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天壇里的8大秘密,第一個就沒聽說過!
天壇是圜丘和祈谷兩壇的總稱
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
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
更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的祭壇建築群
更重要的是它還有著許多神奇的秘密
1
天壇為什麼蓋的有點歪?
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這條縱貫北京城的中軸線大家絕對不會陌生。前門、紫禁城三大殿、景山,幾乎北京城最重要的幾大建築都壓在了這條中軸線上。但是,可以明顯的發現,天壇的位置卻有點偏,在中軸線往東一點。
要知道,天壇和故宮一樣,都是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那會的北京城,還沒有地壇、日壇、月壇和先農壇,作為北京獨一無二的祭祀建築群,天壇的選址完全可以在故宮附近挑個壓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而不是現在的南二環邊上。
那麼,作為古代皇帝祭天的神聖場所,天壇這麼重要的建築,為什麼偏偏選在了南邊,又不建在中軸線上呢?
其實,這其中的根源不在於永樂皇帝和天壇的設計者們,而在於天上的太陽。因為按照《易經》的說法,東南方向是皇宮的巳位,是至陽之位,是太陽光線最充足的方位,當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場所了。所以天壇就被古人選在了北京城南中軸線靠東一點的位置。
2
祈年殿為何一圈都是門?
祈年殿絕對算是天壇里的一個360°無死角的明星建築。因為不管你從哪一個角度看,祈年殿長得都一樣,一圈都是門,打開後四邊都有穿堂風。可是,它為什麼會被建成這樣呢?
另外,《明會典》(明代官修的一部以行政法為內容的法典)明確記載了大祀殿(祈年殿初名)在1420年天壇建成之初是一座矩形建築。可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三重圓形尖頂建築呢?
其實,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由於明武宗死後無嗣,所以作為武宗堂弟的朱厚熜就被張太后(明武宗之母)和內閣首輔楊廷和破格提拔成了皇帝,也就是說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朱厚熜為了證明自己的皇位是天意如此,便號召群臣翻閱古籍尋找證據,沒想還真被他搬出了不少「禮數」。比如,天壇在永樂皇帝建造之初叫天地壇,於是他便在北京城的北邊、東邊和西邊分別蓋了地壇、日壇和月壇,以分擔天壇祭祀的壓力。
同時他還按照「天圓地方」的說法,把天壇的主要建築都建成了圓形,矩形的大祀殿被改建成了圓形的大享殿。在設計大享殿的時候,他參考了中國古代傳說中最早的祭祀建築「明堂」(一個一圈兒開窗、四面通風的獨特建築),最後將大享殿建造成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一圈兒開門、四面通風的三重圓頂建築(PS:祈年殿於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依原樣重建)。
3
圜丘為何是禿頂?
圜丘是皇帝舉行祭天大典的場所,又稱祭天壇。據史料記載,祭天大典在冬至那天舉行,開始祭祀時間為「日出前七刻」,也就是天還沒亮的時候。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寒冬臘月的凌晨,皇帝帶著皇室宗族和文武百官,在圜丘壇祭天大典上瑟瑟發抖……由此可見,祭天大典不是一件什麼舒服事兒,建造一個露天的祭天之地也不是什麼明智之舉。那麼,為什麼圜丘壇依然被建成了露天的呢?
原來,在嘉靖皇帝之前,祭天和祭地這些祭祀活動,都是要在祈年殿里舉行的。在嘉靖皇帝建造了地壇、日壇、月壇和圜丘壇之後,祈年殿便成了祈谷的地方,祭祀的神仙是皇天上帝,必須是屋下祭。
而圜丘壇卻成了祭天的場所,是大報天的地方,必須在壇上祭。但是,嘉靖皇帝為了更加貼近諸天神祇,便沒有建造屋頂。而他之後的所有的明朝皇帝,甚至連清朝的各個皇帝也沿襲了這個規矩,把祭天的儀式安排在了圜丘壇上。
4
皇帝祭天時為什麼住在西廂房?
天壇里的齋宮是歷位皇帝來天壇祭天時的住所。永樂皇帝建造天壇之時,天壇還算在城外,所以為了保護好皇帝,便在齋宮的外面特意修了一條御河。因此齋宮有個外號叫「小紫禁城」。
齋宮在天壇西路,也就是天壇的西部,估計大家也都在上圖看到了,這座相當氣派的建築在天壇的方位格局簡直不能再慘了,位置偏僻不說,還是個坐東朝西的西廂房,作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怎麼能住這種地方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天壇是祭天的場所,皇帝要對老天爺稱臣,自稱天子。老天爺坐北朝南,皇帝退居到天子之位,只能坐西朝東了。
天壇是個講禮的地方,按照從老天爺開始的排序,皇帝在天壇的地位確實不算太高。紫禁城裡的琉璃瓦是金黃色的,而齋宮雖然也是皇帝住的地方,琉璃瓦卻是一水兒的青綠色。面對高高在上的老天爺,皇帝也只能屈尊和平民老百姓一個住房待遇了。
5
七星石為什麼是八塊石頭?
七星石在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的場地中,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但是,在上圖大家可以明顯地看到,在七星石的東北隅還有一塊小石,所以七星石實際上是由八塊石頭組成的。那麼,七星石為什麼是八塊石頭呢?
關於這個,有一種說法是:七星石原是明朝嘉靖年間設置的七塊鎮石,寓意泰山七峰。滿清入主中原之後,為了表明滿族也是華夏民族的一員,乾隆皇帝詔令於東北方向增設一小石,寓意華夏一家、江山一統。
相比之下,妞兒更認可第二種說法。七星石之所以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是因為我國古人不把北斗七星當作勺子,而是把它當作玉皇大帝巡遊四方所坐的「地車」(《史記·天觀書》:斗為地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天壇作為祭天之地,玉皇大帝的地車當然也在祭祀之列,七星石擺成北斗七星狀就解釋得通了。
而第八塊小石頭,它在七星石中的方位,剛好對應著天上開陽星的輔星(我國古人看它距離開陽星不遠,於是便把它叫做「輔」),這說明古人對天象的觀測非常準確,這樣一顆比較暗的輔星,都沒有被落下。所以很有可能,古人一開始設置七星石的時候就是擱的八塊。
6
丹陛橋上的路怎麼走?
丹陛橋也稱海墁大道,是天壇內壇的主軸線,是連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任何走上這座橋的遊客,想必都會被中央那條稍微凸起的石板道所吸引。但是你們知道嗎?這條路並非皇帝祭天時所走之路,而是只有宦官才能走的路,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裡面大有學問。其實丹陛橋的路面並不是水平的,而是南端高約1米,北端高約3米,由南向北逐漸升高,象徵著皇帝的步步高升,所以丹陛橋其實是一條「升天之路」。
而橋面正中央的那條石板路就是所謂的「神道」,而右側為「御道」,左側為「王道」。祭天之時,王公大臣走王道,皇帝走御道,而宦官則走神道。之所以宦官走神道,是因為宦官的手中捧著皇天上帝的靈位,代表的是「神」,所以必須走中央,而皇帝只能屈尊走「以右為尊」的右側。
除此之外,皇帝在登上丹陛橋之前還必須先在橋東的具服台漱洗更衣,甚至明朝皇帝到此還要脫掉鞋子,以表示不將絲毫微塵帶到神壇之上。
7
天壇哪裡體現了「天」的內涵?
天壇的特殊性體現在一個「天」字上,所以天壇中的建築在細節上處處為這個至高無上的「天」服務。
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圜丘,它無論在尺度上還是在構件的數量上,都集中並反覆使用了「九」這個數字,以象徵「天」和強調與「天」的聯繫。那麼,為什麼是「九」而不是其他數字呢?因為我國古人認為「九」為數之極,是最尊貴的象徵。
圜丘壇與「九」的關係極為密切,比如它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被稱作「天心石」。從中心面向外, 3 層檯面每層都鋪有 9 環扇面形狀的石板,上層從第 1 環的 9 塊到第 9 環的 81 塊,中層從第 10 環的 90 塊到第 18 環的 162 塊,下層從第 19 環的 171 塊到第 27 環的 243 塊。3 層總計 378 個 9 ,共 3402 塊,象徵「九重天」。
8
天壇體現了古人的哪些天文觀?
天壇的圍牆俗稱天地牆,北邊為圓形,象徵地象,南邊為方形,象徵天象,體現了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樸素天文觀。
祈年殿的殿正中有 4 根通天柱,象徵著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層有 12 根金柱,象徵著一年的12 個月。外層有 12 根檐柱,象徵著一天的12 個時辰。中、外層相加共 24 根柱,象徵著一年的24 個節氣。三層相加共 28 根柱,象徵著周天二十八星宿。
除此之外,頂部還有 8 根童子柱。三層加頂部共計 36 根柱,象徵著三十六天罡星。而祈年殿東邊的七十二連房則象徵著七十二地煞星。
圜丘四面石欄上雕刻花紋的石板數,第一層每面欄板 45 塊,四面共 180 塊,由 20 個 9 組成。第二層每面欄板 27 塊,四面共 108 塊,由 12 個 9 組成。第 3 層每面欄板 18 塊,四面共 72 塊,由 8 個 9 組成。三層檯面的欄板總數為 360 塊,正合曆法中「一周天」的 360 度 ,也就是一年中的 360 天。
※胎息小周天貫通法
※林丹出軌他不信因果?從徐志摩英年早逝看邪淫的危害
※熟記中藥配伍表,你就是中醫師!
※驚奇的道醫閉目養生 13 式訣
※打坐開任督二脈的原理,生理與修道
TAG:修鍊探索 |
※震驚!天壇里的12大秘密,第一個就沒聽說過!
※關於記憶的10個驚人秘密! 看到第一個就震驚了!
※比吸煙還可怕的6個習慣,看到第一個就震驚了!
※比吸煙還可怕的九大愛好,看到第一個就震驚了!
※比吸煙還可怕的九大「惡習」,看到第一個就震驚了!
※19歲年輕尼姑幾句話,只看到第一句就震驚了!
※震驚世界的一組老照片,是你沒見過的模樣!看到第一張就哭了!
※震驚!你一天得吃29個蛋!
※震驚!始興周所那天700多個人聚在一起把事情給搞大了!
※千萬別吃這個!你以為只是好吃?看後震驚了!
※入伏後!教你幾個伏天養生秘訣,第一個就讓你震驚…
※這幾個星座男說哭就哭,第一名簡直就是震驚
※這張圖裡藏著5個字,看過的人都震驚了!
※這張圖一夜之間刷屏了,18個字,看出來的都震驚了!
※教你幾個伏天養生秘訣,第一個就讓你震驚…
※美國剛剛曝光了一個震驚世界的驚天大案!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
※歷史上的這些未解之謎,一個比一個震驚!
※盛夏!教你幾個伏天養生秘訣,第一個就讓你震驚…
※今天不算啥,再過兩天,小綿羊將要震驚整個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