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要城市空氣污染狀況調查:北京名列榜首
撰文 《環球科學》記者吳非
從昨日起,新一輪的重度污染天氣再次襲擊了北京。為什麼北京屢屢出現重度空氣污染,其他幾座主要城市的空氣污染狀況又如何呢?
近年來,全國各地對空氣污染(尤其是PM2.5,即直徑小於2.5微米的可吸入微粒)的關注度與日俱增。人們想要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空氣污染是如何產生的,要改善空氣質量,城市規劃應做出怎樣的改變?
霧霾籠罩下的國貿。圖片來源:中新網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陳松蹊團隊對北京、上海、廣州、瀋陽和成都五座城市2013–2015年的PM2.5濃度數據以及氣象數據進行了統計學分析,全面展現這五座城市的空氣污染狀況,並揭示了制約城市空氣質量的因素。近日,該研究發表在《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大氣》(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期刊上。
數據:「一枝獨秀」的北京
在過去的幾年間,中國環保部大氣污染數據的真實性屢屢受到質疑。在2013年以前,當PM10是空氣質量的主要指標時,中國一些城市的PM10數據在每立方米100微克處出現不連續的跳躍,統計學無法解釋大量出現的98、99,而唯一的解釋是:100正是藍天的界值,因此有關部門為了增加藍天數而對數據動了手腳。
因此,在這項研究中,為了驗證PM2.5數據的質量,研究者將美國使/領館的數據與附近的環保部監測數據進行了統計學的對比。令人欣慰的是,不同站點之間的PM2.5數據表現出很好的相關性,因此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所有這些站點的數據分析城市PM2.5濃度的影響因素。
城市的PM2.5濃度受到污染物排放和氣象因素雙重作用。人們常說「霧霾靠風吹」,這正反映了氣象因素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其中,風和降水的影響最為顯著。在靜風條件下,污染物難以擴散,有利於污染物的累積。此外,每一種風向對不同城市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以北京為例,由於北京西、北方向臨山,東、南方向建有大量重工業企業,因此偏南風出現時,來自工廠的污染物被傳輸至北京,並且受到太行山和燕山的阻礙而不易稀釋。除了風以外,降水也起到了清洗空氣中污染物的作用。研究團隊分析發現,風向、累積風速(只有在固定風向下風速的累積才是有意義的,因為如果風向一直在變,其效應就不明顯了)和降水量對PM2.5濃度均有顯著影響。
由於氣象因素的不可控性,陳松蹊更希望找出污染物排放對PM2.5濃度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因此,研究團隊運用他們此前提出的統計方法,剔除了氣象因素對PM2.5濃度的影響。
利用排除了氣象因素的PM2.5濃度數據,陳松蹊團隊對五城市的污染情況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在這五座城市中,廣州與上海的PM2.5濃度相對較低,年度均值分別在每立方米40~50微克和每立方米50~60微克之間,但也高於每立方米35微克的國家空氣質量標準。而另外三座城市面臨的PM2.5污染狀況要嚴重很多。北京的年度均值在五座城市中排名榜首,達到每立方米80~100微克。其90%分位數濃度更是遠高於其他四座城市,這反映出北京的重度污染天氣最為嚴重。而成都的中位數濃度在五座城市中是最高的,表明成都長期處於中度污染狀態。
此外,研究團隊分析了各城市年度平均指標的變化趨勢。2015年,五城市的PM2.5濃度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陳松蹊認為,導致空氣質量有所改善的原因主要有二:政府實施了更嚴格的大氣環境監管措施,且自2013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但該趨勢能否在今年得到延續,陳松蹊表示,目前研究仍在進行之中。
困境:解救被圍困之城
進一步的分析揭示,導致北京、瀋陽和成都污染困境的原因各不相同。遼寧的經濟發展倚重於重工業,其煤炭和柴油消耗量與成渝地區相近,高於其他3座城市所在區域。此外,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燃煤供暖使得瀋陽冬季的空氣質量雪上加霜。
與此相反,在這五座城市所在的區域中,成渝地區的各項能源消耗指標均處在較為靠後的位置,然而,成都仍長期處於中度污染狀態,導致這一局面的是成都的先天劣勢——地形條件。四川盆地由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大巴山等高山環繞而成,因此盆地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難以擴散。
相比之下,北京所面臨的空氣問題更加複雜而嚴峻,這裡幾乎聚集了所有不利條件:北京所處的華北平原北靠燕山、西鄰太行山,不利於污染物擴散;其次,華北地區的單位能源消耗量僅次於長三角地區,並且擁有大量重工業產業;此外,這項研究顯示,北京具有十分顯著的供暖效應,這項因素共同導致了北京的高PM2.5濃度。
在陳松蹊看來,目前華北平原的空氣污染狀況本不應該如此嚴重。本世紀初,在北京獲得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後,首鋼集團被搬遷至河北唐山。包括首鋼在內,河北聚集了大量由首都遷來的重工業企業。管理者試圖藉此改善北京的空氣質量,但是,「這些搬遷措施是缺乏遠見的,」陳松蹊說,「在進行規劃時,規劃者沒有考慮到污染物在華北平原半封閉地形中的積累。」最終的結果是,不僅北京的PM2.5濃度居高不下,華北平原更是成為中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
「基於各地的地理環境和氣象條件,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同的能源消耗和工業活動承載的上限,」陳松蹊說,「在進行投資、布局時,都應該考慮並尊重各地的承載上限。例如在華北平原,其地理條件不利於污染物擴散,因此應盡量避免布局高排放的重工業。」
挑戰:距藍天還有多遠?
2014年,陳松蹊教授首次將目光投向空氣污染問題。運用統計學手段,研究團隊已經發布了兩份空氣評估質量報告。目前,團隊正在對京津冀地區多個站點的空氣質量數據進行細緻分析,研究報告預期於2017年春季出爐。
陳松蹊說,在空氣污染的研究中,最大的問題是可靠數據的獲取。雖然該研究涉及的監測站的數據比較可靠,但無法推斷所有的環保部站點數據的可靠性都有保障。在接下來的研究中,他們也會進行更多的數據質量監測工作。此外,氣象數據與能源消耗數據的不公開也為研究設置了障礙。
在這份研究報告發布後,陳松蹊在環保部做了報告,並且提出了相關建議。儘管找出各地的癥結,但是距解決方案的最終落實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採訪結束時,陳松蹊在辦公室內指著遠處隱約可見的輪廓說:「你看,新的一輪霧霾又來了。天氣好的時候遠處的西山能看得很清楚,現在你仔細看,只剩一點輪廓了。」空氣污染的治理和預防,註定是個持久戰。曾任中國氣象局局長的氣候變化專家秦大河院士曾經提到,當年倫敦治理霧霾用了30到50年的時間,希望我們可以在一二十年的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關於具體的時間,可能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有兩點是可以確定的:頻繁出現的重度空氣污染不會立即消失,它還將伴隨我們很長一段時間;而決定倒計時要走多久的,是我們的行動:大到政府的城市布局和工業監管,小到個人習慣,每一項導致空氣污染的因素都需要被研究透徹,每一項控制污染的舉措都不應被放過。
※重量級 AI 專家李飛飛加入谷歌,任谷歌雲團隊機器學習負責人
※即使是物理學家,也「懼怕」數學
※對導師有意見,你 get 到這些點了嗎?
※專訪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約翰·戴森霍費爾:結構生物學的前世今生
※對埃博拉、流感和常見寄生蟲有效的 RNA 疫苗
TAG:科研圈 |
※盤點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地區:中國三城市上榜
※中國自北向南爆大範圍污染天氣 環保部專項督查
※美國空氣最污染的十座城市
※洛杉磯:全球房地產投資最佳城市 空氣污染指數美國排第一
※盤點全球十大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印度佔據六個,中國無一上榜
※外媒稱韓國加入空氣污染最嚴重國家行列「與中國無關」
※城市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汽車尾氣
※華北地區部分城市將迎新一輪重污染天氣
※北京周邊城市的空氣污染情況要比北京更加嚴重嗎?
※台媒:報告稱逾半數美國人居住在空氣污染地區
※北京啟動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
※中國環保部:京津冀部分區域將出現間斷性中至重度污染
※紀實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城市!
※中美聯合調查燃煤危害:系中國空氣污染致死主因
※環保部:華北地區部分城市將迎重污染天氣
※南京要建亞洲第一座森林大廈,拯救城市空氣污染靠它了?
※華北歷史第一城,號稱五朝古都,卻被世衛評為空氣污染第一城
※英國民眾「躺屍」遊行 呼籲關注空氣污染
※北京環保部門:九月見霾主因在於機動車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