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何三畏:中國鄉村文人消失,最簡單的帖子都沒人能寫了

何三畏:中國鄉村文人消失,最簡單的帖子都沒人能寫了

何三畏:中國鄉村文人消失,最簡單的帖子都沒人能寫了



文 | 何三畏

因為旅途的前方靠近沈從文的故鄉,我出發前就帶上了他的《湘行散記》,路上一翻,又見到以前看過的一個段子,那是1934年沈從文回故鄉探母途中,附在給他新婚妻子張兆和的信末的:「在路上我看到一個貼子很有趣:立招字人鍾漢福,家住白洋河文閣大松樹下右邊,今因走失賢妻一枚,年十三歲,名曰金翠,短臉大口,一齒突出,去向不明。若有人尋找弄回者,賞光洋二元,大樹為證,決不吃言。謹白。」然後,沈從文附了一句:「我一字不改寫下來給你睢瞧,這人若多讀些書,一定是個大作家。」

何三畏:中國鄉村文人消失,最簡單的帖子都沒人能寫了



資料圖:湘西農村

這個段子固然有趣,但作為鄉村出身的沈先生本人,應該是不會感到多麼奇怪的,我覺得他抄下來是為了給出生大家閨秀,不聞鄉間俗事的妻子找樂,因為他知道「鄉村文書」大致就是這個樣子。這個段子的趣味,在於它生動簡潔,土得掉渣。故事的主人公,不住在深宅大院,而是一棵大樹旁邊(如果他家的房子比較體面,也該說房子旁邊有一棵大樹才好),還養十三歲童媳賢妻一枚呢,再從「走失」的事實來想像,這家人的生存境況恐怕著實不怎麼樣。這段文字就描繪的是這樣一幅鄉村圖畫。


可是,我無論是以前讀到它,還是這一次再讀,腦子裡都還有一個場景,即風景如畫的湘西山村,一個土秀才,戴著瓜皮帽,捊著山羊鬍,鼻樑上架著反光的眼鏡,坐在昏黃的煤油燈下,一張遍體鱗傷的桌子面前,煞有介事地寫著一個尋妻啟事。這樣的「土秀才」,是最低級的鄉村讀書人,他們做得最好,也就在鄉村開個私塾,一般的,就給人記個生辰八字,寫個抱約婚約,也就是承擔很普通的鄉村文書。遇有較大的場面,如編修族譜方誌,立碑刻序之類,則是一村一族公認的學問更大的人做的。


這是歷來的一種鄉村秩序。在科舉時代,讀書人最大的理想當然是貨與帝王家,同時也就走出了家鄉(清朝就很認真地實行了迴避制,主要領導一定是從外地派任),但一定也留下了一批讀書人在家鄉。科舉廢止後,讀書人同樣走出鄉村去謀取出路,沈從文,黃永玉就是這樣出來的。然後家鄉還是留有讀書人。不然,以上沈先生寫給妻子逗趣的帖子,就沒人寫了。


可是,現在的鄉村,就真的沒有人能寫一個哪怕是最簡單的帖子了。現在的農村,大多是一些沒有文化,基本不識字的老年農民。現在的農村,沒有自產的帖子了,也沒有了「鄉村文書」這種傳統的文體,整個鄉村的生態變了,鄉村似乎再也不需要任何一種文書了。


鄉村讀書人和鄉村文化的消失有一個過程。土家族作家野夫生於六十年代初,他的出生地歸於鄂西南,跟沈從文同屬一個鄉村文化帶,我們從他大量的記敘家鄉文字中發現,他小時候,也就是文革期間,在家鄉就見過「高人」,也就是說,那時還有鄉村文人。筆者跟野夫同代,筆者出生在川東北,跟野夫的家鄉不算遠,如果我要去沈從文的家鄉鳳凰縣,野夫的家鄉是中點,野夫雖是湖北人,但我們同屬一個方言區。也就是說西南官話的這一片鄉村,包括川東北,湘西,鄂西南,陝西南,重慶這幾省市交界的地方。

我有以下這些記憶,來說明我感受到的鄉村文化和鄉村文人消失,以博取朋友們的一聲同情的嘆息。我小時候的人民公社的牆壁上,到處貼著「革命大批判牆報」和「革命宣傳」的標語,其實,沒有多少貧下中農去看的,因為貧下中農一沒有文化,二沒有興趣。我記得,經常有個別老頭,站在那裡看,其中有一個我認識,他是我的本家,他低頭走路,不看任何人,好像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他看標語和牆報,沒有表情,他身體略高,穿的破爛,略為佝僂,很卑微的樣子。我爸爸告訴我,他是我們本族的讀書人。


到我上大學的時候,我還得知,在土改的時候,本鄉有一個燒書的故事,他家的藏書,沒收後堆到鄉公所的一個舊時的戲台上,然後燒掉。本族族譜藏在他家,土改時沒捨得交出,到文革時,實在害怕,自己燒掉了。現在,我確信,到那時,我們村便沒有一本像樣的書了。雖然這時每家都有了一套以上的毛澤東選集四卷本和林彪編的節選本小紅寶書,但農民是一不懂,二不讀的。


不過,就在文革期間,我們這個傳統自然村,除了他們家,本族還有讀書人的,其證明就是,文革中家家戶戶除了掛毛主席像,還要掛毛主席語錄,野外,則要樹立毛主席語錄碑(用石頭砌成),而書寫語錄牌和語錄碑,就用不著有名的讀書人,相當於沈從文先生記敘的尋妻啟事的那種略為識字的鄉村小文人就夠了。這是我對傳統書法最初的認識,我至今記得語錄被他們漂亮地書寫出來的樣子。


現在,那一代讀書人早就不在了。筆者曾經在騰訊的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現在的鄉村以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農民為主體,他們即便可能略為識字,也說不上文化,更沒有傳統文化,甚至配製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農藥,對他們也構成困難。至於文革後出生或文革後教育的一代,基本離開了鄉村。看起來,鄉村後繼乏人。那麼,說到這裡,單說鄉村文化和鄉村讀書人的消失似乎就不夠了,應該說鄉村的消失。順利說一句,鄉村「後繼乏人」實際不是真命題,只是因為農村土地被預期有一天會在拍賣場上大放異彩,所以不準「城鎮戶口」進入的政策限制造成的。


鄉村文化和鄉村讀書消失得那麼乾淨徹底,以至再也看不到一個漂亮的手書正體字。即便是墓碑,也不是本村人寫的,而是在城裡製作,用電腦字型檔里的書寫的。現在的農村當然也懸掛標語,那只是電訊廣告,農藥廣告,和學習貫徹上級指示的標語,哦還有,村務公開欄目牌,也都是一律的印刷體,也是從城裡製作好了送來的。這算是城市對鄉村的文化輸入?

何三畏:中國鄉村文人消失,最簡單的帖子都沒人能寫了



農村手工刻碑已被機器取代


以前,即使在最偏僻的鄉村,也有物證可以證明這裡有三千年文明。世居的大戶人家有族譜,可以看到數千年的繁衍和遷徙。一個長期農耕的自然村,總會有人家藏四書五經,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還有那麼多可以追溯到遙遠起源的規矩。這些就是證明。現在,農村哪家還有族譜,哪家還藏有線裝書?哪個村還有讀書人?這些都沒有,你憑什麼說你這裡有三千年文明?

不過,必須要把話說回來,我一再提醒自己要避免無謂的「文化憂傷」。文化是必須要轉型的,文化的形態是多樣的,有文化就行,不一定要屬於某種文化。全球文化在加速融合,有的孩子本來出生在某一種文化里,但是從小就去另外的文化里留學或移民,他們和他們以後,母語文化就消失了,這沒有什麼可悲傷的,說不定過一些時候回頭看,他的母語文化整個不見了,而他活在另一種文化里,這就如同逃出泰坦尼克號一樣,是幸運而不是悲傷。所以,重要的是,告別了舊文化,新的文化在哪裡,是不是形成了文化荒原。


原標題:鄉村文化的背影


【作者簡介】


何三畏|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許倬云:周易思想對當代中國人有什麼用?
姚遙:拒絕童工,這件事沒有任何爭議
郝建:要不要回戰場,李安和比利·林恩想法一樣
止庵:塞尚風景畫畫的是天地不仁
張鳴:20億買人的尊嚴?想得美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鄉村異事:他們趕走一個髒兮兮的老太太,卻丟了整村人的性命
韓國貧窮鄉村的真實面貌:房屋破舊,這裡人們並沒有想像中的光鮮
鏡頭下:一個詭異的島國「百人鄉村」,僅有一人可以交流
別嘲笑《鄉村愛情》土了,人家可是國產時髦大劇!
穿布鞋,翹二郎腿,每天一斤二鍋頭,這位全中國最隨性的「鄉村老人」,憑什麼成為了華為的代言人!?
晒晒朝鮮鄉村孩子的幹活場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最後一張感人
韓國鄉村的真實面貌,人們並沒有想像中的光鮮
晒晒非洲貧窮鄉村的人們穿什麼鞋?窮人自製的鞋子更養眼!
非洲貧窮鄉村的人們穿什麼鞋?窮人自製的鞋子更養眼!
《鄉村愛情》:這幫老夥計,才是村裡最可愛的人
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你最想去哪一個?
那些美如「仙境」的鄉村,中國也有一個村子上榜了!
她又胖又丑,卻被兩人疼愛,離婚後再嫁小鮮肉,鄉村大媽也能成為女人花
一斗水村,是我見過的最為清新自然的鄉村,給人以溫馨之感
烏石村,空中鄉村,最吸引人的還是這裡的建築
你還出國旅遊嗎?原來,外國人最喜歡的鄉村在中國
它是中華鄉村土狗,在國內遭人遺棄,卻在美國得到了所有人的喜愛!
《鄉村愛情》里的男人,穿衣也有鄙視鏈
一個鄉村姑娘,國會特許她能做一件事,全美其他女性均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