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建築界「諾貝爾獎」得主——一位中國建築師的返鄉之路

建築界「諾貝爾獎」得主——一位中國建築師的返鄉之路

建築界「諾貝爾獎」得主——一位中國建築師的返鄉之路



撰文:施鈺涵

一些中國建築師逐漸將目光轉向偏遠鄉村,踏上返鄉之路


「未來10至20年就可能看到以建築為代表的鄉村文化的終結」


文村村長沈樟海現在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接待——過去一年,來自中國各地的村領導、各所大學美術或建築學院的學生、建築師、設計師、鄉村旅遊愛好者都扎到了村裡。


有著940年歷史的文村位於杭州富陽的西南角,是一個約有400人的小村子。富陽現屬杭州市轄區,古稱富春,風光秀麗的富春江貫穿全境,代表浙江最典型的江南山水。讓富陽出名的還有元代大畫家黃公望,他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圖》描繪了富春江邊兩岸的初秋景緻,向來被認為是中國山水畫的高峰之作。文村就在富春江畔,倚靠一座名叫「筆架山」的山,依山傍水,輪廓上確實有些《富春山居圖》中的熟悉感覺。其山頂泉眼常年流出一股黑水,當地人也把泉眼稱為「硯台」。有筆有硯,取名文村。

建築界「諾貝爾獎」得主——一位中國建築師的返鄉之路



王澍在文村祠堂前設計了一個供村民休息的公共空間,祠堂本來很莊重,但年久失修,只剩下一進院


但現在,令人們慕名而來的是「文村新村」項目。在一個路口之隔的破敗老屋的襯托下,村口一排線條簡潔硬朗的現代房屋,14棟24戶以灰、白、黃三色為主基調的新房屋依水而建;另有14棟點狀散落在老村中,其中6棟新建、8棟改建。這一共28棟房屋建成已逾半年多了,一些村民已經開始裝修入住。新房子的材料並不花哨:都是文村常見的杭灰石、黃黏土和竹子——村裡建房子一直用著它們。


建築師王澍是文村新村的設計者。王澍目前擔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建築系主任,並在2012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作為拿到這個建築界「諾貝爾獎」的第一位中國建築師,獲獎同年,他曾表示過未來項目會接得更少(在此之前,王澍一年只接兩個項目),並把更多精力放到鄉村。

建築界「諾貝爾獎」得主——一位中國建築師的返鄉之路



在剛剛竣工的公望美術館,王澍表示選擇杭州是他很得意的一個決定


中國鄉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據中國民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統計,2000年之後的十年,中國累計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平均每天消失300個。根據王澍的研究,在過去10年合并或拆毀了一萬個村莊之後,浙江省還擁有3萬個村莊,其中有兩千個列入國家和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但這些並不是他要找的。「靠文物保護專家保護的村子不是我的興趣」,王澍說,「那些不在政府保護名錄上的村子沒有政府資金,也因此可能自生自滅,但還有人在,正常生活還在,我希望選這些還在發展的村子」。


富陽有20多個這樣的村子,它們被王澍稱為「半殘廢村莊」。文村離富陽市區只有50多公里,除養蠶種植外,村裡早就發展起了五金加工副業,大半的房屋都做過了翻修重建,只剩下40幢建於清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時期的老房子。在王澍眼中,文村也處於 「半殘廢」狀態。他認為,聯繫中國鄉村最緊密的物正是當地的傳統住宅。「中國鄉村的民居從來不是簡單的『民作』,而是由文人階層定樣,是最高等級的建築設計,但這個時代沒有人認識它的價值。」王澍說。

作為中國最另類的實驗建築師之一,王澍的建築風格正是建立於他對中國傳統材料和建築技術的應用和把握,這令他在國際建築界獲得了廣泛好評。在解釋為何將普利茲克獎頒發給王澍時,普利茲克獎評審團曾提到「他的作品所呈現的粗糲的觸感及其對材料物質性幾乎前所未有的倚重」。在王澍的代表作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2004-2007)寧波歷史博物館(2008)中,他大量運用從中國江南民居中的元素,如磚、瓦、竹子,手法上採用例如鄉土建築生活痕迹積累的方式和現當代藝術對話。他將周圍環境作為規劃的最大依據,用一種飽含傳統技藝而又簡潔優美的現代造型來表達建築和場所的關係,引發場景和回憶之間的共鳴。

建築界「諾貝爾獎」得主——一位中國建築師的返鄉之路



文村村口,老闆娘賣點雜貨,小店中養了兩個屋子的蠶

王澍將自己早期到2012年期間,主要在中國城市中進行的建築實踐戲稱為「農村包圍城市」。雖然他將自己的取得的成就歸功於中國鄉村,但他卻對其現在的發展持悲觀態度,「未來10至20年就可能看到以建築為代表的鄉村文化的終結」,他沉痛地說。但這卻彷彿給了他更多的動力,他覺得這正是時候,也一定要踏上返鄉之路了。「文村項目就是我返鄉的真正開始。」他說。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光有顏值也不行!承載軟銀希望的Pepper機器人恐成雞肋
不能移民又怎樣?他們還是爭相恐後留在日本
肯德基、必勝客、小肥羊,瘋狂開店的百勝中國已佔領了內地餐飲市場?
「閨蜜的誘惑」——從韓國到美國,這次倒霉的是希拉里
萬聖節來了,這些圖表讓華爾街分析師「夜不能寐」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您可能感興趣

不忘扎哈,熱愛斯蒂文·霍爾:中國最受歡迎的建築大師之一
斗拱·中國古建築的靈魂
中國傳統建築的詮釋-成都蘭溪庭
西媒:摩洛哥外交新路線倚重中國 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趙忠堯:「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獎」?
中國政府向吉國奧什州卡拉蘇區喀什噶爾村捐贈農機設備
德國往事︱伯爾尼會談:聯邦德國為何與中國失之交臂
格魯伯獎得主蒲慕明:具有中國情懷的世界級科學家
中國侗族博物館 在貴州黎平開工建設
原創 宋代建盞的「中國紅」
中國航空報社授予霍尼韋爾直升機技術創新之星獎
中國古建築,令世界驚嘆!
中國築自我孤立長城?實為某大國建圍堵中國堡壘
閻錫山與泰戈爾談哲學:中國「中道」精神在鄉村
六七四《創意@建築》中國式瓦房
梁思成林徽因測繪獨樂寺,保護中國最古老木結構建築
中國十大神秘古墓 規模堪稱世界之最
中國的佛塔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 「木乃伊皇帝」
中國與巴爾幹地區國家合作潛力巨大--訪波斯尼亞國際銀行集團董事長布克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