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學易點滴

學易點滴

《易經》是一門深奧無比的學問,凡天地人文,陰陽消長,四時順序,道德風苑,無所不包。我用「經天緯地」來形容它毫不過分。孔老夫子在《繫辭》中說:「(易)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就是說,《易》不但包含了天地萬物的變化,也通徹了陰陽時空的化行,神奇而無疆界,或言無窮之方法,這就是「神無方」。又因《易》本身「無體」(即沒有固定的本體),所以也就沒有絕對劃一的形態,包括認知。所以人們在學《易》過程中,所知,所悟無非是「點滴」而已,沒有人能夠超越。正因如此,我在這裡奉勸諸位讀者,千萬不要自封為「易學大師」,也不要輕信別人稱什麼「大師」。


一、從「結繩記事」說起


我們知道,人類是由低級生命向高級生命進化而來的,現代科學認定人類由「類人猿」進化而來。可以確定的是,在5000年至7000年以前,人類還沒有文字。人與人之間可以用以交流的方式,是與生俱來的「聲音」,當然還有簡單的形體動作,如「打手勢」。這些都屬於「形而下」的範疇。那麼,原始人時代有沒有「形而上」呢?自然是有的,這就是「心靈的感應」。人們在生存環境的熏陶下,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意識,有了思想,悟出方法,這就是「形而上」。《繫辭》中說:「《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又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也就是說:在伏羲那個時代,人們是通過探索天地萬物有規律的變化,才逐漸地形成了一種認識和判斷,才有了「思想」。而這種「思想」必需傳播出去。怎麼傳播呢:首先是「口口相傳」,即用語言來表達。其次是「符號」的傳播,這也是人類與其它各種動物相區別,因而得以「進化」的顯著特徵。

中國的文字最早是由「符號」演變而來的。到殷商時(距今約3100年至3600年)才產生了後人能夠認得出來的最早文字——甲骨文。從伏羲到神農,到「三皇五帝」,期間經歷了上千年甚至更久的年代,而八卦正是產生於這一時代。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八卦只能是一種符號,是一種在特定場合表達特定意思的「感測器」。


既然是「表達特定意思」的符號,原始人首先要表達什麼呢?大概首先要碰到的是「數字」,如日期的計算,獵物的多少,部落中人口的統計,以便獵物的分配等等。上古的人類可能一開始還沒有想到「符號」,只是由結繩計數開始,用繩子打結的辦法幫助記憶。後來發展到「符號」,同時也由「記數」發展到「記事」,乃至於「狀物」、「會意」。需要指出的是:自三皇五帝到殷商的漫長歷史階段中,作為「記事」、「會意」的符號不止是八卦,還有母氏社會晚期仰韶文化陶器上刻劃的符號和一些刻于山岩石壁上的象形圖案等等,這些奇怪的符號,至今無人能夠破解。(如下圖)

學易點滴


那麼,八卦這個符號為何能夠流傳下來並且能夠讓後人識別呢?這要感謝三個大聖人。一個是周文王姬昌,另一個是他的兒子周公旦,還有一個就是孔夫子。據有關文獻記載,商紂王時,周文王被囚,囚禁期間,他推演八卦,又重為六十四卦,並作「彖辭「。這時的中原地區已經有了文字,即甲骨文。相傳周文王推演八卦,重為64卦,可預知天地萬物之事。又相傳周公旦作爻辭,即今流傳之周易上、下經,應該說那時已經有了相對統一的文字,加上孔子作《十翼》,既有記敘,又有解釋,因而《易經》中的64卦被保留下來成為可以讀懂的文字。


關於孔子作《十翼》之說,後人有所質疑,比如北宋的歐陽修在《易童子問》中,就認為《繫辭傳》、《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並作出自一人之手。清人姚際恆《易傳通論》和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均認為《易傳》非孔子一人所作,特別是《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這三篇,文風不一,更認為是後人的偽作。對於上述說法,盡可見仁見智,但可以肯定的是:《易經》從八卦符號開始,與原始社會的結繩計數,上古人類的「符號」記事,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


八卦這個符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乾卦的陽爻與坤卦的陰爻,相互混雜,最終只能變出八個卦,變不出九個卦,也就是說少一卦不全,多一卦不能,這體現了伏羲時代的人已經有了非常高的數理智慧。


二、龜卜與筮占


《周易》是不是一本專門為卜筮而寫的書?個問題頗有爭論。這裡不去探討《周易》之前所傳雲的《連山易》、《歸藏易》,因為看不到實體的文字記載,探討也無從入手。只從可讀的《周易·上下經》和《繫辭》(本人認為,繫辭應該是孔子所作),就可以發現,原文中所顯現出來的意思,遠遠超出了一般的「卜筮」所追求的對「吉凶」的預測。例如《上經》中的《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坤卦中: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享」。這些文字或讚美,或形容,或說教,並非一般人理解的卜辭或「斷語」。在64卦中,與「斷語」無關的內容比比皆是,如《賁》卦其實是寫結婚,《睽》卦寫的是出行旅遊,甚至還有人把《上、下經》看成是「中國的原始散文」。筆者也認為,《易經》並不是專為卜卦而寫的書,它其實是上古時期記載人的思維,包括社會生活,以及「舉象說事」的十分龐雜的一本「奇書」。也正因如此,《周易》才能流傳數千年,擁有強大的,不朽的生命力。

話雖然這麼說,但《周易》畢竟與「占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彖」字,字面解釋就是「斷、」,即斷定,判斷。《史記·龜策列傳》中說:「王者決定諸疑,參以卜筮,斷以蓍龜,不易之道也」。就是說:帝王碰到疑難之事,就要進行卜筮,甚至還肯定地認為是「不易之道」,即不變的道理。《龜策列傳》中還說:「蠻夷氐羌雖無君臣之序,亦有決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國不同俗。然皆可以戰伐攻擊,推兵求勝,各信其神,以知來事」。就是說,各個不同民族(那時稱「國」)也都有卜筮的活動。


卜指龜卜,筮指蓍占,二者方法不同,目的則是一致的,就是「求知來事」。古人占卜,為什麼要用龜和蓍草呢?這是古人認為,龜長壽而有靈性,蓍草有百莖同根,皆為靈異之物。《史記》中稱:「南方有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餘歲。老人死,移床,龜尚生不死」。又說:「蓍百莖共一根,又其所生,獸無虎狼,草無毒螫」。用龜甲和蓍草占卜,代表的是「天」、「神」的警示。譬如龜卜,從取龜、釁龜、攻龜、作龜、占龜,有一整套的程序。通過在甲骨上鑽孔開槽,施以火燃,便自然地出現形態各異的裂縫,稱為「龜兆」,占者據此判斷,因為排除了人為的因素,故能「通神」。


蓍占也是如此。《繫辭》中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寄予扌為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扌為而後掛」。這樣,蓍占之「策」就有15000多種變化,均非人的意志可以左右,它體現的就是「神」的意志。順便說一句,今人有抽籤者,如抽到一支「下下籤」便想重抽一簽,這就不是「神」的意志了。


西周時,無論是龜卜還是筮占,均由掌管祭祀的大宗伯(又稱春官)進行占斷,其斷辭分前辭、命辭、占辭、驗辭四個部分。同一卦象,也可能有多種不同的占斷,故通過封存占辭而證其後驗。不驗者,有可能降罪。由此可見「斷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斷卦者負有很重要的責任。今人占卜·也必須慎重,要有相當的知識和經驗,否則便「不驗」。


三、象、數、理的形而上變化

象、數、理構成了《易》經的全部精華,我們在學習《易經》時只要在這三個方面有所領悟,就算是找到了一把「入門的鑰匙」。先說「象」。《繫辭》中說:「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這句話看上去不好理解。其實:第一個「象」字是指《易經》中彖與象辭,是名詞;第二個象字指相象,作形容詞解,第三個像字,直指人像,把人像畫下來,不是更清楚明白嗎?故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說:「言象此物之形狀也」。舉象說事是古人的智慧,抑或是社會文明低下時的一種無奈,但人類(這裡主要指中國)文明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正是從「舉象」開始的,由舉象而產生了符號,產生了八卦,產生了象形文字,至今還有「以象喻事」的傳統。故《繫辭》中說:「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八卦之喻象者很多,舉凡所見之物盡皆囊括,此處不再贅述。


再說「數」。數是客觀的存在,比如天地運行,日月支運轉,草木成長都和「數」密不可分。但在原始時代或更早的時代,也許還不曾有「數」的概念。如前文所敘,數的概念應該是從「結繩記事」開始的。但到了孔子讀易,葦編三絕的年代,已不再是從一到十這個「形而下」的「數」了。人們對於「數」已上升到「數理」的範疇,包括數的規律,數的運算,這已經是「形而上」的「數」了。如古代人以日影測距離,計時間便是明證。《易經》之數,包含著陰陽之數,故:「一陰一陽之謂道」;河圖之數,一六位北,二七位南,三八位東,四九位西,五十居中央,其口訣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這裡講的「天」和「地」,即指陰陽,亦指奇偶。著名易學大師南懷瑾在《易經雜說》中稱河圖為中國古代「非常簡化的天文圖」。內蒙古學者韓永賢運用近代投影的方法,將其復原為立體透視圖,得出河圖乃是無文字時代黃河流域的「氣侯圖」的結論。


再就是洛書之數。《洛書》的圖案,傳說是上古時有一個烏龜從洛水中浮出水面,背上有這個圖案。到大禹治水時,從河圖,洛書中受到啟發,最後取得了成功。另外,道教中的「步罡踏斗」據說也與大禹治水有關。可想而知,大禹治水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為什麼與「數」發生關係,這就不難得到解釋了。古代對洛書的解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所謂「戴」指帽子,在上方;「履」為鞋,在下方;「肩」如人肩膀,其實是用擬人的方法來表示各個數字的方位。《洛書》的奧妙,在於無論從哪個方位相加,其和數均為十五。前人對洛書的註解各有不同,筆者贊同一種說法,即洛書乃上古立體的方點陣圖,亦即上古的「羅盤」。

河圖與洛書,構成了窮上古天地方位的「示意圖」。


還有「大衍之數」。衍即「演」,指演算。《繫辭·上》稱:「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孔穎達疏引京房文曰:「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衣,二十八宿也」。其實有些牽強。《易緯,乾鑿度》說:「大衍之數五十有五」,即《繫辭》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之數。


大衍之數是用來推演的,古人卜筮,用55根蓍草,捨去不足天地運行的一個周期「六」,符合天地運行周期之數為四十九。(西方宗教把天地運行周期定為7天,說上帝7天造成天地,其實是同一個道理)。大衍之數以周易上、下經64卦384爻經推演而「當萬物之數」,其蘊含的奧秘是無窮的。人類對「數」的運算的升華,標誌著人類文明邁向一個全新的領域。


四、五行學說與命理學的介入


之所以說「介入」,是因為《周易上,下經》乃至《十翼》,都沒有關於天干地支,五行,命理的直接內容。但就是思想理論體系來看,又似乎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繫辭》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五行學說和命理學應該是屬於「化而裁之」,「推而行之」的一種手段。


五行之說在中國起源也很早,《尚書·洪範》記周武王與箕子的對話,其中談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牆。」但那時所謂的五行,只是對自然界各種物質(或元素)的簡單概括而已。用哲學家的話來說,只是「樸素的唯物論。」真正以五行理論來推演人事的,首推鄒衍。鄒衍是戰國時人(公元前324-250),他是陰陽家學說的鼻祖,提出了「五行生勝」的理論。所謂「五行生勝」,就是把人類社會的全部歷史都用「五德符應」來解釋,說虞是「士德」,夏是「木德」,殷是「金德」,周是「火德」,即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後代克前代,並認為是「循環往複」的,這就開了以五行推人事的先河。


命理學的鼻祖,當推京房。京房是西漢時人,有《京氏易傳》傳世,從他開始,創建了「八宮說」、「納甲說」、「世應說」、「六親說」等等。可以這樣說,當代所流行的一整套命理學說,都在《京房易》中找得到理論依據。


中國的五行學說和命理學經過了十分漫長的發展歷程,至西漢有了雛形,三國時出現了管輅,以善卜而知名。直到唐宋以後,開始興盛,出現了很多關於命理方面的專著,影響最大的如《天元秀氣巫咸經》(唐,珞琭子撰),《淵海子平》(宋,徐大升撰),《三命通會》(明,萬民英撰)等。《三命通會》被收入清代《四庫全書》並給予很高的評價。


進入近代和當代,自辛亥革命以來,五行學說和各種命理學說都被視為「封建迷信」,幾乎受到全社會的撻伐。改革開放後,宗教信仰自由,學術自由,言論自由,五行學說和命理學說不再被視為「洪水猛獸」而大加撻伐。但在整個社會中,相信的和不相信的,都大有人在。如何來看待這一現象呢?筆者以為,「存在就是合理」(黑格爾語),任何存在於社會的現象,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因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土壤。就個人而言,自己相信的,不必強迫別人也相信,自己不相信的,也不要強迫別人不相信,這就是孔夫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從人類進化史來看,有很多的認知都是從不知到知,從盲目到自覺的。譬如在50年前,有人說可以有電視直播,可以有手機、電腦,還可以「網上購物」,會有人相信嗎?幸好,沒有被人「扼殺」。對於任何一種思想(或者說思維定式),都應該先尊重其「存在」,然後進行自己的研究,「知者為知之,不知者為不知。」不過,筆者對於「三教九流」的一些做法,亦有不敢苟同之處。譬如當今有一部分人所推之「四柱」,完全是玩文字,套公式,完全脫離了具體的環境,具體的對象,也就是說連「經驗」也摒棄了,這大概就叫「迷信」吧!還有「納甲」也是如此,如果完全離開具體的對象以及對基本信息的了解,按「公式化」去套,其靈驗者有幾人?但話又說回來,對於富有經驗的高人來講,則能熟知易理,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見微而知著」,能夠判斷出事物發展的趨勢,知道吉凶禍福,趨利避害,這也是歷史上有的事實。如諸葛亮的「隆中對」,劉伯溫看「金陵王氣」等便是先例。這種經驗,既來源於博學多思,也來源於生活積累。


五、最後的歸納


《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也。」學《易》之人,首先在於明白陰陽,然後「繼之」、「成之」。道貫穿於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但生活於社會中的人往往是「渾然不覺」的。今撰此文,亦不過皮毛耳耳。本人的「猜想」是:


(一)《易經》是中國哲學的鼻祖,其陰陽、正反、剛柔、進退、吉凶,為道家老子的《道德經》奠定了基礎。


(二)《易經》是自然科學取之不盡的源泉,其所包含的天文、地理、宇宙變化,其實是一切科學思想的根源。


(三)《易經》是社會人倫學的最早雛形,正是《易經》這部偉大的經典,成就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根基,它為後來的孔子的仁、義、禮、智、信思想的發揮,起到了先導的作用。


四、《易經》是一切「玄學」的總綱。這裡所說的「玄學」,包括魏晉以降以何晏、王弼、竹林學派為代表的「玄學」和各種以玄空虛無為基礎的「非主流學派」。順便說一句,《易經》還是人類從簡單的語言發展到詩文藝術的源頭。


願中華易學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作者單位: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道研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修行人如何與人交往
【修行語錄】學道的目的
概述道教系師張魯建立「義國」政權始末
為何身在道門卻不得清靜?
全國道教院校教材編寫工作會議在福建廈門舉行

TAG:龍虎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