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洛杉磯時報》:中國小留學在美國的人生百態

《洛杉磯時報》:中國小留學在美國的人生百態

《洛杉磯時報》:中國小留學在美國的人生百態



小編按:隨著出國留學大軍的低齡化,海外教育在為中國學生提供另一條通道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問題。日前《洛杉磯時報》發表專題文章,介紹這些中國小留學生在美國的生存現狀。真實故事最有力量。小編翻譯了全文,供國內家長和學生閱讀、借鑒。

在Coco楊來到美國的高中之前,她十分想逃離她在中國的生活,在中國,學校生活從天還未亮開始直至天黑才結束。


她剛來到波莫納的一所私立天主教高中的時候,因為思念在中國的家人而常常落淚。但至少她獲得了做自己的自由。她可以自由地去購物、看電視、與好友聚餐。


她曾經成績還不錯,美國課程應是給予她教導,但是直到她進了監獄才體會到。


楊在奇諾的一所懲教所里給加利福尼亞婦女協會的一封信中寫道:「人生是一門老師和家長都無法教導的課程,沒有選擇,只能靠你自己緩慢的走著。」

楊和另外三名中國學生在去年因校園欺凌事件被指控酷刑、綁架和襲擊而入獄。受害者是另一名中國留美高中生,她說他們把她帶去了羅蘭高地的一個公園,剝光了她的衣服,毆打她,並用香煙頭燙她。根據熟人的說法,爭端是由一個未付的晚餐帳單和「爭風吃醋」引起的。楊當時使用高跟鞋來施暴。


她現在是19歲,然而她還有9年的刑期。在《泰晤士報》的採訪中她說她不想為她的所作所為找任何的借口。獨自一人在美國置身於異鄉,她表示自己是如此的「衝動和愚蠢」。


「很顯然,我再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楊說到。


每年,很多學生像楊一樣來到美國高校,夢想著一個在中國得不到的、不一樣的、更好的未來。


很多人說,美國的教育提供了他們所期望的支持和創造自由。他們認為自己是中國應試教育的背叛者。在中國,每年有900萬學生去競爭僅700萬的大學席位。其中大概有100萬人被海外大學所拒。在2015年,其中30萬人來到了美國。

然而,由於越來越多的人過早地離開中國教育系統,異化和孤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在過去十年中,美國中學和高中的中國學生人數從1200人躍升到52000人次。超過四分之一的這些學生來到加利福尼亞州,如果他們沒有家人的陪伴,就會被稱為「空降生」。


全球化的進展和財富的快速增長使兩個中國傳統價值觀陷入困境:家庭和教育。現在,更多的父母願意拆散自己的家庭並把他們的孩子獨自送往美國。


「這是我為你做的一切,並為你犧牲的心態。即使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分開。」加州州立大學正在對「空降生」進行調查的Yuying Tsong教授說道。


在比爾周在羅蘭高地的家,時鐘已指向晚上7點鐘,萬聖節的小鬼們按響了門鈴,然而他的家庭寄宿生----17歲的Hsu,仍然還沒有從學校回家。


當比爾6歲的兒子開著玩具車載房間里轉悠的時候,比爾開始著急了。他發了一條簡訊。他從餐桌轉到了沙發,然後又轉了回來。最後,他拿起了電話,焦急地踱著步,然而並沒有人接聽。

大多數在美國學習的中國未成年人都被安排住在這樣的寄宿家庭:一個熟人,或者朋友,或是在互聯網上找到的陌生人,他們拿著一個月1000美金的費用,同意為學生提供食宿並照顧他們。他們形成一個巨大的、不受監管的親子系統,父母主要依靠於寄宿家庭,來確保學生的安全和健康。


「空降生」們在他們三觀的成型期與他們的家庭和文化在分離,使他們更容易孤立,帶有侵犯性,焦慮,抑鬱,甚至自殺,Tsong教授如是說。對寄宿家庭和學校來說,來塑造學生們在中國曾有的關心和支持是非常困難的。這就導致學生們該如何正確利用父母的教育投資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挑戰。


「家長犧牲了很多,但是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孩子同樣也犧牲了很多。」Tsong教授說。


一位帕薩迪納的心理學家認為一些孩子迷失了自己,他是專門與把孩子送到美國來學習的中國家庭打交道的。「青少年需要溝通和一個屬於他們的自己的社區。他們尋求受歡迎的女生、男生或者團體來進行溝通。然而當他們沒有家人的陪伴時,這種需求就變得愈加強大。

晚上八點後,Hsu回家了。他咧嘴對比爾的兒子笑了笑,脫下了他的運動鞋,換上了黑色、橙色相間的耐克涼鞋。回到他的房間,他打開他的活頁夾到當天的作業,是辭彙作業,包涵「reasonable,」 「austere」 以及 「genre」這樣的單詞。他脫下南方基督教學校的毛衣,換上一件拉鏈連帽衫,坐到了比爾旁邊的沙發上。


Hsu是一個害羞的17歲男孩,戴著貓頭鷹形狀的眼鏡,當他笑的時候長長的頭髮會掉落到他眼前。他很瘦,但他不打算保持這樣,一罐巨大的蛋白粉放置在他的桌子旁邊的架子上,旁邊是一張他每天只能簡訊聯繫的父母的照片。是他自己決定來美國的,他說。但是,他澄清說:他的父親,一個中國電信公司的主管,建議他這麼做的,於是Hsu也就同意了。


Hsu想長大了成為一名牙醫。通過進一步的質疑,他承認成為一名牙醫是他母親的想法,但他覺得這並沒有什麼問題。


他希望他有一天能夠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這絕對是他自己的想法。他是NBA明星和前UCLA明星拉塞爾·威斯布魯克的狂熱粉絲。


到目前為止,他在美國的新生活包括學校、籃球和電腦遊戲。他來到美國只有三個月,卻已經有人喊他滾回他自己的國家。在南方基督教學校的早晨,他低下了他的頭禱告。在2014年,有超過一半的中國「空降生」來到了私立的基督教高中,因為公立學校不接受太多國際生,私立學校則都偏向於有宗教信仰,雖然Hsu並不信教,但他遵循學校的規則。


美國正加深著對他的影響。儘管他的英語還很弱,但他知道所有的埃米納姆的歌的歌詞和蕾哈娜的「Love the Way You Lie」。他覺得很放鬆。他的成績有所進步:除了體育和數學是B之外的所有課都是A。


「我在中國是處於中下游的,而在這裡,我卻高於了平均水平。」Hsu說道。


比爾為Hsu的成功感到自豪,他在手機上保存了Hsu最近的報告卡的截圖,並自豪地將其給任何有興趣的人看。


Hsu和他的美國寄宿家庭都是來自深圳,比爾的妻子每天晚上都會為他做當地的食物。比爾希想讓Hsu感到他是受歡迎的,但他知道他所能給予他的只是一個父親般的拍拍背。


6歲以下的兒童的父母回應了他的寄宿家庭廣告(他不會接受那麼年輕的學生),他擔心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對將要搬進家裡的孩子的情況不夠了解。絕大多數家長找經紀人和代理安排他們的孩子的教育和住房。「他們不知道學校是否好,他們也不知道寄宿家庭是否好。但是每個人都這麼做,所以他們也這樣做,「比爾說。「這是十分輕率魯莽的。」


在中國武漢,Allen的成績是中等水平,學校傳統地根據他們中學的表現來給他們分班。所以Allen被安排在了一個普通班,這是條將他送往普通大學的路,其次是一份平凡的工作和一個平凡的未來。


所以,當有一天,他的父母告訴他可以美國的時候,他欣然接受了。他們把他送到了聖馬利諾的寄宿學校,然後他們就去紐約度假了。


像許多中國學生一樣,15歲的Allen來到美國,就因為他的成績一般不足以滿足父母的期望。他和他的父母都認為,美國的教育將給他一個更好的工作前景。


「但研究顯示,在中國有美國學位的回國就業者的就業率和回報率往往低於國內畢業生。到最後,大多數家庭選擇讓孩子接受美國教育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或者說是為了面子。」Dennis Yang說道,他曾寫過一本關於中國家庭決定送孩子出國的書。「他們都期望他們的孩子是最優秀的。如果無法達到他們的期望,那麼去美國讀大學是一種慰藉的方法」。


Allen現在是17歲,他從來沒有和他的父母討論過面子問題。雖然他想去旅行,去看看這個世界,但是他不知道他長大了想做什麼。然而在美國的西南學院,他有朋友,有不錯的數學成績和較少的家庭作業。對他來說,學校的食物聞起來很奇怪,但在周末,他和他的朋友會在附近的中國餐館吃飯。


他每個月會和父母視頻通話幾次。他的母親非常的想念他。他的父親,經營建材生意,和他不怎麼親近,有一些距離感。Allen說在中國春節的時候是他最孤獨的時候。


「他們不會來看我,」Allen說。他又補充說:「如果他們有空的話,他們會來的。」就好像在找借口一般。


那些相對封閉、擁有豐富資源的寄宿學校努力拉攏海外父母,Robin Jarchow院長說。


學校大約有86%的國際學生,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國際生的父母很少在鎮上,他們和學校工作人員的溝通很少。學校安排宿舍管理員來照看每一組孩子和分配教職人員到每一個午餐桌上。


對於一些學生來講,與父母分離可以允許他們以一種中國所不接受的方式成長。


在學校最近的一個工作日,在一個有3D印表機的藝術教室,一個渴望當產品設計師的中國留學生正畫著草圖,想設計一款可以當手機充電器的錢包。在這間教室的隔壁,一些中國學生聚在一起在進行樂隊練習。來自上海的一個粉色頭髮的女孩在鋼琴上彈出了一個曲調,金色的Vans踩著踏板,與此同時,她的朋友拿起一把吉他。鼓手是另一個中國學生,她甩開了她臉上的藍色頭髮,開始打起了節拍。這時,另一個中國學生拿起麥克風。


音樂起,雖然曲調不穩定,但還是可辨識:Destiny』s Child的《Say My Name》。


在女兒在中國的最後一天,所有的行李都已經打包好,所有的學校用品也都已購置好後,Aimee Guo只剩下一件事,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她把女兒Olivia帶到了中國杭州的美髮沙龍。


在中國人的舊觀念里,理髮是可以帶來好運的,象徵著改變。是一種擺脫過去的方式,把所有的壞運氣留在掉落地面的舊頭髮上。理髮是他們在每個新學期前的儀式。但是這一次不同,Guo說。Olivia要拋棄的是一個在充滿愛的家所能獲得的幸福童年。未來不僅僅是一個新的學期,而是一個嶄新的遠渡重洋的生活。


離別是萬分的的傷感,但這也是Olivia從小就夢想的事情。


「我對她沒有我自己的私心。我只有一個孩子。我希望她能獲得她自己所期望的一切。」Guo說。


雖然一些來到美國的學生都是普通生甚至是差生,但Olivia在她的班級卻是實實在在的優等生,她的母親說。大多數學生到達美國時的英語能力都很差,但17歲的Olivia卻已精通很多生僻詞,也可以十分流利地用英語與他人交流。


雖然許多學生被父母強迫來美國,但Olivia卻不得不說服她的父母。只要她的成績提高了,他們就讓她去了。


Olivia在美國最初幾個星期哭了很多次。她吃不慣寄宿家庭的墨西哥食物,也不習慣美國人與人交談時過近的距離。但她很快就結交了新朋友,並開始習慣於費爾蒙預科學院的生活,這是一所位於阿納海姆的私立學校。她的寄宿家庭是十分有耐心和充滿了關愛的。在她來到美國的幾個星期後,在Skype會話後,她的父親發簡訊和她說了「我愛你」,這是他第一次對她說。


她變得越來越有耐心,也越來越成熟,她的成績反映了這一點。她最近在夏天第一次參加了SAT考試,可成績差強人意,她把她的得分描述為「糟糕,糟糕,糟糕。十分的糟糕。」


但在幾天之內,她得到她在中國從來沒有過的東西----第二次機會。她會再一次參加SAT考試,並得到另一個機會來打動高校大學們,來實現她的夢想。


原文出處:http://www.latimes.com/local/la-me-headlines-chinese-students-younger-20161017-snap-story.html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少年創新與挑戰計劃 的精彩文章:

TAG:青少年創新與挑戰計劃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女性》美洲版月刊落地美國洛杉磯
中國美高留學生:生活,學習在美國
美報告:中國依然是美國國際學生最大來源國
美國人眼中的十大帝國
胡曼荻:中文學校,美國華人的鄉愁之所
美國中小學生紐約總領館感知中國
美國留學VS英國留學
金世人生:美國還在做自己的大國夢,中東國家在廢墟中崛起
中國孩子的美國生產線
美國高中生為何勸中國小留學生不要來美國?
最愛中國的美國人:生於中國,且在這生活半世紀,至死要埋回中國
韓媒:美國收養兒童中中國人占首位 韓國人排第三
中國記者:美國的關島離太平洋國家比美國近多了
中國名人就讀過的美國大學!
美國矽谷華人舉辦《世紀新夢》中國之夜國慶晚會
10國力挺中國南海立場:中國的朋友圈決不比美國小
19世紀中國人在美國
對中國人最友好的美國女神,晚年說中國人民太善良
美國導彈竟是中國人造的:神秘科學家回國
抄襲:美國人的逆鱗,中國人的微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