性增長

到明治維新開始30多年後的1900年,日本的人口超過了4300萬,1925年達到了近6千萬人。


由於耕地有限,增加的人口無法全部務農。農業勞動人口為1400萬人,之後也一直沒有變化。取代農業吸收新增人口的,是新興的工商業。明治政府提出「殖產興業」的政策,從西洋引進近代產業技術,利用工廠開展的紡織業(絲線)繁榮昌盛。


新興產業包括鋼鐵、機械、造船,以及商社、銀行和保險等服務業。無論哪個新興產業都需要勞動力,吸收農村的年輕人口實現了增長。因此並沒有發展為狹窄的農村人滿為患,餓殍遍野的事態。不過,還很貧窮的日本無法在國內消費掉全部的生產品。購買日本產品的是美國。1920年代中期,對美出口達到日本總出口的4成。


日本向美國出口絲線和絲綢,利用獲得的外幣購買棉花,然後再加工棉花作為棉織品出口,建立了這樣一條產業鏈。緩解了日本農村人口膨脹衝擊的,是以紡織為中心的新興產業和以美國為中心的自由貿易體制。資源短缺的日本能夠在明治維新開始後50年里成為世界列強的一員,既離不開日本人的努力,也離不開進口日本產品的世界市場和良好的經濟環境。


經濟危機之下的日本圖謀中國市場

這種情況在1929年突然開始瓦解。原因在於這一年發生的美國大蕭條。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不斷縮小,到1933年,GDP縮小到了1929年的近一半。猛烈的經濟衰退致使美國出現大量的失業人員。當時美國採取的政策是貿易保護主義。1930年制定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對進口產品平均徵收40%的關稅。目的是為了從外國產品的衝擊中保護美國國內的工廠,拯救失業人員。


打擊的首要目標就是日本產品。日本失去了美國市場,只能將出口目的地轉向亞洲。然而進入30年代後,經濟危機波及到了全世界範圍。各國紛紛開始對抗美國的高關稅,像美國一樣對外國產品徵收高關稅以保護本國產業。英國在包括英屬印度在內的殖民地推行了高關稅制度,將日本產品關在門外。荷蘭也針對印度尼西亞設置了關稅壁壘。


被世界市場抵制的日本產品唯一的銷路只剩下中國。而中國的民族資本也從1920年代開始增長,與日本產品爭奪市場。中國與美英荷法一樣,也為日本產品的流入而苦惱,經常發生抵制日貨的運動。在這樣的困境下,日本軍隊的過激派想通過軍事力量撬開中國的大門,壟斷東北地區的市場。「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這一口號就充分體現了日本當時的情況。


隨著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爆發,日本企業開始走下坡路,以前吸收農村過剩人口的工廠難以擴大規模。因為吸收持續增加的農村人口的產業消失了。農村變成了地獄。一些村莊開始出現餓死人的情況,窮人將女兒賣做妓女。日本陸軍的士兵和軍官大部分都來自農村,以農村的困境為背景,侵略中國的想法取得了共鳴。日本過激派軍人向士兵和農民宣揚稱「去中國能得到耕地」。


無法向美國和印度等外國出口產品的話,日本就無法獲得外幣,棉花自不必說,連鐵礦石和石油等資源也買不到。過激派向工商業者鼓吹說,「到中國去賣商品吧,還能獲得資源」。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傷腦筋的日本中小規模工商業者,以及貪婪地想獲得資源的財團都逐漸傾向於認可侵略中國的做法。年輕軍官之間還發出了「打倒腐敗的統治階層」的呼聲,接連發動了恐怖行動、軍事政變和叛亂。

1930年代,幾乎在日本擴大侵華行動的同時,日本國內的政治也陷入了混亂,統治階層做出妥協,認為這樣下去日本會發生共產主義革命。不想那樣的話,只能聽從軍隊過激派的意見。政府統管經濟的國家資本主義、法西斯主義崛起,還加強了言論控制。反對戰爭的人被關進監獄,沒有人能夠阻止軍隊的侵略行為。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所有日本人都摒棄良心,變成了「魔鬼」。

日經: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侵華史與特朗普



貿易保護主義或引發戰爭

1945年戰爭以日本戰敗而告終。戰爭結束時,美國的經濟已經復甦,鞏固了超級大國的地位。這時,美國停止了本國優先的貿易保護,對於戰前對德國和日本過於苛刻的應對造成兩國的法西斯主義崛起也進行了反省。繼續為難兩國的話,擔心會導致日德發生共產主義革命。最終,日本和西德都成為對抗共產主義的堡壘。


美國對日本和歐洲的重建進行了支援,面向日本開放了美國國內的市場。日本再次通過對美出口實現了經濟增長,新興產業得以重新吸收增加的農村人口。通過除了市場原則外,追求平等原則的日本型社會民主主義的綜合政策也取得了成功。也就是把從城市地區獲得的稅收用於農村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農村的困境逐漸得到解決,社會開始變得穩定。像戰前那樣呼籲戰爭的聲音消失了。


聰明的讀者應該已經感覺到日本的現代史與中國有非常多相同的部分。沒錯,中國也曾苦惱於農村人口的爆發性增長。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時,很多農村人口都處於餓死的邊緣。鄧小平追隨日本的步伐,實施了通過出口振興產業的政策。農村的剩餘人口變身為工人生產工廠產品,通過向美歐日出口實現了增長。


吸收了中國的巨大人口壓力的是自由貿易體制,是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市場。如果全球都傾向於貿易保護主義,那麼越是農村人口多、貿易依賴度高的國家越難以生存。說了這麼多的日本現代史,不是為了給侵略中國找借口,因為美國時隔80年選出了一位公然倡導貿易保護的人當總統。特朗普為了保護美國的勞動者,主張針對外國產品徵收高關稅。


全球化進程在世界各地引發了各種各樣的摩擦,但貿易保護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全球都傾向於貿易保護,那麼對出口依賴度較高的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將變得不穩定,從而為戰爭打下基礎。


特朗普將上台的現在,不是熱衷於討論日本和中國誰更受益的時候,而是中國和日本向世界傳遞只有自由的貿易體制才能支撐世界的穩定與和平這一信息的時候。


本文轉載自11月17日《日本經濟新聞》(日經中文網),作者:村山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濠江客 的精彩文章:

分析:朴槿惠去向的三種可能
朴槿惠內政危機的背後,是韓國外交的全面崩塌
朴槿惠再爆化名吉羅琳「血案」,河智苑稱因國憂而憂
觀察家:特朗普和普京的「危險默契」
抗議、逼宮、被調查,朴槿惠坐待青瓦台最冷的冬天

TAG:濠江客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不知道的日本男優心酸史!
日剧日影中职员表背后的秘密,你知道吗?
在日本看病你不得不知道的日語!
蔣介石曾跟日本談判投降,知道真相的日本人哭了
葉酸:你所知道的與不知道的
你知道為什麼日本的剋星是俄羅斯民族嗎?
這6個隱藏在日本的「世界之最」,知道了才算日本通
日本還有可以和賓利比肩的豪華車你知道嗎?
你不知道的亞洲:日本女人真的就那麼喜歡跪?
關於日本寫真模特,你不知道的事…
日本特有的11個風俗,你知道嗎?
来了日本才知道,这些全都是骗人的!
新聞都不敢報道的抗日英雄,你知道幾個?
德國和日本的設計背後,你不知道的事
在知道日報看什麼?
毓嶦:我所知道的溥儀
只知道蒼老師?美上天的日本女星,你居然都不知道?
連日本人都不知道,東京居然不是日本的首都,島國果真不簡單!
日本靖國神社用什麼材料做的,你知道嗎?
你知道日本設計的七個原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