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順法師科學人本理性思維的反思(二)
對科學人本思維理性思維三要素的哲學分析
印順法師以科學人本理性思維,為他的整個佛學體系的支撐點。那麼,科學人本理性思維,是否就具有絕對的正確性呢?我們必須對科學人本理性思維中的三個要素,進行具體的考察。實際上,西方哲學一方面孕育了科學人本理性思維,另一方面也展開了對科學人本理性思維的批判探索。
1.科學主義的興起及問題
科學主義是隨著西方近代哲學與科學的產生而發展起來的。科學主義首先體現為實證主義(positivism),然後又通過邏輯原子主義、邏輯實證主義等的發展,而逐漸暴露出其局限性。19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 Comte)首先明確地表達了實證主義的原則。在16世紀,自然科學家以及哲學家們要求:知識必須建立於觀察與實驗的基礎之上,而這與不以觀察與實驗為基礎的經院哲學以及神學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孔德看來,除了以可觀察的事實為依據的知識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知識。因此,科學知識就是經驗現象範圍之內的知識。對於經驗現象範圍之外的問題,科學不予置評。(夏基松. 現代西方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13-14頁)另外,孔德宣稱:人類智力與社會發展必然經過三個階段:「一、神學階段,又名虛構階段;二、形而上學階段,又名抽象階段;三、科學階段,又名實證階段。」(洪謙. 現代西方資產階級哲學論著選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第26頁)因此,孔德將過往的神學(宗教)與經院哲學(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都排除出了知識的範圍。但孔德晚年熱衷於建立「人道教」,即用人類的愛,去取代上帝的愛,或者說,由對上帝的崇拜,轉為了對人道(Humanity)的崇拜。(夏基松. 現代西方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22-23頁)這種「人道教」,似乎有點像印順法師提倡的「人間佛教」。
20世紀初的邏輯原子主義進一步發展了孔德的實證主義思想。例如,羅素(Bertrand Russell)提出:認識必須局限於經驗的範圍之內,而超出經驗範圍的就不再是確切的知識了。「一切確切的知識——我是這樣主張的——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羅素. 西方哲學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第12 頁)
緊隨著邏輯原子主義的是邏輯實證主義。卡爾納普(Rudolf Carnap)在繼承經驗證實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所謂經驗證實的意義:即原則上的可證實,而非實際技術上的可證實。例如,黑洞是否存在,從目前的科學技術來說是暫時無法檢驗的,但原則上是可以檢驗的。所以有關黑洞的假設,屬於科學理論。(夏基松. 現代西方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114-115頁)儘管卡爾納普等邏輯實證主義者把經驗證實原則當作科學的根本原則,但他們也承認:除了直接證實,科學有時不得不訴諸間接證實。因為科學所要認識的事物本質與規律,是無法得到經驗的真接證實的。「我們必須肯定兩種證實:直接證實與間接證實。」(Rudolf Carnap. Philosophy and Logical Syntax. Ams Pr. Inc., 1979,p.14)。例如,當人們看到一樣東西時,可直接經驗的只是它的表面現象:如顏色、重量、形狀等。但這樣東西本質到底是什麼?是金屬嗎?又是哪種金屬呢?這些僅憑感性的直接經驗無法得知。
以下是一個科學的間接證實過程。
待證實的科學命題:這把鑰匙是鐵做的。
已證實的物理定律:鐵制的東西在磁石附近會被吸引。
已證實的經驗命題:這是一塊磁石。
可直接證實的行動:將這把鑰匙放到磁石附近。
可證實的科學預測:這把鑰匙會被磁石吸住。(Rudolf Carnap. Philosophy and Logical Syntax. Ams Pr. Inc., 1979, p.12)
卡爾納普認為,直接證實與間接證實的效力是不一樣的。間接證實只有或然的效力。換言之,直接證實可靠,間接證實不可靠。
然而,邏輯實證主義者們後來越來越多地注意到:直接證實也未必完全可靠。首先,人通過感覺獲得的直接經驗並非絕對可靠。17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笛卡爾(Rene Descartes)就指出:由感官獲得的經驗,很有可能是幻覺。「因此我要假定有某一個妖怪,而不是一個真正的上帝(他是至上的真理源泉),這個妖怪的狡詐和欺騙手段不亞里他本領的強大,他用盡了他的機智來騙我。我要認為天、空氣、地、顏色、形狀、聲音以及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外界事物都不過是他用來騙取我輕信的一些假象和騙局。」(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第20頁)賴欣巴哈(Hans Reichenbach)繼承了笛卡爾的思想,而他甚至承認,僅憑藉直接經驗,我們甚至無法區別現實與夢境。「當我們做夢時,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在做夢。只有在我們醒來後,我們才能知道我們的夢是夢。那麼,我們怎麼才能自稱我們現在的經驗,是屬於比夢中經驗更可靠的類型呢。」(Hans Reichenbach. The Rise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 p.29)
其次,直接經驗源於人的感覺,而人的感覺是主觀的。每個人只能知道自己的感覺,而不能知道他人的感覺,或者說,每個人只能採取同情、想像等方式,去把握他人的感覺。例如,「疼痛」是什麼?當他人說他「疼痛」時,我不知道他的「疼痛」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只能依據自己的「疼痛」經驗,去想像他人的感覺。因此,感覺的主觀性造成了這個問題:當對於同一對象有不同的感覺經驗時(如鴨-兔圖實驗所表明的),誰的經驗,可以作為判定性的直接經驗呢?
再次,科學研究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直接經驗無法把握的領域,例如:原子的內部結構、微觀粒子(電子、質子、中子等)、DNA、精神疾病的本質、恆星內部的溫度等。對於前兩個直接經驗證實所面臨的問題,邏輯實證主義者很難回答。對於這第三個問題,邏輯實證主義者則嘗試將直接經驗無法把握的間接領域,還原為直接經驗。例如,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將原子內部結構,勾勒為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樣子。沃森(James Watson)與克里克(Francis Crick)將DNA結構描述為雙螺旋結構。然而,這種「還原原則」仍然是有漏洞的。一方面,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之間沒有必然的相符關係。另一方面,直接經驗本身的絕對可靠性仍然無法得到確保。
由此,邏輯實證主義由卡爾納普等人的真值意義理論,退化為了賴欣巴哈的概率意義理論。「真值意義理論肯定失敗了。關於間接命題可以嚴格證實的假定,是站不住腳的。間接命題之所以不能嚴格證實,是因為它們與有限的直接命題不是等值的。還原原則之所以不能成立,是因為從前提到間接命題的推論,並不是同義反覆的變體,而是一種概率的推論。」(Hans Reichenbach. Experience and Prediction: An Analysis of the Found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Literary Licensing, 2011, p.53)換言之,邏輯實證主義由絕對經驗證實,不得不退到了概率經驗證實。經驗命題的真實性,僅僅具有概率性。概率性徹底破壞了實證主義一開始的絕對真實性理想。
另外,賴欣巴哈再次探討了18世紀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曾經提出的「歸納問題」。眾所周知,從近代科學產生以來,科學大廈的基礎就是歸納法,或者說,歸納法的有效性,確保了科學知識的有效性。休謨質疑了歸納推理的有效性,因為過去的經驗未必適用於將來、此地的經驗未必適用於他地:「不但我們的理性不能幫助我們發現原因和結果的最終聯繫,而且即使在經驗給我們指出它們的恆常結合以後,我們也不能憑自己的理性使自己相信,我們為什麼把那種經驗擴大到我們曾觀察過的那些特殊事例之外。我們只是假設,卻永不能證明,我們所經驗過的那些對象必然類似於我們所未曾發現的那些對象。」(休謨.人性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第109頁)在休謨看來,歸納並不具有客觀的因果必然性,而只是人的一種心理習性:即由個別的經驗現象聯繫,推出普遍的經驗現象聯繫。
賴欣巴哈無法解決休謨的「歸納問題」,但為了挽救科學知識的有效性,他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即主張科學知識是一種不絕對確定的概率知識。即觀察到的經驗案例越多,由此得出的歸納推理就有越高的正確概率。相應地,科學理論不是絕對正確的永恆真理,而是概率性的理論假定。
應該說,實證主義發展到邏輯實證主義,就已經暴露了它的嚴重問題:即直接經驗本身的有效性問題,以及基於直接經驗的間接及歸納推理的有效性問題。
接下來,波普爾(Karl Popper)的證偽主義,徹底摧毀了實證主義與科學主義的絕對真理性。長期以來統治科學家頭腦的、把科學理論奉為絕對真理的科學主義觀點,在波普爾這裡完全破產了。(夏基松. 現代西方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153-157頁)波普爾在20世紀20年代就提出了經驗證偽的原則。首先,波普爾和休謨一樣反對歸納法的有效性。他說,歸納法只能告訴人們過去,而不能告訴人們未來。賴欣巴哈所說的、歸納知識所具有的概率性,在他看來也不成立。因為無論已經觀察到的經驗個案有多少,它們都是有限的,而未觀察到的經驗個案是無限的;有限數與無限數之比,其所得概率趨向於零。所以歸納法不能成立。
其次,波普爾提出:科學理論與命題,不可能得到經驗證實,而只能得到經驗證偽。因為科學理論與命題總是普遍或全稱陳述。如物理定律「摩擦生熱」,指的是所有物體摩擦都會生熱。但是人們所觀察到的只是個別或單稱陳述,即一些物體摩擦生熱了。個別或單稱陳述,與普遍或全稱陳述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或者說,無論人們觀察到多少只天鵝是白色的,也不能得出結論:凡天鵝皆白。在波普爾看來,經驗不能證實科學理論,但經驗可以證偽科學理論。只要人們觀察到一隻黑天鵝,就可以證偽:凡天鵝皆白。
再次,波普爾提出:科學與非科學的界限就是:凡是能夠被經驗證偽的,就是科學;凡是不能被經驗證偽的,就不是科學。簡而言之,科學不是絕對正確的東西,而是人們有可能證明其是錯誤的東西。
2.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是當代經常在各種語境中得到使用的一個詞,而它的意義其實是在變遷中的,並且是多維度的。在西方哲學中,人本主義最早也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哥拉。他說,人是萬物的尺度。(苗力田主編.古希臘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第183頁)普羅塔哥拉的意思是說,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感覺是不同的,而事物就是個人所感知的那個樣子。這其實是一種唯心主義哲學或者說感覺相對主義。
西方世界自進入基督教時代以後,人本主義逐漸被神本主義所取代。神本主義主張:世界以上帝為中心,而不以人為中心。但自14世紀以來,文藝復興運動又使得人本主義逐漸從神本主義的陰影中擺脫出來。文藝復興運動中的思想家們宣揚人的價值、尊嚴,以及人類現實慾望的合理性。西方人的生活重心,由對來世的準備,轉到了現世的事業。
但隨著人本的高揚,人本主義不可避免地發展為了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zentrismus)。印順法師的人本主義,實質上也是一種人類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就是將人(古希臘語:anthropos)作為所有生命的中心,或者說,人類是「萬物之冠」。
從人的角度來說,人類中心主義似乎沒有什麼不對,而且也符合人類的驕傲感。但正如德國哲學家赫費(Otfried H?ffe)所說的,人與動物以及自然關係的緊張,很大程度上源於人類中心主義:「從動物保護倫理和環境保護倫理的角度來看,人類中心主義要對『壓迫和榨取』自然負有最大的責任。人類中心主義源於猶太教和基督教,並在近代得到了強化。」(Otfried H?ffe. Lexikon der Ethik. München:Verlag C. H. Beck, 2008, p.21.)
在中國的傳統哲學與文化中,人本主義經常與「民本主義」相聯繫,即孟子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章句下》)。因此,人本主義也是一個含義模糊的術語。即如果說以人為本,那麼到底是以什麼人為本?因為人類全體的利益有時候並不一致,有利於一部分人的東西,也許會損害另一部分人。由此就產生了邊沁(Jeremy Bentham)的效用主義,即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由此導致的問題是:犧牲少數人是否符合正義原則。
當然,在當代語境中,人本主義通常相當於類中心主義,即將整個人類作為一個種屬來考慮,而將人類凌駕於非人類的生命及世界之上。因此,人本主義既有積極性(強調了人的道德責任),也有消極性(在主張人類利益時,犧牲非人類的生命及自然的利益)。
3.理性主義
近代西方哲學基本上有兩個路線: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經驗主義主張知識的源泉是感覺經驗,而理性主義主張知識的源泉是理性。經驗主義的代表哲學家有培根(Francis Bacon)、洛克(John Locke)、貝克萊(George Berkeley)、休謨(David Hume)等;理性主義的代表哲學家有笛卡爾、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等。康德(Immanuel Kant)則嘗試將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統一在一起。
儘管理性主義沒有得到所有哲學家的支持,但在當代語境中,「理性」、「理性主義」往往被賦予十分積極、正面的意義。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揭示了「理性」或「理性主義」並沒有絕對的普適性,而是有限的。(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 鄧曉芒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361-385)
康德列舉了純粹理性的四組二律背反:
(1)正題:世界在時間上有起點,在空間也有邊界。
反題:世界在時間上沒有起點,在空間也沒有邊界。
(2)正題:所有實體都是由單純的部分構成的。
反題:沒有實體是由單純的部分構成的,而且世界上也不存在單純的部分。
(3)正題:事物有不遵循因果律的自由。
反題:事物沒有不遵循因果律的自由。
(4)正題:世界上有絕對的必然者。
反題: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必然者。
康德認為這四組二律背反中的八個觀點,都是哲學史曾經提出的觀點,而且都可以得到理性的證明。但倘若由理性出發,可以推出完全相反的結論,那麼理性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二律背反出現的根源在於:理性嘗試去思考完全超出理性把握範圍的問題。因此,純粹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理性只有在一定界限內才是有效的。那麼,人們應該如何去把握超出理性範圍的領域呢?康德的回答是信仰。「因此我不得不懸置知識,以便給信仰騰出位置,而形而上學的獨斷論、也就是沒有純粹理性批判就會在形而上學中生長的那種成見,是一切阻礙道德的無信仰的真正根源,這種無信仰任何時候都是非常獨斷的。」(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 鄧曉芒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22頁)
※菩薩如理為眾生說法,能使令眾生斷諸惡行
※印老「化經為史」的做法傷害了誰!
※凈旻法師談「大乘非佛說」思想的負面影響:每天分裂一回,導致長期永久分裂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無常」
※佛經是怎麼「說」的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培養理性思維的歷史教學
※對於近代物理的非理性思辯
※信仰與理性思考
※適合理性者的心理治療方法
※尼采:哲學中的「理性」
※非理性中的理性——德生科技
※啟蒙、自主與理性 韓水法 vs 尚新建
※《駕培心理學》●學員心理性格特性
※陳嘉映:哲學和理性是為了探尋人類究極真理
※質疑韓春雨應回歸科學理性主義
※從科學理性,到物質理性
※韓水法:啟蒙和理性
※理性化及其傳統:對韋伯的中國觀察(下)
※理性化及其傳統:對韋伯的中國觀察(上)
※金庸的武俠中的人與事深有哲理性
※法式建築,理性之美,猶如成功人士的思想內涵!
※美國理性衰微史(一)
※心理學理性對比分析,喬欣和熱巴誰更適合鹿晗?
※數學向理性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