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館齊下——和縣、含山觀博記
清晨獨步街頭,颯颯秋風中登上臨淮門遙想濤濤濁流,看天際紅暾蔚起,勾抹出金雲如岫,漸覺眼不可開。
南下百餘步,抬頭朱棟金枋,
拱現出一座重檐飛甍的孔廟縣學,
漆息熏鼻,不可直視。
轉過旁徑,疏竹低掩之間,
卻是夢得陋室,
斯人雖杳,其神猶在,
然後世的補綴與崇飾,
終為不美,
故彷徨片時,意興已闌。
其實城中古迹本在其次,
古物才是此番和縣之行的真意,
博物館沒有官網,
走到跟前發現是很不起眼的三層小樓,
連個盤問的門衛都看不到,
樓內也沒有館員值班,
自然也用不著簽到,
展廳燈光朦朧,
玻板蒙塵,
這樣的縣博本人已經很久沒有遇到了。
館藏青瓷的路數和馬鞍山市內差別不大,
數量和精細程度當然有所不如,
帶蓋卧獸鋪首耳三足奩還算清爽,
但虎子的線條就比較簡單,
也顯得有些拙笨,
雞首壺存數不少,
能夠理出一個時代脈絡,
故而有專題展板。
三代之前的陶鱷
這絕對是我見過最丑的虎子了,沒有之一,還是個『斷背』
其餘相對完整的
只是個別六朝的獅插、
多足瓷硯(似隋)
和宋元的白瓷蓋罐,
瓜棱四系罐四系全斷,
侈口長頸瓶口缺半邊,
這些器物大多窳劣不群,
加之沒有在布展上多下功夫,
躲在角落中神氣凋喪。
器型還算規整的三足青瓷奩
帶蓋硯與四系小罐
縣級文物中一二等都集中在市博或省博,
這自然也是為了研究的需要,
但長此則小館熱情消乏,
疲疲塌塌,缺乏責任意識,
和縣從軟體上說,改進餘地還很大,
首先是題板過於簡率,
好幾處還存在明顯的舛錯,
比如明明是道尊,卻標為佛像等等。
東坡書信拓碑
明代道教仙官像
清代石雕供器
對比之下銅器類狀況稍好些,
每個時代的典型物件多少有幾樣,
重器自然沒有,
立耳回紋鼎也小得可憐,
帶銘小鈴和獸頭帶鉤(中間有用作陽燧的凹塌)
都是雖小而獨具特色,
兵器還規整,有幾支素矛皮色如新,
戈與劍的品相也不錯。
帶鉤中間帶有圓凹,可用作陽燧
鳥嘴盉流處破漏,
龍首鐎鬥口沿不全,
但好在都是普品也毋庸太多憐嗟,
惜乎很戰漢的一個滿身斜菱紋的柿蒂蓋銅敦,
頂上三羊亡了一羊,
露出難看的疤洞。
和縣館中最佳青銅器,三羊缺一,開不了泰
銅鏡也有漢魏的,版模極好,
雙鳳手鏡從銜接處看應該是宋代之物,
還有一枚是難得一見的方鏡,
從四角菊瓣紋和中央鏡鈕看當屬盛唐。
品相上佳的唐菊瓣紋方鏡
衡器算是有模有樣,
成套的銅環權擺在大館裡也毫不掉價,
還有那些網上有賣,
糾結好久的清代砝碼,
黑如墨錠,
鏨著波磔爽朗的『弍両』、『叄両』,
這些中有些也不乏少見的罕物,
比如鹽馹里的校準關砠,
四方直立,上殺帶環,
年代雖淺,卻暗契古制。
近代標準官碼
悄悄地來,依舊悄悄地走,
沒有帶走一片雲彩,
橫跨大江直奔含山是我的又一個期待,
路上突然想到縣博午休都很長,
很鬱悶地上網一查若真如此。
路程雖不甚遠,
但到城中還要轉車,
毫無懸念地錯過了上午開放時間,
到的比較尷尬,
只能幹等了將近三個小時直至下午開門。
館舍類似環球影城,
現代氣派,
顯然級別要比和縣博物館高出一頭,
主要就是因為有了凌家灘的玉器。
設計前衛的含山縣博物館
遺址於1985年首次發現,
時間大概可上溯至五千年前,
基本都以墓葬形式存留下來,
特點一是製作精美,
二是品級較高,
不少器物在國內堪稱僅見。
就以作為主打logo的玉環龍而言,
灰中泛青,其實玉質一般,
但歷史淵源卻十分深厚,
堪與紅山豬龍相媲美,整體頭尾相銜,
後端帶有穿孔,背鬣、
鬚髮、眼耳都是較深的陰刻,
手法粗率簡潔,
可看做後世漢八刀之先聲。
牆上小蝦米靈感來源:所以博物館實際上可以叫『環龍影城』
與之時期相近的還有玉鷹,
圓顱鉤吻,雙翼大展,尾羽排扇,
尤其是中央的同心圓夾八星刻畫,
充滿神秘,
與另一件矩形玉牌中央的圖案不無雷同,
但後者更為複雜,
外圈還有枝脈圭線,
顯然同樣都有太陽崇拜的痕迹在內。
多孔玉器便於穿掛,
可能還會要求與肢體貼合,
比如另一件十分特別的玉龜,
實際上就是龜背和龜腹上下可分開的兩片甲,
共有十三個均勻細緻的小孔,
扣合後正好能套於指間,
但其真正功能,
據專家推測還是卜卦。
和前述幾件相比,
玉龜的打磨工藝似乎更為考究,
而真正質地上乘還得說是那些比較主流的禮玉,
比如玉玦、玉管、玉環之類。
部分玉鐲和玉環羊脂白勻正酥潤,
與近世富貴之家所用幾無兩樣,
有些是指環或針錔,
一般指環邊角正直,針錔扁薄外鼓,
在晚清中層人家的針線盒中
也常常找得到相似之物。
玉環玉環玉連環,大唐天子深情喚
有些禮玉的形制稍稍突破舊有認知,
比方說這裡有些玉璜
就顯得有些『細若豆芽』,
倒有些像是彎折的簪子,
中段弧較平直,
兩端翹起如舟筏。
玉龍鳳璜雖然弧度趨於規整,
卻也顯得纖細,
龍首與鳳頭勾勒極簡,
區別只在唇吻毫末之間,
中間齊斬斷開,
孔槽相接,原先當有繩結。
龍鳳玉璜造型極為簡潔
雙虎璜環肉寬扁,
圓眼如豆大,兩肢似蠶足,
顒顒似有苦求,令人頓生憐愛,
另有些不怎麼可愛的虎璜,
斷了半截,其餘例尋不著。
非常呆萌可愛的雙虎璜
寬到極致的玉璜也是有的,
色如嫩藕,中有圓缺,
有些邊緣刻出碎齒,或是歧出一楔。
學界對於對半分璜的現象有著不同的解釋,
主流意見認為類似於『剖符為信』的做法,
和軍事盟約或者權力更替有關。
其實凌家灘幾乎沒有稍顯繁瑣玲瓏的東西,
所有的石器和玉器線條都是細緻而簡單的,
燈光下給人一種靜謐與平實。
當然它有不少個性化的表達,
比如8字形的玉連環,
內外雙圈的玉璧,
還有小如豆粒的喇叭口玉飾,
你不穿越到那個時代
絕對無法肯定到底是做什麼用。
這樣細小精緻的玉器鑽孔打磨都是個大問題
專家考證說是古代小鑽子,這學問可真需要『鑽』研精神
這裡需要提個醒,
多數墓葬中的精品絕品早已移送省博或京城,
牆頭留了一張張大幅寫真聊慰惆悵。
但這裡是含山縣博物館,
凌家灘只是一部分,
你可能需要勻出至少一個小時
看完其他常規展品和外省臨展。
雖然陶瓷器和青銅器和市博
總體上是一路風格,
但具體內容差別還是很大,
比如陶制的畜欄倉舍,
形式與馬鞍山所見到的不同,
顯得比較緊湊方正,
也沒有牛馬雞鴨作為點綴。
唯一的一件青瓷虎子
也和多數博物館看到的不同,
口部有磕碰,背鋬也已斷失,
但可以想見在虎的造型上做了一定誇張,
而且四爪向上蜷起,
也顯得比較細弱。
又一隻斷背虎,還是個『碎嘴子
比較細路的瓷器
比方說幾寸高的童子瓷塑,
笑呵呵端坐著,
露著爺娘看不夠的小肉丁丁,
求子的色彩很濃,
可能都是明以後的。
那年頭誰都想要個帶把的,還得腦袋開竅
大體上青銅器不值一看,
劍是斷的,矢僅剩鏃,
禮器只有一隻不起眼的竊曲紋小圓鼎。
三具佛像倒是各具千秋,
一具跏趺坐像,一具脅侍立像,
還有一具是北魏風格的板凳佛,
坐像為漢式風格,
粗大明裡面都不算出彩的,
立像和板凳佛都帶佛焰苞,
但細部線條都很模糊,
只是五六步開外有一些肅穆之氣。
粗大明銅佛
比較契合我審美穴位的是南宋的瓜棱銀盒,
器物較深,棱瓣分明,
鏨出的花紋繁密而集中,
另一個稍小一圈,素麵無工,
但也應該是奩具一類的閨閣之物,
可能原還有一些簪釵梳篦,
雖然年久生出一層鐵灰色,
依然可以想見當年的熠熠。
筆者喜歡這類小地主情懷的瓜棱銀盒
當日還有鄰省湖北的煙具交流展,
少部分是清中晚的水煙具,黃銅鋥亮,
大部分佔據主要展櫃的是有清一代的鼻煙壺,
材質基本涵蓋了這一時期的主流領域。
掏膛玻璃器只是其中一部分,
其餘有白玉、瑪瑙、細瓷、銅銀之類,
除少部分僅以質感取勝外,
大多有內畫或雕工,
筆道纖細的山水,
色調溫雅的花鳥都是常見題材,
還有滿足國人獵奇心理的西洋田園和仕女畫。
最可稱道的是件數不少的異形壺,
工和料也都比較講究,
比如佛頭(水晶)、鱖魚、
卧兔(金星)、伏鼠(松石)等等,
這樣的小件需置掌把玩才有感覺,
隔著展櫃終歸只是個模糊淺薄的印象而已,
所以最好贈與本窮攜家燈下細賞,
才能朦眵全開,有所裨悟……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新版「看展覽」APP上線啦!
更及時、更全面的展訊正在那裡等你!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近藏集粹—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入藏文物特展
※大唐最神秘的怕太太高級俱樂部︳我唐日常(八)
※重磅大展!法門寺地宮珍藏文物空降深圳,你準備好去看了嗎?
※講座預告 ll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密教文物研究
※365件文物中國史NO.57 何尊上的「中國」
TAG:博物館看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