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款怎麼玩?
常聽人說「善書者不擇筆」,高人自有高招,如同武俠小說裡頭武功深者摘片樹葉就能當暗器,甚至隔山打牛連兵器都不需要了。記得《吉舟印話》中,吉舟石開先生言其一支山馬筆,用得順手,「千金不易」,足見絕頂高手講究擇筆。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秦漢人在不足1cm寬的竹簡上寫出精美的漢字,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古人毛筆的精良。劣筆只適合用來刷漿糊。
寫小楷,對筆特挑剔,多用狼毫、紫毫或兼毫,筆鋒尖挺是基本要求。寫意國畫對筆的要求低些,畫家關注的是墨與顏料的質量,黃賓虹雅集作畫可以用別人準備的筆,但一般會帶上自己備好的墨,因為賓翁對墨有特殊要求。
篆刻用刀也是琳琅滿目,印人也各自有自己的偏好。刀不同,作品風格則各異。黃牧甫追求無一筆不光潔,所用刻刀薄刃鋒利。當代徐正濂先生與黃類似,從印面效果,彷彿看到徐先生手持的刻刀,寒光逼人。而吳昌碩篆刻,圓渾厚朴,據說其用鐵釘作印,與用刀無異。刀刃的寬與窄、厚與薄,刀鋒的利與鈍,都對線條效果的形成產生直接影響。印人多不「亮刀」,此中還是暗含了一些玄機的。
篆刻的邊款就像書畫作品需要題字落款那樣,它是藝術整體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自文彭,何震以來。篆刻藝術已遠遠超越了先秦兩漢官私印的範疇,發展為文人,藝術家們馳騁的天地。不但內容廣泛,取材擴展了,形式也多姿多彩了。特別是創作跟文學金石學結上緣。作品除署款以示鄭重外,有關篆刻藝術的一些問題,有時不得不在印面之外酌作必要的陳述,使受印者或獲觀者能夠了解創作這方印章的藝術旨趣。有些精擅書畫和詩文的篆刻家便藉此展其所長顯露一番。這樣一來,邊款藝術便愈形發展,我們看到的一些印章,印面文字不多,但陽文邊款文字卻逾其數倍,不無喧賓奪主的味道。比如趙之謙有一方印章「飧經養年」他在印章的四面除造像一區之外,用漢代始平公的字體多文字的邊款使印章更為生動,可見邊款在篆刻家的地位是何其重要。
一、邊款的內容:
邊款的內容是沒有一定程式的,只要把要說的話、文字順暢,言簡意賅的表達出來就是了。
1、單款:單款就是僅刻作者姓名或籍貫、年月、地點、年齡。
2、雙款:除署名外,加上受印者的名字,稱呼,有些還添上「教正」「指謬」之類的客氣話,怎樣答辭才合適,還是要彼此的份際關係來確定。
3、敘事:敘事有的是作者的自述,而較多的是記以贈人。如:記述石材的來龍去脈,或印文的創作心得闡述等。
4、論氣:在邊款中對所做的印章做文字上、藝術上的說明,這種情況很常見,不論長短,他都反映了作者的自身素養和學識。
5、跋語:一般都是後人所作,也有受印者所作,這種情況可視為邊款的異例。如後鑒定其真偽所作之款文,獲印者在觀之其章興奮之餘有感而記之,當然這些刻者都是高人。
二、邊款的書體與圖像大概有如下幾點:
1、明末期象文彭、何震等人多用行書或楷書,以文彭為代表的是行書雙刀法而鐫刻之。先用毛筆在印面上書寫好,然再按字之輪廓而為之,如行雲流水。以何震為代表的是單刀楷書法,勁利而斬釘截鐵,行款參差錯落,另饒韻味。還有一提是蘇宣,更為特別以單刀之法鐫刻草書邊款,真是有縱橫飛逸之氣也。
2、清初至咸豐年間,以丁敬、黃易為代表的都以自己書法風格入印,因此古拗中有雅麗之致,文鼎柔媚秀巧。
3、同治之後有大師趙之謙卓犖之才,把邊款藝術推上了巔峰,創造了以陽文作邊款,並配以漢畫像,北魏造像等形式。他的楷書邊款,早年與浙派相近,大概在三十歲左右開始在書法上追宗北魏龍門的碑刻之風,所以邊款的筆勢結字也形成了自文、何以來嶄新的形體。浙派橫劃左輕右重,呈長三角形的樣子,然趙之謙在處理時左端略加觸刻,即成逆筆而起北魏書法之勢,從這方面來看,受前人隸書邊款的啟迪。但又加之楷正之風,道是全新之面貌。
4、近代篆刻家由於自己廣博積古,在印側邊款中以鐵筆遍臨甲骨,兩周銅器銘文,漢魏北朝碑刻、竹木簡牘等,逐步形成與邊款無異,他廣搜博採的新尚藝術形式,是應該肯定的。
三、邊款的刻法:
1、楷書:楷書的基本筆劃是:點、橫、豎、撇、捺、勾。形狀雖然各有方法,但主要還是以長短斜正的三角形來表現,凡掌握了刻刀刻石的方向及輕重變化後,就可以運用自如。
《點》刀向左上斜,以右下角切入石中即呈。如刀向左下斜,以右上刀角切入石中,即呈夕。只要稍變方向,就可以刻成許多形狀的點。
《橫》刀口平橫,刀角在右邊用力切下,即成長三角形如的樣子,略如與字起筆較輕,收筆較重之形。欲表示逆筆而起,就在的尖角之處稍切一下,便成的形狀了。
《豎》刀口豎放,刀角在上端用力切下,即呈上粗下細的豎劃之形百,
《撇》用刀略同豎劃,只是斜而朝左面,
《捺》多以長三角點 為之,如作出鋒,在下加切一刀便可。
《勾》在豎劃末端,加切一刀即成。基本方法大概如此,但行刀習慣有三種方式:
A、以石就鋒法,傳說此法是丁敬使用的。黃易曾說過:「丁敬刻邊款時是不書而刻的,用刀之法是握刀不動,以石轉動來配合運力的需要,所以一字之成不必旋轉多次,其行刀次序與筆順無異。
B、以鋒就石法,這是前法的改良,據說趙之謙即用此法,印石不動,以手和刀的靈活轉動來配合刻制。
C、先橫後豎法。為了使筆勢統一、運氣較直,很多篆刻家都採用了此法,先刻橫劃,次刻豎劃再加撇、捺、點的刻法,但刻時要注意預留待刻筆畫的位置,在用刀時沖刀、切刀皆可。
2、隸書:刻隸書邊款時,橫劃皆由右邊切下而向左推刀。如要表現「蠶頭」,其法略加楷書橫劃逆筆的起首,只要稍加觸刻即成。「雁尾」也要酌情補刀,橫劃要注意弧度適中,才能表現隸書的體態,不宜陡直。了把橫劃刻好,也有人用「先橫後豎法」,甚至把印石橫置起來刻,對於彎與勾和波磔,用要表現出漢隸的道遒凝鍊來。
3、篆書:刻篆書邊款,略加單刀白文印,多用沖刀以鐵筆之法鐫刻之,但一定要注意表現用筆的轉折和輕重變化。
4、草書:草書的邊款通常用單刀法。很多篆刻家的刻刀都是自製的,有的用圓桿磨四面鋒或方桿磨三面鋒為之。握刀就像執鋼筆一樣流利自然,用刀韌中帶勁,線條遊刃有餘,深淺得適。但也有一些篆刻用的是雙刀法,就是先在印側面將所用內容書形寫好,然後隨著筆勢以平口刀鐫刻之。
5、幾點參考意見:
A、先將印石的四側在刻邊款之前必須打磨光整,否則刻出的線條很難達到清爽利落。為便於鐫刻是看清楚行刀,可先用墨汁將印側塗黑,這樣刻刀時效果就可一目了然。
B、刻邊款時是先寫墨稿好,還是在石上不書而刻好?似乎各有利弊,如先寫墨稿這樣預計字數,防止錯字,安排間架章法都有好處,初學者尤覺此法需要。對精熟此道者而言,看法不同:他們認為筆不如刀,把稿寫了,有時反覺氣散,因此刻時絕不能像筆那樣寫,用刀時往往比用筆更為精確和天趣,但趙之謙的朱文邊款都是先書後刻。
C、為了邊款的字體有神氣,刻時要以拔山舉鼎之力,才能波磔昭然,不必顧慮筆劃的破碎,有時破碎一點筆劃方覺古拙完整,有筆斷意連或筆不到而意到處,千萬勿亂補刀,補了就覺窒凝而氣勢不貫了。
D、款字的好壞,與平時書法基礎有關,要想刻好款字就得認真學習書法,但兩者並不等同,因邊款用的是刀不是筆,能夠多臨古人或現代名家的邊款,吸取所長,不無好處。
四、邊款的位置:
1、素麵:凡素麵的,在印的左面(即蓋印時的自己面對一方的左側)。刻兩面的,先起於印的前面(即向自己的那面),而終於左面。刻三面的,是起於右面終於左。刻四面的,是始於後面終於左側。刻五面的最後終於頂面。
2、凡印有鈕的,先要根據印鈕的向背定其前後左右,如瓦鈕、鼻鈕、座壇鈕有穿帶孔的,定為左右而,如是動物鈕之類,凡尾巴處定為前面。
3、凡印章刻有薄意之雕的圖景或花紋,一定要酌情處理不可大意。一般在不影響圖案的情況下字宜小宜少。當然在不破壞畫面的情況下,能配合圖景,如像繪畫那樣題邊款更為上乘。
五、現代邊款之創新:
1、工整印章之邊款:工整印章主要以圓細朱文為主,白文以小鉥漢官印為主。朱文印面鐵線游刃,婀娜多姿,白文是端儀泰然,拙中見情。所以在刻邊款時多以隸、篆,正書而為之,再加篆刻家個人的素質學養方才自成一氣。
2、工兼寫之邊款:凡工兼寫的篆刻家在書法與文字的修養上都有一定的底蘊,邊款的風格創意自然與印面正文相得益彰。不管是在印面上追求秦風漢韻,或者是楚簡,漢晉文字,都要從字體、刀法上面追求一致,這樣才能融為一體自成天趣。
3、大寫意的邊款:首先我們要知道大寫意的印章不是現代才開創出來的,而是源遠流長的。但它的發展之快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所逐步形成的一種新體式。當然它也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如西方的畢加索、梵高,東方的日本所謂前衛派之影響,都在章法布白上不受傳統約束。只要求造形,驚兀險絕,過目不忘,達到返璞歸真之效果才心悅矣,實際上這類圖案在中國遠古時期的陶器、石器上都有類似的圖案。綜上所述,中國的印章是祖國傳統文化大花園中一枝獨樹的旗幟,而邊款的地位是印章中不可缺少的和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素材來自江蘇書協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隸書學此碑,可保無俗情!
※最全的孔子語錄帶翻譯,絕對經典,值得收藏!
※素與簡
※神筆大楷(亮眼!)
TAG:書法指南 |
※不刻邊款,怎得完美篆刻?
※如何把握好刻邊款的技巧
※拓邊款竟然如此簡單!
※潮流范 | 牛仔褲的種類五花八門,可這個春天我只想買白百合的那條翻邊款
※一用就上癮的真絲枕套 法式鑲邊款重磅來襲
※篆刻技法:邊款
※印章邊款欣賞
※雖然《美女與野獸》不走心,但周邊款可以買一買
※無邊款手機鼻祖,一眼認識的人不超過10個!
※雖然《美女與野獸》的電影不走心,但7個周邊款可以買一買
※那些篆刻新人要了解的著名邊款(資料)
※石開│鬼才的邊款藝術
※無邊款手機「鼻祖」,當年設計超越三星,如今卻被蘋果收購!
※一方圖文邊款的刻制過程
※「古印有筆尤有墨」:從趙之謙一方印的邊款說開去
※上海博物館珍藏清代胡钁篆刻《硬黃一卷寫蘭亭》,重點在切刀邊款
※劉清揚:中國書畫作品邊款的形成與美學意蘊
※3.1 Phillip Lim 2018春夏系列大秀,主打荷葉邊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