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點擊


上方「章黃國學」可訂閱哦~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文 /司機小馬


《我不是潘金蓮》。要聊這部電影,就繞不過去它最奪人眼球的——圓形畫幅。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預告片階段,圓形畫幅就引起了許許多多的討論,當時還有不少人認為這就是僅限於預告片的一種噱頭。


而當電影院里真的放了一兩個小時的圓形畫幅之後,影片散場時只看到觀眾的眼鏡片震碎了一地。


此時此刻,一大波解讀已經在路上了。至於馮小剛本人,他已經不止一次地公開回答過為什麼要拍圓形畫幅的問題,答案從「怎麼理解都行」到「我tm就想拍圓的」都有。不可靠。


近期各路影評人的解釋,集中於幾個關鍵詞:加拿大導演多蘭,《Mommy》,中國文人畫,等等。


想知道,自己去搜。今天我們談點別的。

這部片子從影評人點映場走進普通觀眾視野的時候,我們來和看過電影的你,基於普通人的日常,聊聊這個有點意思的圓畫幅。


我想說的是這個:


西洋鏡。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就是這個。隔著小洞,看點小畫片。常見於電影、電視和仿古街景點。


我看這場電影的時候,坐的是最後一排,電影一開場,整個電影院在我面前就是一個漆黑的方盒子,一群人盯著盒子前方一個圓形孔洞里的光景。這一瞬間,「西洋鏡」三個字就在腦海里揮之不去了。


那種以平移取代「推拉搖」的運鏡。那專門為圓形畫幅設計的構圖。那種對「靜態畫面」的強調更甚於「動態影像」的刻意感。太鮮明了。


通過一個小孔,「窺見」陌生的西洋圖景。那種撅著屁股、對著小孔偷窺的姿勢雖然猥瑣,但你不得不承認,有點刺激。好奇心和窺視欲是人類的天性。

而在《潘》中,馮是藉由畫幅上的一個「孔」,展現出了一副充滿中國風情的——所謂「文人畫氣質」——的風俗「小片兒」。


從中看到的,有仕女圖: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有風俗畫: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也有春宮圖: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但最有意思的,還是一幅幅對電影院里的紅男綠女們略顯陌生的、中國官場的「風俗畫」。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沒錯,就講官場。民間的風俗我們有張藝謀,有賈樟柯,等等,講的已經很多了。但是有幾部電影是把中國官場層級結構,從基層法院到縣長到市長到省長、到全國人大到國家領導,展現得這麼完整清晰的?


還給官銜體貼地附上了字幕。還是中英雙語。


難得馮導這麼體貼,倒不如索性把這片子看成一部教育片,在電影院裝一把外賓,把官場當成陌生的「西洋」,看一看這官場的生態。


西洋鏡有一點好:圓形的視野,令「觀看」的形式感十足,時刻提醒著你是個看客。


而電影行業里,當其他的導演正用IMAX、3D等等拚命想讓觀眾「進入一部電影」、忘掉銀幕邊緣與現實的分界線時,馮導卻反其道而行之,給銀幕的大半都變成了濃厚的「黑邊」。


這種狹隘的視域猛烈地提醒著觀眾自己「戲外觀察者」的身份,隨之而來的則是對畫面所演繹內容的強烈的距離感。這種距離感使人感到冷靜,也感到安全。


你不是劇中人。劇中人不是你。可這又是一部描寫當代中國的電影。


藝術與真實曖昧不清。「最熟悉的陌生人」,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也正因為這堂而皇之的「觀察者視角」的存在,電影的敘事視角沒有被主人公李雪蓮所局限,它展示了更多李雪蓮或者觀眾所不知的圖景。那些圍繞著李雪蓮而行動的男人們,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而在這之中,官場男人們貢獻了表演的大部頭,更慷慨展現了影片中最「非日常」「非公開」的那些場景——


譬如新幹部和老領導的「私宴」;


譬如市長對縣長的「私下指導」;


譬如未被報道的人代會上「首長」震怒;


譬如「我也是有進步的想法的」……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西洋鏡中,觀眾窺見的是官場生態的「私」。


不是「團結奮進成功勝利」。不是「彎道超車跨越發展」。


而是官員們在戲劇化的現實中的焦頭爛額抓耳撓腮,是人們都可以想像卻極難親見的官場「私房照」。


這種反差構成了電影喜劇元素的主力,觀眾在此處毫不吝嗇地貢獻了笑聲。


實際上,對於今天電影市場的主力觀眾而言,中國的政治結構大概是一個有些陌生的玩意。年輕人們關注政治,但對於國家機器的部件名稱和運行方法,了解程度一般不超過高中政治教材。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而《潘》展現了中國政治生態從基層到中央的全景圖像,從基層法院到全國人代會,完整而徹底。與之相比,過去影視作品裡的中國官場,只是是符號化的個體的堆疊,不成系統。


這本身就足以構成一種「奇觀」:不是好萊塢式的視覺奇觀,而是社會學意義上的「奇觀」,是一種切實存在卻未曾近距離觀察過的、精巧的社會機械。


而這一切的奇觀都圍繞著農村婦女李雪蓮的一場「無理取鬧」而展開:層層相扣嚴密運轉、面對天災亦能無堅不摧的政治機制,被一個村婦攪得天翻地覆,這本身又構成了另一個層面的奇觀——


打破常人眼中社會的現實邏輯、一場「魔幻現實主義」的奇觀。


話雖如此,如果你以為可以看到一出貪官污吏群魔亂舞的醜劇,那你可想錯了。


貪婪的腐敗官員隻手遮天,最後被從天而降的黨委書記或紀委書記繩之以法,這是二十年前中小學生包場電影的套路了。


《潘》作為官場「西洋鏡」的趣味在於:這裡面的官員並沒有貪官污吏,而李雪蓮卻是一個不佔理的「刁民」。


和一般的所謂「刁民」不同的是,李雪蓮既不要謀財也不要害命,她最終的訴求,說穿了只是一個人情上的關懷,一個心理上寄託;


但在某些基層官員眼裡,法律之外的訴求,皆為「胡攪蠻纏」。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一個有趣的點是,當故事的地點變為北京時,畫幅從圓形變成外接於圓的正方形。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方正」「規矩」或者「法制」,但無論如何,正方形畫幅下的北京,是李雪蓮上訪的終點,是李雪蓮接受「規矩」處置的「死心之處」——她並不是一個要挑戰一切規矩的人。


但這樣一個並非故意作對的村婦,卻被基層幹部一次次「合乎道理,不近人情」的處置,最終「逼上梁山」,反而成了把地方政府逼得無路可走的人。


影片里,進京的大巴上,北京腔大爺喝止想要把重病的李雪蓮趕下車的小警察時,所說的台詞,這句聽起來無關輕重的台詞,在我看來正是影片的「片眼」。


他說:如果這是你姐,你忍心就這樣趕她下車嗎?


姐姐。巧了。李雪蓮老家的法官,後來的法院院長,也是對著李雪蓮「大表姐」地叫著親熱,但是他真的把李雪蓮當成自己的親人嗎?


親熱的稱呼背後是一紙冷冰冰的「不再上訪」協議書,是嫌惡,是畏懼。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親人,需要的是真正的移情,就像照顧自己不懂事的孩子,就像照看自己老糊塗的父母,就像遷就自己「你給我解釋清楚——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的女朋友。


而不是仗著自己站在「知識」和「道理」的制高點,就無所顧慮地頤指氣使。


在依法治國已經成為無需多說的共識之後,或許如何對待李雪蓮這樣的「法外刁民」,才是更加考驗執政智慧的地方。


在影片的末尾,多年後,在北京開始新生活的李雪蓮,眼前終於展開了完整寬闊的全畫幅,那是暖陽下的北京站,對於北京的異鄉人——尤其是從北京站而非首都機場入京的社會階層——是有著特殊情結的地方。不知道大鐘響起「東方紅」的報時旋律時,李雪蓮的心中會有怎樣的波瀾。


這不是一個沒有希望的結尾。


就像我們終究看到了這部對官場西洋鏡嬉笑怒罵的電影登陸院線。


畢竟,開得起玩笑的人,更受歡迎。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我不是潘金蓮,我是官場的西洋鏡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梅茹瑜 高銘婉


美術編輯:張臻 孫雯 高佳玉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章黃國學 的精彩文章:

豪士如何讀隱士?——葉嘉瑩講陶淵明(五)
王寧老師:語文核心素養與語文課程的特質
放豬也曾是一種風尚
程章燦:黃季剛先生與酒

TAG:章黃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是尋寶也不是佔地——鄭和七下西洋之謎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神獸,似牛非牛像鹿又不是鹿
朱棣訪神仙、下西洋竟然是為了他,最後真相大白
知道神話中的南天門是哪嗎?就是這兩顆恆星,鄭和下西洋靠它指引
鄭和下西洋從非洲帶回了麒麟瑞獸,原來是它,萌萌噠
學在西洋,仕在北洋,娶在東洋,生在南洋,他是最尊貴的中國人?
民間傳說「一鴿勝九雞」,這道西洋參老鴿湯絕對補的你不要不要的
一炮打死努爾哈赤的不是袁崇煥,而是這個西洋火炮專家
若是不懂這些,西洋參效同蘿蔔
鄭和下西洋到底是為了長生不老還是捕捉美人魚
鄭和下西洋竟然是賠本買賣,只因他在船上做了這件事
都知道鄭和七下西洋,但你知道他其實是個太監嗎?
明朝實行海禁,但朱棣卻讓鄭和七下西洋,真正目的原來是這個
和珅不但是巨貪,還有九位貌美如花的女人,其中一個是西洋美女
鄭和下西洋竟然是這樣的目的……
鄭和七下西洋既不是為宣揚國威也不是為尋找建文帝,真實原因揭秘
在美國一錢不值,在中國比黃金貴,西洋參的營銷神話比鑽石還牛逼
別看它便宜,功效卻不輸西洋參,中醫說它是補氣良藥
鄭和下西洋的背後,其實另有高人相助,此人同樣也是一位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