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帝何來拒絕馬戛爾尼使團的自信?

乾隆帝何來拒絕馬戛爾尼使團的自信?

馮翊按|


關於乾隆帝與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那次會面,一般都會看做是乾隆帝晚年昏聵、妄自尊大的拙劣表演,而所謂盛世中的危機,也因馬戛爾尼使團的抱怨,得到「他者眼光」的驗證更為人津津樂道。


然而乾隆帝為何拒絕馬戛爾尼使團的通商請求?他真的對外部世界毫不關心嘛?所謂的「妄自尊大」,是大清真實實力的反應,還只是位居朝貢體系中心的大清這一本就習以為常的態度,讓初闖體系的使團感到特別不適的非正常反應?

美國漢學者歐立德著有《乾隆帝》,經2014年翻譯介紹進入大陸,其中就對乾隆帝與馬戛爾尼的會面做了詳細解釋。他認為乾隆帝並非對外部世界毫無興趣,只是沒有迫切的必要去注意西洋國家,他的自信心來源於大清在國際、周邊具有的強大實力。


以下內容摘自《乾隆帝》中的一節,原題為《世界中的中國》,大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全文約3000字,讀完約需3分鐘。


|乾隆帝並非對外部世界毫無興趣

馬戛爾尼使團是清朝運用傳統禮儀處理的最後一批西洋來客。(二十年後,又來了一個英國使團,但因雙方未能就外交禮儀達成一致,使團根本就沒有得到清帝的接見。)兩個不同的外交公約體系開始了相互間的接觸,各自背後都有極為不同的世界觀的支持,而這些世界觀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又由當時的歷史經驗所決定。這種接觸雖然短暫,卻非常重要。馬戛爾尼及其屬下對於乾隆時期的主要事件有了儘可能多的了解,而乾隆及其朝臣同樣也了解到18世紀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在中國停留期間,他本人及其隨從都竭力收集各種信息,記錄其所見所聞,向人們提出問題並記下其答覆。雖然使團中只有一位11歲大的英國男孩(斯當東之子)會說一點漢語,但在使團返回英國時,其對於清帝國的了解比從英國出發時已經深入了許多。相比之下,清朝對歐洲的了解卻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在英國,使團中的幾個成員都留下了書面記載,其中包括使團中的那位畫家繪製的一卷繪畫作品。這些作品在隨後幾年先後得以出版。而在中國,馬戛爾尼使團在清朝的精英中幾乎沒有引起一絲漣漪,很少有作品提到它。


這並不是英國人所期望的結果。馬戛爾尼期望乾隆會像其祖父康熙那樣興趣廣泛,迷戀於從耶穌會士記載中了解到的那些西方科學、醫藥和數學。然而,使團最終頗為失望,他們的精美禮物並未能激起乾隆的一絲熱情。(他們本想通過熱氣球展示歐洲最新的飛行技術,但是,他們甚至未能獲准裝配熱氣球。)那麼,乾隆,或者說清廷中所有人緣何對馬戛爾尼使團向他們展示的那些歐洲科技成就缺乏興趣呢?



乾隆帝何來拒絕馬戛爾尼使團的自信?



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思索。這並非因為乾隆缺乏好奇心。他對宗教啟蒙、藝術和文學的追求,對自然界的喜愛,對旅行的熱衷,對西方表現形式的偏好,都說明乾隆求知慾很強且思維活躍。所以,我們不能武斷地認為乾隆對於外部世界毫無興趣。確實,他對馬戛爾尼勛爵提出的問題,讓人覺得他對歐洲地理的了解非常膚淺:「他問英國距離俄羅斯有多遠,他們的關係是否友好?義大利和葡萄牙是否距離英格蘭不遠,是否向英格蘭朝貢?」但是,如果乾隆能夠抽時間去查詢一下多年前傳教士們為他繪製的地圖,就不會問出這樣簡單的問題了。毫無疑問,乾隆對於西方地理是非常熟悉的,他甚至讓蔣友仁在圓明園一座大殿的牆上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他知道歐洲出現了大麻煩,即法國爆發了革命,也知道俄國宮廷中當前的陰謀。乾隆是一個可以不厭其煩地去糾正他所看到的文字中的語法錯誤的人,怎麼可能會假裝不知道英國和俄國的相對位置呢?如果乾隆一再提出這樣幼稚的問題,那麼他很可能是故意為之。他是希望給馬戛爾尼留下這樣一個印象,即偉大的大清帝國不可能對遙遠的小島國家英國有任何的興趣。

康熙當然沒有採用這樣的態度,他雖然自負,但還是常常會提出問題。乾隆則大不一樣,他既自負,同時又缺乏安全感。統治如此多樣且巨大的國度數十年,再加上個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多的煩擾,或許乾隆已經因此而精疲力竭了。如果換成一個年輕的君王,或許會去探尋馬戛爾尼那些精美機械的秘密;但是乾隆年歲已高,無力對此加以關注了。而且,18世紀90年代朝廷的政治氛圍(詳見第九章)也不適於進行大膽的行動或是激進的觀念轉變。黨派之爭已經嚴重影響朝廷的決策:那些為數不多的可以向乾隆指出這個英國使團不同於以往外來使團的權貴們,只想藉機加強他們自己的政治勢力,維持現狀。如果馬戛爾尼早來二十年,或者晚來十年,清朝的國內政治形勢沒有如此極端,或許情形會有所不同。


但是,乾隆朝之所以對歐洲事務缺乏持續的興趣,或許最好的解釋是他對歐洲沒有產生好奇:不是說乾隆對西洋國家缺乏興趣,而是乾隆覺得根本就沒有迫切的必要去注意那些國家。表面看來,這似乎很荒謬。我們想要知道的是,他怎麼會沒有看到重商主義與立憲主義的興起、議會的日益強大、實驗科學的進步、「啟蒙理性」的日益自信,以及正在形成中的「進步」的信念等這些將在他死後一個世紀內引導歐亞大陸最西端的半島居民成為幾乎整個世界的政治與經濟的支配者?乾隆怎麼會如此遲鈍?



乾隆帝何來拒絕馬戛爾尼使團的自信?



|乾隆統治時期是一個軍事力量強大、政治自信的時期

從20世紀後的觀點來看,人們皆知西方的崛起主宰了世界資源的分配,這一明擺著的事實讓我們很難認識到可能還會有其他不同的發展路徑,也很難設想歷史為什麼是這樣而非那樣。但是在18世紀後期,沒有人(不光是英國人,還有其他人)預見到不久後的技術突破、資財充裕以及政治野心的結合會最終驅使歐洲人及其北美大陸的門生冒險將其勢力伸向所有他們認為可以服務於其科學、文明、上帝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與人力資源的世界各地。我們不要相信這是那些事件的必然結果,無論是作為自然條件、經濟法則、與生俱來的理性至上精神,還是神的意志的不可避免的後果;如果那樣的話,就會忽略時機、理念、個人以及偶然性在導致變化發生的過程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相反,如果後退一步,看一下乾隆時代的中國並思索一下乾隆自信的來源(我們已經看到,在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畫作中,乾隆的形象有獵人、軍官,也有菩薩和文人),我們就可以比較容易地理解乾隆為何無法預見到未來了。在國際上,清帝國可謂一個令人矚目的政治實體,其領土讓所有歐洲國家都相形見絀。相比之下,除俄國之外,歐洲那些國家更像是清朝的單個省份,而且還存在諸多的政治爭端。清朝的人口相當於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1/4,是當時歐洲人口的3倍。清朝的國內經濟規模同樣非常龐大(馬戛爾尼本人估計至少是大英帝國的4倍)。駛向北方市場的滿載木材的船隻需要一天時間才能通過固定的檢查站。地區間的茶葉、棉花、糖、絲綢和糧食貿易量,相當於歐洲的紡織品和日用品的國際貿易量。從廣州這樣的南部港口到天津這樣的北方港口的航程有3200公里,相當於里斯本到漢堡的航程,只不過,前者一直航行在中國的內部,處於同一個政府的管轄之下。(直到20世紀末,在歐洲才出現了這種規模的共同體。)北京和江南沿海城市的奢侈品消費,與倫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奢侈品消費不相上下。所以,如果歐洲人或是其他外國人願意把全球各地的頂級貨物帶給乾隆,那麼乾隆還有什麼必要為此去求助於歐洲人或是其他外國人呢?如果只是出於單純的商業利益,而沒有軍事或是戰略方面的意圖,又有什麼必要派其臣屬去經受那些週遊世界的危險航程呢?畢竟,即使沒有國家的支持,成千上萬的中國商人及其家眷已經在向東南亞的很多地方進行非官方的移民了。


在國內政治形勢方面,到乾隆即位時,影響順治和康熙朝的那些不穩定因素基本上已經成了歷史。而且,雖然不時還會出現一些民族怨恨,但總體上滿洲的權力是非常牢固的。與同一時代的歐洲君主不同,乾隆無須面對有人與其爭奪權力,也不用面對嚴重的經濟問題。他沒有經歷過文化危機,也沒有經歷過經濟或政治災難,這些危機或災難本有可能會促成一種向其他政治和經濟組織模式的自覺轉變,而歐洲國家則有可能成為一種潛在的模式來源。總的來說,乾隆統治時期(至少在其前2/3統治時期),是一個社會穩定、經濟增長、疆土擴張、軍事力量強大、政治自信以及文化繁榮的時期。因此,如果乾隆認為他統治下的這個自給自足的王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和平時期且擁有空前的財富,我們是很難對其進行指責的。


然而,我們還是很想知道,乾隆是否真的認為清朝的全盛局面會一直延續下去,尤其是考慮到在馬戛爾尼覲見時,清朝已經出現了很多衰敗的跡象。如果能更多地注意到那些陷入困境的無地無業者正在不斷加入叛軍,那麼乾隆及其臣僚或許就會預見到英國人帶到廣州貿易的鴉片量會很快得到擴大。到19世紀30年代,鴉片大量流入清朝,導致清朝一度享有的貿易順差開始為巨大的貿易赤字所取代,乾隆最為擔心的經濟失衡問題成了現實。數十年中,自中國各港口流出了大量的白銀,直到今天,那些流失出去的財富才又返回了中國:中國的銀行已經擁有了價值33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史觀 的精彩文章:

雍正帝如何打造與皇權保持高度一致的利益集團
乾隆帝如何處理民間對他施政的不滿
乾隆帝如何用圖畫炫耀「帝國武功」?
華僑經商歸來,竟被乾隆帝認定「交結外國」
傳統的船舶長啥樣?清代的畫師都給你畫好了

TAG:清史觀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向乾隆皇帝提出了哪些要求?
想親乾隆帝:馬戛爾尼覲見乾隆,雙方禮儀愁壞官員大臣
馬戛爾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馬戛爾尼到底有沒有給乾隆皇帝磕頭
自說自話: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中的一場啞劇
馬戛爾尼訪華,和珅、福康安裝深沉,皇阿瑪卻問了一個犀利的問題
清朝時馬戛爾尼訪華,皇帝卻問了一個犀利的問題
馬戛爾尼的禮物——青玉嵌花把皮鞘腰刀
鴉片戰爭前,馬戛爾尼來華,中外的第一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