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監視孩子,是怕Ta誤入歧途啊!」誤入歧途的可能是你
你會給孩子買電話手錶嗎?或者你會安裝上網監控軟體嗎?
著名的網路安全公司McAfee,曾發表一份網路行為調查,發現美國的青少年不但從事危險的網路行為,同時也有高達7成的受訪者嘗試隱瞞父母……大洋彼岸的我們同樣面臨著相似的問題,當孩子漸行漸遠,你會感到焦慮嗎?
翻譯:NPC
翻譯自:nautil.us
在過去的兩年里,Mandie Snyder,一名住在華盛頓斯波坎附近的會計師一直在「監視」她的女兒。使用一種叫做「mSpy」(類似的工具國內也有很多)的便利的工具,Snyder可以瀏覽她13歲的女兒的簡訊、照片、視頻、應用下載記錄和瀏覽器記錄。
mSpy可以監控孩子的通話、位置、社交網路使用狀況(官網)
她對此一點也不感到抱歉。
她說,去年夏天,女兒給男朋友發簡訊計劃一次「性」約會,因為她看到簡訊,才得以阻止。「現在世界上有太多社交方式,我知道現在不像我們那個年代那樣單純了,」Snyder說:「作為一個青少年的家長,科技時代讓我恐懼。」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科技給孩子的「冒險行為」提供了新途徑的同時,也給父母提供了觀察他們一舉一動的新方式。
應用如mSpy等跟蹤技術,家長可以監視電話、簡訊、聊天和社交媒體的帖子。他們可以通過地圖查看孩子和TA的手機去過的每一個地方。一個叫媽咪小熊(Mama Bear)的軟體甚至會在孩子乘坐的車輛超速時給父母發送超速警報。
但是保護和執迷只在一線之間。新的「數據間諜技術」讓父母們陷入困窘之中。青春期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關鍵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他們需要隱私和個人空間來發展個性。對於父母來說,看到孩子漸行漸遠也幾乎是難以忍受的。但是儘管潛入孩子私生活的黑暗角落很誘人,但也應該銘記,窺探的壞處遠大於好處。
孩子也需要隱私
從長遠來看,父母的目標是要培養健康、自立的成年人。Nancy Darling說,發展健康的自立性過程是從孩子能漸漸遠離你開始的。她是歐柏林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她說:「對於父母來說,困難的是,如何在孩子想要自立的願望和出於安全的考量中尋求平衡。」
一份關於家長監控孩子行蹤的調查,有55%的家長表示曾對孩子的社交網路進行過監控。(Laptop Mag)
隱私是發展自立性非常重要的一塊。「體驗隱私的能力是超越文化的一種基本人類需求,」Skyler Hawk表示,他是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名社會心理學家,研究青少年發展。
Sandra Petronio是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印地安安大學通信隱私管理中心的通信研究教授。她表示保護隱私對於青少年來說不僅僅重要,更是義務。「青少年的主要任務是成長為獨立個體,離開父母的控制。一種非常明確的方式是他們要求有私人空間.」她說。
監視,會導致更深的不信任
Petronio表示,有顯著的證據表明,干涉孩子的隱私會損害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父母在窺探時,表現出的是不信任,」她說:「這種壓倒性的控制欲著實毀壞了親子關係。」
Hawk補充道,隱秘的監控並不會一直保持隱秘。很多孩子對計算機技術的了解,更勝父母一籌。有很大可能,他們會發現這些追蹤應用,然後發現怎樣能黑掉這些系統,比如,逃課時把定位跟蹤的手機鎖在柜子里,或弄一個社交賬戶小號。
意料之內的是,當孩子覺得他們父母不可信,他們就會行事更加隱秘。Hawk在荷蘭的高中看到過這樣的例子,在美國也一樣,研究人員向孩子詢問父母是否尊重他們的隱私。一年之後,被窺視的孩子行動更為隱秘,相對於其它孩子,家長想知道他們的行動、朋友圈和下落將更困難。
「我們發現,隨著時間流逝,被侵犯隱私的感受會導致更高的行為隱秘性,父母了解孩子的難度也會隨之增加,」Hawk說:「如果父母做了高度侵擾性的行為,最終都會適得其反。」
Geek Insider
當孩子沒有足夠的私人空間時,受到影響不僅僅是親子關係。當孩子感到自己的隱私受到侵犯,會導致被稱為「內化」行為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沮喪和自閉。「有很多研究表明,在父母過度干擾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產生這些心理問題,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父母侵蝕了孩子『相信自己可以獨立處理好問題』的自信。」
成長的必經之路
如果家長們不給孩子足夠的隱私,不讓他們獨立做決定,孩子就沒有機會從中獲得成長。羅切斯特大學研究青少年-父母關係的心理學教授Judith Smetana說,父母有職責指導孩子,並保護他們不受傷害,但青春期也是一個測試能力極限的時期。
例如飲酒,在青春期嘗試過喝酒,但沒有酒癮的孩子要比那些從來沒嘗試過的孩子心理更健康。「我不想讓孩子喝酒,但我們知道那是一段『實驗 的時間,」 Smetana說:「這是青春期的天性。」
但即便家長們知道了隱私的重要性,要明白底線在哪還是很困難的。Dalton Conley表示,這條底線在不同的家庭也不一樣,即便在同一社會經濟水平之下,或互為鄰里。他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社會學家,2014年寫了一本名為《為人父母學》(Parentology)的書。Conley在得知一名教授同事在出去開會的時候,用攝像頭遠程監視她的孩子之後非常震驚。與此同時,他還查看自己孩子的借記卡賬單,以便於弄清楚孩子去了哪,買了什麼,並對此心安理得。「家長監控技術發展非常迅速,沒有清晰的基準來判斷哪些是可以接受的。」他說。
(http://nautil.us/)
Darling也曾嘗試跨過獨立和隱私的邊界。身為給予孩子私人空間來發展健康獨立性的提倡者,她同時也是一位擔心孩子的母親。她要求小兒子打開「查找我的iPhone」功能,這樣她就能在聯繫不到他的時候知道他的位置。當上大學的大兒子放假回家後,有一天徹夜未歸,她翻看他的通話記錄,給他女朋友打電話。Darling承認:「兒子對此很生氣,但那是凌晨三點,我非常擔心。」
Darling表示,父母的監控,會讓孩子覺得隱私受到侵犯,比如:父母竊聽他們的電話或偷偷讀他們的簡訊。但是大多數的孩子表示,父母在安全問題上有知情權,比如在吸煙、喝酒的問題上制定規則,或了解他們放學之後去了哪。她說:「父母應該知道孩子在哪。」
其實是你在焦慮
現在,家長對孩子安全的焦慮是有史以來最高的。許多專家把這歸因於現代媒體,媒體經常發出一些關於綁架的聳人聽聞的頭條。「媒體增加了大眾恐懼,這種恐懼轉變為對兒童、青少年,甚至年輕人的限制,」Petronio說:「孩子們成長為獨立的成年人需要的一系列能力,而這種限制帶來了潛在障礙。」
確實,有些孩子生活在危險的環境中。這些孩子在父母嚴格的監控之下可能會做得更好。例如,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所做的一項研究發現,對於中產階級家庭(我們將其分類為「低風險」),獨立性被母親破壞的孩子,與父母關係更差,與同齡人關係也更糟糕。但對於低收入(「高風險」)家庭的孩子,調查表明,母親越具有權威性,孩子與母親關係越好,表現出行為問題也越少。
The Bert Show
但在大多數的社群中,父母監控孩子的渴望或許與安全沒那麼相關,而是與降低自己焦慮的密切相關。「最關鍵的是,你想要滿足自己的知情權,因為你不能忍受模糊不清,但這樣的話,你就沒法給孩子空間,學習如何做更好的決定。」
Hawk的研究表明,窺探孩子隱私的父母對自己的教育能力更缺乏信心,對他們和孩子的關係也更為焦慮,經常無由來地擔心孩子的行為。他說:「基於我的研究,我認為窺探行為不僅與孩子有關,也同樣代表父母自己的調整能力,甚至和後者更相關。」
當談到如何建立健康的界限,心理學家說,有效的溝通勝過窺探,主動選擇和父母分享自己行為的孩子有更好的調整能力。「歸根到底,知道孩子正在經歷什麼的最佳方式是讓他們自己告訴你。」Hawk說。
一定要監控?可以這樣
一些父母認為監控行為增進了他們和孩子的溝通。Snyder把追蹤應用當作一個跳板,來和女兒聊一些話題,比如:性、毒品、自殺和友誼。「因為我讀了她和朋友的對話,我們可以針對她遇到的問題進行即興對話,」Snyder說,「我認為是在mSpy應用的幫助下,我們才建立了如此開放和互相尊重的關係。」
但是,遺憾的是,大多數下載監視軟體的父母並不是為了和孩子進行高質量的交流。顯然,隱私和私人空間對於幫助孩子成為健康的成年人有很重要的作用。現在,要侵犯這份隱私變得越來越容易,每當父母們想要跨過這條界線時,都應該捫心自問,自己上學的時候被父母翻抽屜、看日誌是怎樣的心情?
點擊播放 GIF/217K
※來幫愛因斯坦玩個大遊戲!終結量子物理世紀之爭,就靠你了!
※李政道先生,影響著我們,影響著世界
※開槍的瞬間發生了什麼?點擊快速獲取射擊教程
※受夠了朋友圈養生文?健康謠言大作戰
※重口味食人史:人類為什麼要去吃同類?
TAG:果殼網 |
※健身減脂無效果?你可能誤入了歧途
※看了這個你還敢說不信邪嗎?一男子因此誤入歧途無法挽回
※什麼樣的女人容易被騙或誤入歧途?看看自己是嗎?
※這樣做容易讓孩子喪失信息誤入歧途,但很多家長都在做
※誤入歧途的老公,何時能給我和孩子一個家
※什麼樣的女人容易被騙或誤入歧途?
※這些專業術語你都懂嗎?要不健身會誤入歧途的!
※健身的4大誤區,不要誤入歧途!如果你犯了,活該健身沒效果!
※這種奇葩的鞋子不止是阿嬌喜歡,楊穎也誤入歧途了!
※每一個「誤入歧途」的嚮導都是被耽誤了的攝影師
※他是娛樂圈的耿直男,一直不覺得自己帥,曾誤入黑道,為兄弟入獄
※男人虛脫別怕,這樣補回來就好了,女性誤入
※男子誤入歧途,當禽獸師父將魔爪伸向無辜女孩,他做出了極端之事
※Check你的衣櫥 這些「毀時尚」單品你誤入了沒?
※認識天然紅沁,避免誤入歧途
※憑狄仁傑一炮而紅,嫁國民女婿,可惜老公誤入歧途太可惜,但不悔
※我給自己找了個「乾爹」,親身揭秘美國乾爹網是怎樣的存在,不要誤入歧途
※火影忍者里的爸爸對孩子影響巨大,我愛羅、寧次差點誤入歧途
※在這個時代里,女生應該如何防止誤入歧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