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閑話《人間詞話》

閑話《人間詞話》

閑話《人間詞話》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間詞話》是近代極富盛名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它集中體現了王國維先生的文學、美學思想,是中國古典文藝美學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先生對詞的評註繼承了中國文藝批評的傳統形式,雖是斷章零語,卻都為絕妙好文,值得細細研讀,深刻品味,對自己文學修養的提高大有裨益。


高中時就知道了王國維先生的「三境界」說,但也僅限於知道,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明白了這所謂的「三境界」。現在倒也讀了,卻只讀了半部,這倒也多虧了書籍本身斷章零語的評論形式,要說到本書,只能是閑話。


作品開卷便提出了「境界」一詞。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意思是詞義境界或者意境為最高標準。有了境界就自然形成崇高的格調,自然有名句。五代北宋時期的詞之所以能夠出類拔萃的原因就在於具有境界或者意境。

而後則是標舉「境界」說的一些理論;最後部分則是以「境界」說為基準的有針對性的具體批評。《人間詞話》中我看過的每一則似乎看明白了,但似乎又都沒看太明白。有的甚至都沒有自己對的一點點理解。


作為純粹的詩詞評論,「境界」可說是恰到好處地點出了優秀詞作所必須具有的特點。


境界為詞之根本,而「興趣」「神韻」乃詞之表象。有了境界,它們便自然而然顯現出來。無意境之詞,縱然辭藻華麗,也不過是其外金玉而已。


其實對於各種文學體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這樣才能久遠,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就是這個道理。


通常認為《人間詩話》是先生關於詩詞之學的著作,這隻說對了一半,可以說,先生其實是以評詞的方式,在言說著一種人生態度與生活方式,歸結到「境界」一詞上來說,境界不僅僅是對於詞、文學藝術創作、欣賞的要求,更反映在人生的意義上。

關於「三境界」說


第一卷第二十六則先生提出了一個論斷:古代那些成就大業有大學問的人都經過了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第二種境界。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第一種境界的詞句出自晏殊的《蝶戀花》,無論原意何說?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者,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勘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是初學者剛入門摸不著門道,獨自向深入進發,有些彷徨和不知所措,卻又不曾停下前進步伐的狀態。


第二種境界的詞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戀花》最後兩句,原詞是表現作者對愛的艱辛和愛的無悔。若把「伊」字理解為詞人所追求的理想和畢生從事的事業,亦無不可。先生則別有用心,以此兩句來比喻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帶寬也不悔。是初學者入了門或成為了所謂的大家,但仍舊勞心苦讀,孜孜不倦,身體消瘦了,卻也不停止日夜苦讀不變的追求狀態。

第三種境界則是最高境界了。詞是引用南宋辛棄疾《青玉案》詞中的最後四句。梁啟超稱此詞「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這是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已無交涉。王國維先生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無勞糾葛」。


先生以此詞最後四句為「境界」之第三,即最終最高境界。這雖未必是辛棄疾的原意,但也引出悠悠遠意。


做學問、成大事業者,要達到第三境界,必須有專註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就能夠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我理解的是學者成為了一代大師,成就了大業,他們的功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苦學終於有了回報的美好結果。

三境界簡單地說:就是成大事,大學問者必須要走的三個人生階段:1.找准目標;2.發奮努力;3.終成正果。


關於學來的和自己的


人生的過程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而實際上有些東西它本已經存在於你的頭腦中,只是並未被一種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拿讀書來說,很多時候,我們與作者共鳴的東西,早已經存在,只是我們並未意識到,或者即使意識到了,也並不知如何表達出來。


在看《人間詞話》時,看到王國維先生評到「永叔一生似專學此種」不禁生出很多感慨。世間的東西都被寫盡了,也發明光了。動不動就「撞車」,就連歐陽修這樣可稱詞之大家的人也免不了落個」學」的帽子,可嘆。


尤其是看見那些無緣無故就能被人翻出從前有人曾寫過的句子。想到這些大家成名於幾個詞,幾句話竟涉嫌抄襲了,甚至於有些可悲。


其實這原本也非壞事,「學」並不是簡簡單單一個字,而是切實的一步一步的腳印和汗水。


像歐陽修這樣的「被學」之人,卻也說明其造詣高,可取之處多。學一樣就足以使人成名後世,可謂「會學」。


「會學」也正說明其水平高。十年寒窗,飽覽多少詩書。偏偏選中這一點學,學出了樣子,學出了名氣,學成了自己的精髓和風格,那就成了歐陽修等人了。歐陽修便屬於「會學」之人,而且還能「被學」。


雖說世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但是志同道合的人卻可以有很多。人沒有生來就會的,也不是生來的詞人,都是靠後天的積累與思考,牆養出底蘊和靈感。


閑話到此,繼續讀書。

閑話《人間詞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書 的精彩文章:

你所擁有卻不知道自己擁有的智慧:《直覺》書評
性愛機器人真的可以把男人們淘汰嗎?
無限供應幻想
創業者如何發現市場空白並加以填補?
柳宗元: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TAG:簡書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間詞話》手稿
王國維《人間詞話》白話翻譯——中
手抄經典《人間詞話》一則
王國維《人間詞話》手稿
《詩》三百,思無邪—《人間詞話》
不失赤子之心者為詞人——淺讀《人間詞話》
《人間詞話》:字裡行間,藏著人間至美!
手抄經典《人間詞話》節選二
斜陽竟有千般美——《人間詞話》的選詞用句
《人間詞話》——論氣象之深淺有無
王國維的遺書和《人間詞話》手稿
王國維《人間詞話》,全文收藏!
綠楊樓外出鞦韆。人間詞話·貳壹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人間詞話·貳肆
沙上詞話
王國維:人生三境界 人間詞話
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人間詞話·玖
希爾讀 明詩詞話
從《金瓶梅詞話》與《水滸》版本的關係看其成書時間