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議流通貨幣的的兩大形態——紙幣和硬幣

淺議流通貨幣的的兩大形態——紙幣和硬幣

如今,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流通貨幣扮演的社會角色愈來愈重要,無論是大家手裡的紙幣還是硬幣都會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生活中卻流傳著這樣一個趣聞,就是在中國南北方貨幣使用情況中,南北方各自偏愛硬幣和紙幣。這是為什麼呢?今天,郵幣通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話題。



淺議流通貨幣的的兩大形態——紙幣和硬幣


有人說氣候原因


小面額錢幣流通頻繁,經手人多,北方空氣乾燥,紙幣不容易破損,而且方便攜帶;但南方潮濕,動不動就下雨,紙幣很容易破損,所以更愛用硬幣。


硬幣將取代紙幣了嗎?


早在1992年,央行就開始試點讓硬幣取代紙幣,選了這五個地方,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和深圳,原因很簡單,這些地方離造幣廠近,運輸成本低,調配也方便。如今,上海本地已經不投放一元紙幣了。緊接著2001年,央行又在江蘇、浙江、上海、廣州、深圳、山東開展了小面額貨幣硬幣化的試點。今年1月,央行開始在最愛用紙幣的5座山東城市停止投放一元紙幣,回收的紙幣消毒處理後會銷毀。因此,不論南方還是北方,使用硬幣的人將越來越多。


淺議流通貨幣的的兩大形態——紙幣和硬幣



硬幣憑啥優勢來取代紙幣呢?


其實,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推動。


一個硬幣造價比一個等值紙幣高多了,但是長期來看硬幣比紙幣更節約成本。1枚現代技術條件製造的標準機制硬幣,流通次數可達3萬次,流通時間平均30年,而1張紙幣平均流通300次,僅是硬幣壽命的1/100。同為1元面額的硬幣和紙幣20年投入使用的綜合成本之比約為1:15。所以長期看國家製造硬幣更節約成本。此外,硬幣還能節約自然資源、減少病菌的傳播。調查顯示,一張八成新的1元紙幣上有120萬個細菌。


淺議流通貨幣的的兩大形態——紙幣和硬幣



而對於錢幣收藏來講,硬幣品相的保存要比紙幣簡單得多,紙幣容易發霉受潮,不利於品相的保存。收藏界的朋友都知道,藏品品相的好壞直接影響其收藏價值。因此,相比於紙幣,硬幣就更受大家歡迎了。


來源:郵幣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郵幣收藏資訊 的精彩文章:

錢幣收藏之北洋25年銀元那些事兒
6070後記得長城幣嗎?8090後見過長城幣嗎?
細數第五套人民幣中的「花」 你了解多少?
學生黨如何學會學好集郵和錢幣收藏?
同樣是搞收藏,為何有人發家致富,有人卻血本無歸?

TAG:郵幣收藏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貨幣史上面值最大的紙幣
揭秘硬幣製造全過程,硬幣比紙幣值錢了!
一張神奇的紙幣,讓硬幣體驗了一把站在『鋼絲』上的刺激
比特幣化身紙幣
錢幣那些事|印度宣布將現行流通的大面值紙幣廢除
火車與錢幣的情緣,這種獨特的兩角紙幣,收藏界視為珍稀的寵兒
教你保存好的紀念幣和人民幣,大爺紙幣發黃髮霉,損失十幾萬
畫在鹿皮上的錢——最早的紙幣
紙幣收藏的品類和價值判斷:發行年代早、流通時間短、票面面額大
直擊通膨現場,老百姓推一車紙幣去購物,動輒就拋一捆紙幣去購物
一元紙幣「背金沙」再現猖獗,正在流通卻已身價千元
5角面額的紙幣和硬幣,正面如果是這樣的,最高增值百倍
哪些錢可以稱為幣王?紙幣和硬幣最值錢的都在這裡!
舊幣下水變新幣,價格跟著漲,紙幣收藏需小心!
日本銀行推出虛擬貨幣「J幣」,紙幣要「滅亡」了嗎?
人民幣收藏 紙幣水印是如何形成的
這種流通的5元紙幣,錢幣收藏界的新寵,暴漲百倍,一定要收藏好
人民幣收藏:低調的一角紙幣,才是真正的收藏界大佬!
郵幣通:世界首張紙幣為為什麼生在「弱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