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為三里屯SOHO設計標識,我發現了在大型建築項目上中日兩國的不同
隈研吾在北京設計過大型綜合設施「三里屯SOHO」,我在其中擔任標識設計部分。這都是七年前的事情了。那是我在中國的第一個項目,是第一次負責大規模商業設施的標識設計,也是和隈研吾建築的首次深度合作。七年後當我重新審視該項目時,出乎意料地悟出了建築與標識設計之間的關係,而這些在七年前還只是放在我腦子裡的一團模糊不清的抽象概念而已,尚未呈現出語言的形態。現在就拿出來和大家聊一聊吧。
三里屯SOHO規模很大,平面像一個扭曲的橢圓形呈現出不規則形狀,由九棟一百米超高層建築圍繞著半地下戶外庭院構成。建築外幕牆是曲折而複雜的百葉組合,這也是隈研吾建築的特點之一。不規則橢圓形和百葉圖案以各種尺度反覆出現在整個建築群中。在設計初期,我們想過把扭曲的橢圓形狀作為基本圖案,根據它來設計一個象徵性的造型,將其反覆應用在整個標識設計中。我們和隈研吾事務所把這個造型稱作「豆子」。它非常貼合建築風格,可以直觀地呈現出建築的最大特點。標識摒棄常見的矩形,採用了豆子形狀,用其新鮮感與其他標識區別開來。
初期階段還考慮過在整個建築的地面、樓頂部分,按一定規律安裝LED屏,百葉圖案、豆子形狀用加減方式處理,營造出行雲流水般的效果,把建築群本身置換成巨大的視頻屏,讓「百葉」、「豆子」衝破固定觀念的束縛,使建築的物質性轉變成可變性的視覺信息。不過這個大規模影像方案因預算問題未被採用,最終使用的標識系統是由豆子和豆子衍生出的造型來形成的。「將豆子無規律地繁殖下去」的概念,最後只反映在隈研吾事務所設計的局部外幕牆上。
這個建築的平面方案為什麼是這種無規律、無規則的形狀呢?當初,我並不怎麼在意這個問題。論表面,這是最能吸引人們眼球的造型,何不把它作為象徵符號來設計標識呢?豆子可是最完美的答案啊。但是後來,隨著我本人對隈研吾建築的了解和研究進一步加深,我發現這個橢圓形無規則形態或許根本不是該建築的主題。當然這僅僅是我本人的看法。當今北京,就像是春秋戰國時代,各種奇形怪狀的建築雨後春筍般此起彼伏地出現在城市裡,而建築家隈研吾為了在這個擂台中獲勝,選擇的就是這個通俗易懂的武器。隈研吾本人在自己的很多著作中都提到過,他要在設計過程中力求消除建築形態。在三里屯SOHO項目中,百葉組合、豆子圖案以各種尺度和形狀適用在多處,隈研吾要通過這種方式把巨大的建築分解成粒子狀,讓奇特的建築形態自然而然地融進空間。「大」建築和「小」人類,尺度完全不同,這兩者之所以能有機地融為一體,完全要歸功於這個裝置。雖然這種奇特形態是為了確保建築吸引人們注意力而特意選擇的表現方式,但我想它應該還是包含這一層內涵的。
有了這個想法後,我再去審視標識方案。當初提的圖案影像化方案的確能恰如其分地反映這個建築最本質的核心理念,但同時它也隱含一種風險,很容易誤導人們。要知道「豆子」只是一個帶有象徵意義的圖案,如果它被作為類似獨立LOGO來使用,很容易誤導人們認為該建築的概念就只是「奇特形態」,僅此而已。現在才意識到這一點,還真是後知後覺。幸虧,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花了很多工夫研究和變換豆子的樣式和尺度,把它散落安置在整個建築群里,建築成功地擺脫了「奇特形態」的影響和束縛。
「銀河SOHO」是SOHO CHINA繼三里屯SOHO之後在北京的建築項目,由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和銀河SOHO相比,三里屯SOHO更容易理解。扎哈的建築一向以怪物般的乖張奇特形態著稱,在世界各地競標項目中頻頻奪冠,也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競技場項目中獲勝。扎哈的東京奧運會主競技場方案,彷彿是一個來自其他星球的神秘生命體突然降落在東京神宮樹林里,散發著一種特殊而神秘的存在感。現在的北京和萬國博覽會極為相似,呈現出建築的多樣化。但不管是三里屯SOHO還是銀河SOHO,乍一看都會讓人覺得它們是以不規則的奇特造型來拼勝負的。然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和思考建築的內涵,就會發現其實兩者完全不同。我在SOHO CHINA辦公室設計三里屯SOHO標識方案時,曾多次親眼目睹過銀河SOHO的方案,效果圖就貼在牆面上。之後得知銀河SOHO已竣工,卻始終未能提起興趣去看實物。坐在計程車上多次路過銀河SOHO,從遠處也能看出實物並沒有達到效果圖的品質。
事實上我也聽聞,扎哈本人不承認這個項目是自己的作品。後來去參觀銀河SOHO附近的一個舊胡同時,順道去看了看它。它就在胡同對面一側,看上去像是科幻電影中常見的場景一般,宏偉中透著幾分詭異,給人以巨大的視覺衝擊力。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靠近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醜陋。站在中庭仰望建築,感覺自己身處在一個巨大的造型空間,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新鮮體驗,讓人有一種奇妙的快感,就像是坐過山車或觀看一部超人氣好萊塢大片一樣,體驗了一次視覺上的宣洩和凈化,通俗而易懂。這種造型能給城市帶來活力、增添魅力,很多人支持它的存在,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我們在享受那份痛快淋漓的快感的同時,也會因為眼前這頭猛然出現的巨大怪獸而慌張、不知所措。快感和不快,就像是一對親姐妹,如影相隨,不可分開。
這個建築彷彿是一個用美工刀粗糙切割ABS板做出來的1:1巨大建築模型,「用巨大形態吸引人們的眼球」這個目的實現得一氣呵成毫不費力。然而它沒有用細節將巨大形態和人類這一微小存在連接起來,它和附近的胡同以及胡同里的居住人群無關,只是作為一頭怪物高高聳立,顯得那麼的突兀、不協調,吸引人同時又讓人深感不快。可以看一次,但是每天都要看它就會很痛苦。它過度去追求建築的標誌性、象徵性,只好放棄和城市環境之間的有機連貫性。通常這類大型建築的缺點會用室內設計、標識設計來彌補,然而銀河SOHO項目中卻完全沒有彌補痕迹,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再回到三里屯SOHO項目上,從表面上看,它也確實採用了不規則平面,呈現出奇特怪異的形態。但同時,建築家在很多細節上花了精力,試圖將「大」建築和「小」人類連接起來。前面也提過,百葉組合、豆子圖案並不僅僅是為了造型而存在,通過將其重複應用在整個建築群里,最大限度地弱化了巨大建築造型的暴力性,突出了建築的有機性。我記得以前在哪裡寫過有關三里屯SOHO項目的文章,它雖然體型巨大,卻不會給人以壓迫感,反而給人以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當時我分析是日式感性和縝密設計所為,但是現在想想,與其說是日式抑或有機性,還不如說是「隈研吾式」更為恰當。
通過三里屯SOHO標識設計,我還發現了在大型建築項目上中日兩國的區別。首先,中國的建築在還沒完成之前就開始破損。在三里屯施工現場,竣工之前我就發現中庭的玻璃側牆已局部破損,剛鋪好的地磚到處有脫落,欄杆上的五金件開始生鏽……整個施工現場在重複循環建設與修補作業。在日本,大家會盡全力確保竣工時的完美狀態。中國建築行業的施工品質管理還有待改善。當時,我看到現場發生的種種現狀,一味認為這是缺點,要改善修正。然而,改變角度去思考,就會發現建築的本質問題。我一直都把建築當成是一種固態不變的物體,而「建設」這一行為的目的在於,確保建築在竣工一瞬間完美表達出設計概念。按照我這種想法,建築只會在竣工一瞬間達到最完美的狀態,之後經過歲月的風吹雨打只會越來越醜陋不堪。但實際上所有建築在建設過程中都已經開始損壞,竣工之後更是一邊受損一邊修補,這種過程會一直持續到建築的壽命終點,建築在這一過程中是一直在變化的。這是我在中國施工現場意識到的一點。
另一個是在資金運用方面。在中國,這類大規模建築的周邊街道在竣工時期尚未形成一定規模。而在日本,這種綜合設施竣工時,所有相關配套設施都已經準備就緒,所有店鋪開始營業,整個建築及周圍街道已經是一個準備妥當的新型區域,隨時可以投入使用。像Roppongi Hills(六本木之丘)和Tokyo Midtown(東京中城)這類項目,都是以這種狀態迎來了竣工。然而在中國,所謂竣工只是指「建築」這一容器完成,裡面的內容幾乎是空白的,這種情況並不罕見。SOHO CHINA在北京市的首個項目「建外SOHO」,也是屬於這一類綜合設施。
我是在2005年第一次看到建外SOHO,當時店鋪、辦公室的入住率還很低。走在建外SOHO地塊內,極簡雪白的建築群鱗次櫛比的光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走在地塊內的行人卻寥寥無幾。十年後的現在眾多店鋪入住,已經是一副繁榮雜沓的熱鬧景象。建築本身的老化現象也比較明顯,當年時尚摩登的形象減少了很多。但是建外SOHO社區實現了出人意料的迅速成長,三里屯SOHO也是如此。竣工當初,建築宛如金蟬脫殼後剩下的軀殼。中國的「竣工」就是指這個嗎?我當時真是目瞪口呆。我們工作室在三里屯SOHO待了兩年左右,竣工過後兩年,商業樓層70%依然是空的,入住的店鋪過了一兩個月便消失的情況也很常見。竣工過後五年,辦公室、店鋪的數量逐漸增加,看似略成氣候。如此這般,中國的大型設施,就像是一個空心的大型魚礁被扔到海底,慢慢吸引各種魚來入住,魚呢能住則住,不能住就離開,這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現象,任何人都無法控制整個過程。
小磯裕司,日本平面設計師,在中國工作已逾十年,參與了三里屯SOHO、尚8文化園、合肥萬達廣場標識設計等多個項目。
我想這個特點應該不是誰去規定的,也不是大家喜歡才選擇的。社會體系尚不完善、主事人缺乏長遠計劃等等,應該是導致這一現象形成的理由之一吧。我才發現了一個顯而易見、眾所周知的事實,即在此起彼伏、相生相剋的中國城市裡,建築、城市與周圍的關係一直都在不停地變化著,無人能控制這個過程,也無人能設計城市本身,建築家和設計師的有意所為只能在一定範圍內方能實現。縱觀人類史,那些所謂的大規模城市規劃,大都止於建築家妄自尊大的幻想。現代建築、設計,如果不理解與環境的關係,也不去考慮建築繼續變化的事實,那麼在它完成的瞬間就已經化成了美麗卻無生命的軀殼。
本文選自小磯裕司的著作《游游游:說說我的設計私想》(理想國,2016年10月),書中收錄了三十餘件小磯裕司的平面設計作品。由理想國授權刊載。
………………………………………………
歡迎你來「界面文化」公眾號找我們。
※《比利·林恩》上映12天才過1.4億,一次令人讚歎的失敗?
※繼《冰雪奇緣》後,迪士尼又一部另類公主片《海洋奇緣》來了!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開設《辛普森一家》哲學課
※美國藝術家通過插畫,呼籲大家關注邊緣人員
※特朗普支持美國申辦世界盃?其實是國家隊輸掉內褲
TAG:界面 |
※不看就OUT了,中國又一讓海外震驚的建築誕生,整個建築會旋轉
※DIOR、LV、CHANEL,大師告訴你室內設計絕不是建築的副產品
※當CITY2,遇上建築設計師
※一出手就是歐洲最大建築項目,3D列印終於在建築領域商用
※盤點世界上最奇葩的建築,只知道央視的大褲衩你就OUT了
※即將發布 OPPO R11 登陸9大地標建築
※全球最有設計感的十大建築,中國有一處上榜!
※建築VR和BIM峰會開始了,速來圍觀直播!
※OMA,MVRDV 十家荷蘭建築師齊聚,在北京751展開一場建築秀!
※外國人眼中的奇葩建築,我國的這個建築也上榜了!
※CHINA NO「拆呢」古建築不要離開
※UFO追蹤者:在金星上發現大型城市及人造建築物
※STUCCO灰泥:歐式建築三大領域應用
※中國的六大建築,漂亮的炫目
※十年鍛造,瞄準樓宇節能大命題,CMU走出的智慧建築新模式:LeanFM
※IRIFFLE:建築美學與3D列印技術融進首飾設計中,看建築師姜灝玩轉跨界創意
※中國十大建築,在外國人眼中一直 第一,你去過幾個
※中國大城市的地標建築,就該中國人來設計
※猛料!NASA曝發現外星人空間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