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機器人無法理解諷刺?
人工智慧還未能領會人類交流的一些精妙之處。
人工智慧和演演算法的能力驚人:計算機能橫掃《危險邊緣》(美國最流行的一檔智力問答競賽節目——譯註)的答題版,能計算出高精度的圓周率,還能熟練地發推特而不會患上腕管綜合症。
然而,當人工智慧離開數學領域,進入更微妙的人類交流領域時,它們往往表現糟糕。機器人對幽默的理解非常欠缺和無力,自己常常鬧笑話。
最近,當Siri搜索歌曲不給力時,我就挖苦它以表達自己的不滿。
「Siri,你真是聰明過人。」我面無表情地說道。
「啊,哪有。」Siri認真地回答。她的無知只是聊天機器人和語音操作系統的一個例子而已,它們作為人類新奇的消遣工具和不可或缺的數字助理,卻非常缺乏幽默感。
我們能指望人工智慧掌握諷刺嗎?一些虛構的例子讓人浮想聯翩:在斯派克·瓊斯的電影《她》中,斯嘉麗·約翰遜配音的薩曼莎(電腦操作系統——譯註)比她的人類伴侶更嬉皮笑臉;在《星球大戰》的宇宙中,機器人R2-D2隻要用嗶嗶聲和口哨聲就能傳達它的冷嘲熱諷。
諾亞·古德曼是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助理教授,專門研究心理學、計算機科學和語言學,他認為,人類首先要確定自己對諷刺的理解。「在給計算機編程,讓它做一件很酷的事之前,你得了解這件很酷的事是什麼,」古德曼說,「而我們才剛剛開始了解到底什麼是交流的精妙之處。」
伊麗莎白·坎普也認為諷刺令人迷惑、十分複雜,她是羅格斯大學的一位副教授,研究語言和思維哲學。她說:「像社會動力學和權力動力學,所有這些領域給諷刺貼上的標籤都是它『與人類息息相關』。」
古德曼和坎普解釋道,讓諷刺發揮作用的是圍繞它的語境。過去的經歷和情感的潛在意義構成了複雜的框架,但是這對機器來說卻是塊絆腳石。古德曼說,把這種層次的知識輸入給機器人需要的不僅僅是幾行時髦的代碼。同樣的原因也導致我們不常遇到能運用或理解誇張的機器人。
古德曼說,目前那些結合了人工智慧和幽默感的系統有所成效,但仍處於初級階段。他解釋道:「它們的工作原理通常是基於識別或產生極為有限的模版。」這也是為什麼一個機器人上一秒可能講了個「你媽媽」的笑話(「Yo』 Mama」是美國青少年比較常用的一種吐槽形式——譯註),下一秒就完全沒有幽默感了。奧倫·提蘇爾是哈佛和美國東北大學的博士後研究生,專門研究自然語言處理和網路科學,他幾年前建立了一種搜索諷刺用語的演算法。他說,這個程序能檢測出亞馬遜網站評論和推特中的諷刺用語,卻不懂調侃。然而,它能學著識別文本中的某些話語模式。
米茜·卡明斯是麻省理工大學的一位副教授,研究人機交互,她認為如今的技術不可能製造出尖酸刻薄的機器人。她說:「機器人在理解清晰、明確的指令時仍然有困難,更別說理解諷刺用語中的微妙差別。」尖酸刻薄的機器人是「聖杯」,她解釋道。她還補充:「你可以讓世界上所有的機器學習語言,但是諷刺往往在於語氣而非語言,或者關乎表情。諷刺有許多非語言的元素。」
卡明斯還注意到——可能很諷刺——程序員或許不是破譯諷刺並將其轉化成代碼的最佳人選:他們需要喜劇演員的幫助。她說:「我們需要進一步想一想,怎樣讓更多不同類型的研究人員參與其中,使得這個過程的合作性更強。」
喜劇演員約翰·拉茲完全接受這個想法,他是《賽金花晚間秀》的電視編劇,還飾演過《我為喜劇狂》中的獃子J.D.拉茲。他告訴我:「我知道這個世界吵著要『拉茲機器人-4000』,而我哪能阻止他們。」此外,拉茲還注意到,先進的人工智慧已經出現在了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中。他說:「我認為比爾·奧萊利(他被公認為是保守評論家並自稱為「傳統主義者」——譯註)做得很棒。」(如果讓一台電腦說出拉茲的妙語,它很可能會從字面上解釋這個玩笑。)《我為喜劇狂》中的另一位喜劇演員基斯·鮑威爾則認為機器人不需要學習諷刺:它們幾乎已經佔領了這個世界,而且很好的阻止了人類互動。「我排隊等待咖啡,而每個人都在看自己的手機,」鮑威爾說,「這樣看來,機器人不用領悟交流中的諷刺,因為根本就沒有交流可言。」
如果出言不遜的機器人還遙不可及,科學家能至少估算一下它們到來的日子嗎?「人工智慧里的諷刺、反話,任何類型的微妙情感——我們距此還很遠,」卡明斯說,「在學術界,我認為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
古德曼更加不確信。他說:「我從來不習慣為任何事情設定一個日期。」但是他提到智能機器不會無約而至——隨著比如今更智能的機器人出現,它們會接踵而至。
然而,有些人不想要尖酸刻薄的機器人。想像一下:一輛粗暴無禮、年輕氣盛的智能車拒絕啟動,只因為油箱里的汽油不夠高級。
「我最不願意機器人做的事就是挖苦人。」巴斯蒂安·特隆說。他是一位斯坦福大學出生並在谷歌工作過的機器人學專家。「我希望它們實用又可靠——就像我家的洗碗機。」
本文轉自《自然與科技雜誌》
※顛覆喬姆斯基的語言學習理論?沒那麼容易
※量子計算新突破:英國科學家提出大大簡化囚禁離子的新技術
※經濟學家們,請謹慎使用機器學習
※生命沒有真正存在過?
※人工智慧開始學習看漫畫了,但仍然還趕不上人類
TAG:機器之心 |
※人腦是如何聽懂諷刺的?科學家找到理解音調關鍵腦區
※惡搞和諷刺希特勒的圖片,最後一張讓人無法理解
※法國遭朝鮮諷刺:你們怎麼不放棄核武器?!
※諷刺故事:遙控應聘
※諷刺故事:誰才是囚犯
※諷刺故事:誰是狗
※麥迪為何不招人待見?為人善變,諷刺姚明,說話相互矛盾!
※被諷刺被催婚被議論這些困惑很多人都有,法師告訴我們要這樣處理
※讓計算機讀懂諷刺
※諷刺故事:騙保險
※一組直擊人性的諷刺插畫,細思極恐
※具有諷刺意義的攝影,如果你被別人當作了「寵物」,你會怎麼樣?
※專家對菠蘿藝術品讚不絕口,然真相卻極具諷刺
※諷刺故事:逗你玩
※諷刺故事:人仗狗勢
※馬伊琍暗諷姚笛?用破衣服理論是賢惠還是諷刺
※諷刺故事:不能白換
※《何者》:用最尖銳的方式諷刺放不下手機的你我
※諷刺故事:不是那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