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邊建制簡介

九邊建制簡介

九邊,又稱九鎮,是中國明朝弘治年間在北部邊境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的九個軍事重鎮,分別是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

歷史

明朝建立後,逃亡北方邊塞以外的北元仍不時騷擾,嚴重威脅著明朝的統治。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北部邊防,屢次派將北征,同時,還分封子朱棣、朱權等將重兵駐守北部邊塞。明成祖朱棣五齣漠北,又於沿邊設鎮,派兵駐守。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又設山西、固原兩鎮,是為九邊。九邊,亦稱九鎮。邊:邊牆、長城。明萬里長城東起丹東的鴨綠江,西止祁連山下的嘉峪關,綿延萬餘里。分九個區域管轄,每「邊」為一「鎮」,被稱為九邊重鎮。初設於明成祖時期,經洪熙、宣德、景泰、天順、成化各朝,至明孝宗弘治年間設置完成。明嘉靖年間,為加強京城的防務和保護帝陵(明十三陵)的需要,又在北京西北增設了昌鎮、在北京西南增設了真保二鎮,共計為十一鎮,合稱為"九邊十一鎮"。

九邊各鎮設鎮守總兵官、副總兵官、參將、游擊將軍、守備、千總、把總等官,無品級、無定員。其總鎮一方者為鎮守,獨鎮一路者為分守,分守一城一堡者為守備,與主將同守一城者為協守。此外,又有提督、提調、巡視、備御等官。各鎮都駐有重兵。萬曆中期,各邊僅主兵就有六十萬左右;還有為數甚多的客兵。如薊州鎮,隆慶時,主兵原額為三萬人,萬曆初連客兵在內達十六萬五千餘人。各邊為進行備戰與士兵給養所需的軍餉,初多仰給於屯田,正統後,逐漸由京師太倉庫供應。各邊額數,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間,每年約四十三萬兩;嘉靖(1522~1566)時的最高額,每年為二百七十餘萬兩;萬曆(1573~1620)時,每年則達三百八十餘萬兩,相當於明朝每年田賦收入的總數,成為明朝財政日益拮据的重要原因。九邊之設,使明朝北部邊塞形成一條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廣袤萬里、烽堠相望、衛所互聯的北方防線。對加強北部邊防,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明朝為此加餉加稅,尤其在明中葉以後,使人民負擔沉重;而各級軍官的殘酷盤剝,又使餉銀短絀,軍士往往因生活無著而發動兵變。

九邊建置次序為甘肅建於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寧夏建於建文四年八月,宣府建於永樂元年,大同建於永樂十二年,遼東永樂十三年已建鎮,延綏建於天順二年,固原建於成化四年,薊鎮建於成化十二年,山西鎮建於弘治十八年。

九邊

其所轄長城範圍及總兵駐地大致如下:

遼東鎮

總兵初駐廣寧(今遼寧北鎮市),隆慶後冬季駐東寧衛(今遼寧遼陽市)。管轄的長城東起丹東市寬甸縣虎山南麓的鴨綠江畔,西至山海關北錐子山,全長970餘公里。全鎮官兵合計99875名。

薊州鎮

總兵初駐桃林口,後移遷安寺子峪(也稱獅子峪),天順年又移三屯營(今河北遷西縣境內)。管轄的長城最初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城(原名灰嶺口),自增設昌平鎮後,西改至慕田峪(今北京懷柔區境)。管轄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里。全鎮官兵合計107813人。

宣府鎮

總兵駐宣府衛(今河北張家口市宣化縣)。管轄的長城東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處,西至西陽河(今河北懷安縣境),全長510多公里。

大同鎮

大同被列為九邊要塞之首,洪武五年(1372)由大將軍徐達主持修建。總兵駐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管轄的長城東起鎮口台(今山西天鎮縣東北),西至鴉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縣口子村東山),全長330多公里。

太原鎮

總兵初駐偏頭關(今山西偏關縣),後移駐寧武所(今山西寧武縣)。管轄的長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縣舊縣城)的黃河岸邊,經偏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至太行山嶺之真保鎮長城,全長800多公里。因該鎮在大同、宣府兩鎮長城的內側(南邊),故又稱為內長城,而偏頭、寧武、雁門三關也就合稱為內長城的「外三關」,在東邊的薊州鎮與真保鎮的居庸、紫荊、倒馬三關就為「內三關」。山西鎮長城城牆多為沉重大石。

延綏鎮

總兵初駐綏德州(今陝西綏德縣),成化以後移治榆林衛(今陝西榆林市)。管轄長城東起黃甫川堡(今陝西府谷縣黃甫鄉),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全長880多公里,在大邊南側另有「二邊」,東起黃河西岸(今陝西府谷縣牆頭鄉),曲折迂迴,西至寧邊營(今陝西省定邊縣)與大邊牆相接。延綏鎮長城遺迹多被積沙掩埋,局部地段被推平做了公路,尚有夯土墩台存在。

寧夏鎮

總兵駐寧夏衛(今寧夏銀川市)。管轄長城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今寧夏中衛市西南),全長約1000公里。寧夏鎮長城遺迹大部分埋於流沙之中,僅賀蘭山段石砌城垣有斷續殘存,並保存一段因斷層地震活動而造成的錯位現象。

固原鎮

總兵駐固原州(今寧夏固原市)。管轄長城為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全長約500公里。明後期改線重建,西北抵紅水堡西境與甘肅鎮松山新邊分界。固原鎮長城遺迹除景泰縣境的「松山新邊」保存較完整外,其餘地段城牆圮坍嚴重,僅保存夯土。

甘肅鎮

總兵駐甘州衛(今甘肅張掖市)。管轄長城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全長約800公里。甘肅鎮長城遺迹,雖經風沙剝蝕堆埋,仍大段保持連貫的牆體,在山丹境內還保存著一段兩條間距10餘米的平行牆體。

昌平鎮

總兵駐昌平(今北京昌平區)。管轄的長城是從原薊州鎮防區划出的渤海所、黃花鎮、居庸關、白羊口、長峪城、橫嶺口、鎮邊城諸城堡長城線,其東北起於慕田峪關東界,西至紫荊關,全長230公里。

真保鎮

總兵駐保定,管轄的長城北起紫荊關,經倒馬關、龍泉關、娘子關、南至故關,全長390公里。

山海鎮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閏四月原山海衛升格成山海鎮,割薊鎮東協四路為山海鎮,由杜松駐軍。

臨洮鎮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增置臨洮鎮,臨洮原本附於固原鎮。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昆明細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奪門之變經過
咒水之難簡介
明朝歷史上唯一的一起惡性朝堂鬥毆事件
吳橋兵變經過
三國干涉還遼事件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夜一個整建制師!復興號及高速鐵路網建設的軍用前景
山東古縣堂邑:從《武訓傳》聞名全國,到撤銷縣建制
閑暇讀史—小夥伴們,你知道蒼溪的建制沿革嗎?
東北抗日聯軍統一建制宣言發表
雲南將創建105個特色小鎮 實行創建制 有進有出 動態調整
紅軍組建三個軍團後具體建制和指揮員是怎麼安排的
宗法關係——西周封建制度的核心
團級單位就可獨立作戰,淺談二戰德軍步兵師建制
俞凌雄嫡傳弟子李慧慧:小企業怎麼建制度?
「最高律所」——法官這是「成建制」投誠嗎?
規模建制和華麗程度不在北京故宮之下。
即將部署阿富汗之前 美軍組織成建制跳傘訓練
先天不足:同中國完善的封建制相比,西歐封建制是不完善的
探秘三國軍隊的建制:何為部,何為曲?
誰說只能掛一枚?海軍飛豹戰機整建制滿掛載巡邏南海
掛在懸崖岸邊的公路,都是一錘一鑿人工建制,堪比中國長城!
解放軍建制部隊首次亮相南亞次大陸
現場直擊!駐香港部隊順利完成第二十次建制單位輪換
情迷保定|(一)保定建制歷史的分分合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