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家稱彗星67P與眾不同 通過它研究掠日天體

科學家稱彗星67P與眾不同 通過它研究掠日天體


科學家稱彗星67P與眾不同 通過它研究掠日天體


2008年,一顆馬斯登族掠日天體在通過時極其接近月球的軌道,人類與死神擦肩而過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最近我們被彗星科學刷屏了:「羅賽塔號」探測器最近每天都在發回關於「彗星67P」(即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行為變化的最新信息,它繞著這顆彗星運轉了大約18個月了。該探測器目前已經結束任務,但還有一個探測器「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SOHO,亦稱「索賀號」)在執行一個長期任務:監測掠日天體(飛越時離太陽很近的彗星)。索賀號的主要任務是觀測太陽這顆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以及它上面的稀薄大氣。同時,它還可以順便觀測飛掠太陽的彗星。近20年來,它發現了超過3000個掠日天體。


不過,這些掠日天體中有一小部分可能根本不是彗星。其中一個叫「332P/索賀1」的天體,看起來沒有像普通彗星那樣的疏鬆的冰塵混合物結構,而像是小行星或是太空岩石。美國海軍科研實驗室的天體物理學家卡爾?巴塔姆斯在最近一篇論文中討論了這些掠日天體的各種性質。他指出,這個天體可能曾經是顆彗星,也可能是有一顆小行星粘附在上面了,使得它一定程度上看起來像一顆小行星,一定程度上看起來又像是一顆彗星。


粗略來說,索賀號觀測到的彗星86%都是真的彗星。它們都屬於科魯茲族彗星,那顆三年前飛越太陽的艾森彗星也屬於這一族。餘下的14%掠日天體則較難辨別,但仍分出四大類,邁耶族,馬斯登族,科里切特族,以及科里切特II族——還剩下的則歸到「哪個也不是」類里。巴塔姆斯在論文中猜測,這些較難辨別的掠日天體,大部分可能是彗星核或者是離太陽很近的小行星。


預測掠日天體的軌道非常困難,因為當它們經過太陽時,太陽引力會改變它們的軌道。然而,不管怎樣,在觀測了一些短周期彗星經過之後,科學家們對彗星的蹤跡能作出更好的預測。彗星「322P/索賀1」便是這樣被馬里蘭大學的馬修?奈特所帶領的小組觀測到的,當時它離太陽還很遠。

巴塔姆斯指出,了解分析這些掠日天體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在離太陽較遠時通常都看不見。大約在2008年,一顆馬斯登族掠日天體在通過時極其接近月球的軌道,從天文上來說真的算是與死神擦肩而過,這正說明需要更好地追蹤這些天體,以防其中一些危害地球。


索賀號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一空缺,但它最多可以看到視星等為9等的天體,並不比肉眼可看到的低多少(肉眼最低可見約6等星)。而典型的小行星巡天可以達到的星等是22等。(羅輯/編譯)




科學家稱彗星67P與眾不同 通過它研究掠日天體



科學家稱彗星67P與眾不同 通過它研究掠日天體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太空 的精彩文章:

NASA衛星拍攝到巨大球狀物體掠過太陽前方
NASA科學家「放火」燒飛船 用天鵝座號進行太空火災實驗
研究稱銀河系邊緣存在最昏暗的「幽靈星系」
人類和外星人通訊中最大的難題在哪裡?
特朗普會讓美國重返月球嗎?他的得力「助手們」說,會!

TAG:騰訊太空 |

您可能感興趣

彗星67P與眾不同 科學家通過它研究掠日天體
每日科學家:4月17日,半導體化學家沈天慧出生
每日科學家:4月15日,中國衛星大地測量學家魏子卿誕生
英科學家研究稱女性在1-3月不宜受孕
每日科學家:1957年5月9日,工程熱物理學家金紅光誕生
每日科學家:1923年4月27日,兒科血液學專家胡亞美出生
每日科學家:1919年3月5日,熱能動力工程學家陳學俊出生
每日科學家:1998年,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方俊逝世
每日科學家:1921年5月1日,高分子化學家黃葆同誕生
華人科學家同日連發6篇Cell!
每日科學家:1953年,中國家畜傳染病學專家陳煥春誕生
每日科學家:1929年3月8日,醫學病毒專家曾毅出生
每日科學家:1930年5月4日,泌尿外科學家郭應祿出生
每日科學家:1922年2月17日,化學工程專家陳家鏞出生
宇宙一切誕生於137億年前,科學家在研究終極問題
每日科學家:1905年5月7日,土壤學家候光炯誕生
每日科學家:1936年3月28日,爆炸力學專家朱建士出生
英國科學家建議每日喂貓5小餐
科學家在彗星67P塵埃中發現生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