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多元化學校讓黑人學生感到平等?這個烏托邦實現遙遙無期

多元化學校讓黑人學生感到平等?這個烏托邦實現遙遙無期

撰文:Susan Berfield

多元化學校讓黑人學生感到平等?這個烏托邦實現遙遙無期


資源被「那些已經擁有最多的人霸佔,其他人只能望洋興嘆」


「如果你是個黑人學生,你感受不到應有的尊重或歡迎,你感覺自己像個後娘養的孩子」


我們開車經過一座紅牆綠蔭的巨大維多利亞建築時,約翰·戴蒙德(John Diamond)說,「就是這所高中。佔地非常大,光是從校門前開過就需要一分鐘時間。」


埃文斯頓

我們此行是參觀伊利諾伊州的埃文斯頓,它比鄰芝加哥,沿著密歇根湖展開,是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所在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埃文斯頓是一個美式的童話小鎮。人們搬遷到這裡定居,因為這是一個多元化且相對富裕的社區,這裡的居民很愛閱讀,三分之二的人有圖書卡。然而,在居民素質如此高的社區,埃文斯頓對白人學生的教育也遠比有色人種學生成功。這讓人很意外。

多元化學校讓黑人學生感到平等?這個烏托邦實現遙遙無期



戴蒙德是威斯康星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教授,是《僅有良好意願是不夠的:種族不平等如何在好學校大行其道》(Despite the Best Intentions: How Racial Inequality Thrives in Good Schools)一書的合著者。這本書的素材來自於對一家中西部高中長達五年的研究。這所學校的學生構成多元,且多來自於較為殷實的家庭,學校對待白人和黑人學生仍不是一視同仁。戴蒙德承諾永不透露學校的地址。它可能不在埃文斯頓,但也可能就在這裡。


埃文斯頓的學校系統一分為二。65學區包括18所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共有學生7900人。202學區只有這所高中。據斯坦福今春在網上公布的對全美三到八年級的學生進行的評估顯示,在65區,白人學生的成績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9級,而黑人學生則低0.6級。今年4月公布的埃文斯頓自己的研究結果顯示,準備升入大學的白人和黑人學生比例也存在同樣大的差距。這份研究報告得出了一個無法迴避的結論:「除家庭收入外,種族是影響65區學生評估結果的另一個因素。」

多元化學校讓黑人學生感到平等?這個烏托邦實現遙遙無期



自1960年代以來,全美學生的成績差距不斷縮小,但縮小的速度很慢,而且通常被貧困因素搞得更加複雜。「社會經濟差異和隔離最能反映全美不同種族學生成績差異。這些指標很有預見性,」斯坦福教授肖恩·里爾登(Sean Reardon)說,正是他的研究暴露出了埃文斯頓的問題。「第三項發現是,富裕社區的學生成績差異比我們的預期更大,這很讓人擔憂。」埃文斯頓是個人口密度較高的社區,在約2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居住著7.5萬人,且該社區採取一體化學校系統,為研究種族偏見(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小環境。


埃文斯頓鎮高中是全美課業難度最高的學校之一。它還是全美最大的學校之一,建築佔地181畝,規模相當於一個亞馬遜配送中心,校區總面積376畝。學校的配套設施超過了很多鄉村俱樂部。該校由一個專門的學區主管負責,有約3300名學生。去年,該校在每個學生身上的花費是22058美元,伊利諾伊州的平均水平為不到13000美元。


這所高中位於該鎮傳統黑人區第五區的中心。在從第五區向鎮南端行駛的過程中,他簡潔明了地、近乎學究式地給我們介紹了各個社區的特點。鎮南主要是出租公寓和家庭一元店,經濟相對落後。「黑人是有政治基礎的,」 戴蒙德說,「不過,多數政治掮客都住在北部沿湖一帶的白人區,或者是東南部多民族混居區。」在向北行駛的過程中,沿路是一棟緊挨一棟的四四方方的房屋,遠離大路的地方隱約能看到掩映在樹叢中的百萬豪宅。這不僅僅是住房條件不同,還存在社區的差異:關係到他們的孩子所上的學校。

廢除種族隔離


埃文斯頓1966年正式廢除種族隔離。鎮教育局將第五區的一所小學改為磁石學校,吸引白人學生來此上學,與此同時,用校車將黑人學生送到白人占絕大多數的學校就讀。隨著城市人口的減少,人口結構的轉變,教育局關閉了這所磁石學校,這就意味著,黑人區之後再也沒有小學。1985年,埃文斯頓出台了一項政策,任何學校單一種族學生的佔比不得超過60%。儘管這項政策目前已經失效,儘管種族隔離死灰復燃的勢頭令人憂心忡忡,鎮上學校依然保持了多元化。但每天早上乘校車去小學的學生大多還是少數族裔。


「必須是業主才能在你所在的社區上學,才能步行去學校,」 戴蒙德說,「如果你是坐校車上學,說明你跟別人有很大差別。而如果校車上坐的孩子正好是某一些種族,這差別就更明顯了。」


在這所高中,43%的學生是白人,30%是黑人,18%是西班牙裔。2015年畢業班中,92%的白人學生、60%的西班牙裔學生和51%的黑人學生至少選修了一門大學預科課程(AP)。

多元化學校讓黑人學生感到平等?這個烏托邦實現遙遙無期



「如果你在我們學區上學,你會遇到各色各樣的人,就好像進入了烏托邦。如果你是個白人學生,它就是烏托邦。你會接觸到各種不同背景的學生,聽到不同的音樂,獲得不同的體驗,還能享受學校最好的資源,」 戴蒙德說,他兒子就讀的中學在埃文斯頓的南部。「如果你是個黑人學生,你感受不到應有的尊重或歡迎,你感覺自己像個後娘養的孩子。」 認為黑人學生不會有出息、只會闖禍的成見一直存在,他說,這基本是老師們無意識的想法,這所學校72%的老師是白人。學校里的經歷「與校外所發生的一切如出一轍。」


機會阻隔


戴蒙德創造了一個詞來形容較富裕的家長(通常是白人)是如何來捍衛這種不平等的:機會阻隔。在事關子女教育時,多數父母都會有一些自私的想法。但有些家長,利用其擁有的資本來幫助孩子找到最好的老師,進入最優班級。他們通常是牢騷最多,最固執的家長。資源被「那些已經擁有最多的人霸佔,其他人只能望洋興嘆。」他說。戴蒙德希望學校管理機構加大力度,保護那些資源較少人群的機會。


西塞莉·弗萊明(Cicely Fleming)在離開10多年後於2015年回到埃文斯頓,回來後不到幾個月,她就發起了一個組織,在學校倡導種族平等。25年來,瑪莎·伯恩斯(Martha Burns)一直是社區的積極分子,最初擔任班級的家委會代表,之後是家長教師聯合會(PTA)主席,最近成為某高中董事會的成員。目前,她已是弗萊明維權組織的一員。

多元化學校讓黑人學生感到平等?這個烏托邦實現遙遙無期



西塞莉·弗萊明(Martha Burns)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弗萊明和伯恩斯在這所高中附近的新社區中心咖啡館First Slice of Pie Café見面,共進午餐。這裡的餡餅看起來很不錯;他倆一邊吃三明治,一邊思考埃文斯頓目前面臨的困境:社區的出發點非常好,但未能讓所有的孩子受益。


弗萊明小時候和媽媽住在第五街,現在她住在文化和經濟方面都高度多元化的埃文斯頓南部。她的混血孩子在佛羅里達州郊區的白人社區長大,他們注意到,在學校里,黑人學生在餐廳會單獨坐在一起。她兒子告訴她,課間時黑人孩子通常玩籃球,白人孩子通常踢足球。上課鈴響起時,如果黑人同學再投一個球,就會被呵斥。但如果白人孩子再射一次門,沒人會說什麼。「孩子們明白這背後的微妙關係。」弗萊明說。


「她孩子觀察到的現象,我小孩上學時也注意到了,」伯恩斯說,「這個社區的白人非常聰明、非常友好、善良。不過,如果你開始談論種族問題,他們就會手心冰涼、直冒汗。白人沒有意識到很多的規則都是有利於他們的孩子的 。」 弗萊明說,她不斷跟咖啡館裡的朋友打招呼,時而加入時而退出我們的談話。她說,「你會認為,憑藉所有這些資源,加上小鎮宣稱的自由社區,我們是可以消除種族差異的。但事實上沒有。」


2015年12月,弗萊明、伯恩斯以及全國有色人種促進會(NAACP)的一位代表要求65學區教育委員會以比平常更詳細的方式對黑人學生的成績進行評估。該區的教委同意了這一請求。結果顯示,黑人和白人學生之間的差距比以往報告的水平進一步擴大;65學區給白人學生提供的教育優於黑人學生,無論他們的家庭收入如何。


教育資源不足


自2014年起擔任學區主管的保羅·格倫(Paul Goren)指出:「我覺得這份報告是向我們提出挑戰、鼓勵我們振作起來改變現有做法。這個結果不是要指責誰、羞辱誰。」他同時也想說,這種情況不是埃文斯頓所獨有,類似社區也存在給有色人種學生提供的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


教育委員會已經聘請了一家諮詢公司來評估每家學校的做法,同時承諾聘用更多有色人種教師,協助發現無意識種族偏見。但格倫還指出,他們這個學區教師的平均年薪為7.6萬美元、全年預算為1.24億美元,明年可能會出現450萬美元的赤字。他還擔心,伊利諾伊州的財政狀況很不穩定,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學區內學校的運作。


有人提議,將教育資源從高稅區向低稅區平衡。埃文斯頓可能要分攤600萬美元。「站在政策專家的角度看,這是個不錯的提議,」 格倫說,但沒了這筆錢,「我們設想的未來發展都將成為空談。」他面對資源均衡提議的矛盾心情,與白人家長的糾結如出一轍。


格倫多年前在麥克阿瑟基金會見過戴蒙德,此後兩人成了朋友。最近,他邀請戴蒙德擔任無薪顧問,幫助改變無意中加劇有色人種劣勢的情況。戴蒙德預計能「在讓最強勢的父母高興的同時,通過協商創建更加公平的環境。」


編輯:馮艷彬、王一然


翻譯:徐安琪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送書福利丨特朗普的世界觀丨實體書店丨沃爾瑪犯罪丨


粉絲造星丨許小年丨Hello World丨紅色電話亭丨離奇謀殺案丨


......


特朗普公開招聘「副部級」職位


網紅特朗普是怎麼煉成的 |視頻


盡在《商業周刊/中文版》App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地產商在這裡建了幾萬套房子,誰來買誰來住?
NASA或遇最大競爭對手,中國太空事業崛起進行時…
特朗普喊話iPhone美國造,然後呢?
惡劣天氣、訂單爆倉…物流公司排萬難只想準時將黑五包裹送到你手上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您可能感興趣

實拍美國這村住的黑人學生,生活雖好但多被人嫌棄
白人夫婦生下了黑人三胞胎,但這並不是醫學奇蹟
黑人來我國居住自古就有,現在城市裡黑人越多說明國力越強!
這對白人夫婦竟然生下了黑人三胞胎,但這並不是醫學奇蹟
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非洲國家,有很多黑人美女,但不養眼
歷史有意思:美國黑人孩子是如何被允許進入白人學校學習的
非洲空姐的生活百態,黑人美女不比白人差,氣質養眼!
美國白人夫婦生下黑人三胞胎,丈夫實現終極願望,十分高興
這些歐洲中老年婦女專到非洲旅遊,許多黑人小伙因此衣食無憂
居住在英國的黑人夫婦,福利太好生8個小孩不愁吃穿
為什麼那麼多非洲黑人喜歡中國女人?
在美國黑人區,男女生活混亂,千萬不要靠近這個地方!
這對黑人夫妻生下白人寶寶,連遺傳學家都搞不清狀況
你知道在中國的黑人生活有多辛苦嘛?
這裡原本是中國城市,結果現在到處是黑人!很多都有了孩子!
黑人出了這麼多大美人,還有多多的美麗黑人女孩
知道監獄裡關押了更多黑人以後,美國白人更加支持種族不平等
中國女人嫁給非洲黑人,生活過的生不如死
中國,黑人的天堂,為什這莫多中國女性選擇非洲黑人!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