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造幣工藝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情況下?

古代的造幣工藝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情況下?

古代鑄造方法比較粗放,殷商冶煉技術出現,鑄造了模擬貝的銅貝,其範圍尚有一定局限。春秋時期簡單的手工冶鑄作坊已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鑄造工場。侯馬春秋鑄銅遣址出土的煉爐、坩堝以及空首布的陶范和泥內范,顯示出一座古代鑄幣工場的規模與工藝水平。泥范由泥沙加工製成,錢幣銘文反刻范內,經澆鑄取出銅幣,范即毀壞,一范只用一次。幣材多為青銅,含銅70-80%,余為錫、鉛、鋅等。晚期布幣多為各諸侯國所鑄,鑄有城邑名稱,初要在本城邑內流通,後範圍逐漸擴大。



秦半兩亦用泥范澆鑄,鑄出的錢輕重相差很大,秦半兩與布幣不同之處在於秦半兩是國家統一和度量衡統一情況下多為官爐所鑄,布幣則是各城邑自造。西漢鑄錢技術略有提高,所鑄四銖半兩始採用銅範,鑄出錢大小一致。漢代五銖錢鑄造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已十分工整。山西有多處漢代五銖錢範出土,可知漢代山西仍是鑄錢重地。山西定襄曾出土一具五銖鐵范,很少見。


古代的造幣工藝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情況下?



北魏


北魏時,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冬十二月,尚書崔亮奏請於王屋等山采銅鑄錢,「詔從之。自後所行之錢,民多私鑄,銷就小薄、價用彌賤」。王屋就在山西垣曲縣境內。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詔漢王諒,聽於并州立五爐鑄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仍置錢監於洛、並、幽、益等州」。到唐天寶年間,「天一爐九十九:絳州三十……」,山西已是全國主要鑄錢之地。乾元二年(759)絳州諸爐「更鑄重輪乾元錢」,徑一寸二分,其文亦曰乾元重寶,「一當五十,二十二斤成貫」,「於是新錢與乾元、開元通寶錢三品並行」。其時,「每爐歲鑄三千三百緡(每千文為一緡),役丁匠三十,費銅二萬一千二百斤、邋三千七百斤、錫五百斤。每千錢費錢七百五十。天下歲鑄三十二萬七千緡」。山西所鑄錢約為全國的四分之一多一些。唐錢私鑄多,錢濫惡,「河東舊使錫錢,民頗為弊,宜於蔚州置五爐鑄錢」,「自是河東錫錢皆廢」。足見當時惡錢充斥山西。


宋鑄錢規定「凡鑄錢用銅三斤十兩、鉛一斤八、錫八兩,得錢千,重五斤」。初對「諸州輕小惡錢及鐵邋錢悉禁之」,但難以禁住。「又請因晉州積鐵鑄小錢。及奎徙河東,又鑄大鐵錢於晉、澤二州,亦以一當十,助關中軍費。……於是奎復奏晉、澤、石三州……鑄小鐵錢,獨留用河東。河東鐵錢既行,盜鑄獲利什六,錢輕貨重……」。民間私鑄鐵錢,甚至使官爐罷鑄,對這種情況,熙寧八年(1075)「詔河東鑄錢七十萬緡外,增鑄小錢三十萬緡,於是知太原韓絳請仿陝西令本重模精,以息私鑄之弊」。山西宋錢官家鑄額頗大,如張州垣曲監每年鑄26萬貫銅錢,鑄額在全國鑄錢監中居前。北宋末年,「唯河東三路聽存舊監,以鑄銅、鐵錢;產銅郡縣聽存,用改鑄小平錢」。並「俄詔並河東罷鑄夾錫錢,止用舊法鼓鑄」。南宋時山西在金統漢下設有阜通監,在代州,鑄大定通寶。宋錢鑄行數量極大,大額交易用錢已不便,往往用銀,錢只為小額買賣所用。



古代的造幣工藝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情況下?



金元

清代


清代制錢在山西的鑄造可上溯到順治年間,當時戶部設寶泉局,工部設寶源局,鑄順治通寶錢,並「頒行各省,開爐鼓鑄」,錢文為漢、滿兩種,正面鑄「順治通寶」四個漢字,北面鑄「寶泉」兩個滿文。「直省則以局名……山西曰原」。「雍正七年更定各省錢文……山西曰『寶晉』」,此後,山西鑄錢局名「寶晉局」。寶晉局原設六爐,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後「只開四爐」。道光四年(1824)後因銀貴錢賤,全國鑄爐漸減至道光九年,山西鑄錢爐「一併停止」,後道光二十三年又「遵戶部咨,先以四爐開鑄」。咸豐初年,全國各鑄錢局開鑄當十到當千大錢。寶晉局在咸豐四年(1854)亦開鑄當十大錢,因「成本過重」,「每年共虧折錢五萬九百餘串,合銀二萬餘兩」。只得暫行停鑄,並「移爐就鐵,……在平定州設局安爐,鑄鐵錢解京」。「原由戶部派員督辦,在准部改為晉省接辦」。鐵錢鑄出「無法暢使,難以流通」。後鑄爐時有停開,光緒十三年(1887)山西「寶晉避遵旨派員赴天津買銅(進口銅)開爐鼓鑄」,「光緒二十五年十一月先開一爐」,「光緒二十六年添一爐鼓鑄制錢」。以後,制錢漸被銅元所代,各省競相改鑄銅元,制錢鑄爐即告終結。



古代的造幣工藝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情況下?



清白銀地位更加重要,山西多有銀元寶鑄造,上嵌有縣名,由當地銀爐鑄造,尤其是五十兩一錠的大寶,山西所鑄數量之多居全國之首。

清末民初銀元漸多,廣為流通,銀兩雖依然在山西部分地區使用,但已不如以前,制錢仍有少量行用,據載民國6年(1917)流行在山西境內的制錢經約有3億枚左右。


紙幣印行可上溯至宋,據記載,潞州設交子務專管山西交子一應事務。


金是先印行紙幣,紙幣交樂印行權交由各路單管,交鈔上印有準流通區域,並規定兌換之州、府,如陝西東路交鈔可在河中府(今永濟)、潞州(今長治)兌換;平陽、太原府路印行交鈔可在平了、太原路官倒換錢券。元代紙幣印行也襲舊制,但其借貸、勞務、物價、交易都用銀,並以銀作紙幣發行手段,低幣印製用木版或銅版,加蓋印鑒。元各種鈔發行額較大,並已不限流通年月。官票寶鈔「先於京師行用,後流通漸廣……頒布各省,一律遵辦」同時對民間的銀錢私票行用仍聽其便。



古代的造幣工藝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情況下?


清官票寶鈔行用于山西,已是咸豐十一年(1816),其行用也不是當做完全法償幣,商民繳納厘稅、官兵俸餉都是只能搭用幾成,一般是三成左右。晚清山西交納田糧賦稅,分為銀四成、制錢三成、米豆三成,內中三成制錢即准搭用鈔票,就是這樣,鈔票的行用依然令「商民恐慌,市肆混亂」。及至咸豐末年,對官票寶鈔不得不加以清理。到同治年間,除捐稅、納官、贖當偶有搭配使用外,基本上已停用。值得一提的是大清寶鈔負責制多用山西白色雙抄毛頭紙。金、元、明、清山西紙幣發行機關多為政府或稍後的官錢局、官辦銀行等(如大清銀行)。民國初年統計山西官銀號官錢局發行紙幣2077236元。稍後,山西紙幣更加複雜,種類繁多,幣值各異。直至民國8年(1919)山西省政府統一幣制後,才禁止各種雜鈔的發行,由山西省銀行及鐵路墾業、鹽業銀號發行的晉鈔取代。山西四銀行號發行的鈔票壟斷山西貨幣市場達20年之久。


【專業從事古董古玩的,如果您手上有上述藏品可以在下方加葳信與我們交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集結號 的精彩文章:

民間的文化,民間的珍藏,民間的古錢幣
光緒元寶的歷史文化價值,鑄造工藝
古錢幣的摺疊編輯本段歷史演變
孫大頭雙帆幣和袁大頭誰與爭鋒
近期古錢幣交易狀況 2016古錢幣市場價格表

TAG:文史集結號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皇帝長啥樣?鬼斧神工啊|歷史的稗類
核電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歷史趣聞:古代的女太監是如何凈身的?
古代音樂、歌舞與道教有怎樣的歷史淵源?
耶穌誕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歷史上真實的盜墓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那些休妻的幾條標準!
真實歷史中的唐伯虎什麼樣?真的特別風流嗎?
宋代經濟:歷史觀察的時代背景
歷史上真實的關羽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的大人物寫的情書會是怎樣肉麻呢?
錢幣是歷史的活化石,殘酷的歷史歷歷在目
現代史的另類講述:人的歷史?機器的歷史?
古代歷史上秀恩愛的玩法!最後一個最慘!
歷史上的楊修是怎麼樣的?
古代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他才是最好的一位?
歷史悠久的古幣能在市場隻手遮天的秘密!
古代歷史的「六聖」,知道哪些?都是影響歷史進程的人!
同樣作為異族的金朝對中國歷史有著怎樣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