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宋代人是如何當貓奴的?

宋代人是如何當貓奴的?

宋代人是如何當貓奴的?

宋·佚名《狸奴圖》

我老苦寂寥,誰與娛晨暮?狸奴共茵席,鹿麑隨杖屨。

歲薄食無餘,恨使鳥雀去。安得粟滿囷,作粥饋行路!

——陸遊《冬日齋中即事》

夜宮狸影

貓是月光下的神秘獨行者,當它們在重門鎖閉、簾幕拂垂的皇宮永巷中潛行時,更增添了宮闈的神秘性。宋朝民間將貓稱為「天子妃」,它源起於一段悲傷的唐宮往事。

唐高宗李治寵妃蕭淑妃受武則天迫害,被打入冷宮,削為庶人。被囚之初,蕭良娣發下毒咒說:「願阿武(則天)為鼠,吾作貓兒,生生扼其喉!」

武則天既驚且怒,便在宮中立了一道禁貓令,以防「天子妃」蕭良娣復仇。蕭淑妃的話能令武則天如此恐懼,原因說來也巧,因為武則天生肖屬鼠。

貓兒亦與大宋的鳳冠與皇位的歸屬有聯繫。它們在宋朝有數個別稱,以「狸貓」和「狸奴」最為常用。

宋孝宗趙昚被立為太子,還真託了一隻狸奴的福。紹興二年(1132年),尚無子嗣的趙構年歲漸高,為了延續大宋國祚,便詔令官員在宗室中徵選十名七歲以下的童子,作為太子的備選。這十人入宮後,從中又選出了二人。

這兩個宗子一胖一瘦,趙構較中意較胖的那個,就賜給瘦子300兩銀子,遣他回家。瘦子還未走出殿門,趙構卻喚他回來,因為他又動搖了。

趙構讓他們叉手並立,倏然間,一隻貓從他們跟前晃過。胖子飛起一腳,將這搗亂的貓踢將開去。這一腳也踢碎了胖子的太子夢。趙構板著臉說:「貓兒偶然經過,有必要踹它一腳嗎?你為人如此輕率,安能執掌國璽?」於是,胖子被送走,瘦子留宮。這位不踢貓的孩子就是後來的孝宗皇帝趙昚。

南宋皇室盛行養貓,胖子的暴行在任何時候均會遭譴。但反之,臣下若和皇帝談到宮裡的御貓,縱是犯忌,皇帝亦多會寬諒他們。

宋理宗在祭祀時,問隨侍的大臣徐清叟:「貓兒捕鼠,你怎麼看?」徐清叟根據貓的習性,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因為老鼠落到貓爪中時,貓會先留著老鼠,玩上幾回再吃。貓食鼠時撕咬的動作較殘暴。

話音才落,徐清叟就知自己失言,因為宋理宗生肖正屬鼠。但愛貓的皇帝卻毫不在意。宮廷的侍臣和宦官為求得到君王的重用,爭相搜求各地名貓,進獻御前。

華府貓跡

貓在皇宮過得闊氣,在貴族的華府中,它們過得也不賴。依功能,宋代的貓可分為「捕鼠之貓」與「不捕之貓」。不難揣知,平民養的貓多是捕鼠之貓,在普通人的認知中,捕鼠必然是貓的天職。但隨著國人生活的日益富足,只供賞玩的不捕之貓也日益增多。飼養者多是社會的上層精英。

南宋桐江有一富翁,家養二貓,寵愛甚深。它們坐卧不離身,日間在富翁懷抱中接受愛撫,夜間隨他入寢。富翁出外時,就託付奴婢好生伺候它們。

有一天,一老鼠跳進瓮中偷吃糧食,奴婢急告主人。主人想他的貓兒終有用武之地了,樂呵呵地抱著一隻貓投進瓮中。老鼠嚇得上躥下跳,叫聲慘絕。那貓卻不敢攻擊它,而被老鼠嚇得從瓮底一躍而出。富翁笑笑,將另一隻貓也放入瓮中。

宋代人是如何當貓奴的?

宋·佚名《狸奴嬰戲圖》,又名《端午嬰戲圖》

豈料它也從瓮中逃出,庭中恰好有一隻小雞,落進雞爪的小貓竟被活活啄死!這真不啻「虎落平陽被犬欺」的貓版!

在南宋的官僚貴人府中,流行養一種黃白相間的寵物貓「獅子貓」。《夢粱錄?獸之品》說:「(獅子貓)不能捕鼠,以為美觀,多府第貴官諸司人畜之,特見貴愛。」

南宋臨安城百業旺盛,養貓人還能在一些商鋪里購得供獅子貓食用的貓糧和貓窩。顧客們的愛寵更能在鋪中享受到諸如剪毛美容等服務。專售貓食的商鋪在北宋時已初見端倪。

秦檜那個受封「崇國夫人」、小名「童夫人」的孫女丟過一隻獅子貓。相府走丟獅貓與杭州市民有何相干呢?但對養尊處優的秦府大小姐來講,這可是天大的事。

秦府責令臨安府必須在限期之內尋回「寶貓」。期滿,臨安府的官吏仍未破案。為使秦小姐消氣,他們就將臨近秦府的居民一一拘來問審,並擬讓一名武官充當替罪羊。

那名無辜的武官很惶恐,他整日漫行,四處搜尋。凡見獅貓,他都悉數捕來,但童夫人卻說這不是她家的那隻貓。武官賄賂了秦府一名老衛兵,得知了那獅貓的特徵和長相,然後便在杭州城的各處酒樓茶肆張貼上百張帶圖的尋貓啟事,以求線索。

臨安知府心生惻隱,央求秦府的一個受寵小人,替活受罪的人們向秦小姐求情。經連番懇求,童夫人才不再深究此事,了卻這樁「獅貓案」。

宋代人是如何當貓奴的?

宋·佚名《富貴花貓圖》

宋人愛貓成習,「涉貓」的犯罪活動,雖讓人生厭,但也無可避免地產生了。杭州城房舍低矮,地氣潮濕,小貓性本貪玩,就常到室外嬉耍,趁便曬下日光浴。

偷貓賊亦遊盪於街巷中。他們偷到小貓後,為了不讓它們嚎叫,常把它們浸入水中。貓是有潔癖的動物,皮毛一打濕,它們便會不停舔著身上的水分,直到舔凈為止。但到了那時,它們離家已經極遠。

被盜走的貓,多半會被轉賣給餐館。據岳飛孫子岳珂所著的《桯史》載,杭州有一家名為「鬻野味」的食店,以價廉物美的貓肉和狗肉為賣點,吸引了成堆的顧客。

護書銜蟬

宋代詩人多愛貓。黃庭堅飼養的家貓壽終後,沒有天敵的老鼠就成了夜裡的惡魔。它們整夜競奔,翻盤弄碗,擾得黃庭堅睡難安眠。正巧黃庭堅聽說某名官員的母貓待產,就買了幾斤魚,以貓魚為手禮,請主人分贈一隻貓。

黃庭堅的朋友周文送過一隻貓給他。黃庭堅作了一首《謝周文只送貓兒》一詩答謝他的惠贈,兼贊周家貓的雄風:

養得狸奴立戰功,將軍細柳有家風。一簞未免魚餐薄,四壁常令鼠空空。

周家貓戰功昭著,殺鼠如麻,頗有西漢細柳營大將周亞夫的風範。它還很「仁義」,並不計較吃住,亦不嫌主人家貧。每頓飯雖只有魚可吃,也無所謂,因為它還有老鼠可吃,黃庭堅因而家無一鼠。

林逋是北宋杭州隱士,他不娶不仕,結廬西湖孤山下,畜養白鶴,植梅自娛,人謂之「梅妻鶴子」。林逋在《貓兒詩》中,以詼諧的口吻安慰他的貓兒:

纖鉤時得小溪魚,飽卧花陰興有餘。自是鼠嫌貧不到,莫慚屍素在吾廬。

南宋宮廷畫師李迪只在畫里畫了一隻通體金色、胸有銀毛的「金床銀背」貓。這隻金床銀背毛髮柔順、雜而不亂、層次分明,很符合古人「胸有旋毛,貓命不長」的相貓觀念,也反映了宋人深盼貓兒福壽雙全的願想。

宋代人是如何當貓奴的?

宋·佚名《冬日嬰戲圖》

林逋釣到的溪魚都成了小貓的食糧。小貓吃飽後,時常睡進卧花之夢中。林逋在末句勸道:「我家實在太窮了,連老鼠也不來光顧。你可別因為無所事事而拋下我和我的草廬。」人說貓勢利,不如狗之忠義。此話的對錯尚且不論,至少,林逋認為老鼠比小貓還要勢利。

貓之於宋代文人,不唯是老鼠的剋星,亦是文化的守護者。蘇軾的友人蔡天啟,也曾向人乞貓。他不是心疼自家的廚房遭到老鼠的糟蹋,因為他自己都吃不飽,鼠輩們還能吃到殘羹剩菜嗎?他唯怕老鼠「餓急敗壞」,會轉去啃咬他最寶貴的藏書。

貓的妙處並不止於「捕鼠」和「護書」,還在於「報時」。古人還能通過貓瞳孔的形狀變化來判斷時辰。沈括《夢溪筆談》有一則「貓眼定時」的故事。

歐陽修藏有一幅古畫《牡丹叢》。畫中的花叢下趴著一隻貓,歐陽修弄不懂畫家畫貓的用意。他的姻親吳育觀畫後說:「這是一株中午時的牡丹花。依據在哪呢?你看罷,它花瓣半蔫,花色黯淡,顯然是缺乏朝氣的日午牡丹。你再看看花下之貓,它的瞳孔細如絲線,只有正午時的貓才會這樣。」

吳育又補充說:「貓眼在晨時與暮時都是圓的,它隨著太陽的升高而漸變狹長,到日頭最高的中午,便眯成一條線。」

乞貓是中華的古老民俗,今日的廣東局部地區仍有此俗。人們想要得到一隻貓,例須用魚、鹽等食物向貓主人交換,而不是花錢購買。

乞貓通常只限於親友鄰里之間,要貓的人要以「聘」的名義求貓,而在東南地區,最典型的聘禮是「鹽」,蓋因「鹽」與吳音的「緣」字諧音。

陸遊一生作詩近萬,其中即有多首愛貓詩。他多次以鹽為「聘禮」,迎請小貓。陸遊家有名可考的家貓有兩隻,詩人根據它們的體貌,將它們取名「雪兒」和「粉鼻」。

晚年的陸遊遭罷官,成了一名自耕農,光景亦時好時壞。他自己受苦不要緊,卻不願讓狸奴隨他吃苦。陸遊在《贈貓》詩中,向狸奴傳達了他的歉意:

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勛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大意是:你是我書房的守衛者,無奈我家裡太窮,無力富養你,供你坐的毛氈,供你享用的鮮魚,我統統欠奉。但貓性不比溝壑難填的人性,人類若能勻給它們一口剩菜,即便沒有魚,貓也會知足。

貓是陸遊的老友,它們相從陸遊踏遍南宋的殘山剩水,陪著陸遊一直到老。

(作者:梁志賓)

摘編自《風雅宋:宋朝生活圖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冬季頭髮乾燥易起靜電,你鬧心嗎?
你和北京的距離不只是一套房子

TAG:知識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宋代人如何當貓奴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當貓奴?因為喵星人是萬能的……
當貓王妻子是什麼樣的體驗?回答是「生不如死」
當貓咪對你做出這些舉動,說明它是愛你的
主人當貓咪面吃了所有的小魚乾,這貨滿臉沮喪:說好的寵愛呢?
我家有隻喵汪!這9隻把自己當貓咪的狗狗,主人們是又愛又無奈
當貓咪老了,要怎麼照顧它?
當貓咪輕咬你時,你知道它要說什麼嗎?
哪個瞬間讓你甘當貓奴?喵星人有怎樣的魔力,盤點愛貓的幾大理由
當貓咪偽裝成兔子…承認吧,喵星人是萬能的!
當貓咪這樣地看著你,實在讓人無法拒絕
當貓奴有什麼好,胡歌鹿晗全淪陷?
當貓咪化身保姆,喵喵:熊孩子真的不好帶啊
當冬天遇到貓,當貓來到冬天,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呢?
當貓咪長大之後,主人驚呼:這一定是抱錯了,不是我家的貓!
當貓星人居然和小老鼠一起玩,天敵就化干戈為玉帛?
每當貓貓犯錯做這吐舌的表情,女朋友就會原諒牠!
當貓媽媽看到小貓咪後的反應,這就是母愛
喵星人?這幾隻貓咪應該早忘記怎麼當貓了,坐姿完全讓人笑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