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期許一個奇蹟給郭川

期許一個奇蹟給郭川

期許一個奇蹟給郭川



導語

「合恩角對於每一個遠洋水手而言都有著非凡而特殊的意義,能成功繞過合恩角,就好比一名登山運動員爬到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是一個充滿個人成就感與紀念性的地理坐標。」郭川難掩喜悅。


這幾天微信圈關於郭川的信息,讓我很震驚,內心不斷地祈禱,希望會有奇蹟出現。


「認識」郭川,是因為我到過合恩角,這個被稱之為太平洋與大西洋分界之地,這個被稱為「海上墳場」之地,因為其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相望,屬於次南極疆域,堪稱世界上海況最惡劣的航道。由於風暴異常,海水冰冷,歷史上曾有500多艘船隻在合恩角沉沒,兩萬餘人葬身海底。

期許一個奇蹟給郭川


因為去南極,所以在一個靜籟的深夜裡船到了合恩角,當時的氣候和合恩角很匹配,風很大,天氣完全是陰沉的,好像雷雨也要馬上到來。合恩角南臨德雷克海峽,氣候陰冷,多霧。終年盛吹強烈西風,岸外海面波濤洶湧。它位於55.59 00"S,67.16 00"W,是世界上最南端的聚落,整座城鎮建在冰磧石的山坡上,房子都用斜頂建築,冬天才不會堆積沉重的雪,這裡長達半年以上有下雪的機會。


雖然甲板上很多人,我還是覺得孤寂和寒冷,雨點不斷滴了下來,伴著冰冷的風,刮在臉上,不免一陣陣發抖,因為天色昏暗,海面也泛出灰黑色,就連浪花也是黑色的和灰色的,打在峭壁和岩石上,翻騰著、咆哮著,我真的想像不出來,這個島上竟然有人居住,住在島上的人除了忍受天氣的惡劣,還需要能夠忍受無限的孤寂啊!

期許一個奇蹟給郭川


當這些思緒在腦中閃過時,雨開始大了起來,不過人們似乎還是不在意的站在甲板上看著合恩角,昏暗的天氣讓海面一片灰濛濛,運氣還好,這方海角依然能夠展示出來被我們所看見,睜大眼睛想看得更仔細一些,很想看到斜斜屋頂的房子,更想看到那裡居住著的人,可惜沒有看到。


雨水繼續衝擊的海面,除了巨浪晃動著船體發出的聲音外,四周寂靜,冷清得令人窒息。而事實上,合恩角並不孤單,人類一直把它作為挑戰自己極限的征服對象。獨身駕船闖過合恩角是人們一直以來的夢想,在我離開合恩角幾年後的2013年1月19號,經過近62天的艱苦航行,志在成就單人不間斷環球航海偉業的中國職業競技帆船手郭川駕駛40英尺長的「青島」號帆船成功繞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成為首位在挑戰單人不間斷環球航海過程中完成這一壯舉的中國人。「合恩角對於每一個遠洋水手而言都有著非凡而特殊的意義,能成功繞過合恩角,就好比一名登山運動員爬到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是一個充滿個人成就感與紀念性的地理坐標。」郭川難掩喜悅。也許這是人的天性使然,不斷超越自我,不斷超越極限。

期許一個奇蹟給郭川



因為郭川獨身駕船闖過合恩角,因為他在合恩角寫下的一句話「走的到的地方是遠方,回的去的地方是家鄉」,他開始走入我的視野,從此我會在意他的信息,甚至每次到青島海邊跑步的時候,也會期待著會遇到他,幸運的的,真的在青島奧帆中心看到他,他比我想像的要單薄一些,不過透著堅毅的樣子,非常棒!

我之所以關注郭川,是因為他所代表的這份挑戰是人類自我認知的一個坐標,認知到人在自然中的渺小與脆弱而不是相反。錢穆曾說「在大黑深夜,無邊的曠野里有著一點微光,最多只照見了他近旁尺寸之地,稍遠則全是漆黑,全是不可知。人類生命歷程中所發出的這一點微光,譬喻得更恰當些,應該如螢火般,螢雖飛著前進,他的光則照耀在後面尾梢頭。人類的知識,也只能知道已然的,憑此一些對於已然的知識與記憶,來奔向前程,奔向此無窮不可知之將來。」這才是我們的真實狀態,用已然面對未知,用有形面對無形。


事實上,個人的生命也是一個自然,一個無限的空間,一個未知的世界。人類的心智,總是希望在未知中不斷的探尋真理,在黑暗中尋求光明,人類對於真理探求的沉澱,形成了人文歷史,這些是我們賴以擁有的真理和知識,不過正如錢穆先生所描述的那樣,也只不過是螢火蟲尾部的一點微光而已。人很想為自己獨創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叫做「人文世界」,希望藉此有一個能夠讓自己熟悉的空間,而相對與自然拉開一點界限,從而使得自己感覺舒服一些,也因此我們已經開始與真正的自然世界脫開了越來越大的距離,我們把自己保護的好好的,躲在溫室里,躲在自我滿足的安樂中,躲在人造的世界裡,以至於我們已經沒有感知自然的能力和想像力。


人為了認識自己和自然,用概念設定了一個「精神世界」、一個「物質世界」。我受教育的影響,認定世界起源於物質。所謂物質就是有形的、可觸摸的、能感知的東西;所謂精神就是無形的、不可觸摸、無法從外界感知的東西。也正是「精神」這個概念的出現,把人與自然做了分割,在人類看來,只有人是有「精神」的,生命本身是一個知覺的過程,草木的知覺尚在昏迷中,動物有了一定覺醒的知覺,但是是一種自然反射,不是自覺的知覺,自覺的知覺需要藉助於心,心是由自身之覺證而成,唯有人才始有心。


在人看來,動物只有物質界,沒有精神界,精神只存在於人類之心中。是一個精神界的心,有著覺證自我的能力,不依賴於物質界的局限,變得無疆界和廣垠。人心的能量,可以存儲人類整個文明歷史,可以感知人與物質界、與精神界的所有互動和聯繫,也同樣可以深入到人自我最細微的靈性里,幻化出細膩而溫柔的特性,心並不需要聲響卻有著巨大的共鳴,與天地、與山川、同樣與這世界盡頭的峭壁。按照人心的能量,自然的這一切都因心的存在而賦有了不同的意義,站在甲板上的這群人看到的合恩角一定是不同的,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心思。

還是借用錢穆先生的話「人類的思想,也是一種心上之默語。」人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心的感知而已。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說,物質界的存在是人心自己設定的一個世界,人用心感知這個世界的存在,按照這個邏輯,若人的感知不存在了,物質界也不存在了。但是這並不是事實,不管人的心是否在,物質界也是在的,只是它不再屬於人,而是屬於自然。老莊言,天地萬物生於有,有出於無,而還歸於無。生命來自於物質,又歸於物質,人類出於自然,又歸於自然,一切皆如此。人心若不能夠懂得這個道理,一切覺證也會是空證而不得其要領。


在羅馬的西斯廷小教堂的穹頂,看著「創世紀」中虛弱的「上帝之手」,為米開朗基羅對自然理解的深邃而感動,這是受著禁忌的原始的想像力,當這種力量迸發出來的時候,與所謂的「人性」、「神聖」組合在一起,讓人不禁內心震動。人由「虛弱」而起展開屬於自己的歷程,人若自己沒有內在的力量,則無法獲得生命,生命之實在,在於其內在驅動力,在於對自我的激發而不是藉助於外力,即便是上帝之手,也是虛弱無力。人之強大有著一種最誘人的魅力,讓人產生一種不可戰勝的幻想。然而在廣垠的自然面前,人感受到的是茫然和無助,極盛的羅馬帝國茫然的擴張,最終還是依宗教信仰而獲得了歸宿。

期許一個奇蹟給郭川



還清晰地記得抵達合恩角時,站在雨中甲板上的我的感受,洶湧波濤中的合恩角是否也在感應著我,用更急的雨點敲打著空氣和海面,也敲打著立於甲板上的我,我完全進入自己的思緒,風雨飄搖沒有給我產生困難,相反讓我很清醒並很快樂。研究智商的詹姆斯·弗林(James R.Flynn)在《我們變聰明了嗎?21世紀的智商提升》(Are We Getting Smarter? Rising IQ in the Twenty-FirstCentury)一書中指出:現代人或許比前人更擅長於與現代世界的複雜性與抽象性打交道,但在處理日常具體問題時所需要的感知力和想像力上,並沒有變得更優越,反而有所退步。這是令人擔心的地方,科學的確推進了人認識自然的步伐,但是也帶來了另外一個方面的影響,科學也讓人脫離了自然,信息及網路技術所締造的「虛擬世界」,讓人更遠離了自然而喪失了感知力與想像力。


真正現代科技的起點是鐘錶,因人類第一個想表達的是時間。在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之前,用來記載時間的物體都不能夠稱之為鐘錶。「不僅是因為它們不能發出滴滴嗒嗒的聲音,還因為鐘錶本身,其實代表的是整個宇宙。」如果把哥白尼的天文學原理用物質來表示宇宙,鐘錶匠們就必須拋棄地心說的羈絆,思考太陽、地球和星座如何在現實中實現,當運用哥白尼理論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台鐘表時,鐘錶匠卻遭到了教廷處死的懲罰,人類重現自然需要征服的是人類自己。現代計算機專家丹尼·西里斯說「我們可以用時鐘的機械結構來比喻自然法則的獨立作用。一旦我們能夠把太陽系想像成鐘錶式的自動機器,那麼將這種思維推廣到大自然的其他方面就是幾乎不可避免的,於是科學的過程就這樣開始了。」科技正是由太陽系啟程,來到了幾乎所有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期許一個奇蹟給郭川



現代鐵路的軌距是4英尺8.5英寸,為什麼是這個尺寸而不是其他?如果你知道羅馬帝國時期修築羅馬大道的寬度,是由駕馭戰車的兩匹戰馬的寬度決定的,就會知道這句話的意義:「世界上最先進的交通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參數,2000年前就已經由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無論用何種視角來探尋科技的起源,能夠追溯到的源頭一定會是自然中的萬物,人只是深刻的觀察和理解了自然萬物,才會有了替代腳的輪子、延伸皮膚的衣服,為人安裝上翅膀的飛機,呈現眼睛影像的相機,所有一切的科技都是人與自然的交互。如果人類失去對於自然的感知力,這一切也不復存在。我工作在華南理工大學,校園內12號樓旁有一個日晷廣場,每次回到學校上課,走到日晷廣場時,我會習慣性的抬頭望望天上的太陽,擔心自己只會看手錶而忘了如何理解時光。


這就是郭川打動我的地方,他不斷去無限接近自然,不斷挑戰自我的極限,不斷在更廣闊的海上,更深地理解自然內在的力量,他一次又一次地走入未知莫測之域,一次一次貼近自然,去感受人自身的極限,去感受自然浩大與無垠。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在《寫給無神論者:宗教對世俗生活的意義》一書中寫到:「任何一件我們敬重但又很容易忽略的東西,理所當然都值得為之建立一座專門的『廟堂』。可以有禮讚春天的廟堂,禮讚善良的廟堂,禮讚安詳的廟堂,禮讚靜思的廟堂,禮讚寬恕的廟堂和禮讚自知之明的廟堂。」用德波頓的觀點,可以知道,郭川在內心中已經建立了一座專門禮讚大海的廟堂,而現在,因為郭川,我的內心也建立了一座廟堂,專門禮讚挑戰人類上限的執著信念。


(謹以此文致敬郭川)


如需轉載,請聯繫春暖花開花小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 / 暖 / 花 / 開


管理踐行者陳春花的自媒體


管理思想、商業評論、著作連載、人生感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暖花開 的精彩文章:

TAG:春暖花開 |
您可能感興趣

禮物,是一份時間的期許
在這個冬季,還有什麼比一場雪更讓人期許?
楊丞琳誇五月天歌迷 並期許歌迷同看齊
楊丞琳誇讚五月天歌迷 並期許歌迷同看齊
白露:我不想任由一些期許沉在季節里變涼
才華入骨,美人如玉,董卿,成為了每個女人期許的模樣
吳敦義對賴「內閣」有這幾點期許 包括兩岸政策改弦更張
一份無奈的悵惘,一份美麗地期許,我錯過了你的花期
揭內幕:希拉里為何得到一些中國人的期許
你心中的「我道日興隆」是怎樣一番期許?
果,是花對生命的期許
期許光陰含笑,現世安好
相約千年,讓我們帶著滿懷期許走進李清照詩詞橫溢的一生,
【今夜安眠曲】因為《剛好遇見你》,留下十年的期許
那年她們18歲,誰的樣子超越了你的期許?
愛妻臨盆倒數!郭富城轉性談寶寶 期許成為好爸爸
用盡所有的時光期許
星空浩渺,漫天璀璨,凝固最美好的期許
懷孕時進行運動攀岩-期待孩子到來時你有何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