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代神農」袁隆平為何至今還當不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當代神農」袁隆平為何至今還當不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華南雙季稻年畝產3075斤,袁隆平又一次以可喜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


世界著名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西瑟羅納先生曾經評價袁隆平時說:「袁隆平先生髮明的雜交水稻技術,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增產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


每年為世界解決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還只是2007年的數據,如今已時隔9年,袁隆平的新成績又將解決多少人的吃飯問題?這個數據恐怕得重新核算。


「當代神農」袁隆平為何至今還當不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自來民以食為天,天大的事也大不過吃飯,袁隆平解決無數人的吃飯問題,無疑,他對中國乃至世界的貢獻是相當巨大的,他用佔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貢獻,所以袁隆平於2007年高票當選,被聘請為擁有20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也被老百姓尊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米神、當代神農等等,毫不客氣的說,他必將成為載入史冊的人物,然而遺憾的是,他至今卻只是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就在被聘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第二年,第三次報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落選,還沒有躋身到中國科技界精英中的精英——兩院院士之中。


那麼,中國科學院為什麼要拒絕他?據說原因竟然是這個樣子的。


袁隆平生於1930年,1953年從重慶的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34歲,也就是1964年的時候開始雜交水稻的研究,並於十年後的1974年取得初步成功,


取得成績之後,當時年僅四十來歲的袁隆平就在科技界有了一些名氣,然而中科院就有兩位老院士,兩位很有權威的老科學家公開表示:水稻是自花受粉,所以沒有雜交高產可能。


通俗一點講就是,水稻雜交只是技術,而不是科學,靠雜交從根本上改變品種,提高畝產無疑是天方夜譚。

他倆光說了不算,還發表諸多論文證明自己的觀點。


學術權威發了話,當時還是毛頭小夥子的袁隆平就應該偃旗息鼓,放棄這項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研究才是。


可他呢,卻堅持認為:只要有雄性不繁育的種子(類比重核)和現成的高產母本(類比中子)匹配就必定有鏈式反應。


他也是光說了不算,還先闡明了理論,然後依照理論給出的完美的路線圖,繼續傻愣愣的堅持研究。



「當代神農」袁隆平為何至今還當不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於是就在老權威發話的第二年,農業科學技術上最大的一顆原子彈「水稻也能雜交」爆炸開來,新的雜交水稻品種研製成功,從根本上否認了兩位老科學家的觀點。


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竟然能取得成功,無疑扇了兩位老科學家一記狠狠地耳光,從此,他們的水平讓人懷疑,他們的地位有所動搖。


就這樣因為某種尷尬的關係,袁隆平與科學院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以後呢,兩位老科學家的學生也當了院士,甚至有人當了科學院的領導,雖然時過境遷,但至今還有人頑固地認為:水稻雜交只是技術,而不是科學。

因此,袁隆平報請科學院院士好像有點名不副實,應該報請稍後成立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才對。


所以袁隆平報請五次才當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既然已經成了工程院院士,那麼,中國科學院的大門就好像對他永遠關上了。


至今兩院院士共有一千多個,都是中國科技界精英中的精英,其中同時兼任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也很有幾個,


但其中就是沒有袁隆平,非但沒有他,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他們之所以落選,大概還是水平不夠,中國科學院的檔次絕對高過才有200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國家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平均水平絕對高過才得了個小小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我實在為我們能有幸擁有中國科學院而無比自豪,


但就有人造謠說,兩位,以及諸如施一公、饒毅等科學家落選,大致無非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學歷低,袁隆平大專畢業,屠呦呦更加可憐,正規學歷才只是個中專;


第二,沒資格,因為英語水平太差,報請的時候都沒在國際科學刊物上發表過有價值的論文;


第三,只會實幹,不會巴結領導,不會官場的逢迎,而中科院,據說「有些門戶之見,有些不正之風。」


到底是真是假,我輩草民無從得知。


但有一位中科院老院長就曾經說:袁隆平完全有資格當選科學院院士,之所以沒有能當選,完全是因為某些歷史原因。


到底是什麼歷史原因呢。


這位老院長又說:那時候的科技界,包括院士群體當中,對於一個人成就的評價,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頗。



「當代神農」袁隆平為何至今還當不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是啊,你們不妨慢慢糾正,袁隆平好像並不著急,因為他曾在2008年第三次落選中科院院士時曾輕鬆的表示:我沒當上院士,還是說明我水平不夠,所以我今後還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但是有一點哦,我努力並不是為了當院士,當時我的態度是如此,現在依然如此。


從1964年到2016年,竟然用了52年時間才將水稻年畝產從300斤提升到3075斤,50多年的時間,產量才提升了10倍,這種水平,實在是差的太多,也無怪當不上中科院院士啊。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草根也談歷史,junzibuqun(君子不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根也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丈夫婚內出軌怎麼辦?看看古代聰明的女人都怎麼做
美艷少婦到農村當傭人,四年後為何又出家當了尼姑?
太史慈為什麼孤身一人闖關東?原因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廣西少女遵義遇害,死後為何被百姓當成神仙膜拜?
老師體罰學生後沒人怪他,可他卻堅決要求判自己死刑

TAG:草根也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祝賀!哈佛袁均瑛教授今日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謝曉亮當選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王京陽研究員當選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
復旦大學77級生科院校友袁鈞瑛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陳學俊逝世
中科院院士許智宏:植物科學迎來「碩果期」
湖南一教授成功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厲害了!周志華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四位中國科學家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十位內地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華裔女性丁尼當選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院院士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 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謝曉亮當選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 快訊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科技居然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這麼發達了!
專訪中科院院士姚期智:以熾熱愛國情懷為學為師
袁世凱的後代,曾是紐約科學院院士,無奈丈夫早逝!
高福院士當選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傅國涌:首屆中研院院士為何缺了錢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