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非常有幸,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討科技的傳播。

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嘉賓 | 羅思揚


我本人在中科院工作。我是2010年博士畢業,然後留在中科院,已經工作六年了。我從事材料和凝聚態物理的研究。從研究生期間,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一直是科學打交道。我更多的是從事科研,真正從事科普這塊,入門應該是從2015年開始做「漫科普」這個網上自媒體開始。


我先簡單說一下,我為什麼從對科研的興趣,延續到科普。


我在研究生的時候,正式入門科學,跟著導師一起進行科學研究。我最大的感受是,科學不僅是一種價值觀,更是一種美學。她會讓我們開闊眼界,讓我們看到萬事萬物的精妙之處。

比如,為什麼天是藍的,除了從美學角度用眼睛去欣賞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物理的思考,去知道它為什麼是藍色的。


還有一個例子,我們後面會去具體的講,就是壁虎為什麼可以在牆上自由地行走——它為什麼不會粘在牆上;很多人說它是利用吸盤,但真的是吸盤嗎?——正是科學的研究,讓我們發現,壁虎的手掌是非常的微妙、非常美的。如果我們把它當做一個故事來看,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


這就是我為什麼從科研,逐漸的關注科普,而且親身去實踐。


我感覺,科學家是需要向公眾去傳達科學中的美和科學知識的神奇的。


這就是我的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那麼先談一談,我是怎麼和科普結緣的。


在2008年的時候,科普自媒體開始逐漸興起,出現了「科學松鼠會」。2010年「科學公園」誕生,還有後面的「果殼網」。我也是互聯網的愛好者,一直跟隨關注著科普自媒體的發展。那個時候,我更多的是個觀察者,是個讀者,還沒有真正的親身經歷。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到2015年的時候,我和中科院、清華的幾個朋友,我們一起,把自己本專業相關的一些事情,我們想用一種通俗易懂而且有趣的事情去進行表達,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我們究竟在做什麼,科學家們究竟在研究什麼,研究的內容跟大眾的生活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於是我們開辦了自媒體——「漫科普」。


我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關注過「漫科普」。我們和「科學公園」有比較多的互動。在開辦一年左右吧,我們已經創作了大概有一百篇左右的原創的科普內容。


這一百篇科普內容呢,有的傳播量好,有的傳播量不好。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點擊播放 GIF/583K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點擊播放 GIF/1741K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點擊播放 GIF/111K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點擊播放 GIF/32K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點擊播放 GIF/257K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點擊閱讀


後來我們就琢磨,我們也在仔細的研究:什


么樣的傳播是比較好的,為什麼這些傳播是好的。


我覺得,科普這個領域絕對應該是一個專門的行業,由專門人才來做,而不是單純的由科研人員來做。很多人說,科學家應該來多做科普,但是科學家懂科學卻不懂傳播、不懂普及。所以,科學家如果要想做好科普,還需要專門的訓練。而真正做科普的人才,應該是專門的專業人才,像個專業一樣去打造科普——這才是科普現在最需要的人才。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舉個例子,在我們創作的漫科普文章裡面,有一篇文章,它的傳播量非常的好。可以說在我周圍很多人的朋友圈裡面,在一段時間裡都已經被刷屏了。


這篇的題目叫做《一個逗比的科研狗是如何成為諾貝爾獎得主的》,我記得「科學公園」在介紹我的微博里,有這一篇的鏈接,大家可以看一看。


這篇講的是科學界一個很傳奇的人物,他就是安德魯.蓋(Andre Geim)。他是一個英國的科學界,是俄羅斯裔的。他的科研特別有趣,他做科學研究不是那種一板一眼的非常古板地去做,他的科學研究很多是尋找有趣的、別人沒有做過的一些事情去做。


我覺得他的故事是非常傳奇的,後來就把他的研究通過我們自己的理解、整理以後,傳播出來——用現在網上最通俗易懂、甚至還有很多網路語言,甚至這篇標題我們也用了標題黨的形式,來針對進行傳播。所以它的傳播效果還是很好的。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安德魯.蓋,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得主,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安德魯.蓋有三個非常出彩的研究:一個是「壁虎手套」;一個是「懸浮青蛙」——這個研究幫他拿到了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有一個重要研究就是「石墨烯」,他是第一個製備出石墨烯並研究石墨烯性能的科學家——也是這個研究幫助他在2010年拿到了真正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點擊播放 GIF/721K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我們把這個傳奇的人的故事寫出來。在此我想給大家演示一下,也是加強一個感性的認識——科學是怎麼從實驗室走入到我們生活中來的。大家看我這個手機,有一個手機套,這是我從淘寶上淘下來的。這個手機套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我給大家演示一下。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OK,手機套可以牢牢地粘在這個光滑的表面上,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上來試試,把它拔下來需要多大的力氣……還是請主持人來試試吧……這個一旦粘上去以後,是非常緊的,這個手機套它會粘得這麼緊,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這個手機套的發明,就是源自於剛提到的這位科學家安德魯.蓋的發現——也就是「壁虎手套」。在此我就簡單介紹一下,以這為例子,來講科學傳播的裡面的故事性。


很多人對壁虎為什麼能在牆上自由行走很好奇,曾經提出過很多假設。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有人說是因為壁虎手上有吸盤,但是有科學家去研究後發現,當你把壁虎放在水裡面或者放在一個真空的環境里的時候,它還是能夠吸住——那就證明不是吸盤的原因。


有人說是靠粘液,就像蝸牛一樣,但大家可以發現,當壁虎從牆面或鏡面爬過的時候,沒有分泌物,是非常乾淨的,所以這個假設也不對。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後來科學家把壁虎的手掌放在電子顯微鏡下面,放大了幾萬倍以後,發現壁虎的手掌上有很多細小的絨毛,這絨毛已經細到納米的尺度——在這個尺度上,細小的絨毛能跟牆表面的分子形成「分子間力」。這個力的力度是非常大的,而且這個力不產生任何的污染,它也不是化學反應——它不像用膠水,粘在上面以後,就結合成一體了——當你把它拿下來,還是兩個物體。只是它兩個物體離得太近了,尺度非常小,相互作用,然後產生了分子間力。這就是科學家的發現。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Van Der Waals


那麼這位安德魯.蓋的發現是什麼呢——他真正的用化學的手段,第一次人工製備出了和壁虎的手掌一樣的新材料。他把這個新材料製成了只需要指甲蓋大小的一塊就可以掛上好幾公斤的物體。在天花板上,如果有這麼一塊不到手機大小的新材料,就可以掛上一個人。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後來的科學家,沿著安德魯.蓋的這個發現去研究——壁虎既然粘在上面了,為什麼還能夠行動呢?壁虎有這麼大的力氣把手掌從牆面上拔起來嗎?科學家接著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壁虎的手掌是軟的,它每一次行走的時候,是把手掌像撕手機膜的時候一樣行動的。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所以剛才主持人把手機拿下來的時候,直接拔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如果是從一側開始撕起來,那就能比較輕鬆地取下來。


這就是科學家把科學中很神奇的一個現象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一個非常精彩的例子。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而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科學研究變成一個故事,用輕鬆愉快的語言風格和方式,去向大眾進行表達。從傳播的效果看,大眾還是非常認可的。這就涉及到我要說的一點,我們做「漫科普」,我們提出的風格是——「為科學說一個好故事」。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其實,應該說這不是我們的原創。大家想一想,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聽到最多的是說:一個蘋果砸在牛頓的頭上,於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阿基米德的城市被羅馬人包圍的時候,阿基米德用很多鏡子,利用鏡子的反射光聚在一點,將羅馬人的戰船燒毀;還有瓦特小時候,在燒開水,發現水壺蓋在上下跳動,於是他想到了蒸汽機……從這些小故事,我們來思考,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不缺少科普。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是這些故事對我們進行最早的啟蒙(雖然這些故事的真實性嚴重存疑)。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真正好的科普,應該是什麼樣子呢?我想,真正好的科普,應該是平實、有趣、簡單,像跟孩子一樣去跟受眾進行交流。


我們「漫科普」就嘗試把科學做成科學故事的形式,來進行傳播。我們創作的一百多篇文章,在受眾圈裡面,還是引起了比較多的關注,也有了幾萬的粉絲。


很多人對我們的內容非常認可,希望我們來把文章集結成書。當然,我覺得我們的文章還是更適合網路傳播,因為我們採用的語言風格形式也是網路語言,可能不適合成書。但是能得到受眾的認可,尤其是很多當父母的讀者說,給他們的孩子講這些事情的時候,孩子非常喜歡。那麼我們做到這一點呢,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這就是我在科學傳播中的一個思考,就是「為科學說一個好故事」。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通過做「漫科普」一年多,我們的團隊在不停地總結經驗。我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呢?


這方面我還特意去查了一下書——什麼是真正的科學傳播。


我看到了一條定義。就是在1939年的時候,英國的一位學者J.D.貝爾納,於《科學的社會功能》一書中第一次使用了「科學傳播 (Science Communication)」一詞(最初漢譯為「科學交流」)。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J.D.Bernal


從這個定義來看,我們在做科學傳播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應該與受眾進行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去進行談話,而不是像在課堂上——我們是老師,他們是學生——這樣去傳播呢?這是我的一點思考。


我當時跟同仁們去交流科學傳播的時候,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感觸,就是現在的公眾不愛看科學傳播的內容——


首先是覺得與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


第二是有時候覺得太深奧了,自己看不懂,浪費時間,甚至我身邊很多搞科研的朋友也是,他們說:「我一天工作這麼勞累,在家裡也有很多家務,等我做完的時候,我的時間就剩那麼一點了——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我更願意去輕鬆一下,娛樂一下。如果科普是很嚴肅很沉重的話,那我不願意去接觸這類題材。」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從這個角度看,也是對我們做科普的人,提出的一個更高的要求——就是在閱讀內容大量過溢的時代,我們怎樣去爭取用戶的時間。我們不是在搞科普的人之間競爭,我們更多的競爭是要跟做娛樂的、做體育的、做電影的,或者放美女圖片的,我們是要跟他們去爭取用戶的時間。這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我當時在跟一位科普專家交流的時候,他提到一點,他說:在互聯網做內容、做創業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你必須要有最好的人才——不光是科學的人才,還有互聯網的人才,傳播的人才,要方方面面最好的那些人聚集到一起,才能和我剛才提到的那些其他的內容進行競爭。其它的那些打發大家時間、消耗大家時間的內容,爭取過來,給他們傳播科學相關的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他讀了一些科學內容,他會覺得有收穫、有趣,不會讓他感覺很沉重……那麼我覺得,在新的時代、內容過溢的時代,我們做科普的人,應該帶著問題去思考,怎麼去做好科普。


之前我跟興川也交流過,我說「科學公園」這麼好的品牌,這麼多的用戶,應該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才對。我們交流了很多次,可一直也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我自己私下也思考了很多,正好今天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向大家彙報一下我思考的內容。


我覺得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咱們現在科普的內容,都是叫做「作品」,咱們還沒有成為「產品」。


那麼作品和產品有什麼不同呢?咱們提到作品,更多想到的是一個作者,他寫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表達了他的一個觀點,這叫作品;一個藝術家創作了一副傳世的佳作,這也叫作品——從這兩點來看呢,「作品」更多的是發自於創作者本人的意願,滿足於他自己的一種心理需求——這是「作品」的一個典型特徵。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那麼「產品」是什麼呢?產品就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去打造。首先我們要找到,誰是我們的用戶。然後我們要去挖掘用戶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他為什麼要使用我的產品。然後,我的產品能為他提供什麼樣的服務。這就是「產品」。


所以,我的思考就是,好的科普傳播,未來一定是要做好的產品,而不僅僅是做好的作品。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那麼怎麼去打造一個好的產品呢?我也在思考。


現在科普界可能還沒有一個好的樣板。我們能不能創新出一些全新的形式,用互聯網的打造產品的思維,去真正的做一些好的科普產品呢?我希望今天我們能夠一起探討,未來我們能夠一起合作,去嘗試做一些事情。


我就借用一下互聯網做產品的一些思維方式,我覺得我們做科普傳播時候有幫助的,就把它借鑒過來。咱們做一個「科普+」加互聯網思維。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產品思維


第一點,互聯網思維最重要的一點是「產品思維」。


就是首先要找准用戶,細分市場,細分垂直領域。現在包括「漫科普」在內,我們在做的時候實際上對於垂直細分領域,我們是劃分得不清楚的。


我們不知道我們的用戶是什麼樣的——我們的用戶究竟是哪個年齡段,是哪個範圍的人群,他們主要是做什麼工作,讀我們的內容是他自己讀呢還是給孩子讀——這些方面我們都是沒有認真地去梳理的。所以我想未來在做產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去梳理,很好地定位我們的目標用戶是誰。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一位科普專家曾向我介紹,他們對自己產品的用戶進行了非常精準的畫像:25歲,女性,剛有一些收入但是收入不是很多,可能大概在五六千左右,她能夠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化妝品,但是還不能去買那種世界知名的化妝品,她們在一二線城市,她們的工作需要她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針對這些用戶去設置產品。


我跟興川交流的時候,聽說科學公園曾經做過一個叫「嗨好孕」的欄目,就是針對女性和育兒去做科學傳播,這其實就是一個產品的雛形,這就是一個找准用戶定位,非常好的一個方向。但很可惜,後來沒有做下來。但我覺得,未來如果去做的話,應該能很好地把這一部分用戶跟科學結合起來。


用戶思維


第二點,就是「用戶思維」,以用戶為中心。


我們每一個垂直的用戶群體裡面,都要有一幫「天使用戶」——也叫核心粉絲——我們和他們產生互動。所以傳播不光是我們的事情,在我們和粉絲互動的帶動下,讓粉絲也去自發自願地傳播。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因為時間快到了,本來我是要放一個視頻的,給大家說一下「軍事節目」是怎麼尋找到自己的垂直用戶,然後通過我提到的上述幾種思維去打造他的產品的。這個軍事節目,叫「軍武次位面」,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發展得非常快。現在已經打通了線上線下,建立了自己的粉絲經濟,把軍事節目很好地進行傳播。


簡約思維


第三點,是「簡約思維」,就是咱們的產品一定要簡單。


我舉個例子,就像「混子曰」,用非常簡單的漫畫形式,用非常簡單的語言,非常樸實通俗的語言,甚至還有很搞笑的語言,去進行傳播。「混子曰」傳播了幾篇科普,一個是講青蒿素的,還有一個是講引力波的。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其實大家可以想像,引力波這麼複雜的事情,你用漫畫用文字怎麼去表述,但是「混子曰」真正做到了用最簡單的風格、語言去和用戶進行互動。可以說,「混子曰」關於引力波的漫畫的傳播量,遠遠大於很多官方的節目。


極致思維


第四點,就是「極致思維」。


就像喬布斯說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它做得最好。像「邏輯思維」,就是非常好的一個內容創作的節目。他就做視頻,知識分享的視頻。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其實我想,有沒有可能,咱們科學公園,還有在座的很多科學方面的專家,在未來有沒有可能合作,做一個科學方面的視頻。然後通過極致思維,讓用戶覺得這是一款非常高質量的、而且真正是他有需求的一個內容產品。


迭代思維


第五點,就是「迭代思維」。


就是你的產品推出以後,你要不停地根據用戶的反饋,去進行更新迭代。這點做得最好的,可能就是「小米」了。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我有個朋友在小米,他說小米的客服,是任何一個用戶的提議他們都會及時的反饋。只要是好的提議,馬上就會在產品中更新迭代。未來,我們的科學產品也應該做到這樣。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最後一句話。是創業公司提到的:「只有專註自身內容的建設,打造差異化的產品,才是創業能否最終成功的關鍵。」


我想把這句話,引用到我們科學傳播領域:「只有專註自身內容的建設,打造差異化的產品,才是科普能否最終成功的關鍵。

羅思揚-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謝謝大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無人機航拍與鯨魚研究
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讓分子轉起來:解讀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推薦科普微信公眾號:天文物理
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TAG:科學公園 |

您可能感興趣

2016科學與無神論論壇演講
2017復旦科技創新論壇
2017浦江論壇將聚焦世界新科技
預告丨2017浦江遺傳與分子診斷產學研論壇
2017現代產房建設和產科麻醉管理論壇會議
2016年「國際科技期刊與科學傳播高峰論壇」落幕
「軍隊2017」論壇:精心再現蘇聯坦克發展史
復旦大學智慧人文課堂2017迎新論壇暨音樂會華麗上演
歡迎參加2016國際期刊與科學傳播高峰論壇
博鰲儒商論壇2016年會主題演講|黎紅雷:儒家的商道智慧
2016耶魯中美論壇在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隆重舉行
2016室內設計高峰論壇
座無虛席,不見男性:2016年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女科學家論壇
「香江創科論壇2017」將在香港舉辦
2016上海對話高峰論壇:共創文化藝術新未來
2017在線教育論壇舉行
2017醫學前沿論壇聚焦婦兒健康
2013中國蘭花高峰論壇上的發言
君子豹變:從動物園到馬欄山——陳剛在湖南大學 「2017營銷科學與應用國際論壇」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