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蓮》竟然是主旋律電影?不怪你這麼想
文 | 吳澤源
北京電影學院碩士,電影雜誌編輯
馮小剛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蓮》,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一部成功的電影。
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部影片對中國官僚制度和社會痼疾的諷刺,有多麼尖銳或是深刻,而是因為在近二十年里,我們幾乎沒有在中國電影中見到過任何類似的表達嘗試。《潘金蓮》成了孤例。
這樣的題材,也只有江湖地位如馮小剛的人才敢去觸碰。所以像這樣的電影,只要能拍出來,就已經是勝利。
影片對基層官僚眾生相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請看:
對上級百般欺瞞(卻總是欺瞞不住),對下屬作威作福的縣長鄭眾(于和偉飾)。
遇事先想著要把自己摘個乾淨的縣法院院長王公道(大鵬飾)。
表面上主動要替領導排憂解難,實際上陞官之心昭然若揭的法院審判長賈聰明(張譯飾)。
一次次引經據典地跟下級官員放狠話,到真正碰上事端時卻無計可施的市長馬文彬(張嘉譯飾)。
影片設置的每一個幹部形象,都會讓觀眾過目不忘。馬文彬小便時的痛苦表情和在鏡子前面整理假髮的一絲不苟,可能道出了無數同級別官員的焦慮。
而在視覺風格上,毫無疑問,《我不是潘金蓮》是馮小剛整個電影生涯中,最具自覺性的一次實踐。影片以圓形畫幅作為宣傳點,但實際上圓形畫幅不是100%,片中方形畫幅與圓形畫幅在片中的比重,大概是三七開。
但對圓形畫幅的理解,我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和馮小剛自己的初衷也不一樣。圓形畫幅當然不是偷窺視角,但也不是馮小剛說的「古典文人畫風格」,我從中看出的是一種類似漫畫的諷刺感。
在這個形狀乖戾的視覺容器里,基層幹部與無理村婦原本就足夠荒謬的行為,都被襯托得更加荒誕不經。
與之相比,反倒是影片表現北京部分的正方形畫幅,在視覺上更能顯出馮小剛的批判意識,對人代會會堂空間縱向高度的突出表現,和通過在畫面左側右側設置遮擋物,為這一空間製造出的幽閉感,都在刻意為觀眾營造一種不適的感覺,這種感覺,甚至比影片的文本本身更為直接有力。
但我想說,《我不是潘金蓮》對中國官僚體制的批判力度,其實並沒有大家之前想像的那麼大。這是因為,馮小剛在有意地用影片劇情的荒誕性和非真實性,軟化其社會批判的尖銳度。
首先,如果我們忽略掉馮小剛因為不言自明的原因,在影片結尾處加入的李雪蓮與史縣長(趙立新飾)在北京的重逢場景,那麼主人公李雪蓮在全片中連續告狀整整十年的動機,本身就是荒謬的。
一個村婦為了莫須有的荒謬理由:對自己出現溝通失誤的假離婚進行反悔,和洗刷自己「潘金蓮」的惡名,對地方各級官員糾纏不休了十年,甚至把事情鬧到北京。
包括法院院長、縣長和市長在內的地方各級官員,不但沒有對村婦實施任何懲戒措施,甚至還帶著火腿臘腸主動上門,對村婦好言相勸,與現實中的案例相比,影片中的這些官員,幾乎可以說是聖人了。
其次,在對官員的表現方面,《我不是潘金蓮》讓他們顯得很蠢很無能,卻從始至終地保證著他們的無害性。
像鄭眾、王公道和馬文彬這樣的官員,雖然常常相互推諉,逃避責任,不設身處地替民眾換位思考,但他們從來沒有對李雪蓮的個人生活有過多的妨礙,儘管他們完全有那個權力辦到。
真正傷害到李雪蓮的,是對上級指示過度解讀,過分熱情地想要為領導分憂的阿諛之徒與野心家,比如把李雪蓮推倒在地的縣長保安,將李雪蓮抓進看守所的基層警察,又如把李雪蓮生活中的新希望趙大頭從她身邊奪走的賈聰明。
所以,從根本上,《我不是潘金蓮》的世界與我們每天所身處的日常現實,幾乎是平行的,沒有交匯之處。
影片描繪的,是一個想像中的烏托邦。在這個烏托邦里,地方官員無力阻止民眾年復一年地近乎無理取鬧地上京告狀,而地方官員必須對此作出回應,若稍有不慎,就會丟掉自己的烏紗帽。
這當然不是現實的中國,你我心知肚明。
而馮小剛最後為影片加上的尾巴,則進一步地挑明了影片對官民關係進行調和的意圖,當然,馮小剛不得不這麼做。
如果說在尾聲戲出現之前,將告狀本身作為全部人生動力的李雪蓮,還有點像是個對官僚體制大風車進行不懈挑戰的堂吉訶德,那麼影片結尾對她動機的闡釋,就徹底地讓這個人物丟掉了原本具有的諷喻意味。
在這個最終版本的故事中,官沒錯,民也沒錯,所有人需要的,只不過是相互之間的一點點理解與體諒,多麼主旋律的中心思想啊。
如果真的想要找出馮小剛在主旋律外衣之下的弦外之音,我們還得回到影片的北京人代會段落。
在馮小剛的鏡頭下,人代會會堂是一個精心布置的舞台,而會議的整個過程,則是一場受到嚴格控制的演出。
會堂邊緣如戲台幕布一般的紅色幕簾,被招待員一絲不苟地排列成直線的桌子與座椅,密密麻麻圍繞在官員周圍的相機與閃光燈,如慣例流程一般突然爆發的熱烈掌聲,和中央首長向與會者訓話時精確控制到毫釐的拍桌子力度,都讓這場會議在我們面前,如同一場諷刺性表演。
有趣的是,在這場戲裡飾演首長秘書和首長的,是名導黃建新和老戲骨高明,後者剛好是前者代表作《黑炮事件》的男主角。
與黃建新分別在三十年前和二十二年前拍攝的批判作品《黑炮事件》與《背靠背,臉對臉》相比,《我不是潘金蓮》對官場制度和社會痼疾的批判力度,已經溫柔了許多。
再次鼎力推薦黃建新的《背靠背,臉對臉》,你可真要看啊
我們不知道這對中國電影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然而《潘金蓮》或許真的是馮小剛在現有環境下,以及他的能力範圍內,所能做到的極致。
這是馮小剛的悲哀,也是馮小剛的榮耀。
※朗格盧瓦與法國電影資料館-7
※究竟是什麼成就了希區柯克式的電影?掌控一切
※對所有想學編劇的人,這個胖子都是共同的老師
※賀歲檔來了!年底究竟有哪些電影值得重點關注?
TAG:虹膜 |
※《我不是潘金蓮》能問鼎金馬獎?還是先看一下電影!
※《奇異博士》——說美國大片都是一個樣子,很無聊?那我覺得你可能並不懂電影
※景甜不是《金剛》女主嗎?網友質疑:電影里怎麼找不到她
※你看他的電影長大,但你還是不懂他
※《我不是潘金蓮》獲電影節最高獎,但我們能看到嗎?
※我竟然漏看了這麼好的一部電影,太不應該
※王健林跟好萊塢說,你們儘管來我這拍電影,費用問題好說
※不花錢就能去影院看電影,其實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
※看完這部電影,別再輕易說「我都是為你好」
※你喜歡看什麼電影,竟然暴露了你的性格!
※你以為漫威電影是這樣?其實是這樣!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昨晚的電影大賞頒獎典禮竟然是她最美?
※網友回應郭敬明:是不是等我死了,你才不會拍電影?
※我們為什麼不回故鄉,這部電影給你答案,看完如鯁在喉
※這十部電影你可以不看,但它們的海報你卻不能錯過
※說真的!我想不出你有什麼理由拒絕五月這6部電影
※小瀋陽的電影好看不好看?這樣的《情聖》恐怕只能是情剩!
※說它是下流又低俗的電影?那是你沒看懂
※這些負能量電影把你虐成渣,但你會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