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波蘭1980:蘇聯帝國倒塌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波蘭1980:蘇聯帝國倒塌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波蘭1980:蘇聯帝國倒塌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人們一直傾向於認為 1989 年東歐的集體變天是蘇聯帝國倒塌的前奏,其實危機的種子早在十年前即已埋下。

1980 年 8 月,波蘭格但斯克工人罷工,領導罷工的團結工會頗得人心,並顯示出驚人的效率與協調性。在波蘭、蘇聯和世界各地,人們都在擔心會否再度出現那像「匈牙利事件」和「布拉格之春」那樣的蘇軍武力干涉場景。


蘇聯國防部部長德米特里·烏斯季諾夫要求出兵干涉,認為必須確保波蘭作為駐德蘇軍與蘇聯之間重要紐帶的地位。以華約聯合武裝力量總司令維克托·庫利科夫元帥為首的烏斯季諾夫的下屬們,幾次提出要不惜一切代價「拯救」波蘭:失去波蘭,華約也就毫無意義。


但勃列日涅夫決定避免對波蘭採取干涉行動,而被視為勃列日涅夫繼承人的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羅波夫對此也堅決支持。安德羅波夫以前曾力主蘇聯入侵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但是在 1980 年秋,他對自己的一位親信下屬說:「國外干涉行動的定額已經用光了。」安德羅波夫認為,在蘇聯干涉阿富汗之後,歐洲緩和的形勢已是命懸一線,如果再入侵波蘭,就會讓它徹底終結,甚至還會使整個的赫爾辛基談判進程功虧一簣,而那是 20 世紀 70 年代蘇聯對外活動的最大成就。安德羅波夫也明白,如果再進行武裝干涉,他從勃烈日涅夫手中接過的將是一個難以處理的爛攤子。


勃烈日涅夫打的如意算盤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用蘇聯干涉的可能性來嚇唬波蘭領導人,讓他們對團結工會採取嚴厲措施。1980 年 12 月,勃列日涅夫告訴波蘭第一書記斯坦尼斯瓦夫·卡尼亞:「如果發現有人要推翻你們,」他說,「我們就插手。」與此同時,華約軍隊在波蘭境內及邊境附近的地區開始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與克里姆林宮決定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之前蘇軍的動作一模一樣。

然而蘇聯人的壓力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效。波共領導人缺少實施這一擬議中的打擊所需要的勇氣與決心,第一書記卡尼亞成了一個在酒精中尋求慰藉的極度神經質的人。1981 年夏,蘇聯人竭力想在波共內部尋找並組織其他「健康的力量」,但結果卻令他們失望:波共內部的強硬派幾乎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受過教育而且具有改革意識的人。


波蘭的動蕩局勢在持續。怕引火燒身的民主德國、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導人,尤其是羅馬尼亞的領導人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當年夏天在克里米亞與勃列日涅夫舉行的會議上,要求蘇聯武裝干涉波蘭局勢。然而勃列日涅夫堅決地拒絕了。


勃列日涅夫仍然相信自己可以重新恢復歐洲的緩和局面,所以對入侵波蘭的主張感到討厭。波蘭危機中的經濟問題也讓他和其他蘇聯領導人知難而退。與「社會主義兄弟」波蘭人打起來已經是夠糟的了,而入侵和佔領在經濟上的代價也不啻為一場災難。克里姆林宮並沒有多餘的資源用來承擔迅速增加的各種義務。到 20 世紀 80 年代為止,蘇聯在全世界共幫助或扶持了 69 個蘇聯的衛星國和扈從國。而從 20 世紀 60 年代後半期起,蘇聯每年有超過四分之一的 GDP 被用於擴軍的經費。


此外,在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美國總統卡特對蘇聯的經濟制裁加劇了蘇聯集團內部在經濟上的緊張關係。1980 年 11 月,勃列日涅夫告訴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的領導人,蘇聯將不得不削減對這些國家的石油供應,「為的是在資本主義市場出售這些石油,並用得到的硬通貨」幫助波蘭政權。


在接下來的一年當中,蘇聯人給波蘭注入了 40 億美元,卻沒有任何明顯的效果。波蘭經濟在持續下滑,波蘭人的反蘇情緒也在持續高漲。與此同時,蘇聯國內的食品短缺問題不但沒有解決,甚至變得更為嚴重。享有大量補貼的麵包、黃油、食用油和肉類從百貨商店流入興旺的「黑市」並以高價出售。就連享有特權的莫斯科,購買食品的隊伍也是排得越來越長。

1981 年 10 月 18 日,莫斯科最後的希望、波蘭總理沃依切赫·雅魯澤爾斯基將軍從卡尼亞那裡接管了黨的領導權。面對蘇聯要求軍事管制的壓力,他再三警告莫斯科,波蘭天主教也許會與團結工會聯手,「對波蘭當局宣布『聖戰』」。這位將軍還要求緊急的經濟援助,並提供蘇軍作為波蘭軍隊和警察的後備力量。人們普遍認為,雅魯澤爾斯基是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對付克里姆林宮那些想要要挾他的人。


安德羅波夫在蘇聯政治局的緊急會議上發言指出,雅魯澤爾斯基想把「所有責任」都推在蘇聯身上。安德羅波夫堅決認為,不管怎樣,哪怕是團結工會上台,蘇聯也承擔不起武裝干涉的代價,「我們首先必須關心我們自己的國家和怎樣鞏固蘇維埃聯盟」。安德羅波夫擔心國內的穩定,因為他知道,就連莫斯科和列寧格勒這樣的城市,食品短缺也有會更加嚴重的危險。


1981 年 12 月 31 日,雅魯澤爾斯基實行軍事管制,消除了華約出兵干涉的壓力。但是,波蘭危機並沒有結束。要控制住波蘭的局勢,代價依然很高。大量的穀物、黃油和肉類被運往波蘭,卻像被扔進了無底洞,轉眼就不見了蹤影。克里姆林宮最終不得不強忍難堪,允許西方提供大規模的援助,以免波蘭陷入饑荒。


20 世紀 80 年代初開始的一系列重大危機給克里姆林宮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這其中波蘭危機是中最嚴重的一次。它讓蘇聯領導人自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來,第一次意識到:哪怕是在毗鄰地區,蘇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正如一位政治觀察家所敏銳總結的那樣:「儘管波蘭人民還不清楚自己的成就,但他們已經逼退了蘇維埃巨人,而且它再也不會東山再起」。


作者為《財經》雜誌副主編、評論刊主編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財經雜誌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米-24棲身直升機墳場 蘇聯帝國夢的凄涼結局
蘇聯帝國夢的破滅
蘇聯帝國有多恐怖:一周就可以蕩平全歐洲!
蘇聯帝國到底多厲害?七天就可以毀滅全歐洲!
是什麼讓蘇聯帝國轟然倒下?
「蘇聯帝國」軍事基地:昔日神話已成過去
昔日的「蘇聯帝國」如今「殘骸遍地」 探秘龐大「武器墳場」
被領導人性格影響的帝國命運:誰搞垮了蘇聯帝國
揭秘:三人密會如何解體了強大的蘇聯帝國
物資已經極度的貧乏,蘇聯帝國崩潰前的印象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