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能否預測死亡?

我們能否預測死亡?

科學家在用果蠅做實驗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生命階段,這個階段通常意味著果蠅的的死期將至。他們把這個階段命名為「死亡漩渦」,並且猜測人類或許也會經歷這一階段。

25年前,生物學家們給生命設定了兩個基本的階段:未成年和成年。幾乎沒有人會對這種分法有異議。我們把正在進行快速生長發育、在性成熟之前的這個階段定義為未成年階段。在這一階段,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往往是很低的。

成年階段開始於人們的性成熟。在成年階段剛剛開始的時候,死亡的概率也是比較低的,這個時候的人們正值壯年,並開始有了生育的想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年齡不斷增加,身體的狀況也開始走下坡路。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的概率也是逐漸提高的——剛開始會很低,但越往後越高。

90年代初的時候,研究者們開始意識到生命也許不止這兩個階段。他們又定義了一個只有非常年長的人們才會經歷的一個階段:晚年。

將晚年和成年區分開的一個明顯標誌就是死亡率。成年階段隨年齡增加的死亡率在晚年階段不再適用。舉個例子,60歲的這個群體的死亡率會比50歲的這個群體高很多,然而90歲和100歲的這兩個群體的死亡率卻是幾乎相同的。也就是說,死亡率先是逐歲升高,在到達一個頂點之後趨於平緩。

目前還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可的學說能夠解釋死亡率在晚年趨平的這一現象。不過有一群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試圖通過觀察一些其它生理特徵在晚年的變化情況來尋找一些突破口——例如生育能力。他們選擇了種群生物學家最喜聞樂見的動物——果蠅來進行試驗。

我們能否預測死亡?

他們一共使用了2828隻雌性果蠅,然後每一隻雌性搭配兩隻雄性放在一個小瓶子里。然後每天把雌性果蠅逐個轉移到一個新的瓶子里,再數一數她們各自產了多少卵。持續統計到所有雌性果蠅都死亡為止。

果蠅的生命周期一般有幾個星期之久,所以這是一項工程浩大的實驗。最枯燥的部分是每天都要把數以千計的微小果蠅逐個轉移到新瓶子里去,並統計那些更更微小的蟲卵的個數。不過這些任務幾乎都交給了他們的學生去完成。

經歷了這所有的努力之後,實驗結果一開始卻顯得不容樂觀。果蠅的生育能力並沒有因為它們進入「晚年」階段而明顯變得趨於平緩。真實情況是,當研究員們仔細統計了數據之後才意識到一切是大相徑庭的。通過對比年齡相同、一隻即將死亡、一隻仍能活幾周的兩隻雌性果蠅,發現它們的生殖能力有很大不同。說明白點就是,果蠅的生殖能力會在它死亡的前兩周時急劇下降。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現象和果蠅的年齡無關。也就是說,一個60天大和一個只有15天大的雌性果蠅,只要即將死亡,都會表現出繁殖力的明顯下降。

這群科學家把這第四個生命階段稱為「死亡漩渦」階段,他們認為這個階段對所有生物都適用,並且和早前定義的「未成年」、「成年」和「晚年」階段都不同。

我們能否預測死亡?

2012年的時候,通過類似的實驗,他們的一位學生髮現雄性果蠅也存在這種繁殖力驟降的現象。無論年齡多大,瀕死的雄性果蠅使雌性受精的能力都會顯著下降。

就在今年(2016),這些科學家和學生們甚至可以預測果蠅死亡的確切日期,並且只通過觀察計算它們三天前的繁殖能力就可以,無論它們的年齡有多大。並且準確率可以達到80%。

還有很多地方的研究者們也發現了生殖能力和死亡的種種類似的關係。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Curtsinger教授就是其中一員,不過他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和之前加州大學的實驗結論有些分歧。其中一個就是,他不認為這些觀察結果是證明第四生命階段存在的決定性證據,因為他不覺得人類或者其它與果蠅有生物學不同的生物也會經歷那個繁殖力下降的階段。他也覺得「死亡漩渦」這個詞很模稜兩可,所以他自己創造了一個新的術語——退休。

退休階段可以很容易地在雌性果蠅中被觀測到,這一階段開始於雌性果蠅完全無法產卵的那一天起。一隻果蠅的身長在2.5毫米左右,一顆果蠅卵長度是0.5毫米左右,而一個雌性果蠅一生可以產1200顆卵。想像一下,其實果蠅就是一個繁殖機器,產卵可能是雌性果蠅的唯一想法。如果某一天它沒有產下一顆卵,那肯定是意味著哪裡出現了問題,即使她第二天又開始產卵了。這好比一台快沒油的汽車,最後可能會經歷幾次熄火才最終完全無法點火,不過當它第一次熄火的時候就意味著這車跑不了多遠了。

Curtsinger還發現了一些前人沒有發現的東西。在繁殖力降低、即將死亡的時候,他發現果蠅也經歷了之前提到的在晚年階段才會出現的死亡率趨平期。這個全新的發現說明死亡率趨平期不僅僅只是年邁的特徵,實際上這個階段也可以出現在少年和中年階段。這意味著死亡率平緩期並不是像之前被普遍認為的那樣和年齡相關,而是和繁殖能力更加有聯繫。這個發現其實也困擾著Curtsinger自己,因為他也不知道如何解釋為什麼生殖能力和死亡會有著如此明顯的聯繫。

然而,有些研究者認為這個現象只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印證了一個廣為人知的說法:生育是對父母的一種犧牲,尤其是對母親。十幾年前,有人已經做過了一個實驗,他們發現通過把年輕雌性老鼠的生殖系統移植到年邁雌性老鼠上可以延長該年邁老鼠的壽命。更加健康的卵巢可以降低那些老鼠得心臟類疾病的概率。

Curtsinger是不怎麼相信人類也會在死前經歷「退休」階段,因為他覺得畢竟人和果蠅是不一樣的。不過之前加州大學的那伙研究者堅信人在自然死亡之前會經歷「死亡漩渦」階段。他們通過一個在敬老院進行的測試從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這一點。

在這個測試中,參試者都是九十歲左右的老人,測試的內容包括力量、身體協調性和精神敏銳度,幾年之後他們回到這所敬老院進行回訪,統計了哪些參試者已經離世。那些離世的參試者在測試中的得分幾乎都是最低的,也就是說在死亡之前,人們的生理指標都會下降。

如今,他們在果蠅實驗中最想達到的目標是,如何將這個使各項生理指標下降的死亡漩渦階段從幾周時間縮短到幾天之短,因為這也許會給人類領域的類似研究帶來啟發,好讓人們在離世之前不用再忍受那麼長時間的無助與痛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色彩與性格:你最愛那種顏色?
蛀牙真的會傳染嗎?

TAG:知識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死亡時間還能預測?這可不是封建迷信
新的研究能夠預測你什麼時候死亡
你聽過「死亡螺旋」嗎?或可預測死亡時間!
如果我能預測未來……
你若有這些感覺,就能預測未來!
治癒疾病和預測未來,他們似乎無所不能!
厲害了!人工只能可預測心臟病者死亡時間
基因檢測真的有那麼神嗎?可以預測孩子潛能?
夢為什麼能預測未來?
愛情能否長久?腦成像技術也許可以幫你預測
「腳相」也能預測疾病
基因檢測預測不了你的未來,但它能計算人類的命運
鈺霏名媛:基因檢測-別人只能檢查現在,我還能預測未來!
動物預測災難?可能沒我們想的那麼神奇
預測死亡?這種方法可準確預測5年內死亡幾率
占卜預測:能成還是不能?
為什麼有人相信自己能預測未來?
能預測人死亡時間的神器:死亡計算器!
古人真的能預測自己的生死嗎,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