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民日報怒批科研造假:丟人到國外

人民日報怒批科研造假:丟人到國外

人民日報怒批科研造假:丟人到國外



學術不端行為愈演愈烈,除了 " 以論文論英雄 " 的制度缺陷,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在處理學術不端行為上名硬實軟、缺少 " 牙齒 "

據《科技日報》報道,在前不久中科院學部舉行的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上,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直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科研誠信問題涉及面之廣及其嚴重程度史無前例。


朱邦芬院士所說的 " 史無前例 " 並非危言聳聽。近年來,諸如偽造數據、資料或結果,在科研材料、設備或研究過程中作假,竊取他人的思想、方法、成果或文字等學術不端行為不時出現,甚至呈現有增無減、愈演愈烈的趨勢。在此僅舉兩個例子——


去年 5 月,英國大型醫學學術機構現代生物出版集團(BioMedCentral)宣布撤銷在其所屬刊物上發表的 43 篇論文,其中 41 篇來自中國。


今年 9 月,美國知名網站 " 抄襲監察 "(PlagiarismWatch)通過其英文論文抄襲檢測系統順藤摸瓜發現,世界科學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家英文論文造假公司與一家巴西 SCI 雜誌默契合作,收費為中國學者發表了大量涉嫌抄襲、造假的論文。該網站發布的報告甚至建議:中國政府、大學和機構、出版商應該採取措施,阻止 " 中國研究滑向深淵 "。

比例如此之高、數量如此之多、手段如此惡劣的學術不端行為,不僅在我國 " 史無前例 ",恐怕在全球也是 " 史無前例 "。


如何遏制 " 史無前例 " 的學術不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院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治亂須用重典,誠信建設要有 " 牙齒 "。


誠哉此言。學術不端行為之所以愈演愈烈,除了 " 以論文論英雄 " 的制度缺陷,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在處理學術不端行為上名硬實軟、缺少 " 牙齒 "。雖然相關部門和領導多次宣示 " 對學術不端要零容忍 ",但大多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文件上,雷聲大雨點小;儘管主管部門和高校、科研機構都設有所謂的 " 學術道德委員會 "" 學風建設委員會 "" 科研誠信辦公室 " 等學術監督機構,但人員多為兼職,機構形同虛設,對於學術不端行為往往 "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民不告官不究 ",以至於 " 零容忍 " 淪為 " 零作為 "。此外,相關文件也過於籠統,缺乏可操作的具體規定和有威懾力的懲戒措施。


激濁才能揚清,懲前方可毖後。要想早日遏制愈演愈烈的學術不端行為,必須像反腐敗那樣,讓學術誠信建設 " 長出牙齒 ":在國家和單位層面上,建立真正的第三方獨立學術監督機構,並讓其有職有權、有人有位、有責有錢,不盡責就追責,以切實擔負起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使命;在制度建設上,建立重典,划出不可逾越的紅線,給出可操作的細節,使調查過程有效率,處罰結果有震懾力。


官員腐敗不除,誤黨害民;學術造假不禁,科技難強。需要指出的是,對於學術不端行為的危害性,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從科研產出上看,學術不端行為導致學術研究的低水平重複,催生了大量的垃圾論文乃至假論文、假成果,致使原創性的研究成果乏善可陳;從科研資源上講,財政經費來之不易、數量有限,學術不端行為浪費了有限的經費,糟蹋了寶貴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學術不端行為消解了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踐踏了公平競爭的學術規則,扼殺了學術公信力,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中國科技界的國際聲譽,有百弊而無一利。

是時候了——讓學術誠信建設 " 長出牙齒 ",把 " 零容忍 " 落到實處,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蔓延,讓學術不端者嘗到苦頭,還中國的科學研究一片凈土!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霧霾中發現耐葯菌
微生物所李寅發表固碳展望文章
學者稱轉基因被妖魔化,國外勢力蓄意詆毀中國轉基因政策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青年科研人員的8個誤區
綜述:日本屢獲諾獎,在日華人科研學者怎麼看
外媒稱:到2022年中國的科研投入將超美國
科研之外 中國論
撤稿事件,中國科協的表現比「科研造假」還丟人?
科研人版《成都》,竟也如此動人!
百餘家科研機構敞開大門 50萬人體驗中科院公眾科學日
厲害了,2萬名科研人員助中國集成電路製造技術領先世界!
專家院士話人因——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浙江大學舉辦第二屆中國人因工程高峰論壇
日本受關注論文排名降至第九:科研人才短缺
讓科研人員享受政策紅利——國家出台政策給科研人員「鬆綁」 記者尋訪
日媒:日本科研經費枯竭 部分科學家用軍費研究
英國大學科研經費回報率居世界第一
中國艦載預警機方案曝光:美俄也為中國科研人員點贊
無視譴責 日本假借「科研」名義捕獲333頭小鬚鯨
一百年後的火星:科研村、採礦場還是新人類之國?
日本發射世界最小火箭失敗 科研人員稱很羞愧
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女神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憶崢嶸!中國殲10戰機研製曾歷時18年,多位科研人員奮鬥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