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孩子上興趣班?一個媽媽的反思和攻略
文丨月生媽媽
孩子馬上5歲了,除了足球班,我還什麼班都沒有報。
一是覺得不著急,孩子還小。。。
二是挑選興趣班太麻煩,不知道學什麼好。
但是看著幼兒園裡各種秀才藝的場合,我家寶寶一直是吃瓜群眾時,我覺得事情不太對。。。
1
為什麼要上興趣班?
我恐慌的不是說,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之類的。
而是,他發現班上每一個同學都有一件拿的出手的才藝表演,而他除了說笑話之外,什麼都沒有了,有了,了......
多麼尷尬的「與眾不同」!
2
我多想他跟大多數一樣,而不是屢屢"與眾不同」。
即使50%的孩子都是簡單地彈琴;另50%是簡單地唱歌、跳舞。然,你的孩子不會,站在人群中,那就不是「與眾不同」可以解釋的痛了。
足球、籃球、兵乓球不過是課外而已,然,你的孩子一直只是個替補,不懂球場術語,站在球場上,那就不是「與眾不同」可以解釋的痛了。
擊劍、冰球、騎馬、高爾夫、國際象棋等等已成為熱門,然,你的孩子看見後卻驚在原地,看著朋友們專業地在場上運動著,作為「吃瓜」的觀眾,孩子站在場上,那就不是「與眾不同」可以解釋的痛了。
不要求以上全部都會,太不現實了,但起碼孩子在這三種情況中,至少要有一項不是「與眾不同」。
然而,我也並不想太盲目。
之前的習慣是,一家一家興趣班去試課!
太要命了,銷售沒完沒了的叨叨能讓你瘋掉。
朋友說,第一節試課的老師,都是招牌老師,正式上課是不是這個老師,全看運氣。
最可怕的是,孩子一節課,也完全看不出個所以然!
我真的不知道給他報什麼班?問他,他全部都好喜歡!
徹底抓瞎ing......
3
最近,有一個耶魯大學的天賦自測非常火,據說很多媽媽都在據此挑選興趣班。
突然感覺看到一絲曙光照了進來!
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研究了一種「多方面」的測驗,列出了20項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表現,從這些小的行為中,可以發現孩子的天賦所在。
20項行為如下:
行為解讀:
如果孩子在1、8、17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
具有語言才能的孩子,父母應該常請他描述一些對象,一件事、一個自然現象等等,並經常給他提供這方面的書籍。
如果孩子在6、12、18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
這類孩子在很小的時候(2、3歲)就特別注意傾聽有規律的聲音,只要有音樂出現,他就會瞪大眼睛專註地聆聽,這時他所表現出來的專註程度,連七八歲的孩子都比不上。這表明他在音樂方面潛能很大。
如果孩子在3、7、15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他喜愛下跳棋和象棋,能很快明白一些等量關係。如果給他一些完全混亂的玩具,他會分門別類地把它們歸類。這種孩子,也許他上學後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這可能由於他對講述的課程語言方式不適應,或者注意力太容易分散引起),但他在這方面的潛能是不應懷疑的。
如果孩子在4、11、13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
他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對繪畫、機械組裝有濃厚了興趣。應該多帶他去遠行,並從小讓他做畫地圖的遊戲。
如果孩子在5、9、14條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身體動覺才能。
通常運動員和舞蹈家都有這方面的天賦。
如果孩子在10、16、20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認識才能。
通常劇作家或者導演會有這方面的才能。
如果孩子在2、10、19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很好的認識他人的才能。
這類孩子對自我和別人都常常不由自主地做出判斷和反省,具有與人交往、溝通、組織方面的潛能。
4
不管怎麼樣,看到這些,我覺得對孩子起碼有了一個最初步的認識!對於我報興趣班,提供了一條很有用的「康庄大道」!
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天賦所在項,讓他有的放矢優先接觸與之對應項目的興趣班,從中發現孩子到底擅長和喜歡做什麼事情。他也會從中獲得更多的自信和快樂。
相信大家身邊,一定不乏這樣的媽媽,放學後,不是陪著孩子在彈琴、就是在擊劍館;不是在唱歌、就是在冰球館。周末,全天都在安排。
你以為孩子肯定很可憐,對不對?!我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情問孩子,他居然回答說,很好玩啊,好玩,玩,啊!
不止一個孩子這麼說,反正在家也不讓玩ipad,看電視,還不如跟朋友玩玩冰球、擊擊劍。至於,彈琴和跳舞,也不過是剛開始的時候太過無聊,等會彈曲子了,會跳一小段了,還挺有意思的,特別是有人在場聽,有人鼓掌,感覺還不錯。
天啦嚕!現在的孩子,都已經開始這麼高段位的幸福了!
你還在說我是個杞人憂天、無病呻吟的老媽嗎?!看著現在孩子當彈琴、唱歌、跳舞、踢球、擊劍不再是興趣班,而是生活日常時,我不得不產生極大的「從眾」。
我還是那句話,我不指望培養出一個大家,也不為天才而活。
只是想讓孩子根據天賦能挑選到他喜歡的興趣,學得高興,又不會跟同齡人拉開距離,保持同樣的話題、同樣的步伐、同樣的節奏,也會更好融入社交,會更高興。
我已經決心要踏上了帶娃上興趣班的「尋常路」了!
——END——
----好課來襲----
如何才能讓孩子告別拖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本次系列微課將會從孩子與父母的角度教會你處理孩子拖延時的方法及應對情緒。
※情緒不佳時的說話方式,最見一個人的教養
※高情商媽媽常掛在嘴邊的8句話,你能做到嗎?
※怎麼說話,讓家人不受傷?
※萬萬沒想到,比出軌、離婚更傷害孩子的是它!
TAG:心理時間 |
※小孩子一直跟爸爸媽媽睡,會影響性格上的獨立嗎?
※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爸爸媽媽一定要糾正!
※帶著一群孩子回家的鴨媽媽,回頭一看只剩一個,堪稱史上坑兒媽媽
※別讓你的孩子恨你!從現在起,像馬思純媽媽這樣富養女兒
※做一個能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的媽媽,孩子會更愛你喲!
※媽媽的一句「滾吧」,卻吼沒了孩子?
※孩子,你這樣好看的髮型,你媽媽同意的嗎?
※這幾種類型的媽媽,最讓孩子討厭!希望沒有你
※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兩個孩子的媽媽:跑步讓我堅韌而柔軟
※有一個很逗逼的爸爸或媽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媽媽們的噩夢,讓爸爸帶孩子!看奶爸玩壞孩子!
※爸爸,我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孩子
※很多媽媽都很疑惑,為什麼孩子不喜歡爸爸呢?
※家有一個「懶」媽媽,孩子不勤勞才怪呢!
※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卻讓媽媽無地自容,還敢這樣給奶奶帶孩子嗎?
※小犀牛真是膽兒肥,不跟媽媽一起走卻直接沖向睡覺的獅子!厲害!
※為了恢復身材,媽媽們都做過哪些不可思議的事兒?
※為何高顏值的媽媽的孩子都很醜?你一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