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善未易明 理未易察

善未易明 理未易察

善未易明 理未易察



善的古意,是說話做事恰到好處。道理需要理解領悟,才能夠融入自己人生。

《莊子·至樂篇》中有一個著名的寓言,說的是魯侯(魯國的君主)養鳥的故事。魯侯怎麼養鳥呢?「御(迎接)而觴(以酒招待)之於廟,奏九韶(樂曲名)以為樂,具太牢(牛羊豬三者具備的祭祀規格)以為膳」,但結果卻是「鳥乃眩視(看得眼花)憂悲,不敢食一臠(小塊的肉),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莊子評價說,魯侯這是在「以己養養鳥也」,也就是說用「自己希望別人侍侯自己的方式侍侯鳥」。這種養鳥方式動機很好,效果卻很差。在莊子看來,正確的方式應是「以鳥養養鳥」,即以鳥希望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鳥,「讓鳥棲息於樹林,游弋於江湖,吃泥鰍和小魚,自由自在地跟其他鳥結群飛翔」。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禪念一心,佛我兩忘,三生萬物
願你有熟女的外表,少女的心
人生的五個學習階段
我們該用什麼拯救愛?
她賦予筆下少女最鮮活的靈魂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